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叶绿素突变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叶色突变体,基因定位
叶绿素突变体论文文献综述
蒋宏宝[1](2018)在《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B23的鉴定及基因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片光合作用是粮食作物生产中形成籽粒的基础;叶绿素(Chl)是维持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物分子。通过吸收光并将光能传递到光合系统的反应中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B23的表型特征、细胞学结构、生理特性、遗传规律及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突变体B23在整个生育期内表现失绿表型,在苗期最为明显,随着生育期推进叶色稍有返绿,且抽穗期比野生型显着推迟。突变体B23的株高、穗长、旗叶长、穗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均显着下降,单株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变化不大。2.叶绿体超微结构表现为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结构基本不变,但叶绿体形状由正常的椭圆形变为不规则形状。叶绿体内部内囊体片层结构在基质中排列顺序较为混乱。3.不同时期突变体B23的光合色素含量均显着低于野生型,且主要为叶绿素b的含量减少。叶绿素合成代谢途径中间产物ProtoⅨ没有积累。净光合速率稍有下降,光合能力有所减弱。4.遗传分析表明:B23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5.利用BSA法结合小麦660K芯片将突变基因定位在7AL染色体,距离AX-109381813和AX-110487260两个KASP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7cM,0.3cM,与AX-94521236和AX-111685929两标记共分离,命名为cn-A1。在目标区段内初步预测了cn-A1的候选基因,功能注释为镁离子螯合酶基因。(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王容[2](2018)在《大麦高温诱导叶绿素缺陷突变体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合作用是整个生物界生存的基础,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最重要的光合色素,主要功能是吸收和传递电子,也是植物叶色和经济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叶色突变体是克隆叶绿素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重要途径,是研究植物光合色素合成代谢网络、叶绿体结构功能、叶绿体发育、光合作用以及光形态建成的重要材料。大麦是世界第四大谷类作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饲料和功能食品。大麦是典型的二倍体作物,已全基因组测序,转化效率较高,是研究麦类作物功能基因组的重要模式生物。通过对啤酒大麦品种Vlamingh进行辐射处理,获得了一个常温叶片绿色、高温下叶片表现黄化的突变体V-V-Y。大田鉴定发现该突变体灌浆期遭遇高温后,叶片快速转黄,但比野生型存活更久。温室的实验表明,该突变在常温时叶片呈现绿色,与野生型没有区别,高温处理后,突变体叶色转黄。叶绿素含量分析表明,高温处理后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比野生型下降快,高温处理的第3-9天内,突变体叶绿素a和b含量急剧下降,此后缓慢下降。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叶片高温黄化由单基因(vvy)控制。利用V-V-Y×Buloke的DH群体,对vvy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vvy基因位于4H染色体末端,介于标记1-0269到1-0531之间,遗传距离2.2 cM,物理距离9.85 Mb。根据大麦基因组信息和亲本参考序列,开发候选区间引物,对vvy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将vvy基因定位于0.428 Mb的物理距离内,该区间包含11个注释基因。候选基因分析表明,vvy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调控叶绿素合成的基因。V-V-Y×Buloke的DH群体在地中海型气候地区的田间产量分析表明,DH株系产量范围470-4953 kg/ha,突变体V-V-Y的平均产量为3755±246.7 kg/ha,野生型vlamingh的平均产量为4196±249.6 kg/ha,Buloke的平均产量为4343±254 kg/ha;对该群体的产量性状的QTL分析表明,在vvy基因的定位区间内检测到一个控制产量的QTL位点,与标记WR33紧密连锁,能揭示10.4%的产量变异(LOD=4)。本研究首次定位了一个大麦温度敏感的叶绿素合成基因,为后续克隆和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8-04-01)
杨小苗,吴新亮,刘玉凤,李天来,齐明芳[3](2018)在《一个番茄EMS叶色黄化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测序番茄品种‘Heinz 1706’的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所获得的叶色黄化突变体(Y55)为试材,分析了突变体的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参数.结果表明:Y55的株高、茎粗、鲜质量均显着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均显着降低,Y55叶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含量均显着低于野生型,尤其是粪卟啉原Ⅲ及其后前体物质;且Y55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均显着低于野生型,最大光合速率、CO_2饱和点与补偿点、光饱和点与补偿点也显着下降;Y55的PSII最大量子效率显着降低,F_o显着升高,PSII与PSI的光合电子产量和电子传递速率显着降低;Y55处于基态的捕光色素分子、捕光色素分子处于最低激发态的平均寿命均显着降低.表明粪卟啉原Ⅲ的合成受阻可能是黄化突变体Y55叶绿素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黄化突变降低了叶片捕光色素分子数量,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而抑制了植株的生长发育.(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蒋宏宝,耿皆飞,赵秋实,王超杰,谢彦周[4](2017)在《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B23的鉴定及基因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叶绿素代谢和叶绿体发育的重要材料。