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红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直属机关幼儿园264100
摘要:大班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年,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对大班幼儿进行良好整理习惯的养成教育,包含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的态度、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培养时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多种形式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教师家长要作出表率,严格要求,反复抓,多鼓励,另外家园还要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整理习惯培养
幼儿3-6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新《纲要》在社会目标中也提出:"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可以使环境保持整洁,同时能使教师减轻负担,不用将许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理上。好的整理习惯还可以让幼儿顺利地进入小学的生活学习,此后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见,大班幼儿整理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一、班级幼儿不良整理习惯的具体表现
开学初班级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镜头一:晨间活动结束后,柜子里的物品杂乱无章,几种拼图混在一起,计算操作的材料放在了语言角,美工托盘里放满了废纸、剪刀和双面胶,油泥盖子和罐子分了家。镜头二:图书看完后书架上一片狼籍,有的图书倒着放,有的图书斜着放,有的图书封面和书分开了散落在一旁,还有的图书掉在地上。镜头三:户外活动结束回到教室,许多幼儿将自己的衣服直接往装衣服的筐中一扔,少数幼儿一团塞进筐里,只有个别幼儿叠整齐后才放入筐里。
二、培养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具体措施
针对幼儿种种整理的不良坏习惯我们进行了分析,经过近一学年的实践研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幼儿逐渐接受并慢慢强化,整理能力有了显著的发展。
1.教师的榜样作用,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纲要》明确指出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非常明确地强调了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和幼儿朝夕相处,是幼儿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会给幼儿以耳濡目染的影响,在教师潜移默化的长期熏陶下,幼儿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并以此来检验和调整自己。因此我们老师对班级里的物品都要固定位置摆放,让大家都知道物品摆放的固定位置,并且规定了“哪里拿,哪里放,用完了就放回去”的规则,老师们也逐渐都遵守了。教师有了良好的整理习惯,柜子上、钢琴上、活动室到处整洁了,没有看到多余的东西了,孩子们在不经意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了。只有自身正,才能正孩子。
2.师幼共同商讨,制定规则设计标志新《纲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处处渗透“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所以我们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怎样让我们的教室变得干净整洁”、“图书角的图书应该怎样摆放”等等,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规则,如物品从哪拿的还放哪去、外套随时脱随时叠整齐放好、笔和笔套不可以分家、图书角的图书应分类摆放等等。最后孩子们用图标的方法给每个区角都设计了相应的规则。为了保证让物品不随便摆放,为了让幼儿较快地收拾整理,孩子们还在每个区域给物品贴上了和物品相对应的图标,收拾起来就很容易归位。
3.开展多种活动方式,强化整理习惯的形成。我们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重复这样的行为。这样持之以恒、一贯要求、反复强化,建立动力定型,最终使幼儿形成了良好的整理习惯。
(1)丰富多彩的游戏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为此,我们给幼儿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小超市”、“服装店”、“小吃店”、“巧手坊”等,让幼儿随时都有机会在活动区参加活动,使他们有条理地收拾玩具、爱惜游戏材料,巩固了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这样,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经过多次重复,自然而然地、习以为常地形成与习得了。
(2)各种比赛活动。我们通过比赛活动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在每次比赛结束后,我会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进行评比“能干小小手”的活动,幼儿的整理习惯有了很大提高。
(3)及时鼓励和表扬。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需要经过长期的引导和教育。
4.家园密切合作,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整理习惯的培养不只是说教,而要家园共同配合,不断地将良好的整理习惯转化为幼儿个人的需要、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这样才能养成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于是,我们利用家长会、围绕在家庭中如何对幼儿进行整理习惯的培养展开了讨论,通过讨论,使家长知道培养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在家中不要事事包办,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应该给幼儿创造整理的机会,如让幼儿自己整理床铺,穿脱、折叠衣裤,整理自己的房间、玩具,周日整理好自己入园的箱包等。同时,要求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家长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并鼓励孩子继续保持良好的整理习惯。根据家长反映幼儿在家出现的整理习惯问题,我们老师也会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教育,在家园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互相补充,相互理解,注重幼儿良好整理习惯的培养,相得益彰,最大程度地促进了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