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隧道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立交隧道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施工工艺的快速提升,为地下立交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使地下立交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然而,地下立交隧道跨度大、结构形式复杂,势必会产生新建隧道临近既有隧道施工的现象,从而引起既有隧道周围岩土体的再次扰动,导致一系列力学行为的变化,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将对既有隧道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规划中的重庆两江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相似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建隧道开挖过程中既有隧道力学行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①依据相似理论,结合重庆两江隧道工程实际,开展了地下立交隧道的相似模型试验研究。构建了拟分析的立交隧道模型与原型的相似比,确定了既有隧道支护的相似材料和围岩相似材料的配合比;根据单一圆形洞室基本力学理论确定了量测系统及其布置,并对边界荷载进行了设计。②通过相似模型试验动态模拟了立交隧道中正交下穿新建隧道的掘进,研究了既有隧道纵向上两个断面处的围岩变形、应力和支护结构内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既有隧道支护的存在对围岩变形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交叉部位处断面受新建隧道掘进的影响程度更大,交叉部位两侧处断面受影响范围更大。③基于有限元基本理论,结合建立的立交隧道模型,模拟了正交下穿新建隧道的掘进过程,主要分析了既有隧道纵向上距离交叉部位17m范围内的稳定性影响规律,包括拱顶、拱底和拱腰的竖向和水平位移、围岩内部相对位移、支护结构内力及周边围岩应力,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两种研究方法得到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④分析了立交隧道近接施工的各种影响因素,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四种隧道净距变化(0.25D、0.5D、0.75D、1.0D)对新建隧道掘进过程中既有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包括交叉部位围岩应力变化情况、既有隧道纵向上四个断面的位移和支护内力变化情况、围岩塑性区范围和塑性应变值大小等,对比分析后得出:两隧道间净距越小,围岩产生的拉应力区和拉应力值越大;隧道及围岩变形越大;支护结构附加内力越大;塑性区范围和塑性应变值越大。其中,在0.25D净距下塑性区在交叉部位围岩中完全贯通。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工程背景及意义
  • 1.1.2 学术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立交隧道工程实践
  • 1.2.2 立交隧道的近接度划分的研究现状
  • 1.2.3 立交隧道施工力学研究方法
  • 1.2.4 单一圆形洞室的一般力学原理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地下立交隧道相似模型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过程
  • 2.1 相似定理
  • 2.1.1 相似第一定理
  • 2.1.2 相似第二定理
  • 2.1.3 相似第三定理
  • 2.2 依托工程概况
  • 2.3 模型试验装置介绍
  • 2.3.1 综合试验系统与内加载系统
  • 2.3.2 外加载系统
  • 2.4 相似材料及参数确定
  • 2.4.1 几何相似常数及衬砌相似材料确定
  • 2.4.2 围岩相似材料选取及应力相似常数确定
  • 2.5 量测系统及原始地应力场设计
  • 2.5.1 量测系统及测点布置
  • 2.5.2 模型箱边界荷载设计
  • 2.5.3 加载与开挖模拟步骤设计
  • 2.6 模型试验过程
  • 2.7 本章小结
  • 3 地下立交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的试验结果分析
  • 3.1 围岩内部位移分析
  • 3.1.1 既有隧道1-1 断面分析
  • 3.1.2 既有隧道2-2 断面分析
  • 3.2 支护结构内力分析
  • 3.2.1 既有隧道1-1 断面分析
  • 3.2.2 既有隧道2-2 断面分析
  • 3.3 围岩应力分析
  • 3.3.1 既有隧道1-1 断面分析
  • 3.3.2 既有隧道2-2 断面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地下立交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
  • 4.1 计算基本理论
  • 4.1.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4.1.2 本构模型的选择
  • 4.2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边界处理及单元选择
  • 4.2.2 开挖工序确定
  • 4.2.3 计算参数选取
  • 4.3 结果分析
  • 4.3.1 位移变化分析
  • 4.3.2 支护结构内力变化分析
  • 4.3.3 围岩应力变化分析
  • 4.4 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4.1 围岩内部相对位移变化对比分析
  • 4.4.2 支护结构内力变化对比分析
  • 4.4.3 围岩应力变化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地下立交隧道净距对既有隧道力学效应的影响
  • 5.1 概述
  • 5.2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边界处理及单元选择
  • 5.2.2 开挖工序确定
  • 5.2.3 计算参数选取
  • 5.3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5.3.1 围岩应力变化对比分析
  • 5.3.2 位移变化对比分析
  • 5.3.3 支护结构内力变化对比分析
  • 5.3.4 塑性区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既有隧道改扩建工程的动态监测技术[J]. 福建交通科技 2019(06)
    • [2].近距离上穿既有地铁施工机理与变形控制研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02)
    • [3].新建管道施工对近距离既有隧道的影响及安全风险评估[J]. 交通科技 2020(02)
    • [4].基于当层法的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引起的变形预测模型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 2020(05)
    • [5].新建桥梁上跨既有隧道工程设计及其参数计算[J]. 四川水泥 2019(09)
    • [6].新建隧道平行既有隧道施工及爆破影响研究[J].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8(03)
    • [7].新建隧道上穿对既有隧道纵向位移的计算方法[J]. 安徽建筑 2018(06)
    • [8].机械开挖边坡对临近既有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 煤炭工程 2017(02)
    • [9].叠交隧道设计参数对既有隧道稳定性影响的动态模拟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 2017(01)
    • [10].既有隧道维修加固措施研究[J]. 四川建筑 2017(03)
    • [11].暗挖地铁车站平行下穿既有隧道的变形控制及规律研究[J]. 铁道学报 2017(11)
    • [12].控制爆破技术在临近既有隧道中的应用[J]. 建筑技术开发 2016(09)
    • [13].隧道不同收敛模式穿越既有隧道对比分析[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5(05)
    • [14].新建高速公路桥梁对既有隧道安全影响分析[J]. 现代隧道技术 2019(S1)
    • [15].新建黄土隧道开挖及支护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J]. 铁道勘察 2019(02)
    • [16].新隧道爆破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评价[J]. 公路隧道 2017(01)
    • [17].拟建上跨桥梁对下方既有隧道的安全影响分析[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06)
    • [18].新建隧道三台阶方法对既有隧道安全性影响[J]. 交通科技 2016(06)
    • [19].隧道长距离邻近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J]. 市政技术 2016(04)
    • [20].既有隧道改扩建方案研究[J]. 山西建筑 2015(10)
    • [21].新建公路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有限元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 2015(05)
    • [22].与既有隧道平行小净距的新建连拱隧道设计、施工方案优化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11)
    • [23].正交下穿施工对上部既有隧道安全的影响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4(02)
    • [24].软土盾构不同穿越形式对既有隧道扰动影响分析[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25].地铁盾构法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分析[J]. 隧道建设 2014(10)
    • [26].盾构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J]. 铁道建筑 2012(10)
    • [27].新建隧道近距离上穿既有隧道的力学分析及工程处理措施[J]. 现代隧道技术 2008(S1)
    • [28].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扰动效应分析[J]. 公路与汽运 2020(05)
    • [29].新建隧道爆破开挖对既有隧道影响及控制技术研究[J]. 北方交通 2019(01)
    • [30].复线隧道施工爆破对既有隧道安全性影响的技术研究[J]. 工程质量 2019(07)

    标签:;  ;  ;  ;  ;  

    立交隧道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