本研究从普通小麦品种陕农33经迭氮化钠诱变后代中筛选出一个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命名为B23,与野生型陕农33相比,该突变体全生育期都表现不正常绿色,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降低,并且随着生育期推进,植株颜色逐渐加深,叶绿素含量也逐渐升高,但是始终低于野生型。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该突变体的叶绿体结构基本完整,但形状发生明显变化,基粒和基质内囊体片层排列疏松且顺序混乱。光合特性分析表明,突变体B23与野生型陕农33相比光合作用明显减弱,从而导致株高、穗长、穗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显着降低。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小麦660K芯片结合BSA法最终将突变基因B23定位在第7染色体的长臂位于两标记7A07和7A1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5.2 cM,1.8 cM。本研究为B23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7-08-07)
滕炎桐,叶莲,何福收,褚巍,王春台[5](2017)在《一个水稻黄叶突变体的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水稻黄叶突变基因与叶绿素合成途径的关系及突变基因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以野生型作对照,结合半定量与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突变体茎和叶组织中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的RNA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茎组织中,研究选取的8个基因在突变体和野生型中的表达均没有明显差别。而在叶组织中,突变体的YGL1和CHLI两个基因的表达量约为野生型的1.8倍,表达明显上调;CHLD基因的表达量约为野生型的0.6倍,表达明显下调;其余5个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别。研究表明,突变基因能够调控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YGL1、CHLD和CHLI的表达,从而影响叶组织中叶绿素的合成,这为进一步研究突变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调控模式及其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7年22期)
李国栋,田曼青,沈仁芳[6](2017)在《拟南芥独脚金内酯突变体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独脚金内酯是新发现的起源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信号分子,调控着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各种生理过程。为了解独脚金内酯及其信号途径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独脚金内酯合成突变体max1和信号突变体max2为材料,测定叶片的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发现:max1突变体与max2突变体在光合荧光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max1叶绿素质量分数较野生型并没有显着降低,但叶绿素a/b发生了变化,max1突变体叶绿素初始荧光Fo和Y(NO)显着高于野生型,但F_v/F_m,Y(Ⅱ),qP等荧光参数较野生型并没有显着变化。快速光响应曲线发现max1突变体在强光下的ETR,Y(Ⅱ)和QNP等参数低于野生型。而max2突变体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质量分数显着低于野生型(P<0.05),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Y(Ⅱ),qP等光化学参数也显着降低,但Q_(NP),q_N等光保护参数显着升高(P<0.05)。这些结果说明独脚金内酯可能参与了调控植物光合对环境的适应,而其信号传导蛋白MAX2则可能对植物光系统的建成具有基础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蒋苑,刘莉,吕春芳,陈国祥,高志萍[7](2016)在《水稻叶色突变体812HS蛋白质复合物和叶绿素合成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稻叶色突变体812HS与野生型812S为材料,利用蓝绿温和胶电泳技术和生理方法对叶尖端类囊体膜蛋白质复合物含量以及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和野生型812S相比,水稻叶色突变体812HS在分蘖盛期叶绿素含量开始明显减少,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增加,突变体的类囊体膜蛋白质复合物如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LHCⅡ)含量、光系统Ⅰ核心复合体(PSⅠcore)含量和F1-ATP合酶复合体和细胞色素b6/f复合体(F1-ATPase&Cy tb6/f)含量显着减少。突变体812HS叶片叶绿素合成代谢中间产物5-氨基酮戊酸(ALA)、胆色素原(PBG)、尿卟啉原Ⅲ(UrogenⅢ)含量均显着高于野生型812S,而原卟啉Ⅸ(ProtoⅨ)、镁原卟啉Ⅸ(Mg-ProtoⅨ)、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Chla、Chlb含量却显着低于野生型812S。即水稻叶色突变体812HS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一方面是由于囊体膜蛋白质复合物的减少影响了其对光的吸收和传递;另一方面通过测定叶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初步认为是由于叶绿素合成过程中UrogenⅢ到ProtoⅨ合成过程受阻所致。(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曾召琼[8](2016)在《水稻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体cbd1的鉴定及其功能基因的图位克隆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光合效率是水稻高产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主要色素,其含量的高低不仅能呈现出叶片颜色的深浅变化,同时也与植株的光合效率息息相关。通过水稻叶色突变体来挖掘叶绿素合成的基因并探讨基因的作用机制,对于解析水稻高光合效率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也为后续生产上超级稻的培育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在本研究中,我们鉴定了一个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体cbd1(cbd: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deficiency),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显着下降至野生型的2/3左右,表现为全生育期淡绿叶表型。