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图画意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图画书,图画故事书,意象世界
图画意象论文文献综述
池丽英[1](2017)在《用讲述带幼儿走进图画书的意象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是提升幼儿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期刊2017年25期)
高修军[2](2017)在《图画叙事与意象叙事的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图画叙事和意象叙事有联系也有区别,图画叙事侧重言语实践,而意象叙事侧重于艺术审美。本文通过对二者的特征、分类进行梳理,试图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教育视界》期刊2017年02期)
陈红[3](2016)在《解读王维山水田园诗图画意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象的概念是指在我国古代文学阶段,诗人将主观情意融入诗中的一种客观现象,其基本范畴属于诗歌美学。诗人通过点染描绘感情,而人物性情则通过意象进行渗透。因此,本文主要解读有关于唐代着名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图画意象,并分析影响这些意象发生转变的有关因素。王维是一名多才多艺的诗人,其在音乐、作画和作诗方面都颇有造诣,而他熟练的将音乐和图画等巧妙的融入于诗中,使其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有更加全面的呈现。(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6年18期)
李敏[4](2015)在《图画书中鬼怪意象及其适宜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图画书的研究已经逐渐从作品本身转为关注读者的反应,而在图画书各个要素之中,主题、情节、角色都有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期望透过某一类图画书了解儿童对其中角色意象的理解。图画书的繁荣也带动了其中角色意象的丰富多元化,本文选取了一类图画书中常常出现且比较敏感的视觉意象——鬼怪,对该类图画书中的鬼怪意象特点进行内容分析,并结合现实中儿童对于鬼怪这类幻想事物的认知,试图了解儿童对这类图画书中鬼怪意象的理解。本文立足于文学阅读研究的读者反应理论和图式理论,采取质化研究的方法,对有出现鬼怪意象的图画书进行搜索并对其中鬼怪意象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儿童的认知现状为基础,通过阅读、绘画及谈话等方式了解儿童对图画书中鬼怪意象的反应和理解。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图画书中鬼怪意象的表情动作的关注对于其造型,而且儿童对鬼怪意象的恐惧情绪不仅产生于对鬼怪恐怖的外形,主要在于对其性格中邪恶而暴力成分的恐惧,并且男女生没有差异;儿童对于图画书中鬼怪意象的理解会依据自身生活经验进行不同程度的解构与重构,其对鬼怪意象的反应会受到阅读方式的影响。所选鬼怪意象图画书适合大班儿童阅读水平。本文最后一章立足于研究结论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对于儿童阅读理解图画书的过程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关注儿童阅读时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及对故事内容的重构,并对于有差异的理解持包容的态度,鼓励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表达,与图画书充分互动;其次,鬼怪意象图画书因其主题和内容的多元,并非都会让儿童产生恐惧情绪,因此建议幼儿教师和家长在为儿童选书过程中能够对鬼怪这类敏感主题的图画书作品予以一定的关注。(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5-03-18)
孙军[5](2012)在《原始彩陶图画的意象性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结合彩陶图画中的两种意象表现形式,分析了原始彩陶图画中的丰富意蕴所在,论述了彩陶图画意象的表现性及装饰性,并用西安半坡、甘肃临洮出土的彩陶实例,具体阐述了陶器上的图画如何传达意象。(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2年02期)
方卫平[6](2011)在《了不起的“一团乱麻”》一文中研究指出荷兰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夏洛特·德迈顿斯的无字图画书《黄气球》综合了丰富的意象与观念,以至于一位西方读者说,它乍看上去有如“一团乱麻”,但仔细阅读这本图画书的读者都会由衷地赞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团乱麻”! 《黄气球》拥有一个别致而又大气(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11-10-25)
