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冠英道家思想与养生之道

郑冠英道家思想与养生之道

一、郑观应的道教思想及其养生之道(论文文献综述)

周有国[1](2019)在《海南定安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人们在享受有更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文化和精神层次的消费水平明显提升。近年来,道教文化资源已成为满足新的消费服务的重要资源,能够为人们提供文化和精神消费服务。道教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对游客具有极大吸引力,能够完美契合现代休闲旅游。以道教文化为主线,体验道教“天人合一”的理念,不仅可以欣赏旅游观光自然美景,还可以体验道教文化。海南定安有道教南宗圣地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优势,其中定安文笔峰道教文化苑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以及归纳演绎法,对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海南定安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情况,并分析总结海南定安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中问题主要有道教旅游景点过度商业化、旅游产品道教文化含量低、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分布不均、道教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规模较小等,文中提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创新理念开发道教文化旅游产品、注重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区域协同开发、加强道教文化研究避免同质化建设、实现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产业融合等对策,着重解决海南定安如何在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的利好政策下,利用宣传平台、开发新产品、激活新业态,突破桎梏,成功创立道教旅游胜地品牌。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理论创新、研究视角创新和措施创新。

方方[2](2019)在《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比较宗教领域,体育较少作为一个维度被纳入其中。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体育却与宗教关系密切。基督教对于近现代体育的勃发和国际传播作用突出,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无论在形态还是理论上都深受道教影响。从中古到近代,基督教、道教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体育的历史走向。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解读与比较,不仅有助于解决近代的体育问题,还将为基督教和道教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唯物主义史观作为认识论基础,以宗教比较作为主要方法,试图从基督教与道教的历史演变中,去探寻两者之于体育的关系,以期对宗教学术研究有所禆益。全文分上下两编,共计六章。上编内容集中于中古时期,即前三章内容。下编内容集中于近代时期,即后三章内容。现将每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中古时期基督教、道教视域中的体育。首先本章探讨了中世纪基督教与骑士体育、民间体育活动之间若即若离的张力关系。尽管中世纪各种体育活动不被正统教义与教会所认可,但却长期存在。这是因为教会出于现实需要而采取的模糊与暧昧的态度,同时,中世纪基督教义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张力与解释空间;其次分析了养生体育与道教关系,道教养生体育活动的兴盛,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养生体育实质上是道教的一种宗教修炼活动;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理论层面两大宗教关于体育活动认知的根本区别是身体观的差异,实践层面关涉到两大宗教与世俗世界的关系问题。第二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其对体育的影响。首先基督教身体观非常复杂,受希腊和希伯来文化的双重影响,教会对体育活动的敌视态度出发点并非敌视人的身体,而是敌视“肉身的欲望”;其次道教修炼活动发展出的养生体育活动,是建立在道教自身的身体观念之上,即高度重视“肉身”的存在,并将肉身与精神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指出道教的身体观理论与实践表现出自身高度完整性与内部的自洽性,促使养生体育活动在自身内部发展。而基督教在身体观念上充满了内在的分歧,使基督教在整体上对身体运动采取了一种矛盾的功利主义态度。第三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指出中世纪基督教在理论上对世俗世界所存在肯定与否定并存的复杂态度,这种态度与基督教重视实践的传统结合,造成了它对体育活动否定与利用并存的复杂现实关系;其次由于道教养生体育是道教沟通神圣与世俗的重要载体,反映出道教神圣与世俗世界之间关系密切;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基督教和体育复杂的关系显示出自身对世俗世界的适应性与自我调节能力,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和谐关系则折射出道教在对待圣俗关系方面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但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了对异于自身教义之事物的封闭性。第四章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首先指出“强身基督徒”思想出现及其体育实践,标志着近代基督教开始接受体育活动,反映出近代基督教自身发生改变;其次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始接受近代科学以适应时代变化,但与此同时道教自身却无法突破传统束缚,导致了养生体育和道教走上了分裂道路;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的内在灵活性与注重实践之传统,形成了对待新事物的开放性,使得体育运动与近代基督教发生了内在融通。而道教养生体育在接受近代科学时破坏了自古形成的养生体育与道教宗教理论之间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导致了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传统道教内在封闭性是导致此结果的要因。第五章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进入近代后,尽管仍存敌视体育运动和肉身的保守基督教派别,但在众多接受体育运动的新教派别中,肉身获得了合法地位,中古时代灵魂与肉体的紧张关系得到化解;随着养生体育与道教的分离,道教身体观发生了分裂,表现为世俗化的养生体育所代表的“世俗身体”和固守传统的修仙术为代表的“神性肉身”;对比二者,这种差异反映出两大宗教对于近代新环境与新元素的吸收与处理能力,即是否具有开放性。此外,近代体育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能否接纳与吸收体育科学,也反映出两大宗教身体观的理性化程度。第六章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近代英美基督教对体育运动的提倡体现了世俗化发展趋势,但仍主要服务于个人与社会的精神拯救,而且也有其时代的特殊性,它是近代基督教根据世俗世界变化而进行自身调整的一种手段;其次近代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折射出了道教传统上的神圣与世俗世界的割裂;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接纳体育运动是其成功适应世俗世界变化的结果,在新教对中世纪天主教思想的改造过程中,基督教内在世俗化与理性化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相对而言,由于道教传统与世俗世界过于接近,一旦世俗世界发生巨变,宗教目标往往难以做出有效调整,养生体育亦丧失了沟通神圣与世俗的功能。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本研究的现代启示。