对野生型和突变体进行同步温度梯度处理后发现,随着温度的下降,两者叶绿素含量呈现相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cbd1对温度不敏感。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cbd1幼叶中叶绿体的形态和类囊体的结构均保持完整,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别。同样的,cbd1的株高、分蘖数、穗长、剑叶长、剑叶宽、粒重等农艺性状均较野生型没有变化。然而,有意思的是cbd1的每穗粒数却显着增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cbd1中的淡绿叶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我们将基因限定在第10染色体上,分子标记D5和RM25669之间物理距离为57.45Kb,其间含有10个预测的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后发现,在OsHemA基因(Os10g0502400)的ATG上游约1.1Kb的启动子区含有一个433bp的mPing短末端重复类转座子的插入,导致该基因的表达量和相应的编码蛋白含量均显着下调。OsHemA基因编码谷氨酸-tRNA还原酶(GluTR),催化叶绿素和血红素合成的起始步骤,即将谷氨酸-tRNA还原为谷氨酰-tRNA-1-半醛。在cbd1中过表达OsHemA基因不仅能够恢复叶片的表型,同时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的含量提高至野生型相当水平,这说明OsHemA基因下调表达是导致cbd1色素含量下降的原因。HemA基因最先在大肠杆菌中被发现,在藻类、蕨类、苔藓类和高等植物中都普遍存在。在绝大多数禾本科作物中,HemA基因多以家族的形式存在,然而在水稻中仅有一个同源基因存在。OsHemA基因在不同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尤其在叶片、叶鞘等绿色组织中表达量丰富。与野生型相比,cbd1突变体中OsHemA基因的表达量则呈现不同程度地下调,与之相应的,叶绿体合成途径中的其他基因也随之下降,这证实了 GluTR是一个关键的限速酶。GluTR蛋白含有保守的N-端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前者参与tRNA和NADP的结合,后者促进同源二聚体的形成。在水稻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中,HemA-GFP融合蛋白主要定位在叶绿体中,而GFP-HemA则在叶绿体和细胞质中均有定位。综合以上结果证实:OsHemA基因是水稻中唯一的HemA同源基因,其编码的蛋白作用于叶绿体上,对催化叶绿素合成的起始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孙灵睿[9](2016)在《拟南芥叶绿素荧光相关突变体E1991的图位克隆及基因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是食物链的物质基础。叶绿体是大部分光合自养生物进行同化作用的细胞器,其形态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作为一种半自主细胞器,其发育调控及信号转导网络极其复杂,不仅受核基因编码蛋白的调控,更受到自身基因表达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虽然其发育及调控一直备受关注,但其相关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对其深入细微的研究,不仅仅可以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更能广泛用于改良作物的农艺性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拟南芥为材料,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yl sulfonate,EMS)对Col-0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进行处理,使其发生单碱基突变,发生表型的变化,从而构建突变体库。使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筛选出叶绿素荧光参数F_0和F_m均偏高,F_v/F_m较低的一种突变体,命名为E1991。对其生长表型研究发现,该突变体在萌发上对ABA处理不敏感,营养生长期较WT长,滞绿,且真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含量均偏高。通过遗传试验分析,确认该突变体属于单基因隐性突变。与Landsberg野生型杂交后自交,构建F_2代分离群体,使用图位克隆的方式将突变位点定位在F3F19 BAC(Bacteria Artificial Chromosome)附近,并通过基因比对,找到了突变基因CFNY。该基因第95位碱基由G突变为A,对应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CFNY的表达结构由7个内含子和8个外显子构成,编码一个功能未知的蛋白。为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以及在该基因表达中的组织定位与亚细胞定位,我们分别构建了回补、超表达、1391-GUS、永久GFP载体与瞬时GFP载体。研究结果表明,CFNY是与拟南芥叶绿体发育相关的一个未知基因,可能参与植物衰老及光合生理信号调控。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可能定位于细胞内膜及叶绿体外膜结构附近,该试验结果还需进一步共定位进行确认。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实时定量PCR检验,发现突变体E1991和超表达植株中,CAB表达量均有所下调,而RBCS表达量有一定的上调。其相关信号通路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6-06-01)
