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习语的外延意义及正确翻译研究

英语习语的外延意义及正确翻译研究

一、英语习语的引申意义以及如何正确翻译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露[1](2021)在《汉英“鼠”文化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动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食物和服饰的重要来源,许多动物形象也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并形成了每个民族特有的动物文化。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非常丰富,人们把他们的感情,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甚至于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现象都和动物联系起来,许多动物已经在人们的思维中形成某种象征,并体现在语言中。“鼠”和“rat/mouse”分别是汉语和英语中动物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频率高,产生了很多附加色彩,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语言中含鼠词汇的对比研究,寻求语言发展演变的类型学特征与个性差异。本文将通过对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和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等词典中有关“鼠”和“rat/mouse”词条的收集和整理,并从中选取具有附加意义的词汇。从分析它们的结构类型和具体用法入手,分析词汇附加义产生的途径,并对所有语料的色彩意义进行分类比较,从词的感情色彩对比分析两者在褒义、中性以及贬义范畴上的异同,最后通过比较,得出了汉英各民族在地理环境、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差异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发现,汉英动物词“鼠”和“rat/mouse”的附加意义都主要由贬义构成,但指向和种类却大有不同,其次含中性和褒义的词汇,虽然少,也不应该被忽视。“鼠”和“rat/mouse”的感情色彩是各自文化的积淀,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这样的对比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认识动物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

董典[2](2021)在《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认知翻译学的蓬勃发展,翻译研究逐渐由对文本的关注转向对翻译过程的关注。翻译过程不再被简单地视为语言与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而被看成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多个认知资源的参与过程。具体来讲,翻译过程是原作者与译者认知之间的互动,而译者的“认知”成为连接原文和译文的中介。这种认知层面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原作者与译者认知识解的对等性,即译者从多个维度甄别原作者对特定场景和情节的认知识解方式,然后基于自身的识解在目标语中还原该场景和情节。已有不少学者从认知识解的角度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并提出了“主观性对等”“识解对等”“框架对等”“原型对等”等重要概念。但是,认知识解究竟包括哪些维度?哪些维度又与翻译密切相关?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此外,以往研究提出的认知识解维度相对单一,缺乏更多“细颗粒度”的次维度。因此,对认知识解维度的划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Langacker(2019)对认知识解的维度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五个维度,并在每个维度下设置了更加精细的次维度;这些维度与次维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共同影响并制约意义的动态构建。本研究基于Langacker(2019)对认知识解的最新界定,探讨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作为认知识解过程的文学翻译包含哪些维度及次维度?(2)认知识解在文学翻译中是如何操作的?(3)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为例,选择了该剧的五个汉译本,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研究结论如下:首先,翻译是一个认知识解过程,文学翻译涉及Langacker(2019)提出的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五个认知识解维度,但在某些维度的次维度上,文学翻译的认知识解具有其特异性。其次,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上述五个维度及次维度进行识解操作,具体表现为:视角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的时空维度与所持的立场与态度,它涉及主体与客体、台上与台下、观察格局以及参照点四个次维度。文学翻译中,译者基于自身所处时空维度和译者对原作者、原文、译文、目标语读者等的立场与态度,通过对主体-客观关系、图形-背景、视点及指称等的调整进行认知识解操作。对视角这一维度的分析,有助于降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偏见和先入之见的影响,使译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原作者的认知识解对等。选择是指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观察和描述某一事物或场景,包括详略度和侧显-基体两个次维度。文学翻译中,译者在原作者描述或观察原文特定场景或概念选择的基础之上,进行重新选择,以实现在目标语中尽可能还原源语文本表达的信息。译者的选择具体通过详略度、隐喻、转喻三个次维度的操作实现,主要体现在词汇和句子层面。选择这一维度的操作与交互主观性密切相关,即翻译就是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在交互关系网中的协调互动过程。突显是指注意的焦点。文学翻译中,译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不同识解选择突出部分内容,从而吸引目标语读者更多的注意力。