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营办厂 双方获利 诚寻电子产品组装分厂(论文文献综述)
严鹏[1](2013)在《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性工业化是指国家为实现其意志而介入战略产业的工业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一国为维护其生存与独立,在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重点培育与国防有直接关联且具有技术引领性之产业。机械工业即属于此种战略性产业,因此,本文拟按历史时序对1900-1957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进行考察,以探究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成长机制。1900年,大清帝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危局中,机械工业却开始成长。清季之机械工业是在国家与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发展的。然而,清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十分低效,且随着清廷国势日衰,市场逐渐成为主导性力量。辛亥革命以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伴随着市场诱导,中国机械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北洋政府治下,国家渐趋失序,自由市场对产业而言构成了双刃剑。由于市场需求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机械产业的技术发展受到抑制,本应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工业沦为技术能力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面对日本加紧侵华,国民政府在加强战备的过程中,亦强化了对机械工业这一战略产业的引导。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机械工业重新布局,国统区国营企业发展壮大,其技术导向战略提升了产业实力。同时,国民政府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对产业实施干预。尤为重要的是,国民政府的订货政策有力地扶植了机械工业,维系了一批民营企业的生存。但是,战后,国民政府放弃了战时政策,再加上重新开放市场,国内幼稚产业遂暴露于进口美货的严重打击之下,机械工业受灾尤重。1949年,中共建政后,形成强势国家对产业全面渗透的态势。为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巩固国家独立,新政权将机械工业视为战略产业,采取重点扶持的态度。苏联及东欧技术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改变了中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轨道,使该产业跨越式发展。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一个“军事-工业-大学综合体”开始在中国诞生,这意味着中国的战略性工业化,在历经曲折后,终于得以大规模展开。因此,对欲改善其所处国际地位之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由市场乃双刃剑,适度的国内市场竞争能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但过度的开放会将后发展国家幼稚的战略性产业暴露于发达国家资本的打击之下,而且市场的比较优势原则会诱导后发展国家的高端产业低端化,挫败其技术能力之提升。因此,国家嵌入产业是必要的,但这要求国家统治集团有坚强的战略意志,并以高度的使命感克服牟取小集团私利的倾向,由此形成强韧的国家能力。进一步说,不管在企业层次还是国家层次,战略都意味着对于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理性之超越,唯有此种战略意志能使后发展国家追赶先进,而这种战略意志之不易获取及保持,可以解释为何数百年来能改善其国际地位的后发展国家屈指可数。
张华芹[2](2010)在《基于和谐理论的供应链链内企业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场环境的变化,供应链管理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进而引发许多不和谐的问题。和谐理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以来,一直运用于企业内部和谐管理。但运用和谐理论研究供应链内企业管理的甚少,其研究成果至今尚未看到。基于和谐理论的供应链链内企业管理研究,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是对企业内部和谐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拓展。本文首先在了解国内外供应链管理研究状况以及目前供应链管理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和谐理论研究供应链链内企业管理的选题。并对供应链链内企业和谐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第二构建了基于和谐理论的供应链链内企业管理研究模型。认为供应链内企业要实现和谐管理,链内企业要在了解供应链内企业现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构建“谐则”和创建和谐管理氛围构建“和则”等方面,实现供应链内企业共赢。第三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供应链链内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进行研究。并对供应链内企业和谐性进行了层次剖析。本文认为,对供应链连内企业进行和谐性分析,应当从商品流通环节、物流环节、信息流和资金流四个大的方面来确定供应链内企业和谐型分析要素,同时对这四流问题又进行了层次分解,设计了供应链内企业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链链内企业和谐性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山东省这四流发展的现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从优化业务流程即构建“谐则”的角度探讨供应链内企业管理。优化供应链内企业的业务流程,包括产品设计流程、联合促销、库存和运输管理等流程的优化,以此来构建“谐则”,促使商流、物流等顺畅流通。第五从创建和谐管理氛围,构建“和则”的角度,探讨供应链内企业管理。通过信息平台的构建、加强链内企业信任、合作共赢模式等方面来创造良好的氛围,调动供应链内企业积极性,实现供应链内企业共赢。本文对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基于核心企业托管模式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系统以及基于第三方托管模式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系统分别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厂商合作共赢的多种模式。
周霖[3](2008)在《地方政府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以“台州现象”为例(1978-2007)》文中研究指明本论题是关于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台州地方政府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台州现象”案例研究。本文以台州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剖析了台州民营经济的组织结构,勾勒了由“产业集群、专业市场、民间金融”构成的台州民营经济体系。“台州现象”是民间与政府的协作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经济发展与制度成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民间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制度规范”构成了“台州现象”的经济发展逻辑,基于价值规律的市场制度成为台州经济运行的平台,民间主体与地方政府的增进式博弈构成了台州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台州现象”本质特征是民间力量和政府力量互动合作推动区域发展的有效经济制序。在“台州现象”中,产业集群使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集聚构成了具有分工协作功能的专业化产业链,这个产业链扩张了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强化了地方中小企业的根植性和内在成长性。专业市场是把数量多规模小的家庭工业生产与社会大需求联结起来的产业组织,其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弥补了家庭工业规模缺陷,强化了集群的产业功能,而且其自身也发展成为具有创造价值和分工职能的产业部门。民间金融把民间个人财产转化为民营企业的金融资源,不仅解决了小规模企业的融资来源,还实现了民间货币资产的增值,民间金融市场极大地弥补了正规金融体系的缺陷。产业集群、专业市场、民间金融的市场绩效是通过企业家行为体现出来的,台州人所表现出来的企业家资源禀赋和创新能力是区域发展的表面现象,从本质上说,企业家禀赋的差异是由市场制度的充分和完善程度决定的,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体中并不缺少企业家资源,而是缺少发现企业家资源的市场制度。民间主体的分散决策决定市场秩序不可能实现自我维护。台州地方政府干预的突出特点是既保护民间活力,又维护市场秩序,借助市场之手把民间的自利行为转化为共同发展的社会福利。民间的互惠式经济关系与政府的生产性政治关系构成了台州发展的核心优势。在这种关系中的民营企业家不仅善于发现市场机会、也善于发现管制壁垒后的经营机会,市场竞争与政府干预的双重激励成就了一批具有政治智慧的企业家。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台州地方政府开始探索改善政府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台州的经验说明:有效的市场机制不只是配置资源、调节供求和促进竞争,还要能够促进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之间的建立有效合作制序,市场经济制序是政府职能明晰的前提和基础。
黄正夏[4](2005)在《危困中争创辉煌——回忆二汽建厂初期艰苦创业的历程》文中研究指明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振兴中国汽车工业需要以史为鉴。共和国汽车工业虽无成文的权威性的发展史,但是一批高龄的参与缔造共和国汽车发展史的精英、名流依然健在;即使一部分已溘然作古,然而他们却留下了一批丰厚的宝贵史料,其为民族造车的历史故事构成了共和国造车史上的惊涛狂澜,澎湃着自强自立、艰苦卓绝、雄才大略的中华民族气血。当共和国造车史推进到距历史起点50多年的当今历史新阶段,"坚持自主研发"、"打造民族品牌"的声浪,一浪高于一浪,大有雷霆万钧之势,锐不可挡。书写民族品牌的造车历史新章,需要一种历史精神。历史又是传承的。老辈造车精英名流的民族气血,必将在共和国造车史的当今乃至未来,迎着恶风浊浪奔腾咆哮。有责任的当代中国汽车媒体,自当为之推波助澜。本刊自本期始,开设"名家述史"专栏,其用意正在于此。
