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在系统梳理汉魏六朝咏扇诗文的基础上,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扇子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时代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不同审美文化意蕴。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从两汉时期的咏扇诗文入手,结合其他古籍中有关这一时期扇子的记载,探究两汉时扇子的实用功用和审美表现。两汉时期扇子的基本功用主要表现为遮风蔽日、引风纳凉两方面。这一时期的咏扇诗赋所咏对象以纨扇为主。西汉时期班婕妤的《怨诗》,奠定了扇子作为一种审美意象所蕴含的哀怨情调。这种情调与当时以“士不遇”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同声相应。由于两汉时期的大一统思想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盛行,所以汉代人多从实用的角度及“美人伦,厚教化”的政教功能和以物喻人的视角描写扇子。第二章主要从魏晋时期的咏扇诗文着眼,分析探讨了这一时期扇子的审美文化意蕴。魏晋时期,扇子的实用功能相对淡化,其艺术审美功能更加突出。与两汉不同,这一时期“羽扇”成了文人诗赋主要吟咏的对象。西晋时,在陆机《羽扇赋》为代表的一批江南文人的咏扇诗文中,“羽扇”作为南方文化的象征,与中原清谈名士的“麈尾”相抗衡,从中可见这一时期南北文化的激烈冲突。至东晋初年,顾荣手执羽扇定江南、王敦对羽扇改制,“羽扇”又有了新的文化意蕴。第三章主要以南北朝时期的咏扇诗文为基础,探究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扇意象及其文化意蕴。在宫体诗风的影响下,扇子的实用功能更加淡化,这一时期无论是纨扇还是羽扇,都成为宫体诗中凸显女性形象的附属品。此外,在儒释道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过程中,扇子的文化意蕴更为丰富多彩,羽扇和麈尾在形制上逐渐融合,而产生了麈尾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