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建图表及运用象形文字(论文文献综述)
殷程科[1](2021)在《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甲骨文作为中国汉字体系的鼻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基于符号学原理提出甲骨文视觉符号化观点,有利于甲骨文文化传承,响应了习总书记提出:“多学科协同开展甲骨文研究和应用”的国家号召。为推动甲骨文继承与发展,于甲骨文发源地安阳建立起中国文字博物馆,成为甲骨文文化走向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窗口,文字博物馆的视觉形象与文化形象影响着世人对甲骨文的理解与探讨。而现有文字博物馆在视觉形象与文化形象结合上仍有不足之处,体现在工作人员的职业装上,作为传达甲骨文文化内涵的使者,其职业装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更需要起到甲骨文文化宣传发展的隐性作用。本文在视觉符号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落实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应用实践。首先,通过阅读文献调研、国家政策等方式,阐述甲骨文的研究背景现状,论证甲骨文的研究价值。并以符号学原理的视角进行视觉符号化相关理论的梳理,总结出甲骨文视觉符号化的相关理论,论述甲骨文视觉符号化的文化内涵。其次,从设计角度对甲骨文视觉符号化进行艺术特性分析,分析甲骨文的语言特性、表现特性、构成特性、以及寓意特性,总结分析甲骨文视觉符号化设计的形式方法,为此后甲骨文视觉符化的应用与实践提供相应的设计素材。然后,通过对中国文字博物馆视觉形象与文化形象分析,以及现有的工作人员职业装进行调研分析,论证甲骨文视觉符号化设计与中国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之间的结合可能性与应用价值。接着,以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作为甲骨文传承发展的落脚点,结合甲骨文视觉符号化的设计方法,创作出符合中国文字博物馆职业装视觉形象的符号化设计,借此传达出甲骨所独特的文化寓意与特性。最后,总结出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设计原则及应用方法,并完成甲骨文视觉符号化设计实践。本论文通过对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创意设计研究,以多学科交叉的形式进行理论研究,期望拓宽甲骨文在设计领域的更多可能性,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字博物馆的视觉文化形象,提供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思路。
王晔[2](2020)在《信息图表设计的传达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量爆发与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代,越来越多的场合对信息传达的直观性与通俗易懂性提出了鲜明的要求,信息图表作为良好的视觉传达方式逐渐发展起来,在不段更新的信息时代始终保持着自身的新鲜与活力。在目前的研究中,就信息图表本身的设计理论来看,对于信息图表的研究正处于积极研发的阶段,纵观整体趋势来看,单独将图表设计中的“效率”提出来研究的理论正处于实验性的探索状态,本文通过分类归纳与系统整理文献,案例分析,学科综合等研究方法,就信息图表的传达效率概念、传达形式分类、传达效率的特性、传达要素和原则等方面表达作者的观点,为信息图表的研究提供一点思考与探索方向。当下,大众对于效率的追求小到打字时的屏幕显示速度,大到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更高效方式的掌控。图表设计作为设计的展示物,是体现“传达效率”的有利证据,正是由于图表的不断完善与推进,人们对于信息的认知变得更加整体化,也更加清晰。“效率”一词作为产生图表设计时的初衷,贯穿整个创作之中。传播学的是对信息交流研究进行阐述的重要理论支撑,在图表设计的传达效率中起着引领性的作用;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基础解释了,例如设计原理和规律的众多创造与设计的原则等。在经过不断发展和磨合的时光里,图表的研究已经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并且辅助各个方向上的工作人员和接受者能够更高效的接受理解新的事物,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设计者也可以从以往的设计中获得进步的灵感。由此可见,图表设计的传达效率并不是简单的提高速度的过程,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剖析与归纳总结。本文从传播学和视觉传达等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出发,在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广泛意义上的信息图表进行研究,以传达效率为切入点,总结归纳出信息图表与传达效率的相关促进与制约因素。文章首先简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明确文章的中心研究方向,提出信息图表的设计要素及其表现与传达效率原则之间的关系,明确信息图表的发展不仅可以在领域上更加宽广,而且在表现方式上也愈发的多样和全面,而传达效率的原则将图表的设计更加专业化;其次通过对传达效率属性的深入研究,分析信息图表被放入大众市场中会产生的时反应与现象;再次,将信息图表设计中的每一环节进行完整串联,与此同时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支撑,逐渐全面展现准确高效的信息图表设计概念;最后结合前几章的研究结果,综合理论与实践成果,以此来具体分析信息图表设计作品,将所得理论应用于案例分析之中,为丰富信息图表设计的传达效率的研究提供相应理论方向。信息图表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全新的视觉模式时代,同时也作为急速发展时代下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夸大自身的视野和领域。对其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分析大众在这个时代对图表追求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图表设计找寻到更加全面完整的理论支撑。本文将全力对“传达效率”进行由点至面的多方面剖析,发现其带来的完整理论阐述与实践证明——证明对其研究的重要性。
李丹[3](2020)在《明清之际耶稣会士《易经》与《圣经》会通研究》文中提出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在16世纪西方文化充满血腥的初期全球扩张中,唯一的例外,是与中国文化的和平接触。在这一文化交流中,起到重要主导作用的,是在宗教改革之际刚成立的一支天主教修会——耶稣会。许多在中西文化交通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均来自这支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修会,如利玛窦、罗明坚、汤若望等。在这次长达200年的文化交流中,大量中国文化经典被翻译至欧洲,大量传教士潜心研习中国文化并传授给其他传教士,由此引发了欧洲的汉学热,也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欧洲汉学研究。《易经》作为五经之首,自然是耶稣会士们诠释的重点。他们力图从天主教义理的角度对《易经》进行诠释,并以此将中国历史纳入天主教领域中。绪论部分主要回顾了有关耶稣会士易学研究的成果。国外的传教士汉学研究偏重历史性研究,主要聚焦传教士个人来华传教经历和其宗教生涯,研究兴趣点多在于天主教在华发展的历程,而较少对某位传教士具体思想的研究。国内的研究内容丰富,包括传教士来华后的天文、数学、历法、历史研究等,成果最为丰硕的是耶儒互动领域,传教士与儒学的互动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对耶稣会士易学的独立研究仍然比较匮乏,对此主题的论述多夹杂在耶儒互动的论文或着作中,无法窥得总体全貌。本论文正文共五章,旨在阐释明清时期耶稣会士所采取的文化适应传教政策及在此政策指导下的《易经》与《圣经》会通实践。