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辨物居方到明分使群 ——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生成研究

从辨物居方到明分使群 ——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生成研究

论文摘要

任何成熟而稳定的政治形态都有一个相应的成熟而稳定的政治知识形态作为基础。传统政治知识形态构成了对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具有深刻影响的中世纪政治形态(帝国政治形态)的基础与前提。本文的研究对象正是这种先于帝国时代而生成并构成帝国政治形态之知识基础的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生成过程与生成逻辑。本文运用知识考古(知识溯源)学和知识政治学的方法,藉助于“生活形态”、“政治知识”、“政治形态”三者之间的“横联”和“纵通”,对从上古迄于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独特行程进行了政治学分析,揭示出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从孕育、开展、转折到落实的演转逻辑及其基本内涵。论文分为五个部分:(1)导论。第一节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即作为中国帝国政治形态之知识基础的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是如何生成的?第二节着重从方法和思路的角度综述了传统解释体系与现代学术学科的相关研究对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研究的启示,其中现代学术学科又分为新史学、考古学、广义的思想研究、以及域外中国学四个方面。第三节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界定了基本概念并提出了研究思路。(2)第一章的核心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孕育。首先阐述了“群聚生活形态”的基本面相与基本特征;其次通过对“三易”与原始“阴阳五行”观念之起源的分析和梳理揭示“群聚生活形态”与“辨物居方”的内在联系,并指出先民“辨物居方”的精神活动孕育了早期的政治知识因子;最后分析了由“辨物居方”孕育的早期政治知识因子与早期政治起源之间的逻辑关系。(3)第二章的核心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开展。首先阐述了作为“神”的观念的生活基础的“族群生活形态”;其次分析了由“神”的观念及其发展凝成的“神系政治知识”的基本内涵,并指出这代表着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首次开展;最后分析了“神系政治知识”的政治后果,揭示了“神系政治知识”与“公共政治权力”之崛起与早期国家之兴起之间的逻辑联系。(4)第三章的核心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独特转折。首先分析了由“族群生活形态”演化而来的“宗族生活形态”的基本内容,并指出在“宗族生活形态”和“诗性思维”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其次指出以“宗族生活形态”为基础的“诗性思维”支持了“诗性政治知识”之成立,由此分析了“诗性政治知识”的要素与结构,并进一步指出“诗性政治知识”实现了对“神系政治知识”的独特转换;最后分析了“诗性政治知识”的政治后果即西周时代“礼仪政治”的发达。(5)第四章的核心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落实。第一节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族生活形态”向“家族生活形态”的深刻变迁,指出这种变迁与“诗性思维”的隐没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联系在一起;第二节分析了春秋时期“天道观”的进展及以此为条件的“义”在知识世界中的崛起,指出具有过渡性、转换性的“义”的崛起开启了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更为理性的演转方向;第三节分析了战国时期政治知识的多方面进展,并指出“明分使群”标志着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落实阶段的“理性政治知识”的最终凝成。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中国传统解释体系
  • (二) 现代学术学科
  • 1、新史学
  • 2、考古学
  • 3、广义的思想研究
  • 4、国外中国学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基本概念与基本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基本概念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辨物居方: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孕育
  • 第一节 群聚:辨物居方的生活基础
  • (一) 聚生活形态
  • (二) 群聚生活形态的开展
  • (三) 群聚生活形态之基本特征
  • 第二节 辨物居方: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孕育
  • (一) "辨物居方"释
  • (二) 辨物居方与群聚生活
  • (三) 辨物居方与政治知识形态之孕育
  • 第三节 古政原始:辨物居方的政治后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神的世界: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开展
  • 第一节 族群:神的观念的生活基础
  • (一) "族群"释义
  • (二) "族群"的存在方式
  • (三) "族群"生活形态
  • 第二节 神界的秩序:辨物居方如何造就了一个神的世界
  • (一) 辨物居方与"神"的出场
  • (二) 族群与"神"的观念的发展阶段
  • (三) 神系政治知识: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首次开展
  • 第三节 公共权力与早期国家:神系政治知识的政治后果
  • (一) 神系政治知识与公共政治权力崛起之条件
  • (二) 神系政治知识与公共政治权力之崛起
  • (三) 神系政治知识与早期国家之兴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诗的视界: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独特转折
  • 第一节 宗族:诗的视界的生活基础
  • (一) 从族群到宗族
  • (二) 宗族生活形态
  • (三) 宗族生活与诗性思维
  • 第二节 诗的视界:对神的世界的独特转换
  • (一) 诗之为起与诗之为用
  • (二) 诗性政治知识的要素与结构
  • (三) 诗性政治知识对神系政治知识的独特转换
  • 第三节 礼仪政治:诗性政治知识的政治后果
  • (一) 诗性政治知识与"政治角色"的生产
  • (二) 诗性政治知识政治秩序的礼仪化
  • (三) 诗性政治知识与华夏国家之初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分使群: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落实
  • 第一节 家族:宗族的衰落与家族社会运动的兴起
  • (一) 宗族的衰落
  • (二) 家族社会运动的兴起
