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制约论文-邱小燕

句子制约论文-邱小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句子制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句长,句频,分布规律,影响因素

句子制约论文文献综述

邱小燕[1](2017)在《句子长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制约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句长统计是一种针对句子在语用方面分析研究的统计方法,即通过统计定量的语料库中长度相同的句子出现的次数,再根据得到的数据绘制成表格,从句长的分布规律从而分析人们在句子使用方面的规律,从而分析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而且对于句长的研究在语言学——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在信息学、文献计量学及情报学方面也有所涉及。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从历时角度建立不同时间段的语料库,通过统计各个时间段的句长及其分布规律,再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汉语的发展规律;最后,通过共时角度的汉英句长的对比分析异同点,从而证明语言具有共同性。文章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国内外关于句法学、统计语言学及句长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结构组成。第二章是主要是针对本文在句长统计的过程中所要涉及到的相关实验软件进行的分析,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对已有的句长及句频的相关概念作了简单的说明;第二,介绍了统计语言学中叁种主要的中文分词算法及中文分词算法的难点——未登录词识别和歧义识别;第叁,介绍了一般情况下检测实验软件的标准——正确率和召回率及F指标,在这叁个检测标准的基础上,利用汉语及英语句长、句频的样本统计实验对本文所要使用的软件进行检测,从而确认本文实验软件的可行性;第四,大致介绍了本文语料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本文语料库中汉语的语料上溯先秦,下及现当代,以及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英语语料收集的主要是中世纪文艺复兴后的,文章篇幅也涉及了短篇、中篇及长篇,包括经、史、子、集各种典籍。第叁章是本文为下文作准备的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统计句长及句频的实验设备、程序代码的编写及实验步骤。本文所使用的软件是在Java软件的基础上完成的,由于本文所采用的语料涉及古今中外,既有纵向的从先秦到现当代,又有横向的中英文对比,并且是从字本位和词本位两个角度来统计分析的,因此本文所要进行的实验也是具有针对性的,这种"针对性"就要通过不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的。在实验设备和程序代码都具备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句长及句频统计的实验了。第四章主要是对句长及句频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根据上文的实验得出的数据绘制成Excel表格,再绘制成各个时期的散点图,从而通过每个时期高频句的句长及平均句长发现语言发展是比较稳定的。然后通过对汉语句长、句频在不同时间段的分析及同时间段汉英句长、句频的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句子长度的分布规律:一篇文章的句长是呈现抛物线的分布趋势的。即在理论上语言本身的递归性使得句子的长度是无限长的,但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语言的长度是有限的,从而为下文分析句长制约的因素作了基础。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先说明因为语言的递归性及重写规则使得句子可以无限长的,然而上文的实验数据表明每个时期无论是平均句长还是高频句的句长都是有限的,因此本章从信息加工的处理方式、语体、语调、强制性表达方式、语言的经济规则及个人的语言风格等六个方面来结合实验数据详细分析了它们对句长产生的作用。然后通过对复句及独立成分的分析证明句法是无法制约句长的。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在总结了本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指出本文还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最后对将来在句长方面的研究作了一些展望。(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4-01)

刘欣娟[2](2015)在《句子生成能力对EFL学习者写作能力的制约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一次英语写作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句子生成能力对EFL学习者的写作能力起着关键的制约作用,指出应以提高学习者句子生成能力为突破口来提高其写作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西部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吕云生[3](2014)在《论认知对动词及句子语义结构的制约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的目的是探讨认知与动词词汇语义结构及句子语义结构的关系。文中采用了在词汇分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义结构分析法。文章认为,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将外部世界各种过程归纳为不同的完形模式,通过选择而记录在动词词义中,形成不同类型的词汇语义结构。这些完形模式之间存在着各种联系。在用相关动词描述客观过程时,说话者根据需要选择相关动词词义所涉及的完形模式作为句子表达范围,对原有词汇语义结构或保持,或压缩,或扩展,形成句子语义结构。因此,认知对动词和句子语义结构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本文来源于《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吕云生[4](2010)在《动词的语义结构对句子结构的制约作用——“挨”字句及动词“挨”的语义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描写各种类型的"挨"字句的句子结构,着重分析其宾语的复杂情况及所含动词的性质和种类,并运用语义结构分析法,分析动词"挨"的词汇语义结构,在此基础上,描写不同类型的"挨"字句由词汇语义结构到句子语义结构的衍生过程,从而说明了动词的词汇语义结构对句子结构的制约作用。文章还将"挨"字句与其它遭受义动词句以及"被"字句进行比较,指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2010年06期)