主要包括耶稣会士对《易经》的译介、从天主教角度出发将象数和卦爻辞与《圣经》会通,以及对某些易理范畴进行宗教性的诠释,以证明中西文化同源于天主真道,《易经》与《圣经》同为天主给予世人的神圣启示。第一章着重阐释耶稣会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其传教特点。历史上,耶稣会最为引人注目同时也引起最多争议的,是在传教区实行的文化适应政策。耶稣会士在世界各个地区以此宗旨推行传教活动,根据当地文化特色调整策略。这一政策在中国的成效最为突出,打破了多年来天主教难以跨入中国的困境。本章梳理了自利玛窦、罗明坚入华至其传教活动被禁止的近200年间,适应政策的发展与调整。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将耶稣会在华适应政策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利玛窦时期以“四书”为重的适应阶段,到全面研究学习中国文字、文化、社会生活的全面适应阶段,再到索隐派耶稣会士来华后聚焦《易经》的文化适应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推进,缘于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知识分子对天主教认识的深入、罗马教会对耶稣会文化适应政策的讨论几个方面,更有“中国礼仪之争”这一历史事件的推动。适应政策的整个发展过程,是耶稣会士对《易经》的了解和研学不断深入的过程,且展示了《易经》如何从一开始在这次交流中附于《圣经》、为《圣经》作注,到后期成为与《圣经》同源的天启之书。第二章梳理了传教士围绕《易经》所产生的各种争议,以及耶稣会士对《易经》的翻译和传播。罗马教廷和其他修会的传教士一直对耶稣会的文化适应政策有所微词,认为其为了迎合中国文化,在天主教教义上做出了过多的让步。面对《易经》这一可以进行多种诠释的文本,耶稣会士欢欣鼓舞,认为可以从中挖掘出上帝的神启,而罗马教廷方面某些传教士认为这是一种可怕的误读并加以拒绝。为了说服罗马方面和其他修会,耶稣会士们不断学习、翻译、介绍《易经》,为《易经》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做了大量早期工作。法国耶稣会士雷孝思于1736年所译拉丁语《易经》尘封多年后于1834年整理出版,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个完整的《易经》译本。此译本虽为拉丁语,但对后世颇具影响。1876年英国传教士麦丽芝翻译出版第一本英语《易经》,理雅各则于1882年出版了西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英语版《易经》。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耶稣会士如何从象、数和卦爻辞这三个方面对《易经》和《圣经》进行会通。因早期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等人对《易经》并未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耶稣会士中的索隐派,如白晋、马若瑟、傅圣泽等人的研究。第一节考耶稣会士以易数会通《圣经》的内容。在基督宗教认知体系中,数字与上帝真理存在联系,耶稣会士遵循此传统,以易数解读上帝给予中国古人的启示。同时,康熙帝为证明“西学中源”,鼓励耶稣会士对易数的研究。在这两者的推动下,索隐派对易数的研究包括了具体的数字,如“三”“一”,也包括图书之学,如河图、洛书,是一种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虽有牵强偏颇之处,但也为传统易学开拓出新思路。第二节考耶稣会士以易象会通《圣经》的内容。耶稣会士发现易象可以无限外延至伦理、哲理领域的特点,将其与《圣经》中的教义理念、故事人物进行会通。同时,因为《圣经》本身所具有的隐喻、象征这一传统,使得以易象会通极为合理。此节主要阐释耶稣会士以汉字之“象”发掘《圣经》之意,如白晋以汉字之“象”塑造伏羲为先知,马若瑟以汉字六书解读《易经》文本、挖掘经文真理。第三节考耶稣会士对具体卦爻辞的会通式解读。卦爻辞因其语言简洁、寓意丰富,给予耶稣会士极大的诠释空间。他们以《圣经》文本为据,将卦与圣经中的事件或人物一一对应。如白晋将《乾》诠释为圣子耶稣的一生经历,《坤》为人类受恶魔诱惑堕落历程。另外,《谦》卦因与基督宗教中谦德有所对应,耶稣会士对其多加以阐述,以期证明《易》中之《谦》乃天主给予中国古人的神圣教化。此种诠释虽有牵强附会之处,却也增加了中西文化的互通性。第四章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易理范畴,综合考察了耶稣会士对其所做的诠释和与《圣经》会通的方式。其中,“上帝”和“太极”都涉及宇宙生成观,是耶稣会士推进传教工作的关键。只有将中国传统经典中的这两个观念进行了圆融的解释,才能使中国人信服上帝创世之说,才能使中国人信服上帝。另一个“圣人”范畴,则给了耶稣会士很大的空间将其诠释为耶稣救世主或弥赛亚,并以此说明上帝的光芒早就曾照耀到中国。第一节考“上帝”之说。基督宗教至高神在中国的名称,曾有多种选择,如“天主”“大父母”“上帝”,“上帝”为利玛窦所定,引起争议最大,影响最为深远。耶稣会士以《易经》文本为据,以证明古经籍中“上帝”即为基督宗教至高神,中国古人早已得知天主真义。第二节考耶稣会士“太极”观念。耶稣会士对太极的认识有所分歧,利玛窦等人否认太极的宇宙生成意义,以证明基督宗教之神是唯一创造者;索隐派耶稣会士认为太极与天主属性同一,太极即天主,其诠释也不再局限于文本,而扩展到以图、以数、以神秘主义进行诠释。两种观点的分歧源于对中国经籍和中国文化的不同态度。利玛窦认为天主教可“补儒”,因此寻找相同点而剔除不同点;索隐派则认为天主教与中国文化同源,为中西的不同呈现形式,因此太极这一重要且具有本原性的概念必不与天主教义理冲突,而只需探寻其同源性。第三节考耶稣会士的“圣人”观。此处也有两种相异观点。利玛窦等耶稣会士认为中国本无圣人,古籍中圣人之举动皆为耶稣之行为。但此种诠释难以应对古经中内容丰富多变之圣人涵义。另有耶稣会士就此情况,提出中国古经中圣人应为基督宗教先知。以《易传》中圣人行为为例,开启民智、教化世人,实为天主在人间传播真理的代理人,此种解释将伏羲、神农等纳入先知之列,使中国古史与《圣经》所录历史同步,再一次证明中西同源。第五章对耶稣会士的文化适应政策和此政策对《易经》与《圣经》的会通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其价值取向进行了反思和评价。第一节论述耶稣会士的会通性易学研究在中国本土儒士中所引起的反响。对于皈依天主教的儒士来说,他们基本认同耶稣会士的会通性诠释,对“上帝”“太极”等基本范畴的理解与耶稣会士保持基本一致。但由于其中国文人的身份,他们能敏锐地发现耶稣会士诠释中牵强不当之处,他们从自身儒学背景出发,对传教士的诠释进行了再诠释,更加丰富了会通的内容和深度,使被西方传教士异化了的中国传统概念部分回归本位。对于反教儒士来说,耶稣会士的诠释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完全误读,也是对中国统治政权的威胁,其目的是破灭儒家思想,他们在自已的反教着作中对耶稣会士的诠释内容一一进行驳斥,所反映的是中国文化思维惯性与思维定势对士人生存样态的制约。第二节考耶稣会士《易经》研究在欧洲的回响。虽然在礼仪之争时期,对《易经》的研究和评价是罗马教廷斥责耶稣会士的主要原因,但是若干年后,耶稣会士的研究得到了教廷的承认,并认为是对《圣经》内容的丰富与扩充。从学术角度来说,耶稣会士的易学研究推动了西方对中国经典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索隐派的易学研究,使欧洲汉学真正踏上了正确的途径。他们对于《易经》与《圣经》会通的努力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这一争议反过来又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更为理性的西方易学研究和更为严谨的《易经》译本。不可不提的是莱布尼茨的二进制与白晋的易数研究,这在东西方已广为人知。另外,莱布尼茨对于“普遍语言”的追求也在索隐派的易学研究中找到了灵感。第三节是对耶稣会士《易经》《圣经》会通的总体反思与评价。由于《易经》与《圣经》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认知系统,若想将两者会通,耶稣会士难免要采取一些策略,如初期只认同古经古儒,而排斥宋儒注疏。以往学者往往将这一策略视为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但若考察耶稣会士在华近二百年的互通研究,会发现其研究策略和研究主体的变化与调整。从利玛窦时期以天主之学为主体,到索隐派于中国古籍和汉字中寻找天主痕迹,这一会通从起初的宗教诠释转为汉学研究。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存在鲜明且不可调和的差异之处,如耶稣会士所设想的全然互通必不可能,其所做的努力虽有不合理之处,但由于其具有较为一致的目标,即相信并努力寻求中国古典中一神宗教的证明,且其会通与解读具有延续性,可达到其他个别诠释所不能达到的状态,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盛况。