陈旺兴[5](2005)在《资源、能力、治理结构与国家产业发展 ——中国产业能力演进理论分析》文中认为产业能力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中唯一可以恒久和主动把握的东西。对产业能力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系统建构了产业能力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提出了产业能力的层次结构模型,分析了产业能力的本质和基本属性,并建构一个基于组织能力的产业能力演进模型,对建国五十年来的产业能力生成和演进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揭示了治理结构对于产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产业能力演进过程中的资源整合和知识整合问题以及他们对于公共治理提出的新挑战。本文认为,产业能力是一种基于组织能力又超越组织能力之上的系统能力,包括了知识和技术两个层次的内容,从长远看,需要从单纯技术层次的产业能力获取转向包含更多的知识层次的产业能力获取,以分享更多的知识产业化价值增殖。产业能力的生成演进是在一定的治理结构之下通过构建资源—能力—战略(机会)的三方互动架构之中来实现,知识层次的产业能力是组织内生的,在创业和创新推动的企业成长过程中实现。企业成长需要重点解决商业机会(创业和创新项目)(需要相应的资源和能力与之匹配)和既有的资源基础、知识基础之间的差距,这个过程是通过资源和知识整合来实现的。企业的资源整合和知识整合除了运用市场机制和科层体制外,更多的时候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围绕资源整合与知识整合,需要妥善的出企业治理和公共治理之间的关系针对资源整合中的问题,本文主张以动态的资源观为指导,构建有利于有形和无形资源互动整合的政策体系,进一步畅通资源整合渠道,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现代物流,鼓励人才、知识和技术流动;针对知识整合中的问题,主张把“培育和提升产业能力”作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建立以“知识”为管理单元和作用对象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框架,以解决宏观产业发展政策的微观基础和传导机制的问题。
谢立新[6](2003)在《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文中指出本文认为:地区竞争表现为地区之间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的竞争,基础在于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研究地区产业竞争力,目的在于从比较优势出发,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并以此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本文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中产业竞争力比较强的福建泉州、浙江温州、江苏苏州三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三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和产业组织成长能力为重点,通过对三市产业产生、成长和演进能力的分析,试图研究和探讨地区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一般规律。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中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要以城市化和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卫星城镇为依托的层级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三要立足地区资源赋予和区位特点,鼓励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战略联盟、股权投资、品牌延伸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营造地区产业竞争优势。要继续强化个体营销和专业市场的功能,推行特许经营、专卖、品牌、虚拟经营等现代营销手段,重视区域营销和政府营销,不断强化产业组织的营销能力。四要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技术开发机构为依托,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为基础的产业技术进步组织体系。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企业组织特别是家族企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组织成长和产业竞争力增强。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五要通过界定和保护产权、发展行业中介组织、建立区域诚信系统、强化政府责任等措施,发挥好政府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刘敏玉[7](2003)在《GG公司的经济运行分析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作者从我国军工电子行业的发展历史和背景分析入手,对军工电子行业的作为军工企业的特殊性,和国营军工企业向市场经济转化后的现状及其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外军工企业的运行模式及转变,论述了我国军工企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军工政策和运行机制,指出了军工企业内在运行机制改革的方向,由原来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改为“整体开放,军民结合,军品优先,兼顾效益”。实行四个机制,即:竞争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装备订货由原来的指令性计划改为合同制。本文重点针对GG公司发展历史和公司现状,运用MBA系统理论,从公司资产、资源状况、企业经营状况及组织机构等多方面进行了经济运行分析诊断,找出了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由于公司是由老的国营企业改制的,几十年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和大锅饭的烙印还未消除。具体体现在技术、管理及经营理念上的差距, 即设计技术方面、市场营销技术、基础工艺方面、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技术方面存在差距。公司体制和管理机制上的滞后,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在企业中的人才竞争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更重要的是,与现代管理水准相比,公司的营销及经营管理也是滞后的。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办法。尤其是针对企业在新品研制方面效率不高的弱势,提出了新品项目管理模式和网络计划<WP=4>技术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并在生产经营中实施,收到极为良好的效果,使该厂的军品新品研制地位提升了27位。借鉴经济运行能力评价模型,对GG公司的竞争能力和在同行业的竞争地位进行判定。运用外部因素评价 (EFE)和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对GG公司优势、劣势进行了分析,利用QSPM矩阵和TOWS等战略管理方法,拟定了企业发展战略,根据分析诊断提出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措施与对策,对GG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其它的军工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祝美群[8](2002)在《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工业经济、扩大出口创汇、增强综合国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外部约束条件的增强,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供求格局的转变和中国加入WTO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影响,乡镇企业在法律法规、宏观政策和市场竞争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竞争优势弱化和经济效益滑坡成为困扰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难题。这种状况是其基本矛盾多年积淀,经营理念陈旧保守,企业核心能力低下等的客观反映。它不可能仅仅依靠产权问题来解决。其中,产业组织优化和规模经济问题,对于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更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实践意义。 论文运用产业组织方法、博弈论理论、统计学方法、战略管理等基本理论,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政策和微观规制研究相结合、框架分析与重点研究相结合、一般理论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等基本原则,按照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以提高乡镇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规模经济和产业组织为重点,着重探讨了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五个主要问题: 规模经济和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是提高竞争力和获取竞争优势。在对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两种理论的贡献、片面性及其内在联系,提出了核心能力+规模经济的竞争策略;简要回顾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乡镇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和优劣势,在对竞争战略及发展趋势把握的基础上,建立了乡镇企业发展战略框架体系。 理论分析是实施规模经济战略的依据。