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的改性及其对VOCs吸附能力的研究

活性炭的改性及其对VOCs吸附能力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微波法、电炉直接加热法、氢氧化钠法和硝酸法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后活性炭分别对含甲苯和丁酮气体的吸附能力进行了研究。活性炭微波改性研究表明:随活性炭改性温度的升高,活性炭表面的含酸性官能团降低而含碱性官能团和碘吸附值增大,孔道更加通畅。改性前后对甲苯和丁酮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炭对甲苯和丁酮的吸附量比原始的增大,且最大增幅为MW850的28.3%和32.9%,同时达到饱和吸附的时间也大大延长,而MW450和MW650的吸附能力相差不大,但与原始相比也有较大的提升。电炉直接加热改性后的活性炭吸附甲苯和丁酮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温度愈高,活性炭表面的含酸性官能团降低而含碱性官能团和碘吸附值增大,孔道更加通畅;EH850对甲苯和丁酮的饱和吸附量最大,分别达到249mg/gAC和240mg/gAC,而EH450和EH650的吸附能力相差很小。氢氧化钠改性后主要引起活性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的变化,而且,氢氧化钠的浓度是变化的主导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浓度越高,含氧酸性官能团降低,而含氧碱性官能团比重增加,极性增大;在浓度低于10%时,活性炭改性后对甲苯的吸附能力是增强的,但是,随浓度的升高,吸附能力逐渐减弱,当浓度超过10%时,吸附能力低于原始的吸附能力。硝酸改性活性炭后,根据硝酸的浓度的不同,活性炭表面的含氧酸碱官能团的含量也随之改变,改性后对甲苯和丁酮的吸附实验结果显示:活性炭随硝酸浓度的增大,其对甲苯和丁酮的饱和吸附量减小;从吸附甲苯实验结果可得出最大降幅达到50%以上,达到饱和的时间约为2.3h,比原始的要缩短超过1.5h;从吸附丁酮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最大降幅达到约52%,达到饱和的时间为2.4h,比原始的要缩短1.6h左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有机废气的污染概况
  • 1.1.1 挥发性有机物的概念
  • 1.1.2 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
  • 1.1.3 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
  • 1.2 VOCs净化技术的介绍
  • 1.2.1 燃烧法控制 VOCs污染
  • 1.2.2 冷凝法控制 VOCs污染
  • 1.2.3 吸收(洗涤)控制VOCs污染
  • 1.2.4 生物法控制 VOCs污染
  • 1.2.5 吸附法控制 VOCs污染
  • 1.3 吸附的基本理论
  • 1.3.1 吸附的作用力
  • 1.3.2 传质过程
  • 1.3.3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 1.3.4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等温方程
  • 1.3.5 穿透曲线
  • 1.4 吸附剂
  • 1.4.1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
  • 1.4.2 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
  • 1.5 活性炭的改性技术
  • 1.5.1 表面结构改性
  • 1.5.2 表面化学改性
  • 1.5.3 活性炭改性的研究现状
  • 2 课题研究方案和内容
  • 2.1 实验方案的确定
  • 2.1.1 改性方法和吸附工艺的选择
  • 2.1.2 处理目标污染物的确定
  • 2.1.3 实验装置
  • 2.2 实验的主要内容
  • 2.2.1 测试的项目和分析方法
  • 2.2.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活性炭改性实验
  • 3.1 活性炭的预处理
  • 3.2 微波改性实验
  • 3.2.1 实验仪器规格和装置
  • 3.2.2 微波加热活性炭机理分析
  • 3.2.3 微波辐射防护
  • 3.2.4 微波功率对升温的影响
  • 3.2.5 活性炭表面碘吸附值测定
  • 3.2.6 活性炭表面酸碱官能团的测定
  • 3.2.7 活性炭电镜扫描表征
  • 3.3 电炉直接加热法改性
  • 3.3.1 电炉直接加热活性炭机理分析
  • 3.3.2 电炉的输出功率对活性炭升温的影响
  • 3.3.3 活性炭表面碘吸附值的测定
  • 3.3.4 活性炭表面酸碱官能团的测定
  • 3.3.5 电炉直接加热改性活性炭扫描电镜图
  • 3.4 氢氧化钠改性
  • 3.4.1 活性炭含氧酸碱官能团的测定方法
  • 3.4.2 氢氧化钠改性活性炭的机理分析
  • 3.4.3 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的测定
  • 3.5 硝酸改性
  • 3.5.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3.5.2 硝酸改性活性炭机理分析
  • 3.5.3 改性后含氧酸碱官能团的含量测定
  • 3.6 本章小结
  • 4 改性后的活性炭吸附实验
  • 4.1 主要实验仪器及规格
  • 4.2 实验试剂及样品
  • 4.3 实验中的参数概念
  • 4.4 活性炭的静态吸附实验
