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化感作用研究

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化感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人工纯林由于树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单一性、对物质吸收利用的选择性和对环境效应的特殊性,往往会出现土壤极化现象。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连栽障碍、地力衰退等问题已成为我国林学界和生态学界关注的热点。以往对人工林的研究也主要从竞争、种间分布格局以及生态位理论等方面去分析、探讨种间关系,而从生化他感角度研究种间关系的报道很鲜见。本文用油松、侧柏、樟子松、刺槐、小叶杨、旱柳、沙棘、柠条等不同针阔及乔灌树种人工林地的枯落叶浸提液对油松、侧柏、樟子松、刺槐等人工林树种进行室内发芽和幼苗试验,通过试验可以探讨不同针阔树种及乔灌树种的种间化感作用。为解决人工纯林连栽障碍问题,连栽生产力下降以及为人工林的树种更新和选择混交树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刺槐、油松、侧柏枯落叶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都是在低浓度时抑制作用较小,随着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大,并逐渐达到显著水平,无论哪个浓度,刺槐、油松、侧柏枯落叶浸提液对自身种子的萌发,酶活性、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及苗高、根长等外部形态指标都具有抑制作用,刺槐、油松、侧柏可能存在自毒作用。(2)侧柏、油松枯落叶浸提液对其他树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三个树种的发芽率、酶活性、根系活力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升高,浸提液浓度为0.005g.ml-1时,各项指标值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浓度为0.1g.ml-1时,各项指标值均小于对照,无论是对发芽还是幼苗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樟子松枯落叶浸提液对四个树种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浓度效应,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降低,对四个树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大;樟子松各项指标指标变化趋势与油松、侧柏、刺槐对其他树种的影响相似。浓度为0.1g.ml-1时基本完全抑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当浓度为0.005g.ml-1时,根系活力、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值最大。(3)刺槐对其他树种的化感作用和油松、侧柏对其他树种的化感作用影响趋势是一致的。(4)旱柳、小叶杨、沙棘、柠条枯落叶浸提液对四个树木种子萌发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除了0.1gml-1外),但不论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均不明显;对四个树种无论是外部形态指标还是生理指标的影响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各项指标对不同浓度浸提液的敏感程度不同,但都有一个达到最大值的浓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化感物质的来源
  • 1.2.2 化感物质的种类
  • 1.2.3 化感物质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测定项目
  • 2.1.4 技术路线
  • 2.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针叶乔木树种枯落叶浸提液对四个树种的化感作用
  • 3.1 油松对四个树种的化感作用
  • 3.1.1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2 对幼苗含水率的影响
  • 3.1.3 对幼苗外部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4 对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5 小结
  • 3.2 侧柏对四个树种的化感作用
  • 3.2.1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 对幼苗含水率的影响
  • 3.2.3 对幼苗外部形态指标影响
  • 3.2.4 对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樟子松对四个树种的化感作用
  • 3.3.1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2 对幼苗含水率的影响
  • 3.3.3 对幼苗外部形态指标的影响
  • 3.3.4 对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5 小结
  • 第四章 阔叶乔木树种枯落叶浸提液对四个树种的化感作用
  • 4.1 刺槐对四个树种的化感作用
  • 4.1.1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4.1.2 对幼苗含水率的影响
  • 4.1.3 对幼苗外部形态指标的影响
  • 4.1.4 对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 旱柳对四个树种化感作用研究
  • 4.2.1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4.2.2 对幼苗外部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3 对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4 对幼苗含水率的影响
  • 4.2.5 小结
  • 4.3 小叶杨对四个树种的化感作用
  • 4.3.1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4.3.2 对幼苗外部形态指标的影响
  • 4.3.3 对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4 对幼苗含水率的影响
  • 4.3.5 小结
  • 第五章 灌木树种枯落叶浸提液对四个树种的化感作用
  • 5.1 沙棘对四个树种的化感作用
  • 5.1.1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5.1.2 对幼苗外部形态指标的影响
  • 5.1.3 对幼苗含水率的影响
  • 5.1.4 对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5.1.5 小结
  • 5.2 柠条对四个树种的化感作用
  • 5.2.1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5.2.2 对幼苗外部形态指标的影响
  • 5.2.3 对幼苗含水率的影响
  • 5.2.4 对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5.2.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讨论
  • 6.1.1 阔叶乔木树种树种枯落叶浸提液对四个树种的化感作用
  • 6.1.2 针叶乔木树种树种枯落叶浸提液对四个树种的化感作用
  • 6.1.3 灌木树种枯落叶浸提液对四个树种的化感作用
  • 6.2 结论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波处理对樟子松木材化学组分含量影响[J]. 木材工业 2020(04)
    • [2].定边县沙地樟子松小苗栽植技术分析[J]. 种子科技 2020(13)
    • [3].樟子松红斑病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20(08)
    • [4].樟子松树皮腐熟理化性质变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7)
    • [5].简析樟子松育苗技术及管理[J]. 农业与技术 2019(01)
    • [6].论黑龙江樟子松造林的技术要点[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4)
    • [7].樟子松苗木培育技术浅谈[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4)
    • [8].樟子松育苗技术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4)
    • [9].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8)
    • [10].樟子松育苗技术及管理措施[J]. 江西农业 2019(06)
    • [11].樟子松常见病虫害及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9)
    • [12].榆林市横山区樟子松中幼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1)
    • [13].西藏引种樟子松造林可行性分析[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02)
    • [14].北方樟子松种植技术要点[J]. 南方农业 2019(18)
    • [15].浅谈樟子松育苗技术及管理[J]. 中国农业信息 2017(21)
    • [16].樟子松主要病害及其防治[J]. 中国农业信息 2017(23)
    • [17].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配套技术造林试验[J]. 防护林科技 2018(02)
    • [18].樟子松育苗及造林方法[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5)
    • [19].谈樟子松育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 山西农经 2018(10)
    • [20].北方樟子松造林的技术要点[J]. 南方农业 2018(17)
    • [21].半干旱地区樟子松育苗造林技术探析[J]. 农家参谋 2018(13)
    • [22].沙地天然樟子松径向生长对干旱的响应[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7)
    • [23].三株樟子松——试飞工程师诞生记[J]. 中国军转民 2018(06)
    • [24].概述北方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19)
    • [25].浅析樟子松自然类型的划分[J]. 防护林科技 2018(08)
    • [26].樟子松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浅谈[J]. 农业与技术 2018(16)
    • [27].故乡的樟子松[J]. 中国农垦 2018(10)
    • [28].两种基质对樟子松引种栽培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06)
    • [29].天然樟子松野生苗带土移植造林技术在防护林中的应用[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6(06)
    • [30].樟子松嫁接红松生长特性的影响因素[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1)

    标签:;  ;  ;  ;  ;  ;  

    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化感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