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溢油应急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溢油应急设备库,设备管理,队伍建设
溢油应急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邵华[1](2019)在《海事航保部门溢油应急反应队伍的管理与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环境的保护对我国海洋事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上溢油污染风险也随之加大,溢油应急也成为航海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通过解析目前海事航保部门的溢油应急设备库管理及溢油应急队伍建设情况,提出了对溢油应急设备库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强溢油应急队伍管理建设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事》期刊2019年05期)
海文[2](2016)在《中韩海上溢油应急联合演习在威海海域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2016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NOWPAP)中韩海上溢油应急联合演习在山东省威海市海域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18艘船舶、1架专业救助直升机、2架无人机,400余名工作人员参加了演习。中、日、韩以及俄罗斯派出专家团现场观摩。此次演习本次(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6-07-19)
金爱[3](2015)在《船舶修造单位的溢油应急反应设备库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根据有关规定和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溢油应急反应设备库的配置情况,讨论了船舶修造单位溢油应急反应设备库的配置依据及其设备选型。(本文来源于《天津航海》期刊2015年03期)
林奕宏[4](2015)在《国际石油运输“咽喉”海峡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是世界最大的海运货类。随着各国谋求经济发展,石油海上运输呈比例逐渐增大、运量逐渐增加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油轮在吨位和体积上向大型化趋势发展,对航道的水深以及疏散程度的要求提高。而海峡其本身空间相对不变,在数量多、体积大的油轮通过时,突发性溢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本文旨通过借鉴国际上成熟的海洋环境污染应急合作机制的构建模式以及现有的溢油相关国际公约,构建国际石油运输"咽喉"海峡的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确保海峡的畅通无阻,使世界石油贸易航线能够正常运行。(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5年03期)
于文玲[5](2014)在《基于航运企业的船舶溢油应急反应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航运企业在溢油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启动应急计划进行溢油处理,文中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船舶溢油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船舶溢油风险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VC++6.0编程结合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航运企业的船舶溢油应急反应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溢油事故情况快速的进行溢油威胁程度评估,并能够自动生成应急计划,为航运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物流工程与管理》期刊2014年12期)
张弦[6](2014)在《长江水域船舶溢油应急反应预案与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和完善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体系,通过对长江水域船舶溢油应急反应组织指挥系统构架、应急行动管理流程和通信监测系统流程进行简要概述与探讨,给制订具体的长江水域船舶溢油应急反应实施方案提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14年07期)
梅宏,高晓露,吉克[7](2014)在《论马六甲海峡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马六甲海峡日益增大的海上溢油风险,应通过建立定期会议制度、领导机构运行管理制度、资金保障制度、技术互助制度以及争端解决和责任追究制度,构建马六甲海峡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这不仅可以弥补马六甲海峡合作机制在溢油事故应急处理方面的缺失,且将从合作方式、合作范围、合作义务的性质以及国际海事组织在合作中的作用等方面为完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3条提供示例。(本文来源于《中国海商法研究》期刊2014年02期)
耿宝,王彦昌,熊运实,李昌林[8](2014)在《油品储运设施溢油应急反应的环境风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分析了油品储运设施的溢油特点,并主要从溢油流入附近水体后产生的环境风险角度出发,探讨国内外针对溢油事故的法律框架、环境应急反应体系、环境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措施。分析国内在应对溢油事故下环境应急反应方面仍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在溢油事故环境应急反应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期刊2014年01期)
刘坤[9](2013)在《我国船舶溢油应急反应体系现状与完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海洋已渐渐成为继陆地以外人类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海上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航运业,作为海上经济的重要手段,它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航运过程中船舶造成的溢油污染事故对海洋环境提出了挑战,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问题。为保护海洋环境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建立和完善船舶溢油应急反应体系。船舶溢油污染防治,作为一类具有特色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随着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如何防治船舶造成的溢油污染,保护海洋环境清洁,对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的海域辽阔,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溢油污染防治也不断面对新的挑战,能有效的开展溢油污染防治工作的举措之一是要建立完善的船舶溢油应急反应体系。船舶溢油污染防治工作,一方面需不断适应外部环境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还需以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去不断创新完善船舶溢油应急反应体系。治理理论和公共服务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和行政管理模式,正逐渐被政府部门了解、接受和运用。本文运用治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溢油应急反应体系进行个案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溢油应急反应体系建设方面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查找体系中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促进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3-10-01)
吉克[10](2013)在《马六甲海峡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3条规定了“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沿岸国与使用国在维护航行安全和防止船源污染方面进行合作的义务。为实践该条,马六甲海峡沿岸国于2007年达成了马六甲海峡合作机制,试图联合使用国共同维护马六甲海峡的航行安全和海洋环境。但该合作机制却存在较大缺失,其中防止船源污染的措施不多,也没有就溢油这种常见且多发的船源污染事故设立相关的合作项目。面对马六甲海峡地区日益加大的船舶溢油风险,2007年合作机制难以发挥理想的作用,需要一个针对船舶溢油事故的应急反应合作机制弥补其不足。随着各国石油需求量的攀升,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油轮的数量和吨位激增,溢油风险加大,单靠海峡沿岸国一方力量难以消除溢油造成的不良影响,急需海峡使用国提供援助,共同应对船源油污。此外,马六甲海峡作为中国能源运输的海上生命线,保护其免遭船源油污的损害也直接关系到我国油轮的航行利益和南海的海洋环境。所以,无论从全球还是从中国角度出发,建立马六甲海峡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都有其必要性。在马六甲海峡建立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不仅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3条的要求,具有国际法上的可行性,而且也符合海峡沿岸国与使用国双方的利益。沿岸国对使用国就环境保护事项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参与合作表示支持,而使用国出于对航行效益和环境利益的考虑也愿意参与该合作机制。双方的支持为合作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拟建立的马六甲海峡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从合作协议的签署到争端的解决都有相关的制度依据,其中包括定期会议制度、领导机构运行管理制度、资金保障制度、技术互助制度以及争端解决和责任追究制度。这些制度相互支持、彼此补充,构成合作机制的框架。同时,作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使用国,中国在相关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将积极贡献力量,推动合作机制向前发展。马六甲海峡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是实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3条的又一次尝试,它的建立不仅弥补了2007年马六甲海峡合作机制在溢油事故应急处理方面的缺失,有利于更好的实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3条的要求,而且就第43条存在的不足从合作方式、合作范围、合作义务的性质以及国际海事组织在合作中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3-10)
溢油应急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日前,2016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NOWPAP)中韩海上溢油应急联合演习在山东省威海市海域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18艘船舶、1架专业救助直升机、2架无人机,400余名工作人员参加了演习。中、日、韩以及俄罗斯派出专家团现场观摩。此次演习本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溢油应急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邵华.海事航保部门溢油应急反应队伍的管理与建设[J].中国海事.2019
[2].海文.中韩海上溢油应急联合演习在威海海域举行[N].中国海洋报.2016
[3].金爱.船舶修造单位的溢油应急反应设备库配置[J].天津航海.2015
[4].林奕宏.国际石油运输“咽喉”海峡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研究[J].理论界.2015
[5].于文玲.基于航运企业的船舶溢油应急反应系统设计[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
[6].张弦.长江水域船舶溢油应急反应预案与处理[J].中国水运.2014
[7].梅宏,高晓露,吉克.论马六甲海峡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的构建[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4
[8].耿宝,王彦昌,熊运实,李昌林.油品储运设施溢油应急反应的环境风险分析[J].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2014
[9].刘坤.我国船舶溢油应急反应体系现状与完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10].吉克.马六甲海峡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