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稳步进入后工业化即经济服务化时期,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全球服务业重组和调整步伐加快,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超过货物贸易,服务业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领域。服务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其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综合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进步的一项重大基础性举措。与工业相比,服务业具有明显的、较高的就业弹性,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对整个社会就业的带动效应。因此,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必须通过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这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前进,同时,城镇化进程又反哺经济发展。与工业相比,服务业对城镇化进程的的作用更为巨大,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新的服务业不断产生。衍生是服务业发生、发展的形式,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技术不断进步和产业市场不断成熟的必然结果,基于产业衍生所形成的服务业与母体产业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它的产生、发展将与母产业形成“共赢”局面,同时,母产业也可因服务业的衍生优化自身结构,从而达到产业综合竞争力大幅度的提升,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首先对研究的目的意义做了叙述,第二章是文章的理论基础,包括产业与产业链衍生理论、聚集经济理论、城镇功能理论等。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探讨了城镇化发展相关动力机制、发展阶段和服务业衍生成长的条件、阶段、路径。第五章研究了在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衍生的不同模式,并在第六章以湖北省城镇化进程现状为实例,提出了适合不同城镇化阶段服务业衍生的模式,最后对如何推进服务业衍生发展做出了相关政策上的建议。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1章 导论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 关于城镇(市)化的研究1.2.2 关于服务业的研究1.2.3 关于城镇化与服务业关系研究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 研究内容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2.1 产业与产业链衍生理论2.2 产业集群理论2.3 聚集经济理论2.4 城镇功能理论第3章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条件3.1 城镇化的内涵3.2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3.2.1 农村经济发展3.2.2 产业结构演变3.2.3 民营企业兴起3.2.4 相关制度推进3.3 城镇化发展的条件3.3.1 触发条件—工业化的影响3.3.2 后续条件—服务业的推进3.4 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第4章 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衍生成长的过程4.1 服务业衍生成长的条件4.1.1 产业竞争4.1.2 技术进步4.1.3 成熟产业市场4.2 服务业衍生成长的阶段4.3 服务业衍生成长的路径4.3.1 产业孵化式4.3.2 产业推动式4.3.3 产业分拆式4.3.4 技术渗透式第5章 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衍生成长的模式5.1 按衍生母体数量划分5.1.1 单亲衍生模式5.1.2 多亲衍生模式5.2 按衍生行业划分5.2.1 从第一产业衍生5.2.2 从第二产业衍生5.2.3 从第三产业衍生5.3 按表现形式划分5.3.1 内涵—裂变模式5.3.2 招商—聚变模式5.3.3 链状效应—横向联盟模式5.3.4 外包—牵引模式第6章 湖北省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衍生成长实证研究6.1 湖北省城镇化现状6.2 湖北省城镇化的不足6.2.1 城镇规模偏小,空间布局不合理6.2.2 城镇建设水平较低,基础建设更是薄弱6.2.3 经济水平发展不高,服务业所占比例过小6.2.4 城镇功能弱,聚集效应不明显6.3 湖北省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6.3.1 选择原则6.3.2 内涵—裂变模式6.3.3 招商—聚变模式6.3.4 链状效应—横向联盟模式6.3.5 外包—牵引模式6.4 湖北省城镇化进程中服务业衍生发展政策支撑体系6.4.1 合理的区域规划6.4.2 通畅的投融资体制6.4.3 良好的人才政策6.4.4 完善的法律体系第7章 总结与展望7.1 全文总结7.2 本文主要创新点7.3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城镇化论文; 服务业论文; 衍生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