罗艺[4](2020)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图像的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图像时代以来,图像的力量已经深入和泛滥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无处不在的图像正在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借助于幻灯片的播放,图像在教学中伸展了它的触角,勾连起学生、教师,展现了外部世界的样貌。并且,随着课堂中师生对图像的逐渐使用和依赖,图像还可能成为人在图像时代的认识方式、表达方式和存在方式。这些可能为图像改造教学提供了可期许的图景。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切入点,试图挖掘图像介入教学后,为教学带来新理论和新发展的可能。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核心问题展开:图像如何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如何理解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图像?图像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如何?本研究在混合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以田野研究为主,量化统计为辅,研究了高山小学的语文常态课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频。本研究使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实物收集法来收集研究资料,并以教学设计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为框架,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图像的使用。图片是图像在教学中的客观存在,是图像参与教学的基本内容。基于资料分析,本研究归纳了教学图片的基本类型,描绘了教学图片在小学语文教学使用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图片数量多、题材多元、载体单一、用时短、主要来源于网络和年段差异。图像的基本特征来源于语文教师对图像的教学理解,图像的教学功能成为串联教学图像使用特征的基本线索。语文教师对图像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具有丰富的理解。基于对高山小学日常语文课的田野观察和教师访谈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师普遍认同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教师有意识使用图像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图像构成了人生长发展的视觉渠道,学生的图像学习过程是将客观的外部物质图像,转化为脑海中内在精神图像的过程。语言文字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是内在精神图像转化为语言文字的过程。因此,图像的育人价值体现为三方面:图像建构人的视觉认知,图文交互促进了意义理解,图像代表着生活经验的回归。小学语文教学中,图像的使用具有不同的方法、策略和机制。图像使用方法包括观看、描述、对比、绘制、想象和回忆等六种基本类型。这些图像使用方法根据使用目的和顺序,构成了图像感知和图文转化两类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图像,遵循输入、分解和整合的教学机制。
黄秋硕[5](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认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王晓敏[6](2020)在《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的传达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数据与信息的分享更加自由,给大众带来便捷化生活的同时,海量数据也带来“信息焦虑”。本文运用设计学学科知识,结合心理认知科学、统计学、传播学学科,通过整理分析大量优秀案例,将“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设计”三者有效结合进行研究。旨在让受众通过视觉符号在海量的数据中高效的获取信息,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和获取信息的满足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文献阅读明确信息可视化以及视觉表征的概念,基于米歇尔的“四边形表征体系理论”以及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对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视觉传达三者之间的传达机制进行探讨,为后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视觉符号作为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过程中设计者与受众交流的载体,能够向受众有效传达信息内容、情感观念,将视觉符号分为图文符号、色彩符号、形式符号三类进行分析,并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对视觉认知表征进行探讨,受众基于经验、感知与思维将视觉符号转化到心理层面理解信息,此外,结合典型案例对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应用原则、应用形式与形态、应用的类型进行研究;最后,基于前文的理论支撑,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设计进行设计思维应用与设计方法构建的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依据本文的研究成果,根据线上问卷调查报告结果分析,选取大众关注的“健康防护知识”进行了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设计,传播健康防护信息,验证前文研究的可行性。视觉表征作为以视觉符号形式表达信息意义的表征实践,是实现信息可视化的一种方法与手段。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以视觉符号作为媒介,受众基于认知经验对视觉符号进行解读从而获取信息,有助于实现信息的最大化传播。
木艳娟[7](2019)在《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文中认为鸦片战争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主要在中国西南秘密传教。为了方便在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开展传教活动,传教士们从学习各民族的日常语言入手,逐渐扩大到记录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1867年,德斯高丹神父将11页东巴经《抠古鬼的来历2请多格神》寄回法国家中。这种罕见而又奇特的文字随即引起东方学家们的好奇和关注,并自此掀开了法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对纳西文字、语言、社会风俗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序幕。法国殖民者在印度支那站稳脚跟后,妄图进一步对华渗透,陆续派出各种类型的考察团,沿湄公河-红河进入云南各地考察。沿途的自然景观、包括纳西在内的各民族风俗文化也进入探险家们的视野和记录中。与此同时,在压力之下,中法间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后法国加紧对云南各方面的控制和掠夺,不平等条约也为探险家、传教士和东方学家们深入云南考察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用“知识”认识和处理东方事务,是法国东方学开创的先河。