不同的概念化主体对同一事物或事件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使得不同的译者针对同一个文本会产出不同的译本。文学翻译中对“侧显-基体”“射体-界标”的不同选择,可以体现出译者认知识解方式的差异,进而可以表明译者对作品中人物的态度。动态性主要体现为对某一事件的心理扫描方式,即说话人为了描写特定事件而采用的一种构建情景的方式。从时间维度看,心理扫描可分为渐次扫描和总括扫描两种;从空间维度看,心理扫描可分为“中心-边缘”“上-下”“左-右”“远-近”“大-小”等不同方向的扫描方式。文学翻译中,译者在原文所表现的动态性基础上,为实现信息表达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会对动态性进行操作。比较不同译本,可以管窥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不同动态性操作,从而揭示其认知识解方式的差异。想象性是指译者在对文本进行认知识解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认知想象,具体涉及引申、整合、分离和抽象能力四种基本心智能力。翻译中的引申能力包含抽象化引申和具体化引申;整合能力主要涵盖简约整合、镜像整合、单域整合和双域整合;分离是对无生命物体拟人化或者虚拟运动认知识解的语境分离与本意还原;抽象是保留概念特定方面的特征,进行图示化解读。这四种基本心智能力相互协同、共同作用,影响和制约着译者对文本的理解。第三,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及其次维度上的操作实现认知识解操作。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主要受译者所处社会文化、译者志趣、译者思维方式、目标语的语言与修辞、译文的文体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准确、完整地还原原文表达的信息,其结果是译者与原作者的识解对等或转换。本研究提出,翻译不只是语言与语言之间简单的“解码-再编码”过程,而是译者“认知”的结果,译者的“认知”成为原文与译文的中介。认知识解是译者“认知”的核心要素,影响并制约着译文的质量。但是原作者与译者在认知识解层面上的“完全对等”是很难实现的,译者所追求的目标应是通过认知识解操作尽可能地达到多个认知识解维度上趋近“对等”。本研究从认知识解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研究以及基于“认知识解维度”的翻译标准,阐明了认知识解分析对于文学翻译研究和评价的意义,这对进一步推进认知翻译学研究和文学翻译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范瑜[3](2021)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因其结构的固化、语义的凝练、使用的频繁,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习语的研究视角经历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研究方法也逐渐由自省和主观直觉判断转向语料库的使用等实证研究。然而,现有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多是对习语变异现象的分类描述或对习语仿拟现象的探讨,对习语变异的内在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仍然不足,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习语的本体研究,但语言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同质的,因此对习语的研究,特别是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必须同时考虑外部的社会因素,而目前的习语变异研究几乎没有结合外部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开始从认知的体验性和普遍性研究转向语言和认知的社会变异研究,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力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一新兴视角来探讨习语的变异性,试将内部、主观的认知因素和外部、客观的社会因素相结合对习语变异性进行全面的研究,期望能为习语的研究开辟新的天地。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兼内省的研究方法。我们基于CCL(北京大学语料库)、BNC(英国国家语料库)和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等语料库搜索语料,也有部分语料源自网站;之后,对汉英习语变异的语言特点及分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描述,分析了习语变异的规则并提出了新的习语变异的分类,探讨了习语变异的内在动因以及变异的制约机制,发现了习语变异的内在规律并揭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习语变异的方式和类型有哪些?习语变异的动因究竟是什么?2、习语的变异使用对其凝固特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限制条件制约了习语的变异?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习语变异除了具有语言学意义,还有什么社会学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就研究问题1,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类,并对习语变异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性反映了人类语言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认知视角来看,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不同类型的习语因认知机制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变异性,因此,对习语变异类型的分割也是一种模糊性操作。本研究在结合认知和社会因素的操作下梳理出习语变异的五大变异规则,即结构改编、字面场景操控、主题指示、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歧义,并依托这些规则,从惯用程度、频率和常规化程度、意图程度三个参数来进行评估,将习语变异分为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有意变异和无意变异。