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县人民医院402660
摘要:综述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因素,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实验研究进展、细菌耐药机制。总结出ABA多药耐药细菌特点、ABA分布规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出预防控制重点在于: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行为,加强对病房环境、仪器设备、患者及探视者等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此外,医护人员还需积极配合感染控制科的专职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感染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能够切实降低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因素;细菌耐药
[Abstract]Thisisareviewofinfectionfactorsofbaumaniiandwillmakeanalysisofits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theexperimentalresearchprogressbacterialresistancemechanisms.AndthisarticlealsomakesaconclusionofthecharacteristicsofABA,includingitsregularitiesofdistributionandserviceconditionofantibacterialagents.Thepointsofpreventionandcontrollingofbaumaniiincluderegularstandardmedicalpractice,strictmanagementofwardenvironment,medicalinstrument,patientsandvisitors,etc,andtoimproveasepsiscomplianceofmedicalworkers’shands.Thesemeasurescouldeffectivelypreventandcontroltheinfectionrateinhospital.Besides,othermedicalworkersneedtoactivelycooperatewithspecialistsfrominfectiousdepartmentandpromotetargetedmonitortonosocomialinfection.Ifwefindouttheinfectiousfactorsofnosocomialinfectiontimely,thebreakoutofbaumaniiinfectioncouldbeeffectivelyreduced.
[keywords]Baumanii,InfectiousFactors,DrugResistance
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是长期住院患者呼吸道和皮肤菌群的一部分。在临床标本中,最常见的是鲍曼不动杆菌(ABA),它是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而居临床分离阳性率第二位的非发酵格兰阴性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其致病物质目前尚不清楚,主要引起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和血液的医院感染[1]。现将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情况综述如下:
1感染因素
鲍曼不动杆菌因其耐药性增强,易导致较为严重的临床感染症状,从临床易感因素分析看,基础疾病严重、ICU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和使用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增多、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住院时间长等都使条件致病菌所致的各类感染增加[2]。
2实验研究进展及预防控制措施
2.1ABA的生物学特性ABA感染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生存能力强:不需要特殊营养条件培养,在20~30。C就能够生长良好。(2)抵抗能力强:可以存活于干燥机体表面25天。(3)定植发生率高:住院患者中75.0%可发生定植,同时它也是医护人员皮肤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4)细菌的耐药性高:常会发生多药耐药或泛耐药。ABA可在物体和呼吸道表面形成生物被摸,细菌生物膜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及免疫逃避性,是细菌抵御外界不利因素的重要屏障。多药耐药ABA除极易在生物体定植外,更能造成环境广泛污染,并且清除困难,是当前医院最常见、最难治及控制的细菌,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3]。张玉英等通过对ABA耐药性检测及blaOXA基因检测,得出结论:ABA耐药情况严重,blaOXA-23型碳青酶烯酶基因的产生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ABA的遗传复杂且基因组非常灵活,并且揭示出该菌已知的、公认的耐药基因仍在发生改变[4]。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种类多且复杂,突变频发,而且基因携带与传播机制同样千头万绪,因此,多种耐药基因携带、突变及传播与扩散已成为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数量快速增长及耐药程度越来越强的基本原因[5]。
2.2ABA耐药机制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谱具有广泛性,耐药机制具有多样性和繁复性。(1)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使得β-内酰胺药物失去活性而耐受。(2)细胞膜孔蛋白缺失、主动外排系统功能失常,因此导致细菌胞内的药物浓度达不到抑菌和杀菌水平。(3)可同时发现多种耐药质粒,导致对多种类型的抗菌药物体表面现出交叉耐药的特点。(4)整合子和生物膜也是导致ABA多药耐药性的重要原因。ABA临床株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涨幅不大,但总体耐药水平很高,因此应严格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强化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密切关注并动态监测多药耐药菌的变迁,改变细菌耐药性快速上升的危险倾向[6]。周昭彦等研究认为,临床ABA生物膜形成能力明显高于环境分离株,说明形成生物膜的ABA更易引起人体的定植和感染,形成生物膜是ABA感染过程中的治病机制之一[7]。
2.3多药耐药细菌卫生部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其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很高,对头孢菌素类和奎若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0%以上,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53.0%和53.3%。在临床工作中,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经很常见。感染的高危病区有ICU、烧伤病房、呼吸病房和新生儿病房等,高危人群主要是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力较低的及应用气管插管、血管导管和其他人工材料的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常常通过医护人员的手、污染的医疗器械和空气等途径引起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病死率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后果严重,应引起医院感染控制部门、临床微生物学学者及医院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8]。ICU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应加强执行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MDRAB纳入医院重点监控菌,实施医院多药耐药菌株预警制度,以警示临床医师,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责任感[9]。