论文强调了规模报酬的普遍性及其重要性,分析了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规模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系统探讨了规模经济的实现,组织层次,数量表征及其系统特征;在企业最佳规模确定上,比较了不同学派的观点,明确了实现最佳规模的基本条件,认为企业最佳规模的形成是市场选择、企业自组织和企业博弈的结果;探讨了规模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实现形式和途径上的重大变化。 产业组织状况和经济效益分析是战略实施的出发点。文章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演变谈起,指出规模化和集中化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接着,分析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发育状况;在对统计资料合理调整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乡镇企业增长因素进行合理的分解,肯定了规模经济对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巨大贡献;依据产业经济学方法,对乡镇企业行业规模经济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论文还比较了乡镇企业行业规模有效性以及与国有企业的差异。 科学决策和有效实施是规模经济战略的核心。论文研究了乡镇企业规模经济战略遵循的基本原则,行业选择,投资决策等,并以格兰仕规模经济战略为例,分析了规模经济战略成功的基本条件。然后着重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融资问题。分析乡镇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及其对发展的束缚,论述乡镇企业如何实现融资方式创新,认为资产运营是乡镇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捷径;其二是组织创新问题。论文强调中间组织对乡镇企业规模经济实现的作用,然后以乡镇企业集团为研究重点,在考察其理论起源、经济效应及运行效果的基础上,分析企业集团的组建政策、产业结构、地域特征、组织结构、治理特征以及规模经济效果,提出乡镇企业集团健康发展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 效果评价问题是实施战略控制确保实现目标的基本保证。首先给出一个战略控制的一般过程,分析了乡镇企业规模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着重从微观角度建立规模经济战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为例,检验企业规模经济效果差异及乡镇企业的地位,提出在新形势下家电行业提升核心能力、开拓国际市场和农村市场等发展对策。 论文得到了卢风君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乡镇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机理及保障体系研究(批准号79870062)》资助,并秉承师兄李玉刚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的思路,加强了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针对性研究和实证研究,可供企业经营者、职能管理和科研人员研究决策参考。
武博[9](2001)在《论中国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竞争能力》文中提出竞争已经由过去的过度分散竞争走向以品牌竞争、规模竞争和以核心竞争能力为特征的相对垄断竞争,由传统产业的竞争走向新兴产业的竞争,由国内竞争走向国际竞争。因此,中国企业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论中国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竞争能力》论文立论依据是:企业成长的先发展型与后发展型的类型划分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和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哈麦(Gx Hamel)的“公司核心能力”的理论。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中国的工业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是否具备核心竞争能力,如何面对世界诸强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保持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论文共分四篇十三章,从理论阐述到实证分析,系统的论证了中国工业企业跨国经营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意义,现状和战略对策。 一、竞争——经济发展的动力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米,市场竞争的形式和激烈程度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国经济相互渗透交融,推动着世界经济向无国界经营和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尖锐。因此,对竞争力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伴随世界各国对竞争力研究不断地深入,以及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不断地出新,人们对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产生了兴趣,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如何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什么样的竞争力才能持续?竞争力的核心是什么?核心竞争能力的问题被提了出来。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已开始转变为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首先又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由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瑞士·洛桑)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瑞士.日内瓦)从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准确地把握了衡量一国经济发展中创造增加值及财富之经济实力的经济理论、指标体系和统计学方法,将各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竞争力及其分项要素乃至几百个经济指标置于国际可比的统一评价体系中,主要从一个国家的国内经济实力、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政府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金融实力、基础设施状况、企业管理能力、科技实力、人力资源状况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评价,从而为人们认识国际经济竞争发展的格局和态势,探求各个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优劣势和努力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相依据。 中国从1995年开始正式加入国际竞争力的世界评价体系,从而使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和研究有了世界标准。在IMD的评价报告中,中国1995年名列全部46个参评国家的第34名,1996年名列第26名,1997年名列第27名,1998年名列第24名。中国的国际竟争力在世界上的综合排名及许多分项耍素排名正在迅速提高。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决定经济实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该国有没有一批基础雄厚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跨国公司则是跨国经营企业中的伎伎者。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跨国公司是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角,如果没有一批能够在世界经济领域叱咤风云、纵横驰骋的跨国公司,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也无从体现。 目前,世界上共有各类跨国公司4.4万多家,其分支机构有25万之众,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占工业国家总产值的40%,控制着世界贸易额的50%以上,1999年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额和投资额分别占世界贸易额和全球直接投资总额的1/3。此外跨国公司还控制着国际技术转让的 75%和对发展中国家贸易的 90%。实际上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和第三产业都己纳入跨国公司的一体化国际生产流通和服务网络之中,跨国公司的地位十分显赫,是世界经济中的巨人。 二次大战后日本政府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人力扶植本国跨国经营企业的成长,到1982年在美国《幸福》杂志排列的美国以外最大500 $跨国公司中日本已占了134家,远远超过当时的英国和西德。1996年,美国和日本的跨国公司总数已占世界最大500家的一半以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异军突起是本世纪80年代的一件大事,给世界跨国公司格局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6年世界投资报告》1995年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总量己占全球总量的15%。韩国的三星、大宇等已进入世界着名跨国公司行列。 中国加入gro在即,入世后中国的企业将会全方位的招入到国际市场激烈竟争的洪流中去,中国如何培育自己跨国公司的核心竟争力,帮助更多的中国跨国公司进入世界500强,正是中国学术界应该研究和探讨的实际问题。 本论文着重研究中国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方面如何面对来自世界范围的挑战,切入点集中了中国上业生产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竟争能力。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企业跨国经营的研究始终是国际两务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而对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更是近几年企业管理战略研究的?