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使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是由习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组织以及习语这个复杂结构如何适应具体语境的方式决定的。因此,习语变异的动因是复杂多维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习语的变异具有句法动因、语义动因、语用动因和整合动因。1、习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字面语言的句法特性,因此,作用于字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常常也可以作用于习语上,这成为习语变异的句法动因。2、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透明度和关联性是习语变异的语义动因。习语的可分析性越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同样,习语的透明度越高,习语发生变异的可能性也越大。语义的关联性包括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在横向维度上,习语字面意义层的成分之间、修辞意义层的成分之间都会发生互动和关联,成为习语发生变异的动因;在纵向维度上,习语的变异往往是由于习语中的某成分可以与习语外的其他成分发生语义上的关联,包括了同义关联、同音异义关联、一词多义关联、语义相对关联、上下义关联和逻辑颠倒关联。3、习语变异使用的最直接动因是语用动因,习语在高频使用后,由于受到交际需求的驱动,习语使用者为实现最大的交际效果、传达出新的隐含义而竭力为目标概念寻找最恰当表达式,这时就触发了习语的变异。4、人的创造新奇语法构式的能力是促使习语变异的整合动因,可以依赖大脑中存在的认知语法网络将习语变异的多种动因整合起来,促成习语发生变异。第二,就研究问题2,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进行了解析。认知方面,习语变异受到可识别性、功能性、兼容性、语法性的制约,同时从文字游戏类型的变异到系统变异还受到更加细化的两个条件的制约:非歧义和非突显。虽然习语变异受到诸多认知条件的制约,但各制约条件对不同类型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存在细微的差别,功能性条件对文字游戏的变异类型作用力更强,而非歧义和非突显对系统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更强,可识别性、兼容性和语法性制约着各种类型的习语变异。社会文化方面,说话人使用习语变异会受到与听话人关系考量的制约,即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言语社区、文化层次和共享知识。习语变异受到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双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语言本体,而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习语变异使用事件中的实施者——说话人。通过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上的两端,不同习语处在这两端之间的不同点上,也就是说不同的习语有着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和变异性,越靠着哪一端那一端的特性就强一些。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共同存在于习语中,缺一不可,彼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包含:1)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谁也离不开谁;2)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但又彼此约束;3)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转化,互为补充;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的统一表现在两者的一致性上。第三,就研究问题3,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解读习语及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当习语被看作是认知参照点时,依据部分-整体的转喻关系,习语会转喻为使用习语的人。因此,习语和习语变异都会映射出社会图式。习语变异是一个创造性的使用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有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形成中的两个主体,此外,习语原型产生的语言定势和社会定势、习语变异激活的新框架、具体话语文体和团体的文化认知模型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基于意识和注意力两个因素罗列出了在习语变异使用中听话人产生话语注意力,并且有意识地进行话语范畴化进而进行社会范畴化,形成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社会图式的整个过程:1、听话人根据说话人使用的习语变异情况从整体上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2、听话人用更具体的方式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3、听话人依据和自己的关系来定位说话人;4、听话人依据说话人来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5、听话人接受习语变异并进一步固化原型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习语的使用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对字面语言的变异使用,因此,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对习语的社会图式具有类推性。我们还总结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一个假说、双向动力、三个阶段、两个原则。一个假说是指习语凝固性及变异性动态发展假说: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通过语言结构、认知操作和社会因素的交互动态建构的。该假说又被细化为三个次假说:1)习语符号的语法化并非被限制在个体的认知语法中,而是集体认知固化的结果,这种固化在惯用化的过程中进入特定话语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大脑词汇中,形成共享的思维体系;2)习语社会层面的范畴化形成其社会文化定型。