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肝脏是人类少数具有再生能力的器官之一,肝脏再生是生物体进化而来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目前对于肝脏再生研究表明,肝脏再生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再生与终止,但这三个阶段的发生、发展机制均尚未被彻底阐明。对于肝脏再生的认识也经历了三个过程,首先人们认为肝脏再生过程是以某一个蛋白因子为开关,一旦触动这个开关,肝脏再生过程就按照设计好的程序依次展开,直到再生完成而终止;后来人们认识到这个过程的复杂性,不是某一个蛋白能够决定的,而是某一条通路起到关键作用,但是事实上依然解释不了这个过程中的众多谜团;最后,人们认识到肝脏再生远比想象的还要复杂,它是一个多条信号通路参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在上述不同阶段的理论指导下,以往对于肝脏再生的研究都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单独的细胞因子或通路,而近来的研究则更注重宏观层面的研究,试图从全基因组来认识这个现象。本文在这种研究背景之下,采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绘制了肝脏再生过程中相关转录因子的蛋白相互作用图谱,试图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整体水平揭开肝脏再生的秘密。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肝脏再生过程中转录因子的筛选:首先,在全基因组水平筛选调控肝脏肿瘤细胞株SMMC7721生长的重要基因,共筛选了29,910个ORFs对细胞生长的刺激或抑制作用。通过单个ORF转染SMMC7721细胞,发现一批能够控制细胞生长的因子,其中包括129个转录因子。同时,本实验室还采用小鼠CCl4导致肝损伤的模型,以gene chip? mouse 430 2.0芯片检测了肝损伤过程中mRNA水平的基因表达谱。以芯片数据分析即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以及上述细胞生长筛选出的129个转录因子为基础,选择了32个既能够刺激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又在肝脏再生过程有表达量上调或下调的变化的ORFs,包括27个转录因子和5个磷酸激酶。经过这两个条件筛选,选择的32个ORFs编码蛋白与肝脏再生的调控被认为密切相关。2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网络的绘制:首先,将32个ORFs分别克隆到载体pGADT7(AD)和pGBKT7(BD),然后分别转化到酵母株AH109与Y187,经氨基酸缺陷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后,分别得到32个“诱饵”和“猎物”蛋白。第二步将每一个“诱饵”蛋白与每一个“猎物”蛋白进行报告基因自激活检测,共发现三个“诱饵”蛋白和两个“猎物”蛋白即BD-HBP1、BD-STAT3、BD-FOXM1、AD-FOXM1、AD-REA具有自激活能力,故这几个“诱饵”和“猎物”蛋白被排除在下一步一对一矩阵杂交之外;通过870次酵母双杂交-矩阵杂交实验,采用HIS3、LacZ、ADE2三个报告基因的平行测试,共发现64对相互作用,即至少激活一个报告基因的表达,依据对报告基因激活程度的鉴定又将这些相互作用按照强度分为Ⅰ、Ⅱ、Ⅲ和Ⅳ四类,共得到18对Ⅰ级、9对Ⅱ级、21对Ⅲ级和16对Ⅳ级相互作用,最后运用这些数据绘制出一张与肝脏再生相关转录因子间的蛋白互作网络图。3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网络质量的验证:为了验证蛋白互作网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采用与其它蛋白互作图谱比较、体外结合试验以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定量测定的办法检验了该网络的质量。通过与其它蛋白互作图谱对比发现,选择的32个ORFs中多个没有被提及,但是结果与已发表的结果相比有很高的相似性;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与谷光苷肽巯基转移酶沉淀试验(Glutathionine-S-transferase Pull-down, GST Pull-down)对通过酵母双杂交获得的64对相互作用中的13对进行进一步验证。将这13对互作的ORFs克隆到真核表达与原核表达载体,分别在大肠杆菌和HEK293T细胞中进行表达,然后运用Co-IP和GST Pull-down方法,证实了其中11对相互作用;采用β-半乳糖苷酶活性定量测定的办法不仅再一次验证了互作,还量化了相互作用激活报告基因的程度。通过以上实验,证实了酵母双杂交所获得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可靠性,以及由此绘制出的肝脏再生过程中转录因子互作网络的真实可靠性。4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网络在肝脏再生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对于肝脏再生过程中转录因子间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对肝脏再生的理解。本文通过分析肝脏再生过程中与STAT3和ATF3可能发生互作的所有蛋白以及该两种转录因子在肝脏再生过程的作用,把STAT3和ATF3作为调控肝脏再生蛋白互作网络研究的切入点,并推测FHL2-ATF3和FHL2-STAT3的互作在肝脏再生过程中起到抑制再生的作用;鉴于32个ORFs大多数都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值的功能,并且绝大多数互作蛋白对中至少有一个蛋白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特性。因此,我们绘制的网络可能起到抑制肝脏再生的作用。FHL2与ATF3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本论文首次发现的,它可能在调控肝脏再生后期结束再生的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目前这对相互作用在体内的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中。