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溴替代技术条件下温室土壤生物群落特征及地下食物网研究

甲基溴替代技术条件下温室土壤生物群落特征及地下食物网研究

论文题目: 甲基溴替代技术条件下温室土壤生物群落特征及地下食物网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态学

作者: 陈国康

导师: 宇振荣,曹志平

关键词: 甲基溴,替代技术,土壤生物,食物网,番茄,温室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研究基于中国-意大利环境合作项目青州试点2002~2003年开展的实验工作,重点对甲基溴替代技术条件下温室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及食物网特征等加以分析和比较。文章围绕(1)土壤消毒措施对温室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4种土栖真菌、螨类及弹尾目的扰动作用,(2)作为甲基溴替代技术之一的番茄抗性砧木SIS-1(Lycopersicon lycopersicum×Lhirsutum)在抗土传病害的同时对根围上述几项生物特征的影响,(3)温室土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构成特征、两番茄品种间的食物网比较、面向有机体模型、食物网的时间变异及对土壤消毒措施的响应,等层面逐步阐述,目的在于探讨温室土壤生物群落及其构成的食物网对土壤消毒措施、番茄抗性砧木的响应机制。研究得主要结果如下: 同对照和太阳能+生防制剂处理相比,甲基溴和威百亩等4个化学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P<0.05)。包括太阳能+生防制剂处理的5个土壤消毒措施降低了土壤微生物、4种土栖真菌(镰刀菌、疫霉菌、腐霉菌和木霉菌)和螨类的数量水平,螨类群落物种数、多样性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螨类群落中的弱势类群对土壤消毒措施反应更为敏感,但从较长期的尺度看,消毒措施则明显降低了优势类群的数量,因而对螨类群落数量动态表现为“削峰”作用,并且提高了螨类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聚类分析也印证了土壤消毒对螨类群落的重要影响。该温室土壤弹尾目在番茄整个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数量水平,受消毒处理波及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消毒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它直接改变了土壤某些矿质营养的供给形式,从而间接影响了微生物及更高营养级的食微动物、捕食性动物的群落特征。 与感病的毛粉品种(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相比,番茄抗性砧木具有综合控制根结线虫病、立枯病、猝倒病及蕨叶病毒病的显著效果,有效降低了幼苗死亡率及收获期根结线虫的为害(P<0.05)。抗性砧木抑制了根围4种真菌的种群增长,降低了土壤螨类及弹尾目数量,也表现出同于消毒处理对螨类数量波动的“削峰”作用、对维持弹尾目种群的稳定性上。但与土壤消毒措施不同的是,抗性砧木作为一种生物处理防病措施,显著提高了螨类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度水平(P<0.05),促使了群落结构随时间发生明显的更替,在番茄生长期时间尺度上促成了螨类群落构成的多样化及物种分布的均匀性。 划分生物营养类群并将其数量转换为生物量,有助于更清楚地其在食物网的功能和地位。该温室番茄根围食物网是以细菌为基础的食物网,微生物、原生动物占据了土壤食物网的绝大部分,是金字塔“塔基”,其次为螨类、线虫和弹尾目,组成了“塔尖”。土壤食物网是地下C循环的必须途径,面向生物有机体模型(也称食物网模型)的建立,帮助我们了解了土壤有机C经由食物网流动循环的途径和方向,认识了各营养级生物的地位和功能,该食物网模型既定性地赋予了其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又定量地给各功能成分赋值,直观地勾勒了各营养功能类群在土壤食物网中的分解、捕食作用。基于食细菌和基于食真菌的2条分解食物链路径构成了该温室土壤腐屑食物链,前者包括细菌、原生动物、食细菌线虫,后者包括真菌、食真菌线虫、食真菌螨类、食真菌弹尾目,且前者所含生物量碳明显高于后者。3类捕食关系组成了该温室土壤捕食食物链:其一,植物(番茄)活根-食植物线虫-捕食性线虫-捕食性螨类;其二,食真菌线虫-捕食性线虫-捕食性螨类;其三,食真菌螨类/食真菌弹尾目/捕食性线虫-捕食性螨类捕食。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土壤生物的生态学研究

1.1 土壤生物是土壤圈的核心

1.2 土壤生物的组成及其功能

1.3 土壤食物网

2 土壤食物网及其生态功能

2.1 土壤食物网的研究意义

2.2 土壤食物网及其功能表现形式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 亟需解决的问题

3 土壤生物的研究方法

3.1 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3.2 土壤动物的研究方法

3.3 土壤食物网的研究方法

3.4 室内模拟实验

4 甲基溴应用及其替代技术研究进展

4.1 试验研究开展的背景

4.2 甲基溴的应用状况

4.3 甲基溴替代技术研究进展

5 研究目标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1 地点选择及背景调查

2 实验设计

2.1 实验材料

2.2 小区设计

2.3 土壤消毒处理

2.4 田间管理及病害调查

3 实验方法

3.1 土样采集

3.2 土壤的理化性质测定

3.3 生物特征调查

3.4 数据分析工具

第三章 甲基澳土壤消毒替代技术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1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 对根结线虫病害的影响

3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 对4种土栖真菌的影响

5 对土壤螨类的影响

6 对螨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7 对土壤弹尾目的影响

8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两个番茄品种根围土壤生物群落特征的比较

1 温室病害发生比较

2 品种间的微生物特征比较

3 品种间4种土栖真菌比较

4 品种间土壤螨类的比较

5 品种间弹尾目昆虫的比较

6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温室土壤食物网的基本特征

1 研究方法

1.1 细菌和真菌的生物量测定

1.2 各生物类群生物量碳的转换

1.3 各生物类群的营养功能划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菌和真菌的生物量

2.2 原生动物的生物量

2.3 线虫的生物量

2.4 微型节肢动物的生物量

2.5 各功能类群生物量的相关性

2.6 温室土壤食物网基本特征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温室土壤食物网模型

1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室土壤食物网C循环模型

2.2 温室土壤食物网的时间变异

2.3 土壤消毒处理对食物网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1 主要结论

1.1 消毒处理对温室土壤特征的影响

1.2 抗性砧木对根围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1.3 温室土壤食物网特征

2 研究展望

2.1 保护地与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

2.2 抗性砧木的根系分泌物研究-植物根际效应

2.3 土壤恢复生态学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黄淮海平原土壤节肢动物对耕作和施肥的响应[D]. 朱强根.南京林业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南疆果粮间作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及与土壤食物网的关系[D]. 刘艳斌.中国农业大学2015
  • [2].有机、无公害和常规蔬菜种植模式下温室土壤生物群落结构及食物网的特征研究[D]. 李钰飞.中国农业大学2014
  • [3].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影响及安全评价[D]. 林英华.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
  • [4].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土壤侵蚀和碳氮储量研究[D]. 门明新.中国农业大学2005
  • [5].蚯蚓活动对稻麦轮作土壤氮、磷的影响[D]. 王霞.南京农业大学2005
  • [6].湖泊底栖动物食物组成与食物网研究[D]. 刘学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
  • [7].稻田和岩溶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区系变化特点及其生态指示意义[D]. 向昌国.南京农业大学2006
  • [8].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土壤氮素矿化和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D]. 毛小芳.南京农业大学2006
  • [9].土壤生物消毒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评估及防治机理研究[D]. 范成明.云南农业大学2007
  • [10].长江口盐沼湿地食物网的初步研究:稳定同位素分析[D]. 全为民.复旦大学2007

标签:;  ;  ;  ;  ;  ;  

甲基溴替代技术条件下温室土壤生物群落特征及地下食物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