该层面的范畴化与句法和语义层面的范畴化相互作用,彼此牵连,使习语成为一个民族语言中的代表性类型和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3)习语使用的情景化为其变异提供背景,从而突显概念中的某个图形,经过变异使用后的习语将更加凝固。双向动力指的是推动习语凝固性的向心力和触发变异性的离散力。动态发展的三阶段指习语凝固、变异、更凝固的三个阶段。动态发展过程的两条原则是认知优化原则和社会认同原则。本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几点创新:1)首次对习语的变异性做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就习语变异的两种分类、变异规则、变异动因、制约机制等做了全面的探讨,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基于对习语原型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借助实际语料,对习语变异的以上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2)首次提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3)研究视角上,以往研究者们多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等视角研究习语,而本研究首次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新视角研究习语的变异性。

王晓叶,孙玉洁[4](2020)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与逾越——基于《老友记》习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习语是现阶段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理解英语语言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对英语习语的理解普遍存在问题,对不同性质的习语理解有明显差异,对源于古典文学与历史的习语理解较差,对源于圣经的习语理解较好。据此,提出大学生提高英语习语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建议。

赵莉颖[5](2020)在《《第四时代:智能机器人、有意识的计算机以及人类的未来》(第九章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以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应用为标志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改变着当代社会的发展面貌,智能产品几乎影响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价值。笔者选取拜伦·里斯(Byron Reese)的《第四时代:智能机器人、有意识的计算机以及人类的未来》(The Fourth Age:Smart Robots,Conscious Computers,and the Future of Humanity)第二部分第九章中的部分内容作为本次翻译实践材料。这部分材料的内容主要说明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应用对人类社会,特别是对于人类就业的影响。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包括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翻译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四个方面。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翻译材料的来源、源文本作者、源文本内容和本次翻译任务的意义。第二部分包括译前准备、译中难点和译后审校三个部分。第三部分主要从词语、句子和修辞的角度出发,对翻译时所遇到的难点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笔者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的所感所悟。

秦少璇[6](2020)在《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文中指出2017年年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始,其中明确指出“培养高中生的语言能力的重要性。我们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看”,很显然这五种交流方式都是以词汇作为基础,可见词汇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主要探讨:一、如何进行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的词汇教学?二、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的词汇教学能否提高高中生的英语词汇成绩?三、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的词汇教学能否提高高中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为了求证这三个问题,笔者选取陕西省汉中市某所中学高二年级的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近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在实验前进行词汇前测和问卷调查,在教学实验过程中笔者在实验班采用概念隐喻词汇教学法,在对照班采用传统词汇教学法,在实验后笔者进行了词汇后测并对实验班6位同学进行了访谈。最后利用SPSS22.0系统软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词汇前测和后测成绩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实验前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将研究发现总结如下:第一,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概念隐喻词汇教学:首先,教师应讲解单词的基本意思,高中生可以先了解词汇的基本意义,然后再试着联想词汇的隐喻意义。隐喻思维的形成,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预测出多义词的意思,也可以更轻松理解英语中短语和俚语的表达。第二,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的词汇教学可以帮助高中生提高英语词汇成绩。第三,概念隐喻词汇教学能使高中生对英语词汇学习充满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多注意培养高中生的隐喻思维。形成隐喻思维有助于高中生更轻松地理解英语基本词汇及其隐喻意义,记忆单词也会变得简单并且记得更牢固。概念隐喻把原本较为枯燥乏味的词汇学习变得充满乐趣,促使高中生促使转变被动记单词为自主探究。

