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联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抑瘤活性研究

脂联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抑瘤活性研究

论文题目: 脂联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抑瘤活性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作者: 王胜芬

导师: 韩佩珍

关键词: 球型结构域,重组蛋白,亲和层析,细胞增殖,血管形成

文献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肥胖是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肥胖与多种血管形成有关的疾病相关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脂肪组织不仅用于贮存能量而且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脂肪组织分泌多种活性多肽统称为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ACRP30,ADIPOQ,apM1基因转录产物)是近期发现的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具有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如向心性肥胖和2型糖尿病情况下,循环中脂联素水平下降。 近期有研究发现低脂联素水平可增加多种癌症发生的危险性。有体外实验研究表明,脂联素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通过鸡绒毛膜尿囊膜和小鼠角膜血管形成的体内实验发现,脂联素显著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因此,研究认为脂联素是血管形成的负调节因子。另有研究发现,脂联素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化成毛细管状结构,在体内刺激新生血管形成,因此,研究认为脂联素是血管形成的正调节因子。 由于目前关于脂联素对血管形成和肿瘤形成的影响还缺乏足够的证据,我们从事该研究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提供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克隆和表达全长ACRP30蛋白及ACRP30球型结构域蛋白,以得到纯化的重组蛋白;2.重组ACRP30对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用TRIzol试剂从小鼠脂肪组织中提取总RNA,用小鼠ACRP30序列特异性引物经RT-PCR扩增出全长ACRP30 cDNA序列,将目的序列插入pGEM-T载体,目的序列经DNA测序证实。实验采用原核系统表达目的蛋白,用含BamH Ⅰ的5’CTATATGGATCCGAAGATGACGTTAC 3’作为上游引物,用含HindⅢ的5’GTAGTGAAGCTTTCAGTTGGTATCATG 3’作为下游引物,扩增出去除信号肽的693bp的小鼠ACRP30 cDNA序列(18-247氨基酸),目的片段经BamH Ⅰ/HindⅢ双酶切后亚克隆至pET-32(a)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命名为pET-ACRP30,编码带有Trx.tag 和His6 tag的全长ACRP30融合蛋白。采用5’TATATGGATCCGCCGCTTATGTGT 3’作为上游引物,用同样的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gACRP30,编码含有Trx.tag和His6tag的ACRP30球型结构域融合蛋白

论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菌株及细胞株

质粒

引物

工具酶

DNA及蛋白质分子量标准

主要试剂

主要溶液

主要培养基

细胞培养耗材

鸡胚

主要仪器

实验方法

基因克隆部分

去信号肽ACRP30基因及球型结构域ACRP30基因获得入亚克隆

蛋白表达及纯化方法

体外、体内实验方法

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0-13

相关论文

  • [1].脂联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李榕.第四军医大学2008
  • [2].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D]. 包柄楠.重庆医科大学2004
  • [3].脂联素及其基因单链核苷酸多态性在正常糖耐量,糖耐量受损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研究[D]. 陈洁莉.天津医科大学2005
  • [4].脂联素脂肪组织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D]. 王淑芳.山东大学2005
  • [5].脂联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脂代谢中的作用[D]. 陈友国.苏州大学2006
  • [6].脂联素和PPARγ的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 罗素新.重庆医科大学2006
  • [7].构建人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D]. 李丙蓉.重庆医科大学2006
  • [8].猪抵抗素、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基因的克隆和分子特征[D]. 戴梦红.华中农业大学2005
  • [9].脂联素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 李长江.山东大学2007
  • [10].脂联素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的临床及基础研究[D]. 王珺楠.吉林大学2007

标签:;  ;  ;  ;  ;  

脂联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抑瘤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