刘哲[3](2017)在《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文中认为中医理论从《内经》成书,至后世历代的发展,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变化特点,这样的发展特点同当时的思想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从思想文化的视角,由源及流的解析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理论本来面目,厘清中医理论的发展现状,总结中医理论的发展规律,对我们判别中医理论研究的根本走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以思想文化对中医理论的建构是否起到直接作用作为宏观的历史分期的标准,将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就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部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各阶段的传统思想文化背景和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探讨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第五阶段,就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西方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部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该阶段的思想文化背景,从框架理论角度系统梳理当代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框架及其演变特点,探讨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综合以上研究内容总结思想文化视域下,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分别考察了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以及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第二部分为导论,对"中医理论及其发展特点""思想文化"及二者的关系进行界定,规定了本研究重点关注受思想文化深刻影响的医学理论发展特点,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思路与方法。第三部分,总结了先秦两汉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黄帝内经》为先秦两汉中医理论发展的代表,以《内经》的核心观念即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内涵及象思维的思维模式为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上述内容在先秦诸子着作中进行溯源。认为《内经》的精气学说源于古代哲学(以道家哲学、易学哲学为代表)对事物本源的认识,阴阳学说源于以《周易》《道德经》为代表的对阴阳的认识,五行学说源于以《尚书》为代表的对事物属性及关系的思考,象数思维模式源于以《周易》为代表的象数推理方法。先秦时期思想文化影响中医核心理论形成的原因是诸子之学与作为方技类的中医学根源于共同的自然道德的哲学背景,阴阳五行思想归本于自然道德的哲学,是天地人之间整体相应关系的规律性总结,圣人合道顺德为自然道德的哲学的见证者和核心传承者,也是医学核心理论的构建者。第四部分,总结了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医经的类编、注释与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剂和本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临床医学分科发展迅速,临床医学形成体系;养生学形成体系,服石解散为特色;"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复兴为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魏晋南北朝医学理论发展与名学的相关性探讨"、"中医理论的发展与玄学"、"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道教"、"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佛教"进行专题讨论。认为晋唐时期名学、玄学相继兴起,佛教传入、道教形成促成了这一时期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晋唐时期行医的主体门阀士人、道士、僧人等受这一时期思想文化濡染,对医学理论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第五部分,总结了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重视经典理论、提倡运气学说、新学肇兴与学派争鸣为宋明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宋明医学本经典、用运气、重求理受理学学风的影响,命门学说、节欲养生受理学理论影响进行了专题阐发。宋明理学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包括宋明时理学盛行创造了理学为主导的思想文化氛围,自北宋时开启了儒医传统,医者通儒学是将理学思想融于医学理论的必须条件。第六部分,总结早中期清代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重视医学经典理论研究为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医学尊经崇古的学风及考据的治学方法受清代学术思潮影响进行了专题阐发。认为朴学盛行的思想文化氛围,儒医及清儒做医学理论研究是清代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七部分,总结了清末至今思想文化背景,以统编中医教材为清末至今的中医理论共识性代表,梳理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包括了白话文表达,学科分化发展、重构了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中西医理论配合。就重构的理论体系而言,从古医籍至新的学科范式,以"中基"教材为例,当代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发展演变有以下特点:建立了"中基"的理论范式;区分哲理与医理、二者各自发展;相关概念、范畴被强化和弱化;建立了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精、阴、阳的框架。文言文变白话是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学科划分和学科分化与西方科学技术影响有直接关系,重构的理论体系发展演变与西方的概念思维、西医学影响有关,中医理论也受到唯物辩证观的影响。认为西方科学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发展的原因包括:西方科学文化以及西医学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传统思想文化被边缘化,中医学为求生存需参照西方科学标准来发展;教材编写专家及学生皆接受了西方科学文化教育,西方的概念思维模式成为主导思维模式,因此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是在概念思维指导下进行的。第八部分,从思想文化的视角探讨了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医理论发展呈现了三个"高峰"期——先秦两汉、宋明、清末至今,和两个"承平"期——晋唐和清代。先秦两汉的思想文化因直接影响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构建,因此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条件,其后的思想文化驱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体现在影响理论发展重心,丰富理论具体范畴,影响理论核心框架构建,影响思维方式,影响治学方法五个方面。医家在思想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形成、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和主导思维方式相对稳定传承,西方科学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统摄地位有降低趋势,概念思维强化。