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当今,西方各发达国家的经济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后现代经济也已出现,其相应的道德教育也正处于由现代向后现代转型之中。而我国的经济却还处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无疑此时的道德教育也正处于一个由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转变的过程之中。期间人们可能会出现道德方向的迷失以及道德信仰的盲从,甚至还会对当今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体系和规范产生质疑。特别是受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德育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后现代文化推崇的那些所谓“解构”、“否定”等与现代文化完全相反的思想使得还处在现代的人们在日渐混乱和冲突的社会压力下,对于传统道德的基础优越感产生怀疑,原有的道德体系也遭受到了很大挑战,人们很难再期望建立一个共同可以接受的价值体系和规范。怎么能够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背景下,使我国德育发展有一个好的走向,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道德教育经验。本文认为借助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相关理论全面透析西方道德教育的现代和后现代发展历程则不失为我们总结和汲取西方道德教育发展经验的较好办法。现代性是始于文艺复兴,经启蒙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理性精神,它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现代化一路发展而来,它的基本理念就是科学,理性,崇尚的是人的主体精神。首先,本文认为现代性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化”这一概念,也不是人们感官上所理解的从时间概念上来划分的一个时代。它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特定形态,这个形态的方方面面应该都体现着现代性的特征。其次,现代文明是要与传统文明相比较的,它虽源于传统文明但还是要高于传统文明的,它不仅继承了传统文明的优点同时也发现了传统问题并批判了传统文明的瑕疵。最后,要强调的是现代性这种文明的产生一定是要依托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实体之上。现代社会的工业化、自动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等等都时刻体现着现代化的文明。后现代性作为一种现实条件是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一定是人类历史或至少是某些地方(发达工业国)的历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谓之“后现代”。它代表着一种与之前时代客观上不同的现实,比如后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同时“后现代”作为一种精神取向也不仅仅是指人类历史的某个特定现实阶段,而是指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精神取向、心理态度、一种看问题的特别视角,等等。比如“后现代思潮”,“后学”理论。后现代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现代性的否定、解构和批判。分析西方道德教育的现代和后现代发展历程,必须溯及西方的传统道德教育。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西方的道德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19世纪前,欧洲各国其经济主要以农耕经济为主,并不发达,宗教统治着人的灵魂,统治着人的一切。宗教教育理所当然的就成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一种道德教育方式,虽然当时各个地区都开办有所谓的“学校”,但其教育内容也都大部分被宗教所占据,其中承担道德教育的老师很多都是由宗教机关或是学校宗教办事人员来承担。他们到学校进行他们的道德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当地儿童能够虔诚信仰上帝,使用的道德教育方式也都是采用最原始的灌输或是背诵等方法。对学生来说,他们只需要不折不扣的接受社会、宗教对他的要求,而不必问为什么。这种教育方式带有明显的封闭性、单一性和强制性。可见这种传统的、旧的道德教育在性质上是一种强制性的,灌输式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试图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使儿童接受统治阶级所要求的道德观念和固定的行为习惯,它所传授的德育内容一般是为整个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可的道德规范和宗教教条。它采取的传授方式也主要是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训诫、规劝、纪律等强迫性手段。总之,西方传统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机械服从的模式,它充满了盲目性、被动性、拘谨性和不理解性。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期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西方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许多社会道德问题。西方传统的道德教育也越来越失去了赖以生存与维系的社会根基,原有的道德教育理念、形式等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于是一些像杜威一样的教育家、哲学家等就开始了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反思,基于此“新道德教育理论”即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就应运而生了。至此,开始了西方道德教育的现代和后现代发展历程。西方道德教育的现代发展主要经历了现代道德教育的产生、滞碍、复兴和繁荣四个阶段。西方现代道德教育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人们的道德理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先生,他认为,道德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而并非是固定、绝对的道德真理。他批判了传统道德教育的理念,并积极探索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及理论,开创了西方道德教育的新纪元。现代道德教育的滞碍主要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惨重的损失和破坏,迫使人们开始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为科技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一改往日注重道德教育的传统。现代道德教育的复兴则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二战后,西方各发达国家过于重视科技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国民的道德教育,致使到60年代初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表面经济繁荣的情况下,产生了各种社会道德危机,如大学校园混乱,青少年犯罪,吸毒现象严重等,于是人们又重新开始复兴现代德育。期间形成的最主要的道德教育理论有:逻辑推理价值观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等。现代德育教育的繁荣主要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鲍曼为代表的道德教育学家在继承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方道德教育展开的进一步研究。针对西方道德教育的后现代生成,笔者则以介绍它的主要流派为文本特点。包括美国诺丁斯教授提出的关怀伦理学,美国学者里克那提出的品格教育理论,英国学校德育家彼得·麦克菲尔和他同事所创的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和以纽曼为代表提出的社会行动模式。