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丰河北省丰宁县土城中学068350
摘要培养学生探究意识,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有自我挑战的勇气。爱因斯坦有句名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时时注意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关键词首问权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探究式
一、营造民主学习氛围,树立学生发问信心。
“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而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发问,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虽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我觉得这是有效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有效途径。“好问”是孩子的天性。而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可我们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问题”也越来越少了。究其原因,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首先,要把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放下戒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其次教学中还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树立学生信心,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和指导,尤其是学困生。消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例如:一次,我在教学中把“竞争”写成“竟争”,一个平时默默无语的学生举起了手,指出错误,我及时地表扬了他,当时他显得特别高兴,从那以后每节课我都会给她创设发言的机会,从此这个学生自信的风帆高高扬起,提问的热情和水平更高了,而且孩子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了。
二、还给学生“首问权”,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结合自己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几乎成了模式。而学生也在被动的阅读中产生了厌恶情绪,所以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莫名的现象:平时十分爱看小说的学生却不爱学习语文课本中的小说;十分健谈的学生到了课堂上却成了“哑巴”。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了,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对此,不少教师想出了许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如:直观演示、语言渲染等。但我们总不能每节课都找“直观教具”去演示;而习惯了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学生也会因习惯而没了兴趣,因而也就无法让学生长期地“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因此我们就应改变过去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问题式”教学方法,把“首问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被动回答问题的情境中走出来,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带着好奇心去阅读文章,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学习主体应得到的尊重。例如,当学生拿过一篇文章后,要引导学生根据写作背景和阅读需要初步提出问题,然后小组中交流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阅读文章。小组中相互交流问题和阅读结果。学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学生因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或解答了小组中其他同学的问题而获得了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学生有了比一比的意识,自然也就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活学生探究思维。
将发问权还给学生,教师还要加以引导,如让学生放任自流,课堂将会杂乱无章,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事与愿违,因此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要导读。拿过一篇文章,不要让学生盲目的发问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写作背景、阅读提示以及自己的好奇中获得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提问。在阅读目标、重点、难点都被揭示出来后,此时学生再进行阅读,就能更好的熟悉课文内容,也为进一步探究课文打下基础。
其次、教师要导疑。以前学生习惯了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现在突然把发问权还给学生,一时间,大多数学生还真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清头脑”不知问题从何提起,即便提出了问题也比较肤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有疑问的地方反复阅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例如我在讲《天上的街市》时,同学们在对字词朗读语调等提出问题后就不知再从何学起来;这时要引导学生就诗歌内容、主题、语言、写法等方面根据以前学习经验提出自己的疑问。于是就有学生问: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什么样?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与诗文中的故事为什么不一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一系列问题。经过小组共同研讨、教师点拨,同学们弄明白了课文所写内容,以及作者表达的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弄明白了想象和联想是诗歌的主要特点。学生提问水平提高了,学习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了。时间长了学生也就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和阅读方法。
第三、教师要导思。在疑问浮出水面后,教师不能包办解决问题。有疑问有争论,通过这样的途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例如,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写作背景找出答题思路;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来组织语言回答问题;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考虑问题,力求要全面回答问题;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感受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见解。
第四,要多层次导疑。在学生无疑而问,或质疑讨论解决一些常规问题后,教师要相时而动,通过反问逼疑的形式,向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自己忽视的可疑处豁然开朗,再次激起疑问的火花,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让学生从教材中再走出来,有机的把教材和生活联系起来。
四、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实现“大语文”观念。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课堂结束后就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再次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我认为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解决文学作品中的问题,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陶冶情操。逐步形成独立、自尊、健全的人格。实现“大语文”教学观念。如何做到这点,我认为首先,教师要有结课艺术。教师在总结每一节课时,在给一节课下结束语时,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带着课上的内容继续去思考、去幻想。其次,要为学生设计拓展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完成练习时不得不带着问题走进生活,在现实中、在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找到答案。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还需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有自我挑战的勇气,甚至有向学生请教的胸襟。我想,为了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也为了我们明天柳暗花明、春色满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自身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