朱秀丽[7](2020)在《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历来受到高中阶段师生的重视。但是,在词汇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重视词汇的音、形、义,而忽视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导致英语词汇的学习多停留在词汇的字面意思上,不了解词汇的文化蕴含,于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就会发生理解或语用的失误,甚至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本研究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Schumann(1978)的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 Adaptation)理论和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试图探究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能否有助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本研究中,文化意识即跨文化意识,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词汇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方面,所以笔者主要探究以下两个问题:(1)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怎样影响学生词汇文化知识的习得?(2)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怎样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本研究笔者选取莱芜凤城高中两个英语水平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的高一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班则采用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词汇教学方法进行词汇教学,实验时长三个月。实验首先通过两次词汇文化知识测试来检验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又采用“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来检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对收集到的前测、后测以及调查问卷的数据,用SPSS软件对两个班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助于学生词汇文化知识的习得。在本研究的词汇教学实验中,笔者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文化渗透,使学生了解和熟悉词汇所蕴含的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重要节日、神话传说、社交礼仪、禁忌语、委婉语等社会文化各方面的知识,极大地增加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本研究证明了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从调查问卷可知,文化知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基础,随着文化知识的不断增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本研究进一步说明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必须导入渗透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才能够使学生真正习得英语词汇,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英语词汇的学习离不开它所代表的文化,并能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袁耀辉[8](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指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葛厚伟[9](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记录了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内容,内容无比丰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的不同侧面。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担负着延续原作生命和传承原作思想的重任。译者风格可以赋予译作鲜明的个性,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兴起,译者风格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语料库的运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对不同译者个性化、规律性语言的量化考察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宏观背景切入,简述译者风格相关思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爬梳,全面、客观地展示了译者风格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并对近年来《尚书》学研究、《尚书》在西方传播以及《尚书》英译研究进行述评。语料库翻译学为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研究增加了新的范式,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十分必要,将有助于对《尚书》及其英译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尚书》译学研究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创建了《尚书》多译本汉英平行语料库。