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适的“科学观”及其当代启示

论胡适的“科学观”及其当代启示

论文摘要

胡适是“五四”时期在中国大力宣扬“科学”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将实用主义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他终生秉持科学理性的态度,以审视的目光重新打量传统思想、文化、制度、风俗、人物,而不是盲从和迷信,并身体力行致力于科学的推广,在他践行科学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观”思想。他在解释“科学”的概念时强调,“科学本身只是一个方法,一个态度,一种精神”。科学的目的不是致用,只是求知(或者说是致知求真),它具有实证性、合理性、普遍性的特征及其自身价值。胡适“科学观”思想的核心内容,即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他认为“科学精神”(独立精神、存疑精神、求是精神、创新精神)实质上是一种不盲从、独立评判的态度与独立思考的方法;一种无征不信的态度和思起于疑的方法:一种注重事实和证据、求真务实的态度与“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一种勇于探索的态度与大胆创新的方法。而胡适的学术生涯是围绕着“方法”这一观念展开的,他把西方自然科学的方法移植到文史社会科学领域,并提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的口号。他终身所倡导的科学方法就是“实用主义”的方法。胡适根据自己的理论旨趣和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对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进行了取舍和阐发,从而使实用主义表现出一种异样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形态。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主义,其突出特点便在于:以方法论来化约整个实用主义体系。他对于实用主义哲学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没有进行深层次探究,而是以“怀疑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去把握它。他的方法论是由三个步骤组成的,即:“怀疑——假设——求证”,这构成了他的实用主义方法论的精髓。在他看来,发现假说和证明假说是科学方法的两个主要环节,而且他提出在建立假说的过程中,“演绎和归纳相互为用的,忽而归纳,忽而演绎,忽而又归纳……都是不可少的”。从胡适对科学方法的阐述中,可以看到他是方法论上的假说主义者。胡适“科学观”思想的系统研究,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胡适视域中的“科学”
  • 一、科学的特性
  • (一)、科学的实证性
  • (二)、科学的合理性
  • (三)、科学的普遍性
  • 二、科学的目的
  • 三、科学的价值
  • (一)、科学的教育价值
  • (二)、科学的审美价值
  • (三)、科学的价值在于为人类谋取更大的物质和精神利益
  • 第三章 胡适所倡导的“科学精神”
  • 一、胡适之“科学精神”的内涵
  • (一)、科学的独立精神
  • (二)、科学的怀疑精神
  • (三)、科学的求是精神
  • (四)、科学的创新精神
  • 二、胡适之“科学精神”的根据
  • (一)、胡适之科学精神的西学来源
  • (二)、胡适之科学精神的中学来源
  • 三、胡适之“科学精神”的价值
  • (一)、胡适提倡的科学精神的学术价值
  • (二)、胡适提倡的科学精神的现实价值
  • 第四章 胡适之科学方法—“实用主义”方法论
  • 一、胡适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批判的继承
  • 二、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
  • (一)、怀疑的方法
  • (二)、实验的方法
  • (三)、历史的方法
  • 三、假说主义的方法论
  • 第五章 胡适“科学观”的当代启示
  • 启示一:克服教条主义的警示作用
  • 启示二:树立科学发展观念的指导作用
  • 启示三: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启迪作用
  • 启示四:清除愚昧、封建、专制的导向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论胡适的“科学观”及其当代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