2.4分布规律ABA的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ICU、呼吸内科、老年病科和内分泌科。可能与这些科室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长期应用各种抗菌药物及多种侵入性操作增加感染机会有关[10]。颅脑手术后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罕见,张文生报道2例均属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时间长,颅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指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重在预防,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早期诊断、及时放置腰大池持续引流、鞘内注射敏感安全抗菌药物、联合静脉用药,能有效防止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交叉感染,提高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愈率,降低致死率[11]。
2.5抗菌药物使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是临床面临的严峻问题,临床应及时有效地进行检测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因头孢哌酮/舒巴坦中的舒巴坦与其他酶抑制明显不同,它能不可逆地结合不动杆菌中的PBP2,有直接杀菌活性,因此可作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联合用药可达到联合杀菌作用[12]。
2.6预防控制措施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替加环素高度敏感。产OXA-23鲍氏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因此,提高对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流行特点的认识,控制耐药菌的传播来源,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的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地控制耐药菌的传播[13]。ABA医院临床分离株的多药耐药性与其携带多种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有关,医院内存在ABA流行株感染的隐患,因此,研究医院内流行细菌的同源性和启动防控机制对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大意义[14]。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病区、不同时间细菌的耐药性不尽相同,因此临床医师及时掌握鲍氏不懂杆菌的耐药性及分布,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微生物室经常与临床医师沟通尽可能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以防治滥用抗菌药物[15]。
3讨论医护工作人员首先应采取措施控制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若感染发生,进行药敏实验,选择药敏性高的药物,行抗菌药物的交叉用药,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通过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行为,加强对病房环境、仪器设备、患者及探视者等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此外,医护人员还需积极配合感染控制科的专职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感染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避免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发生[16]。
参考文献:
[1]洪秀华,刘运德.临床微生物学检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41-343.
[2]凌月明,蔡媛媛,王建福,等.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易感因素及耐药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212-213.
[3]李桃,龚光明.肿瘤患者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8):1320-1322.
[4]张玉英,赵志军,师志云,等.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blaOXA基因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7):1574-1576.
[5]蒋海平,向华珍,江玮,等.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27-30.
[6]王军,余清源,刘华,等.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4429-4431.
[7]周昭彦,胡必杰,郑雷彪,等.鲍氏不动杆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及相关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0):2348-2350.
[8]胡必杰,宗志勇,顾克菊,等.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最佳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1-22.
[9]郑颖,陈亮,鲁艳,等.ICU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6):3918-3938.
[10]胡蓉蓉,马小琴,张能华,等.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7):1577-1579.
[11]张文生,李勐,李泽福,等.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颅内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5):3799-3801.
[12]王成军,许勇,王林海,等.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7):4179-4181.
[13]廖康,曾智敏,郭鹏豪,等.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824-3827.
[14]蒋海平,向华珍,吴艳涛,等.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元件检测及样本聚类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0):4945-4947.
[15]姜梅杰,李树旺,高静.2012年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142-3154.
[16]王国琴,古满平.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对策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6):74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