东方学家们认为,一些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传统,而他们则通过在知识层面做出“同情而明智”的努力,承担起干预这些民族发展的职责。这种优越感和所谓的使命感也被应用到对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中。而巴克和沙畹合着的《么些研究》,成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法国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巅峰之作,也成为西方关于纳西研究的第一本专着。这样的成果,无疑确立了法国在西方纳西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地位。尽管国内外学者公认法国是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奠基者,甚至在着述中也基本都会提及这一观点,但通常只是简要提及巴克和其着作。近几年来,逐渐出现少数关于法国纳西研究的成果,主要也针对巴克和《么些研究》,而对比巴克更早的法国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则几乎无人问津了。这种研究现状与法国在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说明学界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一些研究空白,有待补充和完善。首先,本文将立足于全面收集1867-1965年间,法国纳西研究的专着、文章及收藏的文献、文物,包括传教士、探险家、东方学家们的游记、书信和与教会有关传教士的档案等法语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资料中,有不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新材料。新材料的发掘,有利于弥补国内现有相关资料的不足,拓展民族文献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其次,本文将结合法国这一时期国内外历史、政治、宗教及学术背景,尤其是其殖民扩张政策与中法关系的变化,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川滇藏交界区域的活动,东方学的发展脉络,全面系统地重新梳理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并依据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萌芽(1867-1899)、发展(1900-1911)和兴盛(1912-1965)三个阶段。此外,本文亦将在充分收集和正确解读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相关材料辩伪、深度阐释及活态利用,力求客观深入地展示和分析法国研究者每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特点和意义,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借助历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以比较法和归纳法为主,努力将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融为一体,重现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探讨其价值及对西方各国和我国同类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力求从中发现新的研究热点,推动我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朱冬玥[8](2019)在《交互式信息图形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图源于史前时代的图形符号,经过文字符号、绘图学、信息图表等一系列演变,直至信息时代进入繁荣时期,并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信息时代下信息图的主要特征是非物质的表现,交互性是非物质的表现中重要体现之一。因此,笔者从交互性的角度入手,结合视觉语言研究交互式信息图形设计。“交互性视觉语言”用于交互式信息图形设计中,相较于传统的视觉语言具有一定优势。通过对交互性和视觉语言的概念及研究范围的梳理,将“交互性视觉语言”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交互性视觉元素”、“交互性视觉思维”以及“交互性视觉符号”。界面与交互式信息图关系密切,是信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交互性视觉元素”的基础构成,从界面视野出发,总结交互式信息图中的应用模式及分类;“交互性视觉思维”的研究从梳理视觉交互的基本现象入手,归纳出视觉交互的识别模式;隐喻是“交互性视觉符号”中的重要手段,以隐喻的概念和建构入手,研究信息图形设计中隐喻与象征的关系及其应用。信息时代下,网页信息图是交互式信息图中呈现信息的重要方式,相较于静态信息图具有更多优势。因此,从网页信息图的领域出发,针对“交互性视觉语言”进行风格分类和案例分析。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未来信息图中的“交互性视觉语言”将会呈现更多内容。创造工具的普及将促进行业快速发展,交互方式更人性化。利用信息图中的实时性和反馈机制,不仅更高效、更真实的传递信息,还依据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信息重构。伴随着移动社交和虚拟现实的崛起,新体系下的“交互性视觉语言”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动态交互式信息图的发展。
包优左[9](2019)在《信息图表设计的叙事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当今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大众传播进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阶段,人类早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信息图表设计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用而生。作为视觉传达的一个分支,信息图表设计利用文字、数据、图形、符号、色彩等叙事要素将文本形象化、时空层次化、概念可视化、信息秩序化,以期达到提高信息传达效率的目的。虽然,信息图表叙事在传达内容时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有关信息图表叙事的理论着作却少之又少。目前有关信息图表的着作,大多停留在信息图表设计方法的研究领域,对于叙事性研究方面的理论很少涉及。因此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就信息图表的叙事原则、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效果等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信息图表的叙事性研究贡献一点绵薄之力。本文尝试以视觉传达和叙事学等基础理论为依据,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宽泛意义上的信息图表为研究对象,以信息图表的叙事性研究为切入点,总结出信息图表叙事进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此外,引入文学叙事的基础理论解读信息图表的叙事过程。本论文一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简要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目的及意义。第二章阐述了信息图表设计和叙事学的概况,明确了相关概念,介绍了它们的发展演进。第三章以优秀的图表作品为例,从叙事要素和叙事原则两方面解读信息图表。第四章从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两方面对信息图表设计的叙事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第五章着重分析相比于以往大篇幅文字叙事特性,信息图表的叙事特性在优越性、动态性和情感性方面则更胜一筹,并结合国内外的优秀案例进行深入论述。第六章结合前几章的相关理论具体分析优秀的信息图表设计作品《对话电影》,尝试理论联系实践,系统的研究该作品的叙事性特征。第七章是总结,就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做了归纳,为丰富图表叙事的相关理论添砖加瓦。
