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的古今诊疗概况

泄泻的古今诊疗概况

论文摘要

本综述通过对古籍文献中有关泄泻病因病机、经脉脏腑、治疗方法的查找,对现代中医及西医的认识、治疗方法的归纳以及对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果的搜集,从多方位对泄泻加以总结,为今后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泄泻一病,最早在《黄帝内经》书中有了与之相类似病症的记载。继《内经》之后,《难经·第五十七难》提出了五泄的病名和症状。汉代以后,医家对泄泻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多有研究。《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并分为虚寒,实滞,气利三种类型。汉代以后,医家对泄泻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多有研究。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泄泻叙论》、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泄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泄泻》均有对本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的论述。本病病因分外感和内伤,外感泄泻分为外感风泻、寒泻、热泻、暑泄、湿泻,内伤泄泻分为痰积、食积、脾虚、肝郁、肾虚泄泻。本病基本病机为脾病湿盛,病变之脏在脾,涉及肝、肾,治疗原则有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等九法。脾、胃、大肠、小肠与食物的消化最为密切。经脉中的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厥阴肝经以及经络中的手太阴肺经经别、手阳明大肠经经别、足阳明胃经经别、手太阳小肠经经别、足太阴脾经别络均直接连接这四个脏腑。古籍中记载很多针灸推拿治疗泄泻的方法。本综述归纳总结了《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灸资生经》、《针灸大全》、《针灸集成》等古籍中关于泄泻的论述,将其概括为具有主治泄泻作用的腧穴及针灸穴方两部分。古籍中有很多关于泄泻的论述,其中秦景明《症因脉治·泄泻》中对病因、症状、脉象以及治疗论述的较为详尽,并且证型全面,本综述介绍了其中的内容,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现代医学腹泻主要常见于以下几种病: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感染性结肠炎,克隆恩病,肠结核,肠易激综合症,细菌性痢疾,胆囊炎术后腹泻,经行腹泻等。本综述主要论述成人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腹泻。

论文目录

  •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古籍中关于泄泻的论述
  • 1. 概述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临床表现
  • 3.1 外感风泻
  • 3.2 外感寒泻
  • 3.3 外感热泻
  • 3.4 外感暑泄
  • 3.5 外感湿泻
  • 3.6 痰积泄泻
  • 3.7 食积泄泻
  • 3.8 脾虚泄泻
  • 3.9 肝郁泄泻
  • 3.10 肾虚泄泻
  • 4 治疗原则
  • 5 针灸推拿与泄泻
  • 5.1 与泄泻相关经络
  • 5.2 古籍中记载的针灸疗法
  • 5.3 灸法
  • 5.4 推拿治疗
  • 5.5 小结
  • 6 中药与泄泻
  • 6.1 外感风泻
  • 6.2 外感寒泻
  • 6.3 外感暑泻
  • 6.4 外感热泻
  • 6.5 外感湿泻
  • 6.6 积热泄泻
  • 6.7 积寒泄泻
  • 6.8 痰积泄泻
  • 6.9 食积泄泻
  • 6.10 脾虚泄泻
  • 6.11 肾虚五更泄泻
  • 6.12 酒积五更泄泻
  • 6.13 寒积五更泄泻
  • 6.14 食积五更泄泻
  • 6.15 肝火五更泄泻
  • 第二部分 泄泻的现代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泄泻的认识
  • 1.1 溃疡性结肠炎
  • 1.2 克罗恩病
  • 1.3 肠结核
  • 1.4 肠易激综合症
  • 2 泄泻的临床研究
  • 2.1 针灸推拿治疗
  • 2.2 汤药
  • 2.3 胶囊
  • 2.4 其他
  • 3 泄泻的机理研究
  • 3.1 对5-羟色胺的改变
  • 3.2 对SIgA的影响
  • 3.3 对SOD的改变
  • 3.4 抗炎与免疫
  • 3.5 对血流变的改变
  • 3.6 其他
  • 4 验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泄泻的古今诊疗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