  • (三) 从"宗族"到"家族":社会生活形态之深刻变迁
  • 第二节 从"义"的崛起:在通向落实的途中
  • (一) "天道观"之进展
  • (二) "义"的崛起
  • 第三节 明分使群: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的落实
  • (一) "明分使群"与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之落实
  • 1.宇宙时空观的演展
  • 2.天道观的基本完成
  • 3.人性之辨
  • 4.明分使群与政治秩序
  • (二) 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落实阶段的"理性政治知识"
  • 第四节:帝国政治的前源:"理性政治知识"的政治后果
  • (一) 理性政治知识与帝国政治要素的发现
  • (二) 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及其限度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代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西文化对勘视域下中国传统政治价值的特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01)
    • [2].从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中汲取政治营养[J]. 智富时代 2016(12)
    • [3].浅析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13)
    • [4].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J]. 学习与探索 2013(10)
    • [5].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逻辑进程[J]. 政治学研究 2013(04)
    • [6].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略论[J]. 南方论丛 2012(03)
    • [7].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发展规律初探[J]. 中原文化研究 2020(03)
    • [8].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价值及其当下意义[J]. 政治学研究 2013(01)
    • [9].浅析中国传统政治视野中的德性理念[J]. 才智 2014(20)
    • [10].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命题归类[J]. 政治思想史 2011(01)
    • [11].中国传统政治价值目标及实现途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04)
    • [12].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理论特质分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研究理路——比较的视角[J]. 求索 2008(03)
    • [14].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基本范畴与体系结构——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四[J].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7)
    • [15].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特征刍议[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04)
    • [16].中国传统政治学的体系建构历程及其特点——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五[J].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8)
    • [17].诠释学与中国传统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论——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七[J]. 广西社会科学 2008(10)
    • [18].中国传统政治生态思想述论及启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06)
    • [19].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J].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8)
    • [20].中国传统政治的特质:对“官本位”的再思考[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6(05)
    • [21].简论中国传统政治观[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2].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现代转型的价值重构[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23].中国传统政治道德建设研究述论[J]. 社会科学战线 2011(11)
    • [24].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现代价值简论[J]. 政治学研究 2009(02)
    • [25].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内部逻辑[J]. 政治学研究 2009(04)
    • [26].和谐——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与中国传统政治观的契合点[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8(05)
    • [27].中国传统政治中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辨析[J]. 长沙大学学报 2008(01)
    • [28].中西政治差异与“中国传统政治学”概念的提出——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一[J].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4)
    • [29].中国传统政治学的概念及其体系——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二[J].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5)
    • [30].天道、人道与治道: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传统政治学论纲之三[J].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6)

    标签:;  ;  ;  

    从辨物居方到明分使群 ——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形态生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