王卓文[10](2019)在《西柏坡景区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着改变,国内旅游行业已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红色旅游景区的数量不断增加,促进经济的同时,也暴露出景区发展中信息滞后、服务管理创新意识不足、基础设计建设过快等问题。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面对大量的信息内容迫使其处理信息的速度加快,更加追求高效率的生活。因此,对于各行各业来说,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应用是非常有意义、有必要的,红色景区未来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信息可视化设计。本文从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定义、发展历程、设计分类、设计特点以及“以人为中心”的理念等方面开展研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红色景区的发展现状,以信息接受者为中心,从信息传递和沟通交流的角度,探究红色景区发展中对于信息可视化应用设计的必然性,分析归纳红色景区中信息可视化设计应遵循的系统感知、交流互动、审美体验的应用原则及以图形、文字、色彩为基础的表现形式,对西柏坡景区进行实践探索,联系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研究,打造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体验的红色景区,带给受众新的体验。
二、创建图表及运用象形文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建图表及运用象形文字(论文提纲范文)
(1)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甲骨文多学科发展的重要性 |
1.1.2 甲骨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1.1.3 甲骨文传承需要设计实践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框架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1.5 课题研究方法 |
1.6 课题研究创新点 |
2.甲骨文视觉符号化概述 |
2.1 甲骨文相关概述 |
2.1.1 甲骨文的源起 |
2.1.2 甲骨文的作用 |
2.1.3 甲骨文的价值 |
2.2 视觉符号化简介 |
2.2.1 符号学原理 |
2.2.2 视觉符号化概念 |
2.2.3 视觉符号化意义 |
2.3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涵义 |
2.3.1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的指示性 |
2.3.2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的像似性 |
2.3.3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的规约性 |
2.4 本章小结 |
3.甲骨文视觉符号化的艺术特性分析 |
3.1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语言特性 |
3.1.1 甲骨文的刻画特性 |
3.1.2 甲骨文的造字特性 |
3.2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表现特性 |
3.2.1 原始展现性 |
3.2.2 视觉传播性 |
3.2.3 环境渲染性 |
3.2.4 产品体验性 |
3.3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构成特性 |
3.3.1 对称与均衡的协调性 |
3.3.2 节奏与韵律的统一性 |
3.3.3 平衡与强调的比对性 |
3.4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寓意特性 |
3.4.1 情感符号化寓意 |
3.4.2 隐喻符号化寓意 |
3.4.3 艺术符号化寓意 |
3.5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设计方法 |
3.5.1 大众化题材选择方法 |
3.5.2 形象化造型设计方法 |
3.5.3 协调化色彩搭配方法 |
3.5.4 精美化符号应用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设计应用研分析 |
4.1 文字博物馆文化视觉形象 |
4.1.1 文字博物馆的文化形象 |
4.1.2 文字博物馆的视觉形象 |
4.2 博物馆职业装设计的现状调研 |
4.2.1 博物馆职业装调研 |
4.2.2 中国文字博物馆职业装现状调研 |
4.2.3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与文字博物馆职业装结合的可能性 |
4.2.4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设计要点分析 |
4.2.5 调研总结 |
4.3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设计需求 |
4.3.1 基于文字博物馆文化底蕴 |
4.3.2 基于文字博物馆形象需求 |
4.3.3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4.4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应用价值 |
4.4.1 提高文化自信 |
4.4.2 提升人文情感 |
4.4.3 拓宽文化传承 |
4.5 本章小结 |
5.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应用实践 |
5.1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应用设计原则 |
5.1.1 寓意化设计原则 |
5.1.2 纹样化设计原则 |
5.1.3 实用化设计原则 |
5.1.4 美观化设计原则 |
5.2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应用设计方式 |
5.2.1 色彩提取方式 |
5.2.2 款式借鉴方式 |
5.2.3 面料选择方式 |
5.2.4 工艺采用方式 |
5.3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应用设计实践 |
5.3.1 设计定位构思 |
5.3.2 方案设计一 |
5.3.3 方案设计二 |
5.4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成衣展示 |
5.5 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设计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图片来源 |
附录:(三)发表论文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2)信息图表设计的传达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情况 |
1.3.2 国外情况 |
1.3.3 论文统计趋势分析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1.5.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信息图表设计和传达效率的基础理论 |
2.1 信息图表设计的综述与历史 |
2.1.1 信息图表设计的概念 |
2.1.2 信息图表设计的发展 |
2.2 信息图表传达形式的分类 |
2.3 传播学与传达效率的概念定义 |
2.3.1 传播学的概念 |
2.3.2 传达效率的概念 |
2.4 信息图表设计的传达效率的特性 |
2.4.1 传达效率的速度特征 |
2.4.2 传达效率的感知特征 |
2.4.3 传达效率的媒介特征 |
2.4.4 传达效率的视觉特征 |
2.4.5 传达效率的探索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图表设计的构成要素与传达原则 |