郅友昌,赵卫[5](2009)在《俄语句子同等成分词序的文本制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俄语句子同等成分的排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文本因素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文本制约性可分为上下文制约、词语复现制约、文本预设制约和多并列序列制约。此外,认知因素在其排序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俄语句子同等成分的排序在一定程度上是文本因素与说话人意向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俄语教学》期刊2009年04期)

汪桂芬[6](2009)在《英语篇的连贯性对汉语句子英译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篇章中的句子,与孤立的句子不同,受制于语篇整体性和连贯性,其语意焦点变得明确。因而在翻译语篇中的句子时,译文的语序、句型、结构的选择都会受到限制。为了在翻译教学中帮助学生具备语篇整体意识,实现译文的连贯流畅,在主位结构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比英汉语篇连贯性特点,分析了学生译文和参考译文的差距。指出在汉译英时,要从汉英差异对比入手,了解英汉双语主位结构的非对应性,在篇章连贯性要求的制约下,来选择恰当的英语语序、语态、结构和句型。(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姚雪[7](2006)在《从句子范畴看动词重迭的语境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句子范畴内的动词重迭具有“事件性”。事件都是在具体环境中发生的,语境就成为制约它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对动词重迭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语境。语境不同,同一个动词就有了可重迭也可不重迭的“双重”形式。本文旨在通过大量实例,考察动词重迭的语境制约,分析同一个动词处在不同的语境中,既可以重迭又不能重迭的“矛盾”现象。(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陈敏哲[8](2006)在《论英语句子语法性对句中信息冗余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中信息冗余按照其呈现的方式可分为复现型信息冗余和蕴涵型信息冗余。根据英语句子语法性对句中信息冗余的制约程度,信息冗余可分为语法性要求的信息冗余,语法性容许的冗余信息和语法性禁止的信息冗余叁大类。从信息冗余出现的句法条件和语用功能看,在一个英语句子的任一管辖范畴内,一个虚词的语法意义与另一个虚词或语法范畴的标记式的语法意义之间不容许存在信息冗余。(本文来源于《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刘永华[9](2006)在《浅谈语境对句子焦点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焦点是一个语用问题,句子中的焦点通常要受到语境的制约。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焦点分布会有所不同;而且因语境不同,其焦点数量也有所不同———或为零,或为一或一个以上。(本文来源于《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06年01期)

傅昌萍[10](2004)在《论词的次范畴称谓意义和句子结构语义的相互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语义句法的一体化描写是当代语言学的趋势。语义和句法是不可分的 ,词的语义特点决定其句法性能。同时 ,句子的深层结构、不同的句法条件又制约着动词述语及主、客体题元次范畴及题元间不同的语义联系性质。这种语义 -句法整合描写的原则突显了句法结构同反映现实的概念结构之间的对应性质 ,也使我们得以通过词本身的范畴语义特征、不同的分布性能及转换性能窥视其潜在的句法功能和词汇涵项 ,从而能细致入微地领会在特定的交际过程中句子结构模式所代表的千差万别的语义情景。(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04年02期)

句子制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讨论了一次英语写作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句子生成能力对EFL学习者的写作能力起着关键的制约作用,指出应以提高学习者句子生成能力为突破口来提高其写作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句子制约论文参考文献

[1].邱小燕.句子长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制约因素[D].安徽大学.2017

[2].刘欣娟.句子生成能力对EFL学习者写作能力的制约作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5

[3].吕云生.论认知对动词及句子语义结构的制约作用[J].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4

[4].吕云生.动词的语义结构对句子结构的制约作用——“挨”字句及动词“挨”的语义结构分析[J].汉语学习.2010

[5].郅友昌,赵卫.俄语句子同等成分词序的文本制约性[J].中国俄语教学.2009

[6].汪桂芬.英语篇的连贯性对汉语句子英译的制约[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

[7].姚雪.从句子范畴看动词重迭的语境制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8].陈敏哲.论英语句子语法性对句中信息冗余的制约[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9].刘永华.浅谈语境对句子焦点的制约[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

[10].傅昌萍.论词的次范畴称谓意义和句子结构语义的相互制约[J].外语研究.2004

标签:;  ;  ;  ;  

句子制约论文-邱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