本文的创新点:从纵向上梳理历史各阶段的思想文化、总结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横向联系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此为基础,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探讨。为实现遵循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为基础、完善其理论体系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提供历史的、思想的借鉴。不足之处:因研究覆盖的时间跨度大、涉及的思想文化面较广、囊括的中医理论浩繁纷杂,因此提取出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中医理论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厉逸芝[4](2015)在《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源流及基础理论探究》文中提出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生产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科学遗产,是总结人类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智慧结晶,它所表现的关于气象、物候、农事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推动人类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可查阅的陈抟二十四节气坐功图是依据《黄帝内经》确立的运气原理发明的气功导引姿势,并与二十四节气相配。陈抟思想的核心是以阴阳交感的观点阐述宇宙万物的生成。二十四节气坐功图融汇了陈抟丰富的理论思想,体现了中医基础理论与古代哲学思想相结合的这一特点。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功有行气治病的功效,它属于气功的一种。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可以知道气功直接产生于我国的医疗实践活动。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是医疗气功和道教气功的典范之作。它既不是散式导引,又不是套路导引,从其源流来看,吸取了行气派气功的呼吸吐纳行气治病以此调身养心这一优势;导引派气功的特点就是依据《黄帝内经》确立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发明的气功导引以治疗疾病这是宋元时期导引气功学的典型;陈抟在内丹修炼理论源自道教,其虚无恬淡的个人修为也是道教修炼所追求的,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是融汇了陈抟道教修养思想和方法的综合体现。古人在医疗实践和对自身生命的体验中,发现人的基本生理活动包括气血的运行和阴阳的流注等生命现象,都是与天地四时、日月星辰的变迁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练功时间、经络理论与练功径路、漱咽吞津这三个方面。本文采用查阅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归纳法等方法梳理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历史源流,理清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基础理论构架。通过对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挖掘整理,既是对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术的传承和保护,也丰富了现代大众体育养生方法。本文意在促进中国传统养生术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满足现代社会对不同健身功法的需求,繁荣优秀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徐龙[5](2014)在《试论近代实业家的道教信仰 ——兼论郑观应求道济世思想》文中研究表明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其典型的多神崇拜具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道教发展至近代,出现了显着的变化(非出家制的道徒修行、董事会或理事会管理制度、道教慈善组织规模化)。在家俗居的道坛弟子在皈依道教的同时,依旧保有了他们既有的宗教信仰。作为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主体之一的近代商人群体(从事实业活动者几乎都称商人),他们所受道教的影响以及由此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无论这些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颇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在收集大量的资料基础上,从考察当时的社会环境入手,分析了近代道教发展的大势以及实业家的道教信仰缘由,深入探讨了道教伦理对实业家产生的影响以及实业家对近代道教发展所起的作用。同时从郑观应的道教信仰出发,对郑观应的求道济世思想进行详细分析和客观评价。

樊玥嫡[6](2013)在《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文中指出“兼爱”是墨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墨学在2000多年的流传中出现过“中绝”,但其影响依然存在,并以多样化的形式影响着中国社会。本文开篇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一章,简要阐述了墨子“兼爱”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出墨家思想来源于“夏礼”和儒家。接着是对墨家“兼爱”思想的提出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兼爱”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正是因为墨子师从儒家,所以本章的最后一节,将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进行比较,分析出儒家的仁爱在理论上存在悖论,而“兼爱”能够克服儒家“仁爱”的悖论。第二章,主要分析“兼爱”思想的特点。“兼爱”思想具有交互性,平等性和空想性。在伦理层面上,墨家的“兼爱”思想更具道德高度。“兼爱”平等性的特点也是相对于儒家的“爱有差等”,这种平等性也注定“兼爱”思想具有理论上的完美和实践上缺陷,进而推出“兼爱”具有空想性。作为核心范畴的“兼爱”已具空想性,已然会影响整个墨家思想的传播,从墨家“兼爱”思想的空想性,进一步分析出墨学衰微的原因,即“兼爱”思想本身的缺点和不足,以及进入汉武帝时代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文化政策的影响,加之墨学本身缺乏调节机制,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渐渐衰微,这些就是墨学衰微的主客观原因。第三章,墨子“兼爱”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墨学曾一度衰落,但其影响依然存在,在历史发展中对道教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进入清朝后期,由于先贤们的努力,墨学在近代得到了复兴和发展。“兼爱”思想对中国近代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对近代博爱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兼爱救世”人格的塑造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邵建[7](2012)在《郑观应社会关系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历史人物的人际交往与人际网络逐渐开始成为史学界诸多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这与以往主要关注历史人物的人生历程、政治经历、思想建树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于,此类研究更加注重从一个社会的人的角度来还原真实的、鲜活的历史人物。本文以郑观应的社会关系网作为研究对象。论文详细介绍了郑观应在亲缘、地缘、业缘、神缘等方面的个人关系网络,分析了他构建和维护人际关系网络的做法和风格,并以此探究其情感与个性,总结其社会关系网络的特点以及对他人生历程和事业发展产生的诸多影响。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郑观应的个性特点,本文专门进行了郑观应与经元善、盛宣怀等人关系的个案研究,重构了他与这些人物交往与关系演进的过程。本文还对郑观应的官场经历和修道历程及相关人际网络进行了重点研究,这也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郑观应的内心世界。