晓余[10](2000)在《广告》文中认为 五年保价上门回收8800元/公斤东方珍宝——冬虫夏草免费供种·提供技术·联合培植特别说明:目前市场上收购虫草的单位较多,但价格不一,我单位受外贸部门委托,为争取更多货源,特实行五年保价回收8800元/公斤!对引种户可派专家上门指导,负责长期免费跟踪服务,确保引种一家,成功一家。冬虫夏草是世界公认的东方珍宝,以其神奇的药用价值供不应求,国内价格攀升到12000元/公斤,出口价每公斤超过1500美元。1998年《致富时代》报道:广东东莞钟小军种植20平方米年获纯利10万余元,在全国引起轰动。因野生虫草资源濒临枯竭,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单位生物专家经多年潜心研究,并经四季循环试种,首次推出全新一代虫草栽培技术,该技术彻底解决了原培植方法难管理、时间长、成本高、成功率低等难题,现种植不受地理、气候、环境影响,闲置空房,阳台、花坛、大棚等均可栽培,且原料易得。从种植到收获只需50天,栽培10平方米可收干品7-9公斤,且一年可收4次,获利甚高,技术资料通俗易懂,图文并
二、联营办厂 双方获利 诚寻电子产品组装分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营办厂 双方获利 诚寻电子产品组装分厂(论文提纲范文)
(1)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战略性工业化 |
一、工业化的政治经济学 |
(一) 何谓“战略性工业化”? |
(二) 经济思想史上的分歧 |
(三) 产业选择及时空范围说明 |
二、对学术前史之梳理 |
(一) 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
(二)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研究述评 |
三、框架设计与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启动与受挫(1900-1927) |
第一节 清末国家与市场对机械工业的双重引导 |
一、清廷对战略工业之培育 |
二、市场对机械工业之诱导 |
三、国家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
四、参照系:明治日本的机械工业 |
第二节 民初国家失序下机械工业的自发演化 |
一、市场支配下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危机 |
二、国家保护缺失下的企业自救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危机与战略性工业化重启(1927-1937) |
第一节 市场对机械工业发展的抑制 |
一、产业技术的低端化:以农机工业为例 |
二、战前机械工业的劳动密集化趋势 |
三、企业制造高端技术产品的成败 |
第二节 战备压力下国家对机械工业的引导 |
一、南京国民政府应对日本蚕食之战略 |
二、南京国民政府推动机械工业发展之举措 |
三、战前东亚工业化道路之竞争 |
小结 |
第三章 战争刺激下战略性工业化的加速(1937-1945) |
第一节 战争对机械工业地理格局的重塑 |
一、国家主导东部机械工厂内迁 |
二、国统区民营机械企业的发展 |
三、敌占区机械工业之演化 |
第二节 战时国营机械企业的壮大 |
一、后方国营机械企业的发展概况 |
二、资源委员会领军企业承担国家战略 |
三、高端部门:航空发动机工业之萌芽 |
四、普通部门:国家资本介入农机工业 |
第三节 战时政策下国家对产业之嵌入 |
一、选派机械技术人才出国实习 |
二、编订检验规范培育机床工业 |
三、依靠订货政策维持产业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政权交替时期战略性工业化之顿挫(1945-1949) |
第一节 战后中国机械工业的重组 |
一、开放性自由市场之重启 |
二、机械工业地理格局之再塑造 |
第二节 国家在机械工业中扩张的多重面相 |
一、国家资本之膨胀与国企技术弱化 |
二、国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家之吸纳 |
三、非国营企业对国家权力之认同 |
第三节 自由市场重启后机械工业的衰颓 |
一、政策转向与机械工业的行业危机 |
二、国家再嵌入产业之失败 |
小结 |
第五章 战略性工业化的强势展开(1949-1957) |
第一节 强势国家嵌入机械工业 |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之确立 |
二、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建立 |
三、国家权力对机械工业全面渗透 |
第二节 机械工业技术演化路径之变更 |
一、对苏联与东欧技术的大规模引进 |
二、社会主义研发模式之构建 |
第三节 军-工-学综合体之形成 |
一、军-工-学关系之协同演化 |
二、中国大陆机械工业发展之绩效 |
小结 |
结论 战略性产业演化的历史逻辑 |
一、影响战略性产业演化的相关因素 |
二、市场对后发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抑制作用 |
三、战略意志对后发展国家的重要性 |
余论:战略性工业化的普遍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和谐理论的供应链链内企业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产生 |
1.1.2 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发展 |
1.1.3 现阶段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
1.2.2 国内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4 本文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3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文研究相关理论与概念的界定 |
1.5.1 本文对供应链与供应链内企业的界定 |
1.5.2 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和谐理论与应用研究 |
2.1 和谐理论基本思想及产生依据 |
2.1.1 和谐理论基本思想 |
2.1.2 和谐理论基本思想形成的依据 |
2.2 国内外和谐理论研究概况 |
2.2.1 国外和谐理论研究概况 |
2.2.2 国内和谐理论研究概况 |
2.3 和谐理论应用研究 |
2.3.1 企业内部的和谐管理 |
2.3.2 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
2.3.3 企业与自然的和谐 |
2.4 本选题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2.4.1 必要性 |
2.4.2 合理性 |
2.4.3 创新性 |
2.5 基于和谐理论研究本选题的可能性 |
2.5.1 供应链内企业构建和谐主题 |
2.5.2 供应链和谐管理中的谐则、和则的构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应链链内企业管理问题研究 |
3.1 商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1 定价矛盾导致商流不畅 |
3.1.2 促销矛盾导致商流不畅 |
3.1.3 产销矛盾导致商流不畅 |
3.2 资金流问题 |
3.2.1 供应链体系中通路费用问题 |
3.2.2 扣款问题 |
3.2.3 货款结算问题 |
3.3 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物流方面总的问题 |
3.3.2 配送问题 |
3.3.3 运输问题与库存问题 |
3.3.4 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 |
3.4 信息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1 信息共享方面企业担心的主要问题 |
3.4.2 影响供应链企业信息共享的技术因素 |
3.5 基于和谐理论的供应链内企业管理的障碍 |
3.5.1 意识观念问题 |
3.5.2 目标问题 |
3.5.3 组织问题 |
3.5.4 基础问题 |
3.5.5 其它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应链链内企业管理问题实证研究 |
4.1 山东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基本情况 |
4.1.1 山东省商流现状 |
4.1.2 山东省物流现状 |
4.1.3 山东省资金流现状 |
4.1.4 山东省信息流现状 |
4.2 山东省供应链内企业和谐管理问题分析 |
4.2.1 样本选择与研究模型 |
4.2.2 供应链系统和谐性分析要素的确定 |
4.3 调查问卷设计 |
4.3.1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
4.3.2 调查问卷设计量表的信度分析 |
4.3.3 样本数据分析 |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 |
4.4.1 评价过程 |
4.4.2 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应链链内企业"谐则"构建 |
5.1 优化产品管理 |
5.1.1 树立市场营销观念 |
5.1.2 厂商多方协同改进产品 |
5.1.3 协同改进产品的关键流程 |
5.2 优化促销管理 |
5.2.1 联合促销 |
5.2.2 厂商联合促销 |
5.2.3 厂商联合促销流程 |
5.2.4 可口可乐与超市联合促销案例 |
5.3 优化库存管理 |
