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中的新生 ——《他们眼望上苍》的狂欢化解读

狂欢中的新生 ——《他们眼望上苍》的狂欢化解读

论文摘要

佐拉·尼尔·赫斯顿被公认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之母及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一生著有四部长篇小说,五十多篇短篇小说,散文,戏剧,其中长篇小说《他们眼望上苍》最为闻名。尽管小说并未受到赫斯顿同时期读者的好评,但当今它已成为美国非裔文学和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开始受到评论界的真正关注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被非裔美国文学研究者赞誉为一场展示黑人文化和方言的盛宴,被女性主义学者描述为黑人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成长的范本。有关的研究除了传统的种族,性别及黑人女性自我成长等视角,主要集中在小说的艺术风格,黑人文化,宗教,象征意象等等方面。本论文旨在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分析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中所呈现出的狂欢化特征。通过分析,本论文除了展现赫斯顿本人超前的女性主义意识之外,更凸显作者本人对于黑人民族,乃至全人类未来和谐共生的积极态度。本论文共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作家生平,作品情节,及现阶段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方向。第二章简明阐释了巴赫金狂欢化理论渊源。主要包括狂欢化理论的三大基本范畴,即狂欢节,狂欢式和狂欢化;同时概括了狂欢化文学的主要特征及包含的基本元素;最后综述了近些年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详尽分析了作品《他们眼望上苍》中的狂欢化色彩。本章分为四小部分,依据是狂欢化文学中的节庆性,全民性,仪式性,双重性,及颠覆性等特征。在每一小部分中作者着重分析了作品中体现狂欢化因素(即:狂欢广场,狂欢语言,加冕脱冕仪式,狂欢化的人物,狂欢式的笑及死亡的狂欢定义等。)的事例,通过种种因素的分析,相应的特征得以充分展现,进一步体现了作品的主题和主要精神。第四章是结论部分,证明了《他们眼望上苍》是一部典型的狂欢化作品。通过对狂欢化特征的分析,本论文揭示了赫斯顿不只关注黑人女性性属和种族意识问题,更多地关注到了整个黑人群体乃至全人类的生存状况。这种聚焦的扩大进一步展现了赫斯顿本人对于建立一种多元化和谐共生的社会的期盼。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Zora Neale Hurston
  • 1.2 Her Novel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 1.3 Literature Review
  • Chapter Two The Bakhtinian Theory of Carnivalization
  • 2.1 Carnival, Carnival Sense of the World and Carnivalization
  • 2.2 Primary Canival Features
  • 2.3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the Theory
  • Chapter Three An Analysis of the Carnivalization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 3.1 Festiveness & Popularity in Carnival——The Spirit of Carnival Square
  • 3.1.1 The Porch Meeting in Eatonville
  • 3.1.2 The Celebration in the Swamp
  • 3.1.3 The Carnival in the Everglades
  • 3.2 Carnivalistic Rituals
  • 3.2.1 The Ritual for Lighting the Street Lamp
  • 3.2.2 The Burial of the Mule
  • 3.2.3 The Sermon for the Mule by Buzzards
  • 3.3 Carnival Duality
  • 3.3.1 The Double Characters
  • 3.3.2 The Carnivalized Acts of Crowning/Decrowning
  • 3.3.3 The Carnivalized Laughter
  • 3.3.4 Death and Rebirth
  • 3.3.5 The Ambivalent Square Language
  • 3.4 The Spirit of Subversion
  • 3.4.1 Downgrading the Sanctity of Religion
  • 3.4.2 Deconstructing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 3.4.3 Subverting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Marriages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国内研究述评[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 [2].沃克和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宗教——兼谈黑人民俗文化的传承[J]. 外国语言文学 2017(01)
    • [3].从民俗文化视角解读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之思乡情怀[J]. 名作欣赏 2017(33)
    • [4].赫斯顿小说《他们眼望上苍》的艺术特色[J]. 长江丛刊 2016(35)
    • [5].打喷嚏闭眼并非防止眼球掉出[J]. 科学大观园 2017(04)
    • [6].沃克和赫斯顿小说中的黑人艺术——兼谈黑人民俗文化的传承[J]. 外国语言文学 2016(01)
    • [7].给太空站送份“外卖”[J]. 意林(原创版) 2020(06)
    • [8].赫斯顿的写作生存策略——《赫斯顿民俗小说研究》评介[J]. 青年文学家 2015(35)
    • [9].赫斯顿小说中关于黑人民俗叙事功能的研究[J]. 长城 2013(04)
    • [10].“布道者”约翰:言说主体还是沉默他者?——赫斯顿《约拿的葫芦蔓》身体现象学解读[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1].黑人女性文学的革命之作:评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J]. 文学教育(上) 2018(02)
    • [12].赫斯顿作品中的多元主题[J]. 牡丹 2019(09)
    • [13].赫斯顿创作观和爱情观探究[J]. 作家 2012(16)
    • [14].“别样”赫斯顿:“黑”“白”夹缝中寻求生存之道[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06)
    • [15].重构黑人文化身份——赫斯顿小说的民俗文化视野[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0(01)
    • [16].赫斯顿小说中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探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7].赫斯顿自传的“症候式”阅读[J]. 东方论坛 2019(01)
    • [18].黑人民俗文化的传承——沃克对赫斯顿小说的喻指[J]. 外国语言文学 2015(02)
    • [19].试论赫斯顿之文学创作与民俗文化[J]. 作家 2013(16)
    • [20].赫斯顿的困顿——也评《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形象[J]. 外国语文 2014(04)
    • [21].从赫斯顿到沃克——管窥美国非裔女性文学传统[J]. 昆明学院学报 2012(02)
    • [22].佐拉·尼尔·赫斯顿研究在中国[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 [23].从《他们眼望上苍》看赫斯顿的文化观[J]. 芒种 2014(15)
    • [24].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命名文化[J]. 作家 2014(04)
    • [25].浅析赫斯顿小说中黑人民俗文化对人物塑造的作用[J]. 作家 2012(08)
    • [26].浅析赫斯顿小说中黑人民俗对情节的推动作用[J]. 芒种 2012(18)
    • [27].国外的佐拉·尼尔·赫斯顿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3(14)
    • [28].多面左拉·尼尔·赫斯顿[J]. 世界文化 2013(08)
    • [29].浅析赫斯顿健康自信的种族观——以“Slavery Gave Me Nothing to Lose”一文为例[J]. 长治学院学报 2017(06)
    • [30].论《他们眼望上苍》的叙事话语建构[J]. 求索 2012(06)

    标签:;  ;  ;  ;  

    狂欢中的新生 ——《他们眼望上苍》的狂欢化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