《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选取了《尚书》不同时代、不同译者(理雅各、高本汉、彭马田和杜瑞清)的典型译本为语料,对语料进行输入、整理、划分、标注、对齐、检索设置等操作,尤其是对语料逐字逐句校对,进行文本格式噪音处理,保证了语料的准确性,句级对齐的中英文语料能够自动呈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平行语料库的建成将为更好地开展《尚书》英译研究提供实物平台,增强了《尚书》英译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基于已建成的《尚书》汉英文平行语料库,本文运用语料库工具软件对比分析了四译本的宏观语言特征,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词频方面,与英语翻译语料库前十词相比较,理雅各译本(简称理译)和杜瑞清译本(简称杜译)有六词相同,高本汉译本(简称高译)和彭马田译本(简称彭译)有七词相同。在形符数量方面,理译最高,其次分别为高译和杜译,彭译最低,四个译本都比源语文本冗长,有趋向显化之特征。杜译的标准类符/形符比最高,词汇使用最为多样和丰富。理译本的词汇密度最低,显化特征最为明显。理译、高译和彭译的平均词长非常相近,接近于英语翻译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而杜译平均词长最长,词汇使用相对较难。四译本主题词均凸显了原文的主题思想。(2)从平均句长看,理译的平均句长最长,而彭译最短,杜译、彭译体现了源语特征,而理译和高译明显趋于易懂,强调信息表达;高译和理译句子长短变化更大,句子长短结构上更加多样化。句段长方面,高译和理译更擅长断句,语言凝练,更易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在问句和感叹句使用上,理译数量远多于其他三位译者,再现原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同时生动展现了人物各自形象。理译本形合度最高,更具规范性和复杂性,杜译本形合度则最低,功能词数量不如其他三位英语母语译者使用得多,倾向于异化翻译策略。(3)语篇可读性方面,四译本的语篇阅读和理解难度均未低于英语普通文本,未表现出简化特征;相比之下,彭译更具可读性、更简单易懂。语篇功能方面,四译本均遵循《尚书》原文所采用的主位结构,尽量再现原文的信息推进模式;相比而言,理译和彭译在与原文保持意义对等的基础上,则更倾向于适当调整句子信息组织结构和措词,并使用了其他衔接手段来加强语篇连贯。理译的连接词总体数量最多,虽然彭译的连词总数最少,但具有类型多样、灵活多变的特色。理译和高译更注重译文的篇章衔接与连贯,运用更多的连接手段显现出原文中隐性的逻辑关系,比较符合英文的谋篇习惯。在显性的篇章连接词传递上,四位译者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四译本中使用最常用的连接词类型是表增补的连接词,以体现英语语篇衔接力,凸显连贯。基于平行语料库对比分析《尚书》译本非语言微观翻译特征,主要包括对各译本的成语、隐喻、周公人物形象以及文化高频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理雅各和高本汉在翻译成语时,秉承忠实源语的翻译思想,更多采用直译法,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播,保持原作形貌,注重原文内容和风格的传递。高译将成语部分译成英语习语,数量最多,而且注重保留原文的修辞形式。彭马田采用意译的比例在四译本中最高,彭译语言逻辑连贯、流利顺畅,多数情况下不完全拘泥于字面,在译文中传达成语的蕴涵意义。杜瑞清的手法和风格界于前两类之间,兼顾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方法上突出直译为主,适度采用意译、省译等方法,提高了译本的可读性。(2)《尚书》隐喻英译以直译为主,译者有意保留原作隐喻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尽量忠实地再现原语的独特文化内容,以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四个译本中,高译的风格更加注重直译,力求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再现源语独特的文化要素;彭译偏重意译与转换,去除文化间的陌生感,增强译文的可读性。(3)在重塑周公人物形象方面,1)理译和高译把原文中的“曰”全部翻译为隐式报道动词,彭译和杜译的表述更加丰富,更多借助语义明晰的报道动词来显化原文语境中隐含的语义内容。2)理译和高译对“曰”的翻译并无语境和阶层变化,呈模式化特征,而彭译和杜译明示原文语境内涵,凸显周公话语对象的阶层差别,准确呈现出周公与交际对象之间的“距离”及“尊敬”程度。3)四位译者均倾向于使用直接引语“原原本本”地记录周公话语,保留其各种特征,准确地保留周公原话的风格和表达力。4)四译本对《尚书》的周公人物动作特征翻译,基本上是对原文字面之义的对应;理译更加明示了周公动作的文化信息和概念信息,杜译用显化动词意义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再现周公忠心耿耿、坚毅英武形象。(4)在文化协调策略框架下,理氏、高氏翻译文化高频词“帝”时,注重功能对等,用译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取代源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杜氏与彭氏则注重文化对等,尽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内涵。为了实现目的语文化层面的语境顺应,四位译者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尽可能地采用西方人易理解的语言和文化意象来翻译“德”。三位西方译家对原文中无标记之“德”基本理解为抽象意义的“美德”,大都采用直译,将载有文化特有概念的“德”直接转换成英语“virtue”,而杜氏在贴近原文语义的基础上,相对灵活采用保留原语文化的“变译”,努力再现源语高频词的文化意象,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翻译文本特征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对《尚书》四译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数据统计、例句对比和归纳分析,这些统计结果揭示了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异同。从整体印象来看,理雅各译本直译为主、译笔严谨、显化易懂、形神兼备;高本汉译本忠实原作、措辞通顺、追求字对句应、保持原作形貌;彭马田译本意译明显、传神达意、简洁流畅、灵活圆通;杜瑞清译本词汇丰富、人物生动、文化会通。