5.3.1 传统库存管理方式及不足 |
5.3.2 VMI库存方式 |
5.3.3 联合库存管理(JMI)方式 |
5.3.4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CPFR)方式 |
5.3.5 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 |
5.4 优化配送管理 |
5.4.1 配送网络规划 |
5.4.2 物流配送模式 |
5.5 优化运输管理 |
5.5.1 协同运输管理的涵义 |
5.5.2 协同运输管理的实施 |
5.5.3 采用协同运输管理的优点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应链链内企业"和则"构建 |
6.1 供应链链内企业信息平台的构建 |
6.1.1 信息顺畅流通发挥重要作用 |
6.1.2 供应链企业共享信息的内容 |
6.1.3 供应链内企业信息共享模式 |
6.1.4 供应链内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 |
6.2 供应链链内企业的利益共享模式 |
6.2.1 厂商联合共赢模式 |
6.2.2 组建销售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 |
6.2.3 以经销商为主体厂家为辅的合作共赢模式 |
6.2.4 厂家将渠道商作为配送商的合作共赢模式 |
6.2.5 厂家帮助经销商经营市场的合作共赢模式 |
6.2.6 厂家与经销商联合办厂的合作共赢模式 |
6.2.7 其他合作共赢模式 |
6.3 供应链链内企业信任机制的建立 |
6.3.1 信任在供应链内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
6.3.2 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影响因素 |
6.3.3 供应链内企业信任机制的建立 |
6.4 供应链链内企业的激励与监督措施 |
6.4.1 供应商对零售商的激励措施 |
6.4.2 下游对上游企业的激励措施 |
6.4.3 供应链内企业之间的监督 |
6.5 和谐管理需要良好的氛围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1.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
7.1.2 本文研究结论 |
7.2 本论文研究中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3)地方政府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以“台州现象”为例(1978-200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相关回顾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 本题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从管制壁垒消解到规范市场秩序 |
2.1 从机会到产权的政府激励 |
2.2 确立民间的市场主体地位 |
2.3 规范政府行为与市场秩序 |
2.4 经济民主化的政治路径 |
2.5 总结性评述 |
第3章 政府发展导向与产业集群成长 |
3.1 台州产业集群的结构分析 |
3.2 产业集群的内生机制分析 |
3.3 政府导向与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 |
3.4 总结性评述 |
第4章 政府干预与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
4.1 专业市场与民间工业化的启动 |
4.2 专业市场的集群效应 |
4.3 专业市场成长与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 |
4.4 台州、温州眼镜业的市场博弈 |
4.5 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的融合 |
4.6 总结性评述 |
第5章 民间金融的内生效率与制度转轨 |
5.1 台州民间金融的制度背景 |
5.2 民间财产资本化与民间融资组织化 |
5.3 中小企业、民间金融与政府规制 |
5.4 市场导向与政府目标的统一 |
5.5 总结性评述 |
第6章 企业家生成机制与企业成长模式 |
6.1 企业家理论及补充论证 |
6.2 民营企业家的成长道路:飞跃集团与吉利集团 |
6.3 民营企业家与企业的生成与成长路径 |
6.4 总结性评述 |
第7章 历史与制度的总结 |
7.1 民间力量需要自由和规制 |
7.2 经济制序需要中间规范 |
7.3 政府干预需要尊重市场 |
7.4 "台州现象"余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资源、能力、治理结构与国家产业发展 ——中国产业能力演进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为什么需要研究产业能力 |
1.1.2 产业能力概念是必要的以及合适的吗? |
1.2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
1.2.1 本文的研究重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概要和分析框架 |
第2章 产业能力:概念、内涵、属性 |
2.1 产业能力的基本概念 |
2.2 产业能力的层次结构模型 |
2.3 产业能力的本质和属性 |
第3章 国家产业能力的形成与获取 |
3.1 国家产业能力的形成与知识产业链的构建 |
3.2 产业能力获取: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
3.3 对产业能力形成与获取的综合考察:一个思想实验 |
第4章 知识整合文献综述 |
4.1 知识整合的定义 |
4.2 知识整合中的“知识”和认识论基础 |
4.3 知识整合的层次 |
4.4 知识整合与企业竞争优势 |
4.5 技术创新与知识整合 |
4.6 个人与团队知识整合 |
4.7 知识整合与组织学习 |
4.8 知识整合与组织知识创造 |
4.9 知识转移、知识扩散和知识整合 |
4.10 并购与知识整合 |
4.11 知识整合的影响因素 |
第5章 基于组织能力的产业能力动态演进模型构建与理论分析 |
5.1 基于组织能力的产业能力动态演进模型构建 |
5.2 模型分析 I: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企业能力和产业能力 |
5.2.1 “计划者创业”与新中国产业能力形成 |
5.2.2 “计划者治理”:改革开放前中国产业能力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
5.3 模型分析 II:转轨时代的中国产业能力演进 |
5.3.1 对80 年代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回顾 |
5.3.2 改革开放后不同类型企业的治理及其对中国产业能力的贡献.. |
5.3.3 企业治理和公共治理 |
5.4 模型分析 III: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业与产业能力演进 |
5.4.1 创业与产业能力的形成 |
5.4.2 产业能力提升与创业和创新推动的企业成长 |
5.4.3 整合视角的企业构建与创业企业组织能力演进 |
5.5 模型分析 IV: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演进、企业成长与产业能力演进 |
5.5.1 产业演进与企业并购 |
5.5.2 企业成长战略与模式选择 |
5.5.3 企业成长之谜 |
5.5.4 总结:产业能力:资源整合与知识整合 |
5.6 对本章的总结与思考 |
第6章 案例I:中国电子工业发展-产业能力演进的视角 |
6.1 新中国电子行业技术引进和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
6.2 江苏电子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 |
6.3 对电子工业产业发展的分析:产业能力演进的视角 |
第7章 案例II:一个经济落后地区的创业和产业观察 |
7.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
7.1.1 有关江西省石城县的情况介绍 |
7.1.2 研究说明 |
7.2 石城县农民的“企业家”思维和社会关系网络——以桐树坑的传统经济活动为例 |
7.3 农民创办企业——“机会、资源和能力”的三向互动模型 |
7.3.1 桐树坑为什么长时间没有企业 |
7.3.2 桐树坑的企业生成 |
7.4 石城县的矿山设备制造产业集群 |
7.4.1 产业集群发现和研究的背景介绍 |
7.4.2 矿产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基本概况 |
7.4.3 石城矿山设备的产品类型 |
7.4.4 石城县矿山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兴起的历史脉络 |
7.4.5 矿山设备制造业集群的问题与前景 |
7.4.6 总体分析与理论总结—“机会、资源、能力”三向互动模型再探讨 |
7.5 本章总结与理论思考 |
第8章 公共治理与产业发展(一):理解整合 |
8.1 整合与网络 |
8.2 扩展的网络与整合:旧平衡的打破与新平衡的建立 |
8.3 整合的要素与类型 |
8.3.1 什么是“整合” |
8.3.2 整合的基本要素 |
8.3.3 整合的类型及其对公共治理的挑战 |
第9章 公共治理与产业发展(二):资源整合的视角 |
9.1 两种不同的资源整合模式及其对公共治理的要求 |
9.2 中国产业能力演进过程中资源整合中的基本问题和对策 |
第10章 公共治理与产业发展(三):知识整合的视角 |