3.1 信息图表设计的构成要素 |
3.1.1 文字 |
3.1.2 数据 |
3.1.3 图形 |
3.1.4 色彩 |
3.2 信息图表设计的传达原则 |
3.2.1 传达方式的选择 |
3.2.2 传达形象的选择 |
3.2.3 传达对象的选择 |
3.2.4 传达内容的选择 |
3.2.5 从经典传播模式到信息图表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图表的传达效率的有效属性 |
4.1 信息图表传达效率的真实性 |
4.1.1 原始数据的广泛性 |
4.1.2 表达方式的精准性 |
4.1.3 接受者的判读权利 |
4.2 信息图表传达效率的通俗性 |
4.2.1 社会与经济的基础性 |
4.2.2 文化与生活的差异性 |
4.2.3 文脉与地域的直观性 |
4.3 信息图表传达效率的全面性 |
4.3.1 不停重复的力量性 |
4.3.2 理解能力的两面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图表中准确高效的综合呈现 |
5.1 传达效率与信息图表设计的表述行为 |
5.1.1 信息图表传达的表述形态 |
5.1.2 信息图表传达的表述导向 |
5.1.3 信息图表传达的表达流程 |
5.1.4 传达效率的表述检验方式 |
5.2 传达效率与信息图表设计的逻辑秩序 |
5.2.1 信息图表的平面秩序 |
5.2.2 信息图表的时间秩序 |
5.2.3 信息图表的空间秩序 |
5.2.4 信息图表的互动秩序 |
5.3 传达效率与信息图表设计的辅助技术 |
5.3.1 眼动追踪方法的应用 |
5.3.2 三维视觉测量的应用 |
5.3.3 数据无缝集成的应用 |
5.4 传达效率与信息图表设计的延伸领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信息图形《富家地史的形象化》为例进行传达效率分析 |
6.1《富家地史的形象化》前期传达目标的调研 |
6.1.1《富家地史的形象化》的传达主题与背景 |
6.1.2《富家地史的形象化》的传达内容与方式 |
6.2《富家地史的形象化》中期传达过程的解析 |
6.2.1《富家地史的形象化》的效率属性 |
6.2.2《富家地史的形象化》的整体表现 |
6.3《富家地史的形象化》后期传达效率的评价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附件一 图录 |
附件二 表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明清之际耶稣会士《易经》与《圣经》会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及其不足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耶稣会在华传教历程与文化适应政策 |
第一节 天主教入华传教历程 |
一、第一次接触: 大秦景教 |
二、天主教在华传教事业的困境 |
第二节 耶稣会的诞生与传教基调 |
一、耶稣会的诞生 |
二、耶稣会的文化适应精神 |
第三节 耶稣会在中国的文化适应政策 |
一、利玛窦时期的文化适应策略 |
二、由礼仪之争引起的转向: 全面适应阶段 |
三、白晋聚焦《易经》的文化适应策略 |
第二章 耶稣会士与《易经》的相遇 |
第一节 耶稣会士对《易经》的介绍 |
一、初入华耶稣会士对《易经》的介绍 |
二、《中国哲学家孔子》中的《易经》形象 |
三、索隐派耶稣会士对《易经》的介绍 |
第二节 耶稣会士对《易经》的翻译 |
一、索隐派译《易经》 |
二、西方世界第一个《易经》全译本 |
第三章 耶稣会士以象数、卦爻辞与《圣经》的会通 |
第一节 耶稣会士以“数”会通 |
一、易学中的“数” |
二、耶稣会士以“数”会通的原因 |
三、耶稣会士以“数”会通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耶稣会士以“象”会通 |
一、易学中的“象” |
二、耶稣会士以“象”会通的原因 |
三、以汉字之“象”会通 |
第三节 耶稣会士以卦爻辞会通 |
一、以卦爻辞对《圣经》故事进行会通 |
二、以卦爻辞对天主教义进行会通: 以谦德为例 |
第四章 耶稣会士以基本易理范畴与《圣经》的会通 |
第一节 耶稣会士诠释“上帝” |
一、中国古经籍中的“上帝” |
二、从“天主”到“上帝” |
三、“术语之争”与“上帝” |
四、索隐派耶稣会士与“上帝” |
第二节 耶稣会士诠释“太极” |
一、“太极”的宇宙生成意义 |
二、“太极”非“天主” |
三、“太极”即“天主” |
四、论耶稣会士“太极”观诠释取向 |
第三节 耶稣会士诠释“圣人” |
一、中国传统“圣人”形象 |
二、“圣人”为耶稣 |
三、“圣人”为弥赛亚 |
四、论耶稣会士“圣人”观诠释取向 |
第五章 耶稣会士《易经》《圣经》会通的影响与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儒士对耶稣会士《易经》《圣经》会通的回应 |
一、护教儒士的回应 |
二、反教儒士的回应 |
第二节 耶稣会士《易经》研究在欧洲的回响 |
一、罗马教会对耶稣会士研《易》的反映 |
二、莱布尼茨的“二进制”与《易经》 |
三、耶稣会士与西方汉学的兴起 |
第三节 对耶稣会士《易经》《圣经》会通的回顾与反思 |
一、耶稣会士《易经》《圣经》会通的主体选择 |
二、耶稣会士《易经》《圣经》会通研究的文化困境 |
三、耶稣会士《易经》《圣经》会通研究的价值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图像的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诞生于视觉文化研究中的图像 |
(二)图像的认识机制 |
(三)基于图像的教学法 |
(四)图像与语文教学 |
(五)通过视频图像开展的教育研究 |
(六)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三、核心概念 |
(一)课堂教学 |
(二)图像 |
(三)教学设计 |
四、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一)混合研究 |
(二)量化研究:课堂教学中图像的现状 |
(三)质性研究:课堂教学的图像世界 |
(四)印证与整合: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资料整理 |
二、研究对象 |
(一)学科的选择:语文 |
(二)教学视频的选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录像资源库 |
(三)田野地点的选择:高山小学A校区 |
三、资料收集方法 |
(一)观察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物收集法 |
四、资料分析方法 |
(一)课堂录像资料 |
(二)田野工作资料 |
五、研究伦理 |
(一)知情同意 |
(二)尊重与平等 |
(三)无伤害与受益 |
第三章 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的内容 |
一、课堂教学中图像的类型 |
(一)图像的分类标准 |
(二)图片的类型 |
二、课堂教学中图片的载体、时长与来源 |
(一)课堂教学中图片的载体 |
(二)课堂教学中图片的时长 |
(三)课堂教学中图片的来源 |
三、图片类型、题材、年级的综合关系 |
(一)图片类型与题材的交叉分析 |
(二)图片类型、题材和年级的交叉分析 |
四、教学图片的特征 |
(一)教学图片数量多,题材多元,类型丰富 |
(二)教学图片具有载体单一、来源网络化、呈现时间短的特征 |
(三)教学图片使用具有年级差异 |
(四)教学图片以教学功能为核心 |
第四章 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的目的 |
一、教师理解的图像 |
(一)教师眼中的语文教学 |
(二)使用图像的作用 |
(三)图像介入语文教学的困惑 |
二、从图像到文字的转化机制 |
(一)内在精神图像:“脑海中的图像” |
(二)外部物质图像:外显的图像 |
(三)图像与文字的转化 |
(四)小结 |
三、图像的育人价值 |
(一)内在精神图像:教学中的图像人 |
(二)符号转化:图像与文字的交互生成 |
(三)回归经验:图像教学效果的源泉 |
第五章 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的过程 |
一、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方法的类型 |
(一)观看 |
(二)描述 |
(三)对比 |
(四)绘制 |
(五)想象 |
(六)回忆 |
二、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的策略 |
(一)图像感知策略 |
(二)图文转化策略 |
三、课堂教学中图像的认知步骤和教学机制 |
(一)图像认知的案例 |
(二)图像认知的步骤和顺序 |
(三)图像的教学机制 |
