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行为与反避税措施研究

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行为与反避税措施研究

论文题目: 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行为与反避税措施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国民经济学

作者: 李丽

导师: 刘玉敏

关键词: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行为,反避税措施

文献来源: 郑州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二战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数量迅猛增长,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的税率和实际税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因而,国际税收领域内的避税和逃税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由于逃税在各国的国内法中属于名声狼籍的违法行为,许多跨国纳税人也意识到了这一行为一旦败露造成的后果,因此,转而运用避税的手段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的差别、漏洞、特例和缺陷,规避或减轻其总纳税义务行为。 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的行为有其内在动因和外在条件。它的内在动因是由于每一个跨国经营者都希望通过减轻或免除纳税人的义务尽可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它外在的条件主要是利用各国税制的差异,如:各国对纳税义务的规定不尽相同;各国征税范围及税率上的差异;各国课税的程度与方式不同以及各国避免国际间双重征税的方式不同。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内在与外在原因的推动,使得国际避税成为一种可能,传统的国际避税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过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进行避税;2、通过征税对象的跨国移动进行避税,它包括三种形式:跨国公司通过转移定价和不合理分摊成本费用进行避税;跨国纳税人利用避税港进行避税;以及跨国投资人有意弱化股份进行避税:3、滥用国际税收协定进行避税等方式。 由于纳税人避税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并且对其他纳税人是不公平的。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采取措施,对税法缺陷进行补救,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以及中国都在大力开展反避税工作。 反避税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进行反避税立法;2、对自然人利用移居国外的形式规避税收负担的限制;3、转让定价调整;4、防止利用避税地进行避税;5、进行反避税合作,加强税收情报交流等措施。 本文根据国际税收中的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理论,对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行为和反避税措施进行了系统和深入地研究。首先,通过对跨国纳税人避税产生的原因、种类、后果进行分析,揭示了跨国公司国际避税行为的内在本质和实施方式。进而,通过各国反避税措施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国际反避税措施的有效性。在深入分析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行为方式和国际反避税有效措施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反避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反避税的具体措施。在研究中,本人遵循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哲学原则,以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理论为基础,以广泛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力求使研究的结论具有有效性及说服力。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我国的反避税工作提供理论分析依据,并为相应的反避税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反避税工作的开展。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1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行为的相关概念

1.1.2 国际避税与国际逃税、国际节税及国际税收筹划的比较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第二章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原因及方式

2.1 跨国公司避税产生的原因、特点及避税带来的后果

2.1.1 跨国公司避税产生的主观原因

2.1.2 避税形成的客观条件

2.1.3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行为的特点

2.1.4 避税行为的后果

2.2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基本方式

2.2.1 通过纳税人的国际转移进行避税

2.2.2 通过征税对象的国际转移进行避税

2.2.3 利用避税地进行避税

第三章 国际反避税措施的对比研究

3.1 国际反避税意义

3.1.1 有利于维护国家权益,充裕国家财政收入

3.1.2 有利于“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税收原则

3.1.3 有利于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

3.1.4 有利于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维护我国税法的尊严

3.2 国际反避税措施的对比研究

3.2.1 美国的反避税措施

3.2.2 英国的反避税措施

3.2.3 德国的反避税措施

3.2.4 加拿大的反避税措施

3.2.5 日本的反避税措施

第四章 我国的反避税措施及作用

4.1 跨国公司在华避税特点

4.1.1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

4.1.2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主要避税特点

4.2 我国反避税主要措施及作用

4.2.1 我国反税避主要措施

4.2.2 我国的反避税成效

第五章 结论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5.1 结论

5.2 有待解决的问题

5.2.1 我国反避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2.2 我国加强反避税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5-10-25

参考文献

  • [1].两职合一对企业激进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D]. 邱芬.湖南大学2018
  • [2].财务状况与避税行为[D]. 平坦.浙江大学2018
  • [3].CFO持股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D]. 葛长付.安徽大学2018
  • [4].媒体关注与企业避税行为研究: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D]. 林晓璐.厦门大学2017
  • [5].跨国公司国际避税问题研究[D]. 王杨.吉林财经大学2017
  • [6].论避税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其规制[D]. 孙营营.山东大学2011
  • [7].基于转移定价避税行为的反避税研究[D]. 孙永福.山东大学2013
  • [8].企业所得税避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杨滴.华中科技大学2013
  • [9].论避税的法律规制[D]. 张岚.西南财经大学2008
  • [10].中国大陆房地产开发企业避税行为研究[D]. 车理想.华东师范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外商投资企业国际避税与我国反避税立法的完善[D]. 崔蒙.东北财经大学2005
  • [2].跨国公司避税方式的探讨[D]. 张康俊.浙江工业大学2007
  • [3].跨国公司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法律初探[D]. 朱文君.华东政法学院2006
  • [4].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法律问题研究[D]. 王佳.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 [5].跨国公司避税方法及对我国的借鉴[D]. 冯清泉.东北财经大学2006
  • [6].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法律问题研究[D]. 岳杨.东北财经大学2005
  • [7].国际避税地法律问题研究[D]. 南铁键.大连海事大学2005
  • [8].国际避税及其对策税制研究[D]. 霍丽君.四川大学2005
  • [9].我国国际反避税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宋洁.浙江大学2005
  • [10].国际避税与国际反避税问题研究[D]. 孙希尧.大连海事大学2000

标签:;  ;  ;  

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行为与反避税措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