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在广阔的地域上散布着一簇簇独特的细胞,随机与永恒、无序与有机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传统聚落,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经过世世代代艰苦奋斗而创造的自然—社会—人相互关联的广泛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经历千百年的风雨沧桑,更替、演进、碰撞与融合、肯定又否定、分解又综合、博收又筛选、形成了至今丰富多彩的一笔宝贵财富。在全球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当今,中国景观发展面临着包含生态、文化、人性化在内的重重危机。树立时代地域景观理念,是我们如今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以黔东南苗族聚落为主体研究背景,架构了“形态、生态和情态之‘原风景’”的现代地域景观原型结构,从“生态、形态、情态”这三个层面来探寻现代地域景观之设计之本源;并以此揭示“原风景”创作的基本原则与营造精神。论文先从对黔东南苗族聚落的整体环境入手,剖析黔东南苗族聚落地区的地理生态背景和异质同构的多元混融文化圈层系统,及概括了与自然、人文环境和景观建筑对位呼应的黔东南苗族聚落“样态”总体特征。随后,论文分别以自然(生态)、文化(形态)、人情化(情态)之“原风景”的景观原型结构的作为研究切入点,对黔东南苗族聚落“原风景”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通过对黔东南苗族聚落“原风景”生态、形态、情态三个层面形而上的野性思维[2]的系统梳理,构建了现代地域景观生命原型的衍生机制,总结出“原风景”对现代地域景观创作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地域景观创作的思路作进一步的思考。本文有如下几点特征:1、深入黔东南州苗族聚落地区取得第一手的调研资料。2、通过对黔东南苗族聚落地域营造精神的追溯,在实际可操作性上对现代地域景观进行一定的探讨和思考。3、建构了“生态、形态、情态之‘原风景’”的现代地域景观原型理论框架体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集装箱改造在地域景观构建中的运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05)
- [2].蒋志鑫作品欣赏[J]. 中国艺术时空 2016(06)
- [3].浅析地域景观设计理论[J]. 四川水泥 2016(12)
- [4].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地域景观的研究[J]. 北方文学 2017(21)
- [5].重庆缆车地域景观体系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建构及对策[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6].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与地域景观特色的传承[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13(01)
- [7].浅谈“竹”对于地域景观发展的作用[J]. 现代园艺 2020(11)
- [8].媒介朝觐:对媒介地域景观的想象和向往[J]. 青年记者 2019(20)
- [9].日本地域景观的独特性及其可持续管理[J]. 风景园林 2019(09)
- [10].立足岭南传统人居环境,积淀地域景观实践与创新——访陆琦教授[J]. 广东园林 2019(06)
- [11].论明代八景诗的特性及八景诗的圈层影响机制——以曾啓八景诗为例[J]. 临沂大学学报 2020(03)
- [12].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分析[J]. 现代园艺 2017(04)
- [13].阳原-蔚县盆地地域发展研究[J]. 花卉 2020(06)
- [14].从地域景观到艺术符号:《潇湘图》的空间过程[J]. 人文杂志 2011(02)
- [15].民族文化旅游区地域景观设计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06)
- [16].地域景观:穿透生活的一个视角——评冯娜的诗[J].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3)
- [17].当代建筑与环境的共融[J]. 建筑与文化 2018(11)
- [18].基于类型学的地域景观研究[J]. 现代园艺 2015(07)
- [19].本土营造[J]. 建筑与文化 2015(05)
- [20].城市轨道交通与地域景观文化的融合发展[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01)
- [21].困守在苦难乡土中的西部世界——雪漠“大漠三部曲”中的地域文化探析[J]. 中国文艺家 2018(02)
- [22].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地域景观的研究[J]. 城市地理 2018(04)
- [23].淮安白马湖生态园地域景观特色营造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8(34)
- [24].林木有害生物发生现状与治理对策[J]. 陕西林业 2008(06)
- [25].基于视觉分析的城市地域景观控制引导研究[J]. 建筑学报 2016(S1)
- [26].地域景观与景观心理[J]. 山西建筑 2010(11)
- [27].地域景观、环境与身份认同——《爱药》的生态解读[J]. 国外文学 2010(02)
- [28].2009重庆城镇化再提速[J].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9(07)
- [29].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格局与过程研究[J]. 城市规划 2009(02)
- [30].论陕北八景文化兴起的主体因素[J]. 榆林学院学报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