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对江苏近岸海域在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春、夏、秋、冬四个航次的综合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四个季节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及分布、优势种、物种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等。结果概述如下: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江苏近岸海域四个航次调查鉴定的浮游植物种类6门68属186种,其中,硅藻门47属151种,甲藻门7属16种,蓝藻门3属4种,金藻门3属4种,绿藻门7属9种,黄藻门1属1种。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江苏近岸海域四个航次调查浮游植物总个体数以2006年7~8月(夏季)最高,平均达4.98×106ind/m3,硅藻类细胞丰度平均为4.63×106ind/m3;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冬季)最低,平均达8.52×104ind/m3,硅藻类细胞丰度平均为8.29×104ind/m3;2007年4~5月(春季)和2007年9~10月(秋季)的数量分别为5.91×105ind/m3和1.88×106ind/m3,硅藻类平均细胞丰度分别为5.80×105ind/m3和1.63×106ind/m3;即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调查表明:硅藻在物种数和细胞丰度上均占有绝对优势,为江苏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四个航次的浮游植物优势种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演替。2007年4-5月(春季)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为虹彩圆筛藻、格氏圆筛藻、中肋骨条藻、中华盒形藻、布氏双尾藻、柔弱菱形藻、长三角角藻。2006年7-8月(夏季)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有辐射圆筛藻、虹彩圆筛藻、格氏圆筛藻、星脐圆筛藻、中肋骨条藻、刚毛根管藻、洛氏角毛藻、布氏双尾藻、扭鞘藻、佛氏海毛藻、菱形海线藻、尖刺菱形藻、梭角藻、三角角藻。2007年9-10月(秋季)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有虹彩圆筛藻、格氏圆筛藻、有棘圆筛藻、琼氏圆筛藻、星脐圆筛藻、笔尖根管藻、布氏双尾藻、尖刺菱形藻、梭角藻、三角角藻、颤藻。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冬季)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有辐射圆筛藻、虹彩圆筛藻、格氏圆筛藻、星脐圆筛藻、笔尖根管藻、中华盒形藻、布氏双尾藻、佛氏海毛藻。江苏近岸浮游植物优势种种类以近岸低盐和暖温带种为主。四个航次的香农-威纳指数平均为2.41;夏季最高,平均为2.62;冬季最低,平均2.19;春季和秋季分别为2.35和2.47,即夏季>秋季>春季>冬季。Pielou均匀度指数四季平均为1.00;春季最高,平均为1.12;夏季季最低,为0.87;秋季和冬季分别为0.93和1.05,即春季>冬季>秋季>夏季。Margalef指数四季平均为0.71;夏季最高,平均1.13;春季最低,平均为0.49;秋季和冬季分别为0.68和0.52,即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秋季多样性和丰富度都较高,群落结构较好;春季和冬季均匀度较高但丰富度较低。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优势度上升,与调查海域的富营养化相关。由于受到陆地径流带来的营养物质的影响,尤其长江等主要入海径流,海域富营养化水平较高,造成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发生变化,数量减少,多样性降低,其结果将导致海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脆弱和恶化。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北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评价及分析[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3)
- [2].烟台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J]. 山东国土资源 2020(04)
- [3].天津近岸海域微塑料污染现状分析[J]. 环境化学 2020(05)
- [4].我国海岸与近岸海域综合整治势在必行[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11)
- [5].近岸海域污染的人文因素及其非正式控制影响分析[J]. 生态经济 2008(01)
- [6].渤海湾近岸海域石油类现状与评价[J]. 海洋湖沼通报 2013(02)
- [7].秦皇岛近岸海域重金属离子含量监测分析[J]. 云南化工 2019(06)
- [8].秦皇岛市饮马河口近岸海域潮流及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探讨[J]. 环境与发展 2020(10)
- [9].天津渤海湾近岸海域沉积物中4种常见重金属的分布及其风险分析[J]. 海洋环境科学 2017(05)
- [10].天津近岸海域大气颗粒物无机组分季节变化及源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02)
- [11].舟山西部近岸海域悬浮物对敌草隆的吸附特性研究[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7(02)
- [12].浅谈天津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及管理措施建议[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5)
- [13].天津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及健康状况分析[J]. 海洋湖沼通报 2013(03)
- [14].湄洲湾近岸海域营养盐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及对策建议[J]. 海峡科学 2020(01)
- [15].葫芦岛市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分析及对策建议[J]. 江西化工 2018(04)
- [16].深圳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源解析[J]. 人民珠江 2016(10)
- [17].加强厦门近岸海域生态安全的保护[J]. 厦门科技 2011(03)
- [18].江苏省近岸海域水环境因子现状评价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8(12)
- [19].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宁波市近岸海域海面漂浮垃圾监管处置工作的通知[J]. 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23)
- [20].近岸海域水环境预测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04)
- [21].大连市近岸海域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策略探寻[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9(06)
- [22].天津近岸海域发展空间适宜性综合评估方法研究[J]. 绿色科技 2017(22)
- [23].富营养化指数法在中国近岸海域的应用[J]. 海洋环境科学 2016(02)
- [24].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次级生产力的初步研究[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03)
- [25].舟山西部近岸海域沉积物中敌草隆的含量[J]. 海洋环境科学 2014(01)
- [26].浅析防城港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J]. 广东化工 2010(11)
- [27].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J]. 海洋环境科学 2008(06)
- [28].宁波市近岸海域在线监测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 海洋信息 2017(01)
- [29].我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11)
- [30].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及其应用[J]. 环境科学研究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