宋祥[8](2011)在《中国古代劝学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散文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学样式,它以体裁的多样性、题材的广泛性、形式的灵活性、语言的形象性等诸多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记录和传承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而劝学则是散文的古老主题之一,它既是一种思想主张,也是一种学术传统,更是一种民族心理,从“劝学”视角关注和研究“散文”不失为独特新颖的做法。我们把以劝学为主题或含有劝学内容的文章都称之为散文。这里的散文是最广义的散文,即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一切文章。从篇幅看,既有上万言甚至十几万言的着作,也有几十字的小文章;从体裁看,有制、论、文、表、序、疏、议、奏、书、说、诏、状、策、铭、箴、记、赞、颂、赋、启、诫、词、帖、跋等诸多类别,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样式;从语言的韵律看,既有韵文,也有散体文;从体例看,既有整体的文章,也有语录式的文段。劝学文是纷繁复杂而又博大精深的,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体裁多样、数量巨大,仅笔者搜集到的劝学文就有数千篇之多,分布在各个时期。本文研究的散文时期是从先秦到清末的整个古代,具体时期的划分采用前人学者的五分法,按照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五个时期。本文共分为七大部分:前言分五方面阐述,即选题的主要依据、劝学文研究概述、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和劝学文的界定等,其中研究概述部分主要从劝学思想的内涵、古代散文的内涵、古代散文的文体分类、古代散文的分期问题等几个视角进行综述,既介绍了这几个视角下相关研究的整体情况,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第一章为中国古代劝学散文总论,对劝学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体把握,分别论述了古代劝学文的思想根源和劝学文的文体分类两大问题。其中思想根源主要以子学思潮、经学思潮、理学思潮等学术思潮发展为脉络而阐述的,主要体现为“儒、释、道”三教地位的变化。劝学文的分类十分必要,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这里按照其功用将其分为学令、学谏、学规、学记、学论、学说、学箴、学赞、学训、学函、学篇等十类,并结合具体的文章进行了分析和阐释。第二至六章为中国古代劝学文分论。力图勾勒出劝学文发展的整体脉络,同时揭示每个历史时期劝学文的总体特点,阐释具有代表性的劝学文章及其主张。第二章为先秦劝学文。先分析了劝学文的产生,从诸侯割据及社会转型、“士”阶层的产生、官学衰落及私学兴起、散文的勃兴等四大方面进行了阐释。然后对先秦劝学文总体概况进行了介绍,介绍了先秦劝学的文献概况、语言特点、表现手法、劝学主张等内容。后三节专门介绍代表性的劝学文《论语》《学记》《劝学》,分析其劝学主张,领会其表达艺术。第三章为两汉劝学文。先总体介绍汉代劝学文发展的概况,然后分别介绍了贾谊、扬雄、董仲舒、司马谈父子、刘向父子、王充、王符、徐干、班固、蔡邕等人的劝学文,多是从劝学思想和艺术表现两大方面加以阐释。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劝学文。采用的仍是先总后分的结构,先对这个时期的劝学文作总体概述,提出了这一时期特色的地方,就是注重家庭教育。然后分节阐述了嵇康、傅玄、葛洪、颜之推、刘劭、周兴嗣、刘昼等多位学者的劝学文及其主张。第五章为唐宋劝学文。这是古代劝学文的鼎盛时期,劝学文的质量和数量较以往有长足提高。儒学发展、学校繁荣、科举实施、文学发展等诸多因素共同促进了劝学文的发展,这一时期成为阐释经典劝学文献的高峰,出现了州县学记等各种实用文体。本章主要对王通、韩愈、柳宗元、孔颖达、李翱、皮日休、林慎思、张弧、王安石、张载、程颢、程颐、朱熹、杨时、胡宏、陆九渊、叶适、王应麟等诸多学者的劝学文进行了介绍。第六章为元明清劝学文。元明清三代历史跨度较长,且处于封建社会的末世,劝学文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微和灭亡。这一时期多为少数民族统治,民族矛盾尖锐,又受到西学的冲击,各时期的劝学文发展不够平衡。此章还介绍了元代的许衡、程端礼、王守仁、顾炎武、颜元、曾国藩、张之洞、王相、黄宗羲、王夫之、王筠、王国维等学者的劝学文章劝学文随着历史的脚步走到了今天,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式,劝学文博大精深且弥足珍贵,既承载着古代的哲学思想,也从多个视角体现了文学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更对当今教育以无限启迪,激励中华学子不断前行。

卢伟[9](2011)在《郑观应道教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郑观应的道教思想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他修炼道教的起因是他从幼年起就体弱多病,而家族、家乡和上海、时代与社会对其道教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促成其道教信仰形成的重要因素。郑观应道教思想是对传统道教思想的继承,受到个人经历与社会时势等影响,形成了“仙道贵生”与“积善修道”的道教思想;其道教信仰,经历了一个从“求道救世”到“修炼成仙”的变化过程;其道教实践主要有两条,一是医学养生、修身积善。在长期的修炼过程中形成了他的医学思想和养生之道。而至于他的修身积善,主要就是做善事,积善成德。另一条就是修道访仙、修炼方术,进而达到济世、经世的目的。这也是郑观应求道访仙的途径。郑观应试图追求世俗的圆满和追求道教信仰的圆融,从早先的访仙求道来达到救国救世的希望,转向后来以个人修炼成仙的目的,体现了郑观应思想演变中的矛盾,以及转型期人物的内心困扰。

程杨[10](2010)在《近代道教慈善事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是一个战争频繁,天灾人祸不断,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时代。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就产生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并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此时期涌现了大量的慈善机构、慈善组织、慈善人物,它们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救济事业、公益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具有一种劝善思想。在近代中国,道教在近代慈善事业中是不应忽视的,它也是近代慈善事业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一方面提出了具有近代意识的道教慈善思想;另外一方面,建立了一批道教慈善组织,同时许多道教人士也积极的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并且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本文主要探索了近代道教的慈善事业,探讨了近代道教慈善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力求对其在近代慈善事业中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一个公正的评价,希望能够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分四个部分对道教的慈善进行探究:第一部分:论述近代道教的发展状况,分析道教在中国近代的衰败背景和原因。衰败的原因和背景可分为四个方面:官方对道教的态度,道教自身理论发展的缺陷和研究力度的不够,外来宗教的冲击(如:西方基督教传入),晚清以来的“庙产兴学”的影响。第二部分:论述了近代道教慈善的兴起与发展,详细分析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近代道教慈善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社会环境,晚清以来频繁的天灾,是道教发展慈善事业大的历史背景。道教的慈善思想自古以来就有,在近代吸收和借鉴了基督教的慈善事业经验,在原有的劝善思想基础上最终发展成了道教慈善思想。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进一步阐述和分析道教的慈善思想。一方面着重论述了近代道教慈善家的代表人郑观应的慈善思想,慈善实践活动。文中指出郑观应的慈善思想源自于道教慈善思想,他的活动不仅是传统的慈善事业的继续,也借鉴了西方慈善活动的经验。另一方面论述了近代的道院组织红卍字会的慈善事业。红卍字会是一个带有浓厚的道教慈善思想的组织。最后,论述了道教其他的一些细小的慈善事例,例如通过编撰善书来警示人们积德行善,一贯道的慈善事业,北京白云观的慈善事业,以及其他近代道教人物的慈善事迹等。第四部分:论述了道教慈善事业的影响,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近代道教慈善事业是对传统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且还有着道教的特质。同时对当时的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为现在的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一部分也分析了近代道教的慈善事业的局限性以及不足之处。

