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艳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265300
摘要:教师通过回忆、思考、评价自己建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行为,找出自己与新课程、新教育的距离,确定需要学习的方向和范围,使原来的经验与学习乘上反思后,能使成长速度成倍增长。
关键词:教师反思成长速度成倍增长
一、时代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历史上,教师的特征经历了从长者为师到文化知识者为师再到文化知识传递者为师的演变过程。
在教学改革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教师再不能仅用已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喂”学生,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教师的角色至少要发生这样的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
二、探求新的成长途径
课程改革的实质性启动和日趋深化,要求我们必须作出相应的战略性调整,转变和更新教学理念和行为,保持和新课程同步成长,适应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教师成长方式基本上是:积累和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加上自己的业务学习和教育技能培训,再去在实践中实施。其成长公式可概括为:经验+学习=成长。
英国温·菲利普斯说过:教育是唯一值得富有思想的人认真思索的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对教师的成长研究已从原来注重对教师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训练转向教师个人反思自己教学经验的研究,美国学者杜威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我认为有了教学反思的成长公式可概括为:反思×(经验+学习)=成长。
三、反思与日常教学的结合
对个人的总体反思是必要的,面对整个的教育、教学改革,面对崭新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教育,我的教育理论和时代合拍吗?我的业务知识需要哪些方面的补充和“革新”?这是我们每人都应思考的大问题,但要成为一个更成熟、更理性和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高素质教师,更应该将反思内容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将反思的内容与教学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每一节课中都得到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一节课的反思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教学前的反思,第二是教学中的反思,第三是教学后的反思。
1.教学前的反思。当教师踏进课堂,进入漫长、复杂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时,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能够发现新问题,找到自己的不足,能够明确某种教学行为的成功与失败,依据的是教学中的反思。观察学生的反应,反思自己的行为,记录变化了的情境,对教师分析教学很有帮助。但是,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般不提倡当时更改,你观察的信息和问题应作为课后反思的依据。
2.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就是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观察和思考,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作出批判性的客观公正的分析判断。在分析判断的过程中,通常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1)这节课具体是怎样进行的?和我期望的有什么不同?(2)怎样用教学理论来解释课堂发生的重要事件?(3)教学过程中改变了教学设计中的哪些内容?为什么?(4)对这种活动或方法是否有更好的活动或方法来替代?(5)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最成功的是什么?最失败的是什么?(6)再一次上本节课,我会尝试哪一种模式或策略?(7)本节课还有什么问题我想不明白?我怎样才能找到答案?(8)通过上节课发现自己哪方面的知识有欠缺?应进行哪方面的学习?(9)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我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我是如何机智地处理这些问题的?(10)学生在讨论时出现了争议,我是如何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例如:节选本人对物体浮沉条件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师示范三种物体在水中的不同运动,学生观察。
教师只有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善于思考才能在众多的教学情境中提出有利于教学发展的问题,当教师发现问题时需要反思,提出问题时需要反思,解决问题时需要反思,经过“观察→行动→反思→再观察→再行动→再反思”,在循环的过程中教师就象插上翅膀飞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