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一)图像介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样态 |
(二)图像的功能与价值 |
(三)使用图像的方法、策略和机制 |
二、建议与展望 |
(一)图像的价值与潜力 |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挑战 |
三、研究反思 |
(一)方法使用仍有欠缺 |
(二)图像研究的多学科特性 |
(三)图像表述的困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图像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记录表(示例) |
附录2 访谈记录表(教师) |
附录3 图像的教学设计的访谈提纲(教师) |
后记 |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6)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的传达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 |
一、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概念与相关性分析 |
(一)信息可视化的概述 |
(二)视觉表征的内涵和概念 |
(三)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传达机制 |
(四)本章小结 |
二、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符号构成 |
(一)图文符号 |
(二)色彩符号 |
(三)形式符号 |
(四)本章小结 |
三、信息可视化视觉认知表征理论研究 |
(一)内心图景理论 |
(二)记忆原理 |
(三)情感化设计理论 |
(四)习俗理论 |
(五)自然倾向理论 |
(六)本章小结 |
四、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应用分析 |
(一)应用原则 |
(二)应用形式与形态 |
(三)应用类型 |
(四)本章小结 |
五、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传达设计的思维与方法 |
(一)设计思维运用 |
(二)设计方法构建 |
(三)本章小结 |
六、“健康防护指南”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设计实践 |
(一)设计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
(二)设计思路构建和受众需求分析 |
(三)整合可视化信息内容 |
(四)设计的过程与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A:问卷调查 |
附录B:设计实践作品 |
(7)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867-1965年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背景 |
第一节 1867-1965年的法国与世界形势 |
第二节 殖民扩张和福音传播 |
一、法国在亚洲的殖民扩张 |
二、巴黎外方传教会在中国西南 |
第三节 法国东方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萌芽时期(1867-1899) |
第一节 纳西语料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
一、安邺的语言记录 |
二、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的研究与意义 |
三、拉古伯里的纳西语言系属关系探索 |
第二节 东巴经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
一、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收集和德微理亚的展示 |
二、拉古伯里、德微理亚的纳西文字研究 |
三、鲍楠的东巴经收集及译注 |
四、亨利·奥尔良王子的东巴经收集与译注 |
第三节 族群和宗教的初步研究 |
一、族称和分布 |
二、族群关系 |
三、宗教及其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发展时期(1900-1911) |
第一节 地方史料的法译及史地研究 |
一、宋嘉铭与《南诏野史》 |
二、苏利与《滇系》节选 |
三、夏之时与《法文中国坤舆详志》与《略志》 |
第二节 纳西语言文字研究 |
一、鲍楠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
二、玛德罗尔与彭茂美神父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
三、高尔蒂耶的词表及意义 |
四、高尔蒂耶的纳西文字研究 |
第三节 纳西社会风俗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史地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沙畹与《线路指南》和《丽江史地注释》 |
一、线路指南 |
二、丽江史地注释 |
第二节 沙畹与《木氏宦谱》 |
一、洛克对沙畹《木氏宦谱》评述的考辩 |
二、沙畹与杨慎的《木氏宦谱·序》 |
三、沙畹对《木氏宦谱》的考证、评述及其启示 |
第三节 沙畹与石鼓碑文 |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
二、石鼓正面碑文考证 |
三、沙畹石鼓碑刻研究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语言、文字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巴克的纳西语词表研究 |
一、巴克纳西语词表概况 |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采样 |
三、巴克的转写及对应的国际音标(IPA) |
四、巴克词表的意义 |
第二节 巴克的纳西语语法研究 |
一、词法 |
二、句法 |
第三节 巴克与劳费尔的纳西语语言系属关系研究 |
第四节 普鲁斯基的纳西语研究 |
第五节 巴克的文字研究 |
一、巴克的东巴经收藏及译注 |
二、巴克的纳西文字字典 |
三、巴克纳西文字研究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社会及宗教研究(1912-1965) |
第一节 巴克对纳西族地区的实地考察 |
第二节 纳西族名称、分布与迁移 |
第三节 纳西其它社会风俗 |
一、外貌及服饰 |
二、其它风俗 |
第四节 纳西宗教研究 |
一、多种宗教并存及影响 |
二、纳西人“自己的”宗教及仪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法国东方学、汉学研究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西方各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第三节 对中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手稿《抠古鬼的来历·请多格神》 |
附录二 :国立东方语言学院图书馆部分东巴经馆藏 |
附录三 :亨利·奥尔良《从东京湾到印度》中的东巴经手稿及译注 |
附录四 :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藏巴克捐赠的纳西族文物 |
附录五 :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维西纳西语-丽江纳西语词汇对照表 |
附录六 :拉古伯里收录的吉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么些手稿 |
附录七 :德微理亚《中国安南边境》中的东巴经手稿 |
附录八 :高尔蒂耶《麽些》中刊布的巴克东巴经书及纳西白描线稿 |
附录九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方国瑜先生石鼓碑文拓片 |
附录十 :巴克字典与方国瑜《纳西象形文字谱》的对应 |
附录十一:巴克“么些人居住的中国西部”地图 |
致谢 |
(8)交互式信息图形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章 信息图形设计概述 |
2.1 信息图形的历史演变 |
2.1.1 起源——史前时代到文字时代 |
2.1.2 早期——绘图学的发展 |
2.1.3 发展——信息图表的出现 |
2.1.4 繁荣——信息时代 |
2.2 信息图形设计定义及研究范围 |
2.2.1 概念定义 |