二、郑观应的道教思想及其养生之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观应的道教思想及其养生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定安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道教文化相关研究
        1.3.2 国内道教文化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道教
        2.1.2 文化与道教文化
        2.1.3 道教文化旅游资源
    2.2 相关理论
        2.2.1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区域协同发展理论
        2.2.3 产业融合理论
        2.2.4 地域分异理论
    2.3 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2.3.1 道教文化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2.3.2 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思路
第3章 海南定安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现状——以文笔峰为例
    3.1 定安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3.2 定安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
        3.2.1 道教文化活动情况
        3.2.2 定安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实践
    3.3 文笔峰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3.1 道教旅游景点过度商业化
        3.3.2 旅游产品道教文化含量低
        3.3.3 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分布不均
        3.3.4 道教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3.3.5 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发展规模较小
第4章 海南定安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升对策与保障措施
    4.1 提升海南定安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对策
        4.1.1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4.1.2 以创新理念开发道教文化旅游产品
        4.1.3 注重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区域协同开发
        4.1.4 加强道教文化研究避免同质化建设
        4.1.5 实现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产业融合
    4.2 保障措施
        4.2.1 加强与媒体的紧密联系
        4.2.2 增强游客参与度
        4.2.3 建设文化综合体验区
        4.2.4 拓展互联网营销手段
        4.2.5 强化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上篇
    第一章 两大宗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第一节 基督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一、基督教视域中体育活动的界定
        二、基督教与中古骑士体育
        三、基督教与中古民间体育活动
        第二节 道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一、道教视域中养生体育活动的界定
        二、养生体育活动及其特点
        三、古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宗教性质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二章 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对体育观念影响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一、中古基督教体育观念所体现出的身体观
        二、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历史渊源
        三、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争议
        第二节 古代道教的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一、古代道教养生体育中的身体观念
        二、道教身体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三章 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一、中古基督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
        二、体育观所折射出圣与俗的复杂关系
        第二节 古代道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一、道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及养生体育的地位
        二、道教的世俗化与养生体育的特殊角色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探讨
    古代部分小节
下篇
    第四章 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一、近代基督教新体育观念的出现
        二、近代英美基督教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三、近代基督教与体育运动关系变化的特征
        第二节 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变化及与道教关系的改变
        一、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科学化思想的出现
        二、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展状况与困境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的变化
        二、影响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变化因素的比较
    第五章 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身体观的变化
        一、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二、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特点及原因
        第二节 近代道教身体观念的变化
        一、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二、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的比较