对西方道德教育历程的梳理与分析,重点在于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思想去透视整个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预期总结出西方道德教育的现代和后现代之经验价值。现代德育的经验价值主要包括:首先,许多教育学者对道德教育的研究从以前的以宏观、理论思辨性的研究转变为注重从人的微观角度出发来研究其道德教育问题。他们或者是围绕品德心理结构各侧面进行单项研究,或是在道德教育过程的某一点进行突破,或是集中研究如何为儿童提供榜样示范等等。其次,现代教育理念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方法。20世纪之前,整个道德教育的特点就是保持传统、顺应环境,因而传递、服从、灌输还是自由其道理的,但是20世纪以后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道德教育就开始对传统的道德教育进行批判和重建。最后强调的是现代德育,其道德教育形式多,道德教育内容少。原因在于20世纪以来,随着交通、通讯等技术的发展,世界日益变小,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各流派基于西方多元化文化、多元价值观、多重信仰的社会根基,基于理论本身的生存机会与空间,大多不触动西方社会的政治现实,加之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对德育内容多采取回避的态度,着力超越具体的原则和内容,探索和研究道德教育的形式。后现代德育的经验价值在本文中的总结是:1.后现代道德教育批判现代德育把学校德育理解为一种静态知识性的存在,人为地导致道德知识的被动灌输,德育评价也被简单量化,最终使得道德教育越来越远离了作为意义和价值之源的日常生活世界,并导致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离。它强调应充分认识到个体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以生活为基点来考虑道德教育中的所有问题,使道德教育贴近生活,引领生活,并最终融入生活,成为个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2.后现代道德教育主张道德教育理论应该涵盖多种学科理论,从多学科视角去研究道德教育。纵观后现代道德教育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主要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宗教等等。从总体上看,从哲学和心理学视角为道德教育寻求合理的方法论基础是西方后现代道德教育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其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从社会科学视角研究道德教育也是本世纪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又一特点。3.后现代道德教育强调道德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解决社会道德问题等内容。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都是基于社会上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道德问题,也正因为各种道德教育理论是基于对社会道德问题的现实思考,着力于解决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所以每一种理论产生后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欢迎。可见,20世纪以来西方后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兴起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问题与道德危机,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社会道德问题。行文至此,实现了该论文的写作价值,完成了本研究的目的追求。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评介[J]. 新阅读 2020(10)
- [2].西方道德教育视域中的灌输[J]. 外国教育研究 2017(12)
- [3].百年来西方道德教育思想在我国传播研究述评[J]. 现代教育管理 2012(02)
- [4].我国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研究30年[J]. 现代教育论丛 2010(01)
- [5].论现代西方道德教育中宗教的作用[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9)
- [6].中西方道德教育差异之我见[J]. 中国德育 2009(08)
- [7].中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的人性预设之比较与启示[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8].西方道德教育中的“体验”思想发展探析[J]. 外国教育研究 2008(07)
- [9].寻绎当代西方道德教育及其社会思潮之历史节点的可贵尝试——《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读感[J]. 中小学德育 2012(02)
- [10].略论西方道德教育的生活基础[J]. 发展 2012(12)
- [11].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政治哲学困境及其启示[J]. 当代教育科学 2009(23)
- [12].价值观多元背景下的西方道德教育变革[J]. 中国德育 2008(05)
- [13].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研究的社会学建构[J]. 教育研究 2017(06)
- [14].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基于《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文本解读[J]. 法制与社会 2019(24)
- [15].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潮及其对我国德育的启示[J]. 传承 2015(06)
- [16].中西方道德教育在建筑之窗“眼”中的镜像[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7].论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三个阶段[J]. 思想理论教育 2010(07)
- [18].德国善良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 党政视野 2015(06)
- [19].论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代际视角[J]. 哲学动态 2009(10)
- [20].中西方道德教育观的比较与高校德育创新[J]. 教育探索 2009(04)
- [21].情感主义在我国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探析[J]. 理论界 2013(10)
- [22].西方道德教育发展历程的现代与后现代探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3].西方国家学校宗教教育实施比较及启示[J]. 改革与开放 2012(16)
- [24].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开展道德教育[J]. 林区教学 2009(08)
- [25].当代中西方道德教育复兴的社会动因比较[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03)
- [26].西方道德教育理念的演变及其对我国当代德育的启示[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02)
- [27].中国和西方国家道德教育的对比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36)
- [28].价值澄清视角下思想政治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困境与反思[J]. 学园 2014(24)
- [29].道德教育认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建——中西比较的视角[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4(03)
- [30].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对话——有关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标签:西方道德教育历程论文; 现代性论文; 后现代性论文; 经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