2.2.2 词义辨析 |
2.2.3 研究范围 |
2.3 信息图形设计研究新思路 |
2.3.1 信息时代下的“交互性” |
2.3.2 “交互性”与“视觉语言” |
小结 |
第3章 “交互性视觉元素”在界面中的应用 |
3.1 “交互性视觉元素”的基础构成 |
3.1.1 基本元素 |
3.1.2 交互元素 |
3.1.3 双重功能 |
3.2 “交互性视觉元素”的应用模式 |
3.2.1 基础模式 |
3.2.2 标签列表模式 |
3.2.3 多维数据模式 |
3.3 “交互性视觉元素”的应用分类 |
3.3.1 图形界面的概念定义 |
3.3.2 图形界面的基本分类 |
3.3.3 图形界面的设计应用 |
小结 |
第4章 “交互性视觉思维与符号”的识别与建构 |
4.1 “交互性视觉思维”的基本现象 |
4.1.1 中心凹现象 |
4.1.2 周边视觉现象 |
4.1.3 盲视现象 |
4.2 “交互性视觉思维”的识别模式 |
4.2.1 主特征识别 |
4.2.2 组成识别 |
4.2.3 结构识别 |
4.3 “交互性视觉符号”的建构方法 |
4.3.1 隐喻的概念 |
4.3.2 隐喻与象征 |
4.3.3 隐喻的构筑 |
小结 |
第5章 “交互性视觉语言”在网页信息图中的应用 |
5.1 风格分类 |
5.2 案例分析 |
5.2.1 说明型——“洞察力的演变” |
5.2.2 交流型——“心情计” |
5.2.3 操作型——“多边形的寓言:关于社会现象的互动页面” |
5.2.4 挖掘型——“15亿美元的世界贸易” |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9)信息图表设计的叙事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综述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5.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信息图表设计的叙事理论研究 |
2.1 信息图表设计叙事理论的概念界定 |
2.1.1 信息图表设计的概念及理论阐述 |
2.1.2 叙事及叙事学的概念界定 |
2.2 信息图表设计叙事形式的分类 |
2.2.1 解说 |
2.2.2 证明 |
2.2.3 隐喻 |
2.2.4 推理 |
2.2.5 体验 |
2.3 信息图表设计的叙事性 |
2.3.1 叙事必须有开头和结尾 |
2.3.2 叙事是一个双重的时间段落 |
2.3.3 叙事是一种话语 |
2.3.4 叙事使被讲述的事件“现实化” |
2.3.5 叙事是一系列事件的总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图表设计的叙事要素与原则探析 |
3.1 信息图表设计的叙事要素 |
3.1.1 信息图表设计的内容要素 |
3.1.2 信息图表设计的形式要素 |
3.2 信息图表设计的叙事原则 |
3.2.1 实用性原则 |
3.2.2 完整性原则 |
3.2.3 美观性原则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图表设计的叙事视角和结构研究 |
4.1 信息图表设计的多重叙事视角 |
4.1.1 零聚焦叙事 |
4.1.2 内聚焦叙事 |
4.1.3 外聚焦叙事 |
4.2 叙事结构的多样性 |
4.2.1 线性叙事结构 |
4.2.2 超文本叙事结构 |
4.2.3 碎片化叙事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图表的叙事特性研究 |
5.1 信息图表叙事的优越性 |
5.1.1 叙事题材的广泛性 |
5.1.2 叙事内容的复杂性 |
5.1.3 叙事时空的灵活性 |
5.2 信息图表叙事的动态性 |
5.2.1 叙事主体的非唯一性 |
5.2.2 叙事进程的预测性 |
5.2.3 叙事结果的揭示性 |
5.3 信息图表叙事的情感性 |
5.3.1 叙事呈现的简洁性 |
5.3.2 叙事体验的趣味性 |
5.3.3 叙事效果的象征性和隐喻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信息图表作品《对话电影》为例进行进行叙事性分析 |
6.1 《对话电影》叙事内容来源 |
6.1.1 《对话电影》的创作背景 |
6.1.2 《对话电影》的信息整理 |
6.2 《对话电影》叙事内容呈现 |
6.2.1 《对话电影》的叙事形式研究 |
6.2.2 《对话电影》的叙事视角解读 |
6.2.3 《对话电影》的叙事特性研究 |
第七章 总结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10)西柏坡景区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相关研究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信息可视化设计概述 |
2.1 信息可视化设计定义和发展 |
2.1.1 信息可视化设计定义 |
2.1.2 信息可视化的发展历程 |
2.1.3 信息可视化发展的必然性 |
2.2 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分类 |
2.3 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特点 |
2.4 信息可视化设计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体系 |
3 中国红色景区现状的信息可视化分析 |
3.1 中国红色景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3.1.1 中国红色景区的现状 |
3.1.2 中国红色景区的发展趋势 |
3.2 中国红色景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3.3 红色景区中信息可视化的必要性 |
3.4 红色景区中信息可视化的可行性 |
4 红色景区中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应用研究 |
4.1 红色景区中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原则 |
4.1.1 系统感知原则 |
4.1.2 交流互动原则 |
4.1.3 审美体验原则 |
4.2 红色景区中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要点 |
4.2.1 图形 |
4.2.2 文字 |
4.2.3 色彩 |
4.3 红色景区中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流程 |
5 西柏坡景区信息可视化设计实践 |
5.1 西柏坡景区调研分析 |
5.1.1 西柏坡景区介绍 |
5.1.2 西柏坡景区信息可视化现状 |
5.1.3 西柏坡景区信息用户的分析 |
5.2 西柏坡景区信息可视化设计 |
5.2.1 西柏坡景区信息图表设计 |
5.2.2 西柏坡景区游览指南 |
5.2.3 西柏坡景区信息内容相关设计衍生品 |
6 结论 |
6.1 本文创新点及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作品)、专利、比赛获奖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四、创建图表及运用象形文字(论文参考文献)
- [1]甲骨文视觉符号化在文字博物馆职业装中的应用研究[D]. 殷程科.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2]信息图表设计的传达效率研究[D]. 王晔.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明清之际耶稣会士《易经》与《圣经》会通研究[D]. 李丹. 山东大学, 2020(08)
-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图像的教学设计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信息可视化视觉表征的传达设计研究[D]. 王晓敏.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D]. 木艳娟.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交互式信息图形设计应用研究[D]. 朱冬玥.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9]信息图表设计的叙事性研究[D]. 包优左.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10]西柏坡景区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D]. 王卓文.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