闫桂霞[10](2016)在《一个甘蓝型油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学和生理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决定植物体内干物质的积累。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在光能捕获和能量传递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叶绿素合成、积累和降解,还与叶绿体发育、光形态建成以及核质信号等有关。本实验室前期通过甲磺酸乙酯(EMS)诱变从甘蓝型油菜中筛选出叶绿素缺失突变体cde1。本研究采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对cde1和相应的野生型进行了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和生理学的相关研究,为解析高等植物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为作物高光效育种应用奠定了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蛋白质组学结果:①利用iTRAQ从甘蓝型油菜叶片中共鉴定到5069个蛋白,突变体cde1和相应野生型中蛋白含量有显着差异的共443个,其中包括228个上调蛋白,215个下调蛋白。②对一些重要的差异累积蛋白进行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差异累积蛋白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趋势一致。差异累积蛋白与光合作用、叶绿素代谢、卟啉、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碳固定、剪接、mRNA监测和RNA降解等代谢通路有关。研究表明,叶绿素缺失突变体cde1中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以及脂质过氧化水平增加,可能是由于叶绿素生物合成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蛋白减少,碳固定效率受损,氧化还原平衡受到干扰导致。此外,突变体cde1中与DNA、RNA、组蛋白甲基化、甲基化依赖性染色质沉默相关的蛋白均上调表达,表明表观遗传可能参与cde1的基因表达调控。2)生理学结果:为研究叶绿素缺失突变体cde1和相应野生型的生理差异,本研究测定了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①突变体cde1中净光合速率下降了13.4%,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显着增加,表明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光合作用减弱。②突变体cde1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③突变体cde1中APX活性、TrxR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暗示突变体cde1中氧化还原平衡受损,活性氧增加,这可能是导致光合代谢异常的原因之一。④突变体cde1中MDA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MDA含量是反映细胞膜脂过氧化的指标,突变体cde1中膜脂过氧化程度明显高于野生型,暗示其细胞受到氧化损伤。(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1)
叶绿素突变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光合作用是整个生物界生存的基础,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最重要的光合色素,主要功能是吸收和传递电子,也是植物叶色和经济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叶色突变体是克隆叶绿素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重要途径,是研究植物光合色素合成代谢网络、叶绿体结构功能、叶绿体发育、光合作用以及光形态建成的重要材料。大麦是世界第四大谷类作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饲料和功能食品。大麦是典型的二倍体作物,已全基因组测序,转化效率较高,是研究麦类作物功能基因组的重要模式生物。通过对啤酒大麦品种Vlamingh进行辐射处理,获得了一个常温叶片绿色、高温下叶片表现黄化的突变体V-V-Y。大田鉴定发现该突变体灌浆期遭遇高温后,叶片快速转黄,但比野生型存活更久。温室的实验表明,该突变在常温时叶片呈现绿色,与野生型没有区别,高温处理后,突变体叶色转黄。叶绿素含量分析表明,高温处理后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比野生型下降快,高温处理的第3-9天内,突变体叶绿素a和b含量急剧下降,此后缓慢下降。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叶片高温黄化由单基因(vvy)控制。利用V-V-Y×Buloke的DH群体,对vvy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vvy基因位于4H染色体末端,介于标记1-0269到1-0531之间,遗传距离2.2 cM,物理距离9.85 Mb。根据大麦基因组信息和亲本参考序列,开发候选区间引物,对vvy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将vvy基因定位于0.428 Mb的物理距离内,该区间包含11个注释基因。候选基因分析表明,vvy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调控叶绿素合成的基因。V-V-Y×Buloke的DH群体在地中海型气候地区的田间产量分析表明,DH株系产量范围470-4953 kg/ha,突变体V-V-Y的平均产量为3755±246.7 kg/ha,野生型vlamingh的平均产量为4196±249.6 kg/ha,Buloke的平均产量为4343±254 kg/ha;对该群体的产量性状的QTL分析表明,在vvy基因的定位区间内检测到一个控制产量的QTL位点,与标记WR33紧密连锁,能揭示10.4%的产量变异(LOD=4)。本研究首次定位了一个大麦温度敏感的叶绿素合成基因,为后续克隆和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绿素突变体论文参考文献
[1].蒋宏宝.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B23的鉴定及基因定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2].王容.大麦高温诱导叶绿素缺陷突变体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D].长江大学.2018
[3].杨小苗,吴新亮,刘玉凤,李天来,齐明芳.一个番茄EMS叶色黄化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18
[4].蒋宏宝,耿皆飞,赵秋实,王超杰,谢彦周.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B23的鉴定及基因定位[C].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7
[5].滕炎桐,叶莲,何福收,褚巍,王春台.一个水稻黄叶突变体的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7
[6].李国栋,田曼青,沈仁芳.拟南芥独脚金内酯突变体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7
[7].蒋苑,刘莉,吕春芳,陈国祥,高志萍.水稻叶色突变体812HS蛋白质复合物和叶绿素合成特性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6
[8].曾召琼.水稻叶绿素合成缺陷突变体cbd1的鉴定及其功能基因的图位克隆与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6
[9].孙灵睿.拟南芥叶绿素荧光相关突变体E1991的图位克隆及基因功能分析[D].河南大学.2016
[10].闫桂霞.一个甘蓝型油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学和生理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