叶姝[7](2009)在《图画书老鼠视觉意象研究:文学理论多维视野下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文艺理论是文艺学发展薄弱的一个环节,图画书理论作为新兴儿童文艺理论,其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这十年左右时间中国大陆兴起了引进出版和阅读图画书的热潮,图画书在大陆儿童生活中正在逐渐加重分量,也逐渐形成了图画书发展的土壤,图画书理论研究的需求正在加大。本文顺应这一需求,意欲踏上图画书理论研究的起始步伐,增进图画书爱好者对其加深理解,并推广图画书阅读。本文选取的是图画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动物意象之一——老鼠,并紧扣它作为视觉意象的特征,以经典并流行的老鼠图画书为文本,以各样文学理论为视角,参考国内外图画书理论家的观点,探求文本意义,发掘老鼠视觉意象的丰富内涵。这些具体操作的文学理论视角为:叙事学、符号学、意识形态理论、文化人类学。本文框架设计理论依据是意象的基本特征和“知识分子武器库”理论,通过对老鼠这一图画书典型意象文学理论多维视野下的解读,试图总结老鼠视觉意象的丰富内涵,展现儿童文学及视觉符号上的一些共性特征,完成一次文学理论作为“武器”来攻陷各样文本以获得意义的过程。从叙事学视角看经典老鼠图画书,分析如下: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叙事结构,常在文本中承担最后带来惊喜的叙事功能,并探讨它在叙事上反复性的特征,这是儿童作品的共性之一。符号学视角遵从的是培利·诺德曼的图画书符码分析理论,从老鼠图画书的封面和边框、情绪和氛围、象征符号等角度来看老鼠视觉意象。从意识形态视角来讨论的图画书主要是畅销书类文本,并从中归纳出多种意识形态假设的形式:基本情节、性别上的刻板印象,以及老鼠身体的“小”、服饰、爱吃、图画书故事的田园文学特征等。这些符号以其公式化、刻板化为特征,我们从中见到成人对儿童以及儿童文学的那些意识形态假设。文化人类学视角探讨的是台湾图画书作家刘宗慧的《老鼠娶新娘》,这是一本充满浓厚民族文化的图画书,这章将分析图画怎样通过老鼠视觉意象,以呼应甚至直接点题的方式来暗示并明确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内涵。本文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内涵总结如下:多子多福的观念,勤劳农事、家事的人生态度,人寿年丰、和谐安逸的人生期望。(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王继霞[8](2009)在《一幅丰盈纯美的图画——论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中的意象营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月"、"死亡"是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象征意象。它们不仅渗透着华夏民族共有的审美情感,而且从本质上寄寓着回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审美体验。(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期刊2009年02期)
刘介民[9](2005)在《意象是心灵上的图画》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意象的渊源及其互为影响、超越时空的意象差异、不同语境的理解与阐释以及意象作为文艺作品生命的细胞,并分析了它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11期)
童慧刚[10](2000)在《王维山水田园诗图画意象之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王维不仅能诗善画,而且面对相同的描摹对象──山水田园,以水墨渲染之画法融入语言文字之诗作,绘形求神,诗得画趣而具图画意象,可从“经营位置”的整体感、远近层次的空间感,“包孕片刻”的动态感、明暗浓淡的色彩感诸角度来解读和领悟。(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0年06期)
图画意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图画叙事和意象叙事有联系也有区别,图画叙事侧重言语实践,而意象叙事侧重于艺术审美。本文通过对二者的特征、分类进行梳理,试图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图画意象论文参考文献
[1].池丽英.用讲述带幼儿走进图画书的意象世界[J].福建教育.2017
[2].高修军.图画叙事与意象叙事的辨析[J].教育视界.2017
[3].陈红.解读王维山水田园诗图画意象[J].祖国.2016
[4].李敏.图画书中鬼怪意象及其适宜性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5].孙军.原始彩陶图画的意象性表现[J].艺术教育.2012
[6].方卫平.了不起的“一团乱麻”[N].中国教育报.2011
[7].叶姝.图画书老鼠视觉意象研究:文学理论多维视野下的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9
[8].王继霞.一幅丰盈纯美的图画——论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中的意象营构[J].阴山学刊.2009
[9].刘介民.意象是心灵上的图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0].童慧刚.王维山水田园诗图画意象之解读[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