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勤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大理6727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慢性病患者,观察临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对疾病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中心2013年09月~2015年09月管理的慢性病患者72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慢性病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选择D1组(观察组36例)以及D2组(对照组36例)表示两组慢性病患者的组别名称。D1组:临床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D2组:临床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慢性病患者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慢性病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两方面,同D2组患者进行比较,D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针对慢性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成功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以及焦虑情绪,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慢性病;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141-02
近年来,伴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逐渐加快,患有各种老年疾病的患者例数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此种现象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步入老年阶段后,身体的器官功能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降低,患者自身免疫力也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从而存在较大概率患有各种疾病。伴随着慢性病患者的例数不断增加,临床研究有效方法进行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了确定最佳方法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干预,本文主要针对我中心管理的慢性病患者,临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心理以及抑郁心理获得显著缓解,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中心2013年09月~2015年09月慢性病患者72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慢性病患者的随机分组。分别选择D1组(观察组36例)以及D2组(对照组36例)表示两组慢性病患者的随机分组。D1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分布为57岁~89岁,平均年龄为(69.3±5.9)岁;D2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分布为59岁~85岁,平均年龄为(69.5±6.1)岁;将患有重大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将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将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两组慢性病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针对D2组慢性病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对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情况,对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将患者的内心陌生感有效消除,保证患者可以顺利配合临床医师的治疗[2]。针对D1组慢性病患者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最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1.3观察指标
选择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针对两组慢性病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进行评价,最终进行组间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慢性病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以形式表示两组慢性病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慢性病患者分别完成干预后,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两方面,同D2组患者进行比较,D1组患者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3.讨论
针对慢性病患者临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将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缓解,具体方法为:
3.1对患者实施一般性心理治疗
针对慢性病患者认真介绍疾病的有关情况,针对患者提出具体的建议,针对慢性病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耐心回答。在沟通过程中合理掌握沟通技巧,在感情以及言行方面同患者亲近,最终获得患者的充分信赖以及信任,有效融洽护患关系[3]。
3.2对患者实施个别心理指导
针对每例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针对患者给予个体化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倾诉要求护理人员耐心听取,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要求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看待自身所患疾病以及自身健康情况。有效树立患者的自信心,针对患者讲解焦虑以及抑郁心理对自身疾病产生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支持以及鼓励,将患者的负性情绪可以做到成功消除。
3.3对患者实施感觉护理
针对患者选择音乐疗法可以发挥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将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缓解。通过对患者实施放松训练以及音乐治疗,要求患者做规律深呼吸,将患者的情绪进行有效稳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个人兴趣,组织患者听音乐以及下棋等,将患者的抑郁情绪有效缓解,在病房摆设方面,需要亲情化以及家庭化,将住院患者的角色有效淡化。
3.4对患者实施集体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宣传资料,要求通俗易懂,在固定时间对患者相关知识宣传海报进行更换,每周对患者举办相关的座谈会,要求患者针对治疗经验能够耐心交流。在固定时间为患者举办健康心理俱乐部咨询会。要求护理专家针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讲解慢性病以及并发症的相关预防知识。
3.5针对患者给予家庭以及社会支持治疗
将患者同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要求社会相关人员以及患者家属可以有效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疾病治疗支持,将患者的孤独无助感有效缓解,有效树立同疾病对抗的信心,有效促进疾病的恢复。
总而言之,对慢性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消极心理得以有效缓解,针对疾病的治疗表现出显著的价值,最终成功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谭爱娇,阮洁梅,李晓嫦.心理干预及护理干预对肢体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3):304-305.
[2]吴恩梅.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06):111-112.
[3]何芳,袁艳蓉,倪兰英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干部慢性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06):57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