10.1 知识整合的基本要素与一个有关知识基础论的总结 |
10.1.1 知识整合的要素 |
10.1.2 一个有关知识基础论的总结 |
10.2 知识整合的宏观政策体系: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 |
10.2.1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
10.2.2 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集群 |
10.2.3 对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和我国现有产业政策的评价 |
10.3 知识整合——产业能力——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 |
10.3.1 对知识整合与产业能力关系的系统透视 |
10.3.2 以产业能力提升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
第11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声明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1. 选题的意义 |
2. 选定特定对象的依据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构和体系 |
5. 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
第1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本质 |
1.1.1 地区竞争的本质 |
1.1.2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本质 |
1.1.3 地区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企业竞争 |
第2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源泉 |
1.2.1 地区竞争力源泉:研究回顾 |
1.2.2 比较优势理论与地区产业分工 |
1.2.3 竞争优势理论与地区产业发展 |
1.2.4 地区产业竞争力源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内在统一 |
第3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1.3.1 国家(地区)竞争力分析模型 |
1.3.2 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1.3.3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再研究 |
第4节 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
第1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理论分析 |
2.1.1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地位和作用 |
2.1.2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分析构件 |
第2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宏观面分析 |
2.2.1 产业结构转换的路径分析 |
2.2.2 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分析 |
2.2.3 产业结构转换的绩效分析 |
2.2.4 产业结构转换的偏差分析 |
2.2.5 小结:以产业结构转换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绩效 |
第3节 农业产业结构转换 |
2.3.1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现状分析 |
2.3.2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的战略重点 |
2.3.3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转换 |
2.3.4 小结: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结构转换 |
第4节 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转换 |
2.4.1 工业化及其结构转换 |
2.4.2 工业化进程及其结构转换 |
2.4.3 工业化模式及其结构转换 |
2.4.4 小结:加快工业化步伐,提高工业化绩效 |
第5节 第三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换 |
2.5.1 第三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力量 |
2.5.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换现状分析 |
2.5.3 引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差异的成因分析 |
2.5.4 小结: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三章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
第1节 产业空间聚集能力的理论分析 |
3.1.1 产业空间聚散理论和类型 |
3.1.2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的分析构件 |
第2节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 |
3.2.1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现状 |
3.2.2 中心城市发展滞后的成因 |
3.2.3 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与带动能力 |
3.2.4 小结 |
第3节 城乡协调发展能力 |
3.3.1 城乡协调发展能力现状 |
3.3.2 城乡协作发展工业,推动区域工业化 |
3.3.3 以工建农,缩小工业和农业收益差距 |
3.3.4 建设小城镇,推动城乡一体化 |
3.3.5 小结 |
第4节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
3.4.1 区域协调发展现状 |
3.4.2 示范带动效应:以工业化为导向的落后地区自主展 |
3.4.3 行政驱动效应:政府强制性区域间配置资源 |
3.4.4 市场引导效应:从互惠互利原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3.4.5 小结(投入产出效应):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
第5节 开发区带动能力 |
3.5.1 开发区建设的经济社会效应 |
3.5.2 开发区建设的成功之路 |
3.5.3 小结 |
第四章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 |
第1节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理论分析 |
4.1.1 产业组织理论演进及研究构件 |
4.1.2 产业组织成长的内涵与功能 |
4.1.3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分析指标 |
第2节 企业组织:产业组织成长的微观基础 |
4.2.1 企业组织成长的逻辑起点:准古典企业 |
4.2.2 企业组织成长的重要节点:古典企业和准现代企业 |
4.2.3 现代企业组织的形成与成长:企业集团化和股份制 |
4.2.4 小结:以企业制度创新推进企业组织创新 |
第3节 产业集群:产业组织成长的高级形态 |
4.3.1 产业集群经济效应 |
4.3.2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集群 |
4.3.3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 |
4.3.4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 |
4.3.5 小结:实施集群战略,增强产业竞争力 |
第4节 产业营销:产业组织成长的关键环节 |
4.4.1 传统营销方式的兴衰 |
4.4.2 现代营销方式的成长 |
4.4.3 区域营销的流行 |
4.4.4 小结:多轮驱动,增强产业营销能力 |
第5节 政府管理:产业组织成长的外部环境 |
4.5.1 政府管理能力及其分析构件 |
4.5.2 产业组织成长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4.5.3 小结:增强产业组织成长的政府推动能力 |
第五章 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 |
第1节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结构升级 |
5.1.1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1.2 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5.1.3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工业结构升级 |