        二、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原因的比较
    第六章 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一、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体现
        三、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近代道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一、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的体现
        三、与世俗世界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之比较
        二、实践层面之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 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思考
        2.1 缺乏整体把握
        2.2 对传统思想文化及中医理论存在误读
    3. 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相关性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3.1 中医基础理论
        3.2 中医诊断学
        3.3 中医内科学
        3.4 中医外科学
        3.5 中医妇科学
        3.6 中医儿科学
        3.7 总论教材编写模式
    4. 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相关性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导论
    1. 研究范畴的界定与解析
        1.1 中医理论及其发展特点
        1.2 思想文化
        1.3 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关系
    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部分 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先秦两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3. 先秦两汉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黄帝内经》精气学说溯源
        3.2 《黄帝内经》阴阳学说溯源
        3.3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溯源
        3.4 《黄帝内经》象思维溯源
    4. 先秦两汉思想文化影响中医核心理论形成的原因分析
        4.1 自然道德的思想文化背景
        4.2 圣人为医学核心理论的缔造者
    小结
第二部分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医经的类编、注释与基础理论的发展
        2.2 方剂和本草理论的发展
        2.3 临床医学分科发展迅速,临床医学形成体系
        2.4 养生学形成体系,服石解散为特色
        2.5 "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复兴
    3. 魏晋南北朝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魏晋南北朝医学理论发展与名学的相关性探讨
        3.2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玄学
        3.3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道教
        3.4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佛教
    4. 晋唐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三部分 宋明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宋明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重视经典理论与提倡运气学说
        2.2 新学肇兴与学派争鸣
    3. 宋明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宋明时期医学理论发展特点与理学学风的影响
        3.2 宋明医学理论受理学理论的影响举隅
    4. 宋明时期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四部分 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清代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1.1 明清实学、乾嘉朴学、今文经学思潮跌起
        1.2 传教士单方面传入西学
    2. 清代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3. 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清儒对医学经典理论的整理
        3.2 医家对医学经典理论的整理
        3.3 对医学经典理论传承的意义
    4. 清代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五部分 清末至今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清末至今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1.1 西学的全面引进和儒学各派的兴衰沉浮
        1.2 西学与传统
    2. 清末至今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语言表达由文言文变白话文
        2.2 医学学科划分和学科分化
        2.3 重构的理论体系
        2.4 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中西医理论配合
    3. 清末至今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文言文变白话与新文化运动
        3.2 学科划分、学科分化与西方科学文化
        3.3 重构的理论体系与西方科学文化
        3.4 中医理论受唯物辨证观影响举隅
    4. 清末至今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六部分 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探讨
    1. 中医理论发展呈现三个"高峰"期和两个"承平"期
    2. 思想文化影响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条件
    3. 思想文化驱动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4. 思想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医家发挥主体作用
    5. 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和主导思维方式相对稳定传承
    6. 西方科学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的统摄地位有降低趋势,概念思维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古籍文献目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源流及基础理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研究
    2.2 二十四节气与疾病的相关研究
    2.3 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相关研究
    2.4 陈抟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方法与创新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3.2.3 对比归纳法
    3.3 研究的创新
4 相关概念界定
    4.1 五运六气
        4.1.1 五运的概念
        4.1.2 六气的概念
