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热管传热机理及传热性能的研究

振荡热管传热机理及传热性能的研究

论文摘要

电子器件日益严峻的散热问题促使振荡热管这种新型高效的传热元件倍受瞩目。与普通热管不同,振荡热管不是单纯的相变传热,而是集显热传热、相变传热、膨胀功于一体,涉及多物理学科的复杂汽液两相流系统,到目前人们还不能清楚地解释其机理。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是“振荡热管的传热机理及传热能性”,旨在探求影响因素与振荡热管传热性能间的关系,传热性能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以及振荡热管内部振荡流、传热及传质间内在的关系。本文提出了将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技术应用于传热性能的多因素分析;完善了毛细尺度下稳态液膜蒸发传热传质特性;建立了详细的振荡热管系统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控制方程,首次对振荡热管的传热机理作了初步完善的解释;首次推导出振荡热管当量导热系数的定性表达式,并提出了利用求解“导热反问题”的方法定量研究其当量导热系数。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振荡热管传热性能的多因素分析研究是以铜-水闭合回路振荡热管为对象,研究充液率、倾斜角度、加热水流量与传热功率间的关系。首先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合理地安排传热性能试验;然后采用统计技术处理试验数据,其中包括:假定传热功率与影响因素之间满足二阶多项式非线性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二阶模型的系数,并验证二阶模型的合理性;采用方差分析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影响的显著性程度;对回归模型求极值,得出最佳传热性能条件下因素的最优组合。结果显示:得出的二阶多项式非线性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三个影响因素与传热功率间的关系;在三个研究因素中,倾斜角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加热水流量和充液率,但他们间的交互影响不显著。(2)振荡热管基础理论研究是分别对其内部的液膜行为、液塞行为和汽泡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毛细管内液膜的稳定性、轮廓和传热传质特性,液塞受力和汽泡作功等物理现象。重点研究了毛细管内液膜稳态蒸发特性:在Nusselt膜理论假定的基础上,结合毛细管内液膜的特点,考虑液膜附加压力、界面热阻、液膜过热度,分别对液膜的平衡区、过渡区和宏观区建立了稳态蒸发模型相应的控制方程。以石英玻璃毛细管内水液膜蒸发为例,采用Runge-Kutta方法进行数值计算,结果显示:热质传递发生在过渡区和宏观区,在过渡区与宏观区的分界线附近具有很高的传热系数;与宏观区相比,过渡液膜区域长度很小,为微米级,但对整个液膜传热传质有相当的影响;脱附压力与毛细作用分别在过渡区和宏观区的附加压力中占主导地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振荡热管的特点
  • 1.3 振荡热管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统计技术振荡热管传热性能的多因素分析
  • 2.1 振荡热管传热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2.2 试验设计
  • 2.3 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
  • 2.4 铜-水振荡热管多因素分析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振荡热管理论基础分析与研究
  • 3.1 基础理论
  • 3.2 振荡热管局部单元分析
  • 3.3 液膜行为
  • 3.4 液塞行为
  • 3.5 汽泡行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振荡热管传热机理建模与分析
  • 4.1 振荡热管建模
  • 4.2 物性参数
  • 4.3 单液塞n 型振荡热管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振荡热管当量导热系数的研究
  • 5.1 当量导热系数的定性研究
  • 5.2 当量导热系数的定量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烹调中油传热机理及对植物性烹调原料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03)
    • [2].节能型多通道烘缸结构与传热机理[J]. 纸和造纸 2011(02)
    • [3].蒸汽滴状冷凝传热机理和实现方法的研究进展[J]. 流体机械 2009(10)
    • [4].氧枪的传热机理有哪些?[J].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14(05)
    • [5].氮气辅助蒸汽驱强化传热机理及成因探讨[J]. 特种油气藏 2018(02)
    • [6].基于六面体模型的开孔泡沫金属强化传热机理[J]. 化学工程 2016(11)
    • [7].控制棒驱动机构传热机理与隔热套性能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5(12)
    • [8].高性能建筑用窗之——窗户选择和设计中的节能问题:传热机理及性能指标[J]. 门窗 2011(02)
    • [9].基于三维实体建模的刷式密封传热机理数值研究[J]. 航空动力学报 2019(08)
    • [10].热管式蓄冷器的设计与热动力学分析[J]. 上海节能 2019(12)
    • [11].采用新传热机理的现代化电弧炉[J]. 冶金设备 2014(06)
    • [12].基于传热机理的实时冷负荷预测[J]. 中国测试 2015(07)
    • [13].低温下纳通道中纳米流体的传热机理[J]. 科学通报 2012(Z2)
    • [14].浅谈水暖暖气片的设计[J]. 山西建筑 2009(01)
    • [15].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热传导[J].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8(02)
    • [16].壳管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研究进展[J]. 机电设备 2020(04)
    • [17].碳纳米管在热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 电子机械工程 2016(06)
    • [18].壁面扰流影响边界层湍流拟序结构及强化传热机理的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9(03)
    • [19].热管壁面温度的理论研究与确定[J]. 工业加热 2016(04)
    • [20].不锈钢波纹管强化传热机理分析及在换热器中的应用[J]. 酒钢科技 2011(04)
    • [21].高速电主轴传热机理及温度测点优化分析[J]. 煤矿机械 2015(01)
    • [22].加热型卷烟烟具加热器温度场分布数值模拟[J]. 电子测量技术 2020(17)
    • [23].气凝胶——高超声速飞行器未来的“防火服”[J]. 科技传播 2016(19)
    • [24].浅谈民用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技术措施[J]. 门窗 2014(01)
    • [25].国内外热阻测试方法标准研究[J]. 中国纤检 2014(10)
    • [26].卧式氨冷凝器传热技术研究进展[J]. 石油化工设备 2013(01)
    • [27].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传热机理分析[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0(01)
    • [28].聚四氟乙烯表面滴状冷凝传热的理论模型与计算[J].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9(05)
    • [29].径向热管传热机理实验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30].抑制油料洞库油气爆炸传播的新技术设想[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9(05)

    标签:;  ;  ;  ;  ;  

    振荡热管传热机理及传热性能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