5.1.4 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升级 |
5.1.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 |
第2节 不断增强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
5.2.1 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
5.2.2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
5.2.3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
5.2.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5.2.5 增强开发区带动能力 |
第3节 不断增强产业组织竞争力 |
5.3.1 增强企业组织成长能力 |
5.3.2 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
5.3.3 增强产业营销能力 |
第4节 以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
5.4.1 以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
5.4.2 以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
5.4.3 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
第5节 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5.5.1 界定和保护产权 |
5.5.2 大力发展行业中介组织 |
5.5.3 加强诚信系统工程建设 |
5.5.4 建设责任政府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GG公司的经济运行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军工电子行业背景分析 |
2.1 行业的发展简史 |
2.2 行业的特殊性 |
2.3 行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2.4 行业的现状及问题剖析 |
2.4.1 军工企业现状 |
2.4.2 问题剖析 |
2.5 国外军工企业的运行模式及其转变 |
2.5.1 军工企业构成 |
2.5.2 军工企业的工业地位 |
2.5.3 军工企业的运行转变 |
2.6 小结 |
第三章 GG公司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2 产品介绍 |
3.3 公司资产现状 |
3.3.1 资产状况 |
3.3.2 资产质量状况 |
3.4 业务经营总体状况 |
3.4.1 公司赢利能力分析 |
3.4.2 新品研制及获奖情况 |
3.5 组织机构状况 |
3.6 人力资源状况 |
3.7 计算机网络资源状况 |
3.8 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3.8.1 技术、管理及经营理念上的差距 |
3.8.2 管理滞后问题 |
3.8.3 基础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 |
3.8.4 财务管理方面 |
3.8.5 业务规模增长相对缓慢问题 |
3.8.6 现行组织结构与生产管理之间的不协调的问题 |
3.8.7 职工素质问题 |
3.8.8 组织机构问题 |
3.9 小结 |
第四章 WTO的影响和外部环境分析 |
4.1 WTO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影响 |
4.2 WTO对我军工电子行业的影响 |
4.3 WTO对GG公司的影响 |
4.3.1 对GG公司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思维的冲击 |
4.3.2 对GG公司外部环境的影响 |
4.3.3 对GG公司知识结构、技术结构、能力结构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企业经济运行能力分析评价 |
5.1 经济运行能力评价体系 |
5.1.1 指标体系设置 |
5.1.2 指标体系的设计 |
5.2 经济运行能力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
5.2.1 资源实力指标 |
5.2.2 人员效益指标 |
5.2.4 盈利能力指标 |
5.3 经济运行能力评价模型 |
5.3.1 去量纲及归一化处理 |
5.3.2 经济运行能力评价模型 |
5.3.3 指标体系各级权重的确定 |
5.4 GG公司竞争能力的判定 |
5.5 小结 |
第六章 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能力的措施 |
6.1 企业优劣势分析及战略选择 |
6.2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对策 |
6.2.1 利用现代生产管理方法规划生产计划 |
6.2.2 转变观念,规范管理 |
6.2.3 调整组织结构,进一步进行体制改革 |
6.2.4 培养核心技术,保持传统技术优势 |
6.2.5 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促进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6.2.6 加强技术合作,促进先期技术的研究 |
6.2.7 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搞好人才培养 |
6.2.8 利用计算机资源,建立内部网络,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资料 |
(8)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其不足之处 |
1.3 研究目标、技术路径和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竞争优势与乡镇企业战略选择 |
2.1 企业经营战略概念及其分类 |
2.2 产业地位:企业竞争优势的外因 |
2.3 核心能力: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因 |
2.4 企业显示竞争力:核心能力+规模经济 |
2.5 竞争战略新趋势 |
2.6 重建竞争优势——新形势下乡镇企业的战略选择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规模经济理论分析 |
3.1 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谈起 |
3.2 企业规模及企业规模的发展趋势 |
3.3 规模经济理论的系统分析 |
3.3.1 理论溯源 |
3.3.2 规模报酬 |
3.3.3 规模经济概念及基本特征 |
3.3.4 规模经济的系统分析 |
3.3.5 规模经济量的规定性:最佳规模确定 |
3.4 发达国家促进规模经济的政策与实践 |
3.5 知识经济时代规模经济的新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镇企业产业组织与规模经济状态分析 |
4.1 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规模化和集中化 |
4.2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状况 |
4.3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与乡镇企业规模经济状态判断 |
4.3.1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4.3.2 规模经济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的度量 |
4.3.3 乡镇企业增长效率和规模报酬状况分析 |
4.4 乡镇企业行业规模经济及其相对有效性 |
4.4.1 乡镇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证研究 |
4.4.2 行业运行效率的差异分析 |
4.4.3 乡镇集体工业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比较 |
4.5 本章基本结论 |
第五章 乡镇企业规模经济战略分析 |
5.1 乡镇企业规模经济战略的特点及一般原则 |
5.2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战略管理过程分析 |
5.2.1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的战略目标 |
5.2.2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战略决策分析 |
5.2.3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的战略实施 |
5.2.4 格兰仕的规模经济战略 |
5.3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的融资与资本运营 |
5.3.1 乡镇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及其局限性 |
5.3.2 乡镇企业新型融资方式探讨 |
5.3.3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筹资的原则与融资结构 |
5.3.4 资产运营在实现规模经营中独特作用 |