        4.1.3 运气结合原理
    4.2 二十四节气
5 结果与分析
    5.1.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作者陈抟
        5.1.1 陈抟简介
        5.1.2 陈抟的思想概述
    5.2 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源流探析
        5.2.1 医疗气功
        5.2.2 道教气功
        5.2.3 小结
        5.2.4 现存各版本的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
    5.3 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的理论体系
        5.3.1 二十四节气导引坐功排序
        5.3.2 五运六气与二十四节气导引坐功
        5.3.3 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
        5.3.4 天人合一整体观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试论近代实业家的道教信仰 ——兼论郑观应求道济世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界定
    第三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近代道教研究回顾
        二、关于近代实业家的研究回顾
        三、关于实业家的道教信仰研究
    第四节 研究资料、内容及方法与学术价值
        一、本课题使用的研究资料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三、本文的学术价值
第一章 近代道教发展之大势
    第一节 近代道教发展式微及缘由
    第二节 近代道教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近代道教的活动向近代工商业汇合
第二章 道教伦理对近代实业家的影响
    第一节 道教伦理主要内容
        一、尊道贵德——最高信仰
        二、柔弱不争——处世与修养之法
        三、淡财寡欲——财富观
        四、诚信不欺——基本准则
        五、慈爱和同——追求与使命
        六、勤俭——道教徒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道教伦理对近代实业家的影响
        一、行善积德、淡泊财利——近代实业家的传统观念
        二、柔弱不争、以德报怨——近代实业家的人际交往理念
        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近代实业家的经济思想
        四、道教爱国思想——近代实业家重要的心灵依托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近代道教信仰实业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近代道教文化事业的赞助者
        一、刊印道教书籍,传播道教文化
        二、修建道观、道堂、道场
    第二节 近代道教慈善事业的支持者
第四章 郑观应的求道济世思想
    第一节 郑观应的生平及其宗教信仰之路
        一、郑观应生平简介
        二、郑观应的宗教信仰之路及其原因
    第二节 对郑观应求道济世思想的分析
        一、郑观应求道济世思想的实践
        二、郑观应实业与求道济世之关系分析
        三、评介
结论
附录1:郑观应主要生平事迹与道教活动
附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墨子“兼爱”思想的内涵和特征
    第一节 “兼爱”思想的内涵
        一、“兼爱”思想的形成基础
        二、“兼爱”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兼爱”与“仁爱”之异同
    第二节 “兼爱”思想的特征
        一、“兼爱”思想具有交互性
        二、“兼爱”思想具有平等性
        三、“兼爱”思想具有空想性
    第三节 从“兼爱”思想的内涵和特征看“墨学的衰微”
        一、从墨学思想本身来说,“兼爱”思想具有空想性
        二、“墨学中绝”受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影响
第二章 墨子“兼爱”思想对道教和基督教的影响
    第一节 “兼爱”思想对道教的影响
        一、“兼爱”学说与道教的起源
        二、早期道教经典中的“兼爱”思想
        三、“兼爱”学说与唐宋道教神仙思想的演变
        四、“兼爱”学说对金元新道教的影响
    第二节 “兼爱”对经典基督教传播的影响
        一、晚清时期的“基督教源于墨学说”
        二、“兼爱”思想对基督教传播的影响
        三、“兼爱”思想对基督教认识的思想影响
第三章 “兼爱”思想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潮的影响
    第一节 梁启超思想中的“兼爱”因子
        一、“兼爱”思想与博爱精神
        二、“兼爱”思想与社会主义思潮
    第二节 “兼爱”思想对人格精神的塑造
        一、孙诒让与梁启超等人对“兼爱”救世人格的推崇
        二、“兼爱”思想与谭嗣同的牺牲精神
        三、革命党人的刺杀风潮从侧面反映了“兼爱”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郑观应社会关系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资料来源
    四. 论文框架
第一章 事业发展与社会关系网
    1. 生平简介
    2. 事业发展与成功因素
    3. 郑观应社会关系网特点
    4. 郑观应的处世风格
第二章 亲缘网络
    1. 郑观应弃学从商的缘由分析
    2. 父母与兄弟
    3. 妻妾与子女
第三章 地缘网络
    1. 同乡与同乡会
    2. 与江浙士绅
    3. 郑观应与经元善关系研究
第四章 业缘网络
    1. 买办岁月与洋商关系
    2. 晚清商界的千手观音与洋务派官僚网络
    3. 官场沉浮与政界关系网
    4. 郑观应与盛宣怀关系研究
第五章 神缘网络
    1. 郑观应的道缘与修炼
    2. 郑观应与万启型及其道界关系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一. 郑观应社会关系网大事记
    二. 郑观应主要人脉关系名录
    三. 郑观应主要任职一览表
    四. 《盛宣怀档案》中郑观应、盛宣怀往来函、电目录
    五.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古代劝学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一、选题的主要依据
    二、劝学文研究概述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五、劝学文的界定
        (一) 劝学之理解
        (二) “劝学文”界定
第一章 中国古代劝学文总论
    第一节 古代劝学文的思想根源
        一、子学思潮的兴盛
        二、经学思潮与儒家独尊
        三、理学思潮与儒学复兴
    第二节 古代劝学文的分类
        一、学令
        二、学谏
        三、学规
        四、学记
        五、学论
        六、学箴
        七、学训
        八、学赞
        九、学函
        十、学篇
第二章 先秦:劝学文的产生
    第一节 劝学文的产生
        一、诸侯割据,社会转型
        二、“士”阶层的产生
        三、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四、散文的勃兴
    第二节 先秦劝学文概论
        一、先秦劝学文献概况
        二、先秦劝学文的语言特点
        三、先秦劝学文的表现手法
        四、先秦劝学文的劝学主张
    第三节 《论语》及孔子的劝学思想
        一、教与学的指导思想
        二、教与学的基本原则
        三、教与学的基本方法
        四、教与学的基本内容
        五、教与学的基本目标
        六、治学观念
    第四节 《礼记·学记》的劝学思想
        一、教育目的
        二、学校制度
        三、教学原则
        四、教学方法
        五、教师的作用
    第五节 《荀子·劝学》的劝学思想
        一、《劝学》蕴含的荀子的劝学思想
        二、荀子《劝学》的艺术特点
第三章 两汉:劝学文的发展
    第一节 两汉劝学文概论
        一、汉代散文发展的概况
        二、汉代劝学文概况
    第二节 贾谊、杨雄的劝学文
