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模式”与乡村治理结构创新](https://www.lw50.cn/thumb/c64f85a18bccb1fac4f1613a.webp)
论文摘要
乡村治理结构,是国家为治理乡村社会而建构的一整套组织体系、资源配置与制度安排,亦即乡村治理权力产生、运作与变更的制度安排与组织架构。乡村治理结构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能否健康有序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权能否在农村社会得到合理有效的行使,并且对国家发展的方向性选择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基础性影响。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治理改革,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有别于其他制度体制的独具特色的制度设计,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一次伟大的民主实践,是中国农村从传统政治走向现代政治的主要表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问世以来,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与实践一直在探索中稳健前行,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大进展,其中不乏极具创新意义的成功范例,河北省青县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代表。从2002年9月起,青县在全县农村逐步探索和推行了以“党支部领导、村代会作主、村委会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村代会常任制,被有关专家学者称为“青县模式”。其实质就是依据科学发展的理念,在现行法律和政策框架内,以创新型思维对村级组织架构、职能设置和运作方式进行重新整合,使村民自治制度更为科学合理,更加切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具操作性,在实践中发挥出最大效益和最佳效能。“青县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将村代会定为常设议事组织,并选举产生村代会主席,村代会在村民会议授权后行使村务工作的决策权和监督权,村代会主席负责召集村代会。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将“青县模式”的内涵简要概括为“健全一个组织,调整三个关系”。健全一个组织,就是健全村代会;调整三种关系,就是调整村党支部、村代会和村委会三个组织之间的关系。“青县模式”极大激发了基层党组织活力,改善和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消除了“两委”矛盾和干群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增强了村民参与村务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村民自治能力;促进了乡村公益事业建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新模式的全面推行,使青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有了领导新农村建设的可靠抓手,农民群众有了管理农村事务的体制性平台,农村权力运行有了刚性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长久动力。青县的做法和经验,为在更大范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提供了意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借鉴。“青县模式”近九年的运行实践表明,这一颇具开创意义的重大探索,以解决村民自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的领导这一主题,找准并扭住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坚持依法办事的契合点,找到了一条新形势下完善村民自治机制的有效途径,成为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标本意义的范例。青县“村治模式”,作为基层对乡村治理结构的重大实验与突破,有一个不断探索、逐步提高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他们虽然多次对村治规章和实施办法做出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并付诸工作实践,使这项改革从理论到实践都日渐成熟,但仍然存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的制度空间。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一) 选题原因和意义1、乡村治理结构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2、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3、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治理改革,是中国农村从传统到现代的政治和政治代表性的民主4、青县的乡村治理结构变革具有样板意义(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三)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四) 研究方法一、乡村治理结构概述(一) 乡村治理结构的内涵(二) 乡村治理结构合理化的客观标准1. 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2. 确保治理组织运行成本的最小化和乡村建设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3. 确保农村社会公民的参与度和治理政策的透明度(三)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乡村治理结构的基本平台二、“青县模式”是我国乡村治理结构创新的产物(一) 青县乡村治理结构产生的背景1. 推行村治新模式的三个基本背景2. 农村基层制度安排缺陷催生村民自治新模式3. “青县模式”源于治理落后村难题的客观需求(二) “青县模式”的主要内容与运行机制1. 青县模式的主要内容2. 青县模式的运行机制三、“青县模式”的主要成效及意义(一) 主要成效1. 激发了基层党组织活力,改善和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2. 消除了“两委”矛盾和干群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3. 增强了村民参与村务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村民自治能力4. 促进了乡村公益事业建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 社会各方面对“青县模式”的基本评价1.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等7 部委的充分肯定2. 《农村经济绿皮书?2004—2005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详细介绍3. 荣获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奖4. 民政部在青县组织了村民代表工作观摩培训5. “青县村治模式—农村反腐倡廉机制理论研讨会”对“青县模式”防治农村基层腐败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6. 《河北党的建设三十年》一书,充分肯定了青县村治新机制的实践意义7. 社会各界对“青县模式”给予深度报道和充分肯定(三) “青县模式”的重大意义1. 基层党组织有了领导新农村建设的可靠抓手,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 农民群众有了管理农村事务的平台,村委会有了依法办事的空间3. 村民自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4. 农村权力运行有了制衡机制,有效规范了村干部行为5. 反腐倡廉建设有了制度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6. 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动力,民生显著改善四、青县模式存在的疑虑和完善措施(一) 青县模式存在的疑虑1. 关于是否会削弱党的领导的问题2. 关于村代会主席职位设置的合法性问题3. 关于村民代表的补贴和管理成本问题4. 关于村委会的职能变化问题5. 关于村民代表的素质问题(二) 青县模式的完善措施1. 明确村党支部在村“两委”关系中的领导地位2.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3. 不断完善相关制度4. 着力提高村民代表素质5. 引进现代网络技术监管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青县模式论文; 乡村治理结构论文; 基层民主论文; 政治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