5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网络的后续研究:寻找相互作用结构域是研究蛋白互作的常用及有效方法。本研究中发现,有多个转录因子,如FHL2、ZNF408、ID3与ZNF212等,能够与众多蛋白发生互作,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即所谓的Hub蛋白。所以本文对其中的FHL2-ATF3、ZNF408-ZNF408这两对作用位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FHL2与ATF3这对相互作用中,FHL2的第一个结构域(即半个Lim)起主要的作用,而ATF3的转录激活结构域和抑制结构域均起到了作用;在ZNF408的自作用中,ZNF408中间的锌指重复序列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扩大PPI网络的信息量,用DLK和FP248筛选了人肝脏cDNA文库,得到近700个克隆,待下一步测序验证互作的蛋白。综上所述,本文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了一个与肝脏再生相关的调控肝细胞增殖转录因子间的蛋白互作网络;通过多种实验手段对网络的质量进行了验证;提出了蛋白互作网络对肝脏再生的调控机制;对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网络后期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本研究为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网络的生理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肝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初步为我们最终理解肝脏再生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森林对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影响[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14)
- [2].多酚类化合物与必需微量元素的相互作用[J]. 卫生研究 2019(06)
- [3].基于多标记学习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7(15)
- [4].根据实例浅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重要性[J]. 智富时代 2019(01)
- [5].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的教学重难点分析[J]. 考试周刊 2015(86)
- [6].少林的文化担当[J]. 少林与太极 2018(07)
- [7].美国“相互作用大学”及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02)
- [8].药物与饮食相互作用[J]. 中国乡村医药 2008(09)
- [9].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综述[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13)
- [10].谈音乐和旅游的关系及相互作用[J]. 大众文艺 2015(20)
- [11].微观对相互作用[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0(00)
- [12].五阶非线性对啁啾超短脉冲间相互作用的影响[J]. 应用光学 2013(04)
- [13].浅谈药物的相互作用[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19)
- [14].非线性土—结动力相互作用的时域子结构分析[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0(03)
- [15].相互作用·本质契合与规律生成——兼与鲁品越教授商榷[J]. 哲学动态 2008(10)
- [16].蛋白质-适配体相互作用预测的方法[J]. 医学信息 2020(10)
- [17].茶多酚与多糖的相互作用:作用机理及功能特性变化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19(02)
- [18].相得益彰:表观修饰的相互作用(英文)[J]. Science Bulletin 2015(10)
- [19].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痘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3(09)
- [20].涡模式的相互作用网[J]. 广西物理 2010(03)
- [21].从生活现象谈物理中的相互作用[J]. 才智 2019(18)
- [22].解读服饰时尚与音乐潮流的关系[J]. 文化产业 2018(21)
- [23].相互作用的各种统一和新的相互作用[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24].临床药师参与1例华法林与曲马多产生相互作用的病例分析[J]. 药学研究 2017(06)
- [25].校地相互作用及其制度逻辑——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为例[J]. 比较教育研究 2015(12)
- [26].暗物质之间或正在发生未知相互作用[J]. 前沿科学 2015(02)
- [27].再现生活“原形” 品析物理“原味”——谈“相互作用”复习[J]. 高中数理化 2014(Z2)
- [28].《相互作用》易错问题辨析[J].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 2013(10)
- [29].文化力[J]. 记者观察(下半月) 2010(06)
- [30].海草床中的海草-草食动物相互作用[J]. 生态学杂志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