        一、贾谊《新书·劝学》
        二、扬雄《法言·学行》
    第三节 董仲舒的劝学文
        一、兴教化、行王道
        二、重儒学、求贤士
        三、修六艺、法春秋
    第四节 西汉其他劝学文
        一、司马谈父子的劝学文
        二、刘向父子的劝学文
    第五节 王充《论衡》
        一、学习作用论
        二、学习目标论
        三、学习策略论
    第六节 王符、徐干的劝学文
        一、王符《潜夫论·赞学》
        二、徐干《中论·治学》
    第七节 东汉其他劝学文
        一、班固及其《白虎通义》
        二、蔡邕及其《劝学篇》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劝学文的流变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劝学文概论
        一、儒学的衰落与重振
        二、学校教育的时兴时废
        三、家庭教育的发展和鼎盛
        四、散文的发展
        五、劝学文创作
    第二节 嵇康《嵇康集》
        一、嵇康的劝学思想
        二、嵇康散文的艺术特征
    第三节 傅玄《傅子》
        一、《傅子》的劝学思想
        二、《傅子》的艺术手法
    第四节 葛洪《抱朴子》
        一、葛洪《抱朴子》的劝学思想
        二、葛洪《抱朴子》的表达艺术
    第五节 颜之推《颜氏家训》
        一、《颜氏家训》的劝学思想
        二、《颜氏家训》的表现手法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其他劝学文
        一、刘劭的《人物志》
        二、周兴嗣的《千字文》
        三、刘昼的《刘子》
第五章 唐宋:劝学文的鼎盛
    第一节 唐宋劝学文概论
        一、儒学的发展
        二、学校的繁荣
        三、科举的实施
        四、散文的进步
        五、劝学文概况
    第二节 王通《中说》
        一、学习目的
        二、学习内容
        三、学习方法
    第三节 韩愈的劝学思想
        一、韩愈的劝学思想
        二、韩愈劝学文的表现手法
    第四节 唐代其他劝学文
        一、柳宗元的劝学文及思想
        二、孔颖达《五经正义》
        三、李翱《复性书》
        四、皮日休《皮子文薮》
        五、林慎思《续孟子》《伸蒙子》
        六、张弧《素履子》
    第五节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一、《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劝学思想
        二、《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表达艺术
    第六节 张载《经学理窟》
        一、张载的劝学思想
        二、张载劝学文的表达艺术
    第七节 程颢程颐的劝学文
        一、程颢的《识仁篇》
        二、二程的《粹言》
    第八节 朱熹的劝学文
        一、朱熹的劝学思想
        二、朱熹劝学文的表达艺术
    第九节 宋代其他劝学文
        一、杨时与《杨龟山集》
        二、胡宏与《知言》
        三、陆九渊与《陆九渊集》
        四、叶适《叶适集》
        五、王应麟与《困学纪闻》及《三字经》
第六章 元明清:劝学文的终结
    第一节 元明清劝学文概论
        一、儒学的发展
        二、学校的设置
        三、科举的实施
        四、散文的发展
        五、劝学文概况
    第二节 许衡《鲁斋遗书》
        一、兴学重教
        二、明德复理
        三、四书为先
        四、持敬审慎
    第三节 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一、程端礼的劝学思想
        二、程端礼劝学思想的表达艺术
    第四节 王守仁《传习录》《大学问》
        一、王守仁的劝学思想
        二、王守仁劝学文的表达艺术
    第五节 顾炎武的劝学文
        一、经世致用的学习目的论
        二、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的学习内容论
        三、学有本原博瞻通贯的学习方法论
    第六节 颜元《四存编》
        一、修己治人,内圣外王
        二、礼乐兵农,务实务用
        三、习讲兼顾,躬行实践
    第七节 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一、重视家教
        二、读书明理
        三、读书范围
        四、读书方法
    第八节 张之洞《劝学篇》
        一、张之洞的劝学思想
        二、张之洞《劝学篇》的表达艺术
    第九节 清代其他劝学文
        一、王相《女四书》
        二、黄宗羲《学校》
        三、王夫之《船山遗书》
        四、王筠《教童子法》
        五、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郑观应道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资料、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郑观应道教思想的背景
    第一节 家族与父亲
    第二节 香山和上海
    第三节 时代与风气
    第四节 治病与济世
第二章 郑观应道教思想的内容及其演变
    第一节 郑观应道教思想的内容
    第二节 郑观应道教思想的演变
第三章 郑观应道教济世实践
    第一节 郑观应医学实践
    第二节 郑观应慈善救灾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10)近代道教慈善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道教慈善事业背景
    第一节 近代之前的道教之发展
    第二节 近代时期的道教慈善之社会文化背景
        一、近代道教衰微缘由及缘由
        二、外来宗教之冲击
        三、天灾不断的中国近代社会
第二章 近代道教慈善思想管窥
    第一节 近代道教慈善理论之来源
        一、道教经典中的慈善思想
        二、劝善书中的慈善思想及在近代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近代道教代表人物之慈善思想
第三章 近代道教慈善事业管窥
    第一节 红卍字会及其道教慈善
    第二节 郑观应以及其道教慈善活动
    第三节 道教其它慈善事业
        一、劝善书、功过格的刊行
        二、近代道教各派别慈善救济活动
第四章 近代道教慈善事业的特点和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郑观应的道教思想及其养生之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定安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 周有国.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19(10)
  • [2]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D]. 方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D]. 刘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4]二十四节气坐功导引法源流及基础理论探究[D]. 厉逸芝. 武汉体育学院, 2015(12)
  • [5]试论近代实业家的道教信仰 ——兼论郑观应求道济世思想[D]. 徐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4)
  • [6]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D]. 樊玥嫡. 西南大学, 2013(12)
  • [7]郑观应社会关系网研究[D]. 邵建.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 [8]中国古代劝学文研究[D]. 宋祥.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9]郑观应道教思想研究[D]. 卢伟. 安徽财经大学, 2011(07)
  • [10]近代道教慈善事业研究[D]. 程杨.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郑冠英道家思想与养生之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