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杂四肢骨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数字化定制钢板,复杂四肢骨折,肢体功能
复杂四肢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官常和,刘如春,马刚[1](2019)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复杂四肢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CFS)对复杂四肢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BCFS组(n=40)和数字化定制钢板(DCSP)组(n=34),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与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BCFS组术中出血量多于DCSP组,手术时间长于DCSP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DCSP组(P<0. 05); BCFS组术后1个月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优于DCSP组,SF-36各项评分高于DCSP组(P<0. 05)。结论 DCSP治疗复杂四肢骨折手术效率较高,但BCFS治疗患者骨折愈合更快,更益于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提升。(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吴卫国[2](2019)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在复杂四肢骨折中选取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的作用。方法:此文遵照随机法对样本分组,目标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每组收入31例,对照组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实施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相比较对照组数据,实验组临床治疗优良率、生活质量评分变高,骨折愈合时间变低,P <0.05,数据间显示分析差异。结论:使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在复杂四肢骨折中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9年16期)
王永帅[3](2019)在《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20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8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组合式外固定器手术治疗,患者康复后,进行为期半年的持续随访,观察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随访期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9%,而骨折愈合率为100%,并且较治疗前,患者的生活质量(GQOL)评分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组合式外固定器手术治疗能显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折部愈合,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50期)
仝国强,赵鹏飞[4](2019)在《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与分析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复杂四肢骨折疾病的72例患者,该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这72例的临床治疗资料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这72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为新鲜骨折,有15例患者为单纯骨折不愈合,有14例患者为骨折感染性不愈合,随后观察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此来评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这72例患者采取长达3~2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33±1.54)个月,所有患者的骨折部位均达到了临床愈合的标准。43例新鲜骨折患者中,一期愈合的患者有39例,延迟愈合的患者有4例,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4.23±1.33)个月。15例单纯骨折不愈合患者中,术后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为6~1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7.82±2.11)个月。14例感染性不愈合患者中,术后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为7~1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8.53±1.12)个月。在这72例患者中,出现严重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患者有5例,出现明显针道感染的患者有4例。结论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着,可以有效地缩短愈合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张磊,闫晓辉[5](2018)在《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所有复杂四肢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00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均进行组合式外固定器手术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疗效进行评估,并且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100例有90例愈合,愈合率为90.00%,有10例患者延迟愈合,延迟愈合率为10.00%,未出现骨折未愈合的情况,此次研究患者骨折愈合率达到100%。同时治疗前,100例四肢骨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30.62±1.47)分;治疗后,100例四肢骨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5.54±1.45)分。结论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于复杂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可帮助患者的四肢功能早日恢复,临床可大力应用与推荐。(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96期)
温洋,沈师,张喜海,卓乃强[6](2018)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数字化定制钢板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CFS)与数字化定制钢板(DCSP)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采用BCFS与DCSP治疗的复杂四肢骨折患者47例,其中26例患者采用BCFS治疗(BCFS组),21例采用DCSP治疗(DCSP组)。对两种治疗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肢体功能评价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获得6~15个月随访,平均(13.57±1.37)个月。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方面DCSP组优于BCF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FS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DC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肢体功能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FS与DCSP治疗复杂四肢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BCFS治疗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8年14期)
秦攀[7](2018)在《组合式外固定器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复杂四肢骨折患者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4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2例,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石膏外固定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治疗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为65.4%;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9例;住院总时间、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结论:复杂四肢骨折患者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家庭医药.就医选药》期刊2018年05期)
李治兵[8](2018)在《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对自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复杂四肢骨折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所选患者均接受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结果:对全部79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患者骨折愈合率为100%,4例患者骨折延迟愈合,占5.06%,共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80%。结论:对复杂四肢骨折患者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进行固定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同时有效抑制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8年01期)
李中全[9](2017)在《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评价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60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60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均实施组合式外固定器手术治疗,60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均随访3个月,分析60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随访3个月后,60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中,有56例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情况良好,有4例患者骨折部位出现延迟愈合,骨折愈合率为100.00%;有2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有1例患者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且60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比较可得,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复杂四肢骨折采取组合式外固定器手术治疗,能显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着,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7年32期)
尹雪松[10](2016)在《组合式外固定器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复杂四肢骨折的患者,新鲜骨折40例,术后骨折不愈合14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6例。均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新鲜骨折在闭合复位或直视下复位治疗;术后骨折不愈合取原手术切口进入,打通骨髓腔;感染性骨折不愈合行窦道切除和死骨摘除术。结果有患者均随访6~18个月,平均12.5±4.5个月。56例患者一期愈合,4例延迟愈合,愈合率为100%。骨折的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1±1.5个月。有3例患者有针道感染,2例出现比较严重的关节功能受限。结论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安全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复杂四肢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在复杂四肢骨折中选取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的作用。方法:此文遵照随机法对样本分组,目标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每组收入31例,对照组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实施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相比较对照组数据,实验组临床治疗优良率、生活质量评分变高,骨折愈合时间变低,P <0.05,数据间显示分析差异。结论:使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在复杂四肢骨折中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杂四肢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1].官常和,刘如春,马刚.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复杂四肢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
[2].吴卫国.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19
[3].王永帅.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4].仝国强,赵鹏飞.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系统医学.2019
[5].张磊,闫晓辉.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6].温洋,沈师,张喜海,卓乃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数字化定制钢板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J].重庆医学.2018
[7].秦攀.组合式外固定器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
[8].李治兵.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8
[9].李中全.组合式外固定器应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
[10].尹雪松.组合式外固定器在治疗复杂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
标签: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数字化定制钢板; 复杂四肢骨折; 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