5.4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中的组织创新问题研究 |
5.4.1 乡镇企业组织创新的基本方式 |
5.4.2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中的组织结构创新 |
5.4.3 企业集团理论与乡镇企业的实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风险分析及效绩评价 |
6.1 战略效果评价与战略控制理论概述 |
6.2 规模经营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
6.3 乡镇企业规模经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6.3.2 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过程 |
6.3.3 指标体系的结构 |
6.3.4 乡镇企业规模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 家电行业制冷类上市公司规模经济效益评价 |
6.4.1 2000年家电行业与制冷企业运行状况 |
6.4.2 制冷行业上市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分析 |
6.4.3 WTO框架下我国家电行业及乡镇企业的竞争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致谢 |
(9)论中国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竞争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篇 企业跨国经营和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的探讨 |
1. 企业跨国经营必然性的论证 |
1.1 跨国经营的定义、范围和影响 |
1.2 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分析 |
1.3 企业跨国经营的前提条件 |
1.4 企业跨国经营意识的进化 |
1.5 跨国经营对中国企业的挑战 |
2. 企业跨国经营竞争力理论的探讨 |
2.1 关于跨国经营的理论 |
2.2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2.3 经济发展阶段的国际竞争分析 |
2.4 国际竞争中的福利分析 |
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探讨 |
3.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背景简述 |
3.2 企业愿景驱动型管理 |
3.3 学习学派的战略形成观与战略转折点管理 |
3.4 从竞争到超越竞争 |
3.5 新战略的范式与研究新趋势 |
4.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与模型研究 |
4.1 竞争时代的竞争力研究 |
4.2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位与管理 |
4.3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价值取向与构成概述 |
第二篇 核心要素与竞争力 |
5. R&D、人力资源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
5.1 R&D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
5.2 未来企业的智力竞争 |
5.3 人才竞争的必然性与效用分析 |
5.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供给研究 |
6. 营销、品牌、服务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
6.1 市场营销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
6.2 全球化的市场网络体系 |
6.3 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效用分析 |
6.4 品牌竞争的特点及其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影响 |
6.5 服务竞争与核心营销能力 |
7. 企业组织结构、联盟、兼并与企业文化研究 |
7.1 企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组织结构动态设计 |
7.2 全球购并与战略联盟探析 |
7.3 科学管理的挑战——文化管理 |
7.4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能力 |
第三篇 中国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分析 |
8. 中国工业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分析 |
8.1 中国工业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分析 |
8.2 中国工业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
8.3 中国工业企业竞争能力分析 |
9. 中国工业企业R&D与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
9.1 中国R&D环境分析 |
9.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分析 |
9.3 中国工业企业R&D中的困境分析 |
9.4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与核心竞争能力 |
10. 中国企业营销、品牌、服务分析 |
10.1 中国企业营销竞争能力现状分析 |
10.2 中国企业品牌竞争能力分析 |
10.3 中国企业亟待更新的营销观念——服务竞争 |
11. 中国企业的组织结构、联盟兼并与企业文化分析 |
11.1 中国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变革 |
11.2 中国企业的兼并与联盟分析 |
11.3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四篇 中国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证分析与战略选择 |
12. 中国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证分析 |
12.1 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的比较研究 |
12.2 中国海尔集团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实证分析 |
12.3 长虹电子集团和海尔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
13. 中国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 |
13.1 中国工业企业R&D的战略策略 |
13.2 跨国经营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战略 |
13.3 核心营销能力培育战略 |
13.4 企业组织过程再造战略 |
13.5 企业兼并与重组的战略策略 |
13.6 独特的企业文化战略 |
13.7 中国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管理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联营办厂 双方获利 诚寻电子产品组装分厂(论文参考文献)
- [1]战略性工业化的曲折展开:中国机械工业的演化(1900-1957)[D]. 严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2]基于和谐理论的供应链链内企业管理研究[D]. 张华芹. 天津大学, 2010(05)
- [3]地方政府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以“台州现象”为例(1978-2007)[D]. 周霖.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4]危困中争创辉煌——回忆二汽建厂初期艰苦创业的历程[J]. 黄正夏. 时代汽车, 2005(06)
- [5]资源、能力、治理结构与国家产业发展 ——中国产业能力演进理论分析[D]. 陈旺兴. 清华大学, 2005(08)
- [6]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D]. 谢立新.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
- [7]GG公司的经济运行分析与对策[D]. 刘敏玉. 电子科技大学, 2003(02)
- [8]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培育竞争优势研究[D]. 祝美群. 中国农业大学, 2002(02)
- [9]论中国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竞争能力[D]. 武博. 南京农业大学, 2001(01)
- [10]广告[J]. 晓余. 经营者, 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