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本论文对江苏省6个典型地区淤泥中有机污染物的组成和含量及其随季节、泥层变化情况进行初步检测,以期为淤泥经疏浚后的综合利用以及疏浚工程的进行提供基础性数据和建议。首先,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淤泥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提取,采用GC/MS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分类并大体地进行定量。其次,选取典型的持久性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之一的多氯联苯作为分析检测目标,采用GC-ECD方法测定淤泥中多氯联苯的含量及变化规律。最后,检测对比絮凝脱水前后淤泥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古运河(2个季度)、太湖(3个季度)、连云港(4个季度)、横草路(3个季度)、洪泽湖(4个季度)、协兴港(3个季度)淤泥检测出有机物种类分别为48、104、127、78、95、67个;检测到6个地区淤泥中多氯联苯的含量范围分别为连云港0.67~4.47 ng/g、协兴港1.35~4.14 ng/g、太湖1.21~11.86ng/g、洪泽湖1.46~7.25 ng/g、古运河16.43~62.90 ng/g、横草路0.23~3.51 ng/g;实验的加标回收率为91.1%~111.8%;淤泥经絮凝脱水处理后,水样中未检出PCBs。由此说明,淤泥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和种类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周边人类活动多的地区淤泥中有机污染物的检出率及含量比周边人类活动少的地区高。从总体上看,该6个地区淤泥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低于农用淤泥的控制标准,疏浚淤泥中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含量远低于农用淤泥的控制标准(0.2 mg/kg)。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疏浚淤泥1.1.1 疏浚淤泥现状1.1.2 淤泥的处置1.1.3 淤泥的农用资源化存在的问题1.1.4 淤泥的脱水处理1.2 有机污染物1.2.1 多环芳烃1.2.2 二恶英1.3 多氯联苯1.3.1 多氯联苯概述1.3.2 多氯联苯的危害及污染现状1.3.3 多氯联苯的控制标准及处理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 关于淤泥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1.4.2 PCBs的研究现状1.4.3 存在问题1.5 本文研究课题的主要任务1.5.1 研究内容及需解决的问题1.5.2 研究目标及意义2 相关原理2.1 样品准备的相关工作2.2 萃取原理2.3 GC分析原理2.3.1 质谱(MS)工作原理2.3.2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工作原理2.4 加标回收率2.5 精密度3 实验部分3.1 实验原料和仪器3.1.1 实验原料和规格3.1.2 实验仪器3.2 实验方案设计和结果评价方法3.2.1 方案设计3.2.2 方案框架图3.2.3 结果准确性评价方法3.3 实验3.3.1 泥样采集3.3.2 样品的前处理3.3.3 GC/MS方法可行性分析3.3.4 仪器的测定限分析3.3.5 进样精密度3.3.6 GC/MS分析3.3.7 GC-ECD分析3.3.8 淤泥脱水前后比较4 结果讨论4.1 地区性差异4.2 季节性变化4.3 层面性变化4.4 脱水前后对比4.5 方法及其结果准确性的分析5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淤泥论文; 疏浚论文; 有机污染物论文; 多氯联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