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当前,随着地表水水源受到的有机污染日益严重,仅依靠常规净水处理工艺已难以应对不断提高的水质标准,保证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通过强化预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饮用水水质,应对地表水源水所受到的污染危害。本文以我省三座水库水源为对象,分析了其有机物组分特性与差异,结果表明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主要是亲酸(HPIA)和疏中(HPON),疏水性有机物的含量、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和三卤甲烷生成活性(STHMFP)均大于亲水性有机物,为减少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应成为去除重点;虽然各水库水质有一定差异,但是三卤甲烷前体物特征基本相同,可以采用相同的处理技术去除前体物质,以控制三卤甲烷的生成;二龙山水库原水有机物呈季节性变化,冬季原水出现较长低浊水质期,夏季CODMn值略高于冬季,夏季的UV254在各年中达到最大值,春季和冬季的UV254值比较接近,夏秋季节是产生氯化消毒副产物的高发季节。在此基础上,以二龙山水库原水为对象,为了改善常规净水工艺的进水水质,进行了几种组合混凝、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的强化预处理试验研究。采用聚合铝、聚合硫酸铁作为混凝剂,研究了混凝对浊度、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聚合铝的混凝效果好于聚合硫酸铁,混凝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较大,当聚合铝投加量为40mg/L时,浊度、UV254、CODMn及THMFP的去除率分别为87.7%、38.9%、22.9%、49.2%。高锰酸钾与液氯联合预氧化试验表明,当KMnO4投加量为1.0mg/L时,可使滤前水的CODMn比常规工艺降低15.6%,UV254的去除率达23%,同时可使预氯化过程产生的THMs生成量降低55.19%,有效去除THMs主要前体物——疏水性有机物,THMFP总去除率可达35%;联合预氧化的优化配比参数为KMnO4/Cl2=1/2。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合处理试验表明,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顺序一般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但投加混凝剂快速搅拌后再投加粉末活性炭可取得较好的强化混凝的效果;对疏水性物质的去除效果大于亲水性物质,总THMFP去除率为12.47%;粉末活性炭对THMs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低于高锰酸钾对THMs的去除率;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联用时,THMs去除率明显提高,可由投炭量30mg/L时的30.18%升高到63.63%。在常规净水工艺基础上,通过组合混凝、预氧化、粉末活性炭进行预处理并以二氧化氯消毒的生产性试验研究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强化常规工艺的处理效果,提高出水水质,与常规工艺相比,出水剩余浊度去除率提高了5.9%,达到97.23%,CODMn去除率提高22.36%,TOC和UV254去除率提高8.5%和9.1%,THMFP去除率提高11.3%。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高沸点有机物对沸石转轮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9(12)
- [2].环境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的合理运用[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12)
- [3].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和治理技术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2)
- [4].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 上海节能 2020(01)
- [5].石化企业储运系统逸散气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J]. 化工管理 2020(06)
- [6].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对比研究[J]. 矿业科学学报 2020(02)
- [7].同步超声衍生萃取土壤中氯代酸性有机物[J]. 分析试验室 2020(03)
- [8].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9(12)
- [9].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20(05)
- [10].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措施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3)
- [11].城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体系构建初探[J]. 环境保护 2020(09)
- [12].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的思考探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2)
- [13].大连市重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调查及相关建议[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3)
- [14].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与治理[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03)
- [15].挥发性有机物常用治理技术及其比较[J]. 低碳世界 2020(05)
- [16].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有效监测[J]. 环境与发展 2020(05)
- [17].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测监管主要问题和对策探析[J]. 环境保护 2020(15)
- [18].浅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危害治理[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5)
- [19].浅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危害与污染控制[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4)
- [20].儿童座椅的挥发性有机物散发水平研究[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5)
- [21].对《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的“印刷式”解读[J]. 印刷工业 2020(04)
- [22].工业区固定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思考[J]. 节能与环保 2020(09)
- [23].大连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防控现状和建议[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9)
- [24].土壤挥发性有机物的提取探索[J]. 环境与发展 2020(10)
- [25].我国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控制对策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19)
- [26].沿海地区不同来向气团中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11)
- [27].浅谈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现状[J]. 化工管理 2016(33)
- [28].石油化工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案探讨[J]. 化工管理 2017(03)
- [29].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方法比较[J]. 广东化工 2017(08)
- [30].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研究[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