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Cu~(2+)对中华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水体Cu~(2+)对中华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论文题目: 水体Cu~(2+)对中华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动物学

作者: 杨志彪

导师: 赵云龙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表皮,器官,窦腺复合体,器官,积累,消化酶,代谢酶,同工酶,金属硫蛋白,羟基蜕皮酮,显微结构,超微结构,蜕皮,生长,存活

文献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虾蟹养殖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虾蟹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养殖用水的污染也在不断的加剧,其中除了受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影响之外,生产中大量使用硫酸铜等铜类化合物进行病害防治和清塘灭藻也已成为重要的水污染原因之一。2003年度的《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强调指出我国近岸海域、江河、湖泊的渔业水域中,Cu2+的污染超标程度仍在增加(以GB11607-89国家渔业水质标准中Cu2+浓度不超过0.01mg/l为标准),特别是杭州湾、长江口和舟山近海平均值竟达0.07mg/l。Cu2+是我国渔业水域环境中超标最严重的重金属。因此,自然水域中的经济甲壳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Cu2+胁迫的可能性充分存在。水污染的结果导致虾蟹成活率降低和养殖成本提高。同时,受Cu2+等重金属污染后的产品出口创汇深受影响。因此,本项目选择水环境中重要的污染元素Cu2+并深入开展Cu2+对经济虾蟹动物生长的营养和毒性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微量元素Cu2+是甲壳动物重要的营养素,是合成血蓝蛋白的必需成分之一,并对多种生长发育相关的生物酶的组成和功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过量的Cu2+又会对上述蛋白和生物酶产生毒害,且这些危害可以反映在生物体、细胞或分子水平上。可见,Cu2+与甲壳动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虽然有报道水体Cu2+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作用,但大都集中在估算半致死浓度,缺乏Cu2+对中华绒螯蟹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特别是针对X-器官窦腺复合体(XO-SG)和Y-器官(YO)的结构、功能影响的直接研究极少,至今无法从机理上解释Cu2+影响甲壳动物生长的现象。 本研究以我国最重要的经济虾蟹类养殖品种之一中华绒螯蟹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内分泌学、毒理生态学的方法和技术,辅以电镜、生化酶学、免疫检测、微量元素分析等手段,以期阐明水体Cu2+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作用机制。这不仅对丰富重金属对甲壳动物毒性作用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可以为健康养殖和水质监测提供参考数据,并对其它重金属类相应的研究建立成熟的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水体中的重金属对甲壳动物的毒性作用研究概况

第一节 水体中的重金属对甲壳动物的急性毒性影响

第二节 水体中的重金属对甲壳动物的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影响

第三节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体Cu~(2+)对中华绒螯蟹蜕皮、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第三章 水体Cu~(2+)对中华绒螯蟹细胞和组织器官的影响

第一节 水体Cu~(2+)对中华绒螯蟹鳃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第二节 水体Cu~(2+)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水体Cu~(2+)对中华绒螯蟹XO-SG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第四节 水体Cu~(2+)对中华绒螯蟹YO和20-HE的影响

第四章 水体Cu~(2+)对中华绒螯蟹生化酶和金属硫蛋白的影响

第一节 水体Cu~(2+)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积累和分布特征

第二节 水体Cu~(2+)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第三节 水体Cu~(2+)对中华绒螯蟹鳃、肝胰腺和血淋巴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第四节 水体Cu~(2+)对中华绒螯蟹鳃同工酶的影响

第五节 水体Cu~(2+)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MT合成的影响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蚯蚓及蚓粪对植物修复Cu、Zn污染土壤的影响[D]. 王丹丹.南京农业大学2006
  • [2].Cu、Zn、Sr同位素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时期古海洋环境中的应用[D]. 王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 [3].改性磁性壳聚糖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处理水中Pb2+/Cu2+的研究[D]. 吕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 [4].黑藻对水体Cd、Cu、Zn污染的反应机制研究[D]. 徐勤松.南京师范大学2004
  • [5].水生植物基生物炭的酸碱性、碱(土)金属浸出性及对Cu(Ⅱ)的吸附效应[D]. 李蜜.上海大学2014
  • [6].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海州香薷Cu吸收与耐性分子机理及其cDNA文库的构建[D]. 李锋.浙江大学2009
  • [7].凤丹(Paeonia ostii)对Cu胁迫的响应及其在Cu污染土壤利用中的应用[D]. 刘雁丽.南京农业大学2013
  • [8].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重金属Cu和Zn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D]. 龙于洋.浙江大学2009
  • [9].Cu和Cd对皱纹盘鲍幼鲍的毒性及饲料硒和硫辛酸对其解毒作用的研究[D]. 类延菊.中国海洋大学2014
  • [10].海州香薷Cu耐性与积累机制研究[D]. 武贝.浙江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水体Hg2+对中华绒螯蟹毒性作用研究[D]. 赵艳民.南开大学2009
  • [2].混合重金属离子在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中的积累机制与分子毒性研究[D]. 周新文.浙江大学2001
  • [3].中华绒螯蟹蛋白质营养生理研究[D]. 江洪波.华东师范大学2003
  • [4].中华绒螯蟹常见病原的分离鉴定、致病及免疫机制研究[D]. 徐海圣.浙江大学2004
  • [5].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胚胎营养代谢的研究[D]. 罗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
  • [6].重金属在海产贝类体内的累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静凤.中国海洋大学2004
  • [7].环境因子对甲壳动物渗透调节与免疫力的影响[D]. 潘鲁青.中国海洋大学2004
  • [8].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毒性效应研究[D]. 李康.华东师范大学2005
  • [9].水中亚硝酸盐和氨氮对中华绒螯蟹幼体的毒性效应及维生素E的营养调节[D]. 洪美玲.华东师范大学2007
  • [10].水环境镉对罗非鱼的毒性作用和机理探讨[D]. 柏世军.浙江大学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  ;  

水体Cu~(2+)对中华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