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实验”看当代文学行文措辞学

从“语言实验”看当代文学行文措辞学

论文摘要

自上世纪80年代始,我国涌现出一批以形式探索为主要特征的文学创作潮流,这批改革者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学语言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和重新界定、组装。我们将他们在语言符号层面进行的这种特殊追求和改革称为“语言实验。语言实验反映出了当代文学语言中出现的新的趋势,体现出写作者写作思维和审美追求的变化,是值得写作学研究的对象。本文通过五个章节对当代文学中出现的“语言实验”现象进行论述。第一章对文学“语言实验”现象及学界对其进行研究的现状进行溯源。第二章对传统修辞概念和写作措辞学概念进行比对,指出二者的差异,并讲写作措辞概念引入“语言实验”研究。第三章,通过详细地文本细读,从词汇、句子、句群、标点、语言风格等不同层面对当代“语言实验”标本进行解读、归纳,进而指出其类型。第四章在细读的基础上,对“语言实验”现象中出现的种种新变革进行模型提炼,寻找它们产生的原理与机制,推出当代文学写作和一般写作在措辞中的差异。第五章进一步探究“语言实验”中体现出的时代、哲学精神,以及写作者的审美追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学“语言实验”溯源
  • 第一节、“语言实验”——语言的自觉
  • 一、“语言实验”——文学语言世界的锋利转变
  • 二、“语言实验”产生的历时因素——汉语自身的演进
  • 三、“语言实验”产生的共时因素——西方理论的译介
  • 第二节、“语言实验”研究述评
  • 一、“语言实验”学术研究现状
  • 二、“语言实验”学术研究与写作学
  • 第二章 作为措辞现象的文学“语言实验”
  • 第一节、传统修辞概念
  • 第二节、写作措辞学与“语言实验”
  • 一、句子生成的动态过程
  • 二、写作措辞学——措辞为语境而展开
  • 三、写作措辞学观照下的“语言实验”
  • 第三章 文学“语言实验”措辞分析
  • 第一节、活跃的词汇
  • 一、创造新词
  • 二、旧词新用
  • 第二节、新奇的句子
  • 一、繁复叠加的句子成分
  • 二、矛盾拼合的语义搭配
  • 三、变形拉伸的超常描述
  • 四、恣意汪洋的绮丽想象
  • 第三节、非逻辑的句群
  • 第四节、灵活的标点
  • 一、标点的强化
  • 二、标点的弱化
  • 第五节、独特的语言风格
  • 一、杂糅多变的语言
  • 二、高度生活化的语言
  • 第四章 文学“语言实验”的措辞形态变异特点
  • 第一节、历时和瞬间
  • 一、反常的语义组合
  • 二、反常的语序
  • 三、反常的语链
  • 第二节、封闭和开放
  • 一、材料的开放性
  • 二、语义的开放性
  • 第三节、美感和真实
  • 一、想象的真实
  • 二、语言的真实
  • 第四节、“语言实验”体现的措辞学原理
  • 第五章 文学“语言实验”所体现的精神实质
  • 第一节、现代精神——语言的非理性
  • 一、文学语言陌生化
  • 二、表现世界内在化
  • 第二节、后现代精神——语言的不确定性
  • 一、语言本体化
  • 二、语言开放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刍议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意义[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9)
    • [2].文学与思想的互动共生——评《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J]. 语文建设 2019(23)
    • [3].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的一个新视域——五四时期至1950年代初期中国籍作者的域外华文书写[J]. 学术月刊 2019(12)
    • [4].《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3)
    • [5].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J]. 南方文坛 2020(01)
    • [6].当前国学热现象与我国现当代文学分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03)
    • [7].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中的建构意识[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1)
    • [8].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意大利的译介出版研究[J]. 出版广角 2020(05)
    • [9].地域文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评《文化视角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 语文建设 2020(06)
    • [10].基于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06)
    • [11].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3)
    • [12].重新想象“当代文学”的方式——评李阳著《<上海文学>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五种形态》[J]. 大连大学学报 2020(01)
    • [13].走向创造教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变革[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14].汉语言专业现当代文学教改分析[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5].新媒体背景下的当代文学研究——评《媒介生态与当代文学》[J]. 领导科学 2020(09)
    • [16].越位之思:中国现当代文学原典问题刍议[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7].动态全球语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话与交流——评《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9)
    • [18].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班牙的译介与传播研究[J]. 东方翻译 2020(04)
    • [19].面向中小学语文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4)
    • [20].美食在当代文学中的文化意义——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J]. 食品工业 2020(09)
    • [21].新阶段、新时期、新时代与当代文学建构的再思考[J]. 文学评论 2020(05)
    • [22].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的对象、理念及方法[J]. 甘肃社会科学 2020(05)
    • [2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国际视野的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08)
    • [24].当代文学的现实与“现实感”[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5].甘肃当代文学的影响力分析[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26].论当代文学与中学生及中学语文教学[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S1)
    • [27].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10)
    • [28].语言自觉与文体创造的可能——当代文学七十年一瞥[J]. 扬子江评论 2019(06)
    • [29].当代文学苦难叙事的若干历史局限[J]. 才智 2017(31)
    • [30].现当代文学所蕴含的美学特征[J]. 现代交际 2018(03)

    标签:;  ;  

    从“语言实验”看当代文学行文措辞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