  • 4.4.1 原始活性炭的静态吸附实验
  • 4.4.2 活性炭改性后的静态吸附实验
  • 4.5 活性炭动态吸附甲苯和丁酮实验装置及流程
  • 4.5.1 动态吸附实验装置
  • 4.5.2 动态配气系统(配制甲苯、丁酮气体)
  • 4.5.3 动态恒温吸附系统
  • 4.5.4 动态吸附实验条件
  • 4.5.5 标准曲线测定
  • 4.5.6 改性后活性炭对甲苯和丁酮的动态吸附
  • 4.6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比较分析
  • 5.1 微波改性与电炉直接加热改性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 5.2 氢氧化钠改性和硝酸改性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 5.3 活性炭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比较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吸附有机气体饱和废活性炭热再生的实验效果[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20(03)
    • [2].柱状活性炭与酸改性球形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研究[J]. 材料导报 2020(S1)
    • [3].基于3D打印的中药废渣制活性炭技术研究[J]. 节能 2020(06)
    • [4].煤质压块活性炭生产工艺[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6)
    • [5].烟煤为原料制备压块活性炭[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6)
    • [6].对失效活性炭热再生过程的思考[J]. 工业水处理 2020(09)
    • [7].浸渍活性炭现场应用老化后的物理性能变化分析[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9)
    • [8].木基活性炭出口年度分析概要[J]. 国际木业 2018(02)
    • [9].废旧织物制备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J]. 纺织学报 2016(12)
    • [10].活性炭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改性研究[J]. 工业催化 2016(11)
    • [11].氨水浓度对果壳活性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7(01)
    • [12].新鲜活性炭高吸附热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 低碳世界 2017(16)
    • [13].活性炭活化技术在化学制药中的应用[J]. 化工管理 2017(05)
    • [14].阿司匹林生产用废弃活性炭的微波一步再生[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3)
    • [15].玉米芯活性炭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无机盐工业 2017(07)
    • [16].生物质基活性炭对对硝基苯酚吸附性能比较[J]. 工业催化 2017(06)
    • [17].生物质基活性炭对腐殖酸的吸附性能研究[J]. 矿冶 2017(04)
    • [18].活性炭滤芯净水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 山西化工 2017(04)
    • [19].活性炭表面化学[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36)
    • [20].活性炭管中三苯的解吸效率分析[J]. 科技展望 2016(15)
    • [21].低碳经济说活性炭[J]. 青少年科技博览 2011(Z2)
    • [22].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什么有关?[J].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1(02)
    • [23].年产10万吨活性炭项目[J]. 中国粉体工业 2020(04)
    • [24].水处理用活性炭的多膛炉再生工艺与效果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9(12)
    • [25].活性炭在综合治理烧结烟气中的应用发展现状[J]. 四川冶金 2019(05)
    • [26].煤质活性炭生产企业排气筒设置建议[J]. 河南科技 2020(02)
    • [27].煤质柱状活性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陕西煤炭 2020(S1)
    • [28].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活性炭滞留单元工程规模装置性能研究[J]. 辐射防护 2020(02)
    • [29].松子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云南化工 2020(04)
    • [30].蜂窝活性炭对乙酸乙酯吸附脱附性能研究[J]. 能源与环境 2020(04)

    标签:;  ;  ;  ;  ;  

    活性炭的改性及其对VOCs吸附能力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