翻译风格差异主要是与历史文化背景、翻译动机目的、译者身份素养有关,四位译者有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的共同动机,尽管历史文化背景各异,译者身份素养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均以促进中西交流为己任,以忠实于原着为标准,来传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尚书》的域外译介是中国文化传播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本文借助语料库技术辅助作用,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尚书》多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译者风格描述更加清晰,论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开辟了《尚书》翻译研究新路径,并为其他典籍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张默[10](2019)在《归化异化法视角下习语翻译探析 ——以小说A Death in the Family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报告选取的是一本美国文学小说A Death in the Family,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是一部以当代一个美国家庭中两代人的生活为写作背景的小说,作者是詹姆斯·艾吉(James Agee)。笔者与同学合作翻译并互相校对,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原作中频繁地出现一些英语习语的表达,这给翻译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报告基于此小说中出现的英语习语的初译版与改进版译文,笔者从小说原文中选取了大约一万字的内容作为附录部分,主要运用了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和平行文本法。文学着作代表着优秀作家的智慧结晶,因此在翻译时要确保翻译质量,使这些优秀作品得以更好地传播。翻译架起一座沟通两种文化的桥梁,译者要追求源语文化所蕴含的内容和思想,要同时考虑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两种立场。本报告拟从归化法异化法两大翻译策略出发,结合并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所涉及的习语的例子进行归纳并分析,并探讨翻译效果,从而提高翻译质量。本实践报告主要有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描述,主要介绍了此次翻译任务、研究内容及其意义;第二部分是任务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修改;第三部分介绍主要理论依据,即异化法和归化法;第四部分是A Death in the Family小说中出现的英语习语案例分析及总结,一,简单介绍英语习语的概念及分类;二,纯习语的翻译;三,半习语的翻译;四,准习语的翻译。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了总结,对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指出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以及完成翻译任务后的收获和心得。附录部分提供了这次翻译实践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文尾附有这次写作的参考文献。

二、英语习语的引申意义以及如何正确翻译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习语的引申意义以及如何正确翻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汉英“鼠”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原因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写作思路
        1.3.1 语料选择及来源
        1.3.2 写作思路
2 汉英含鼠词汇的结构分析
    2.1 含鼠的词和短语
        2.1.1 并列结构
        2.1.2 主谓结构
        2.1.3 动宾结构
        2.1.4 偏正结构
    2.2 含鼠的熟语
        2.2.1 单句
        2.2.2 复句
        2.2.3 汉英含鼠词汇的其他类型
3 鼠联想意义产生的途径
    3.1 动物自身特性
        3.1.1 鼠的形态
        3.1.2 鼠的动作
        3.1.3 鼠的性情
    3.2 鼠的典故
    3.3 厌鼠心理
    3.4 鼠和其他动物的联系
        3.4.1 汉语中“鼠”与其他动物的联系
        3.4.2 英语“rat/mouse”与其他动物的联系
4 汉英含鼠词汇联想意义的感情色彩
    4.1 使用联想组合分析法分析词典语料库
    4.2 汉语“鼠”表达分析
        4.2.1 褒义类别
        4.2.2 中性类别
        4.2.3 贬义类别
    4.3 英语“rat/mouse”表达分析
        4.3.1 褒义类别
        4.3.2 中性类别
        4.3.3 贬义类别
5 汉英“鼠”的文化对比及教学意义
    5.1 如何对第二语言进行对比分析
        5.1.1 “鼠”和“rat/mouse”适用于人类的贬义形象
        5.1.2 “鼠”和“rat/mouse”适用于人类的中性形象
        5.1.3 “鼠”和“rat/mouse”适用于人类的褒义形象
        5.1.4 “鼠”和“rat/mouse”的某些内涵应格外重视
        5.1.5 汉英动物词“鼠”文化内涵产生差异的原因
    5.2 在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3 汉英动物词鼠的对外汉语教学的探究
        5.3.1 教学策略
        5.3.2 教学方法
6 结语
附录
    附录1 汉语含鼠词汇
    附录2 英语含“rat/mouse”的词汇
参考文献
致谢

(2)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1.3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认知翻译学研究
        2.2.1 认知翻译学的理论研究
        2.2.2 认知翻译学的实证研究
    2.3 认知识解与文学翻译研究
        2.3.1 文学翻译中的识解
        2.3.2 文学翻译中的主观性
    2.4 《麦克白》汉译研究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认知翻译学
    3.3 认知识解及其维度
    3.4 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对等
    3.5 小结
第4章 视角与翻译
    4.1 引言
    4.2 视角的界定
        4.2.1 认知识解理论中的视角
        4.2.2 视点与焦点
    4.3 翻译中的视角操作
        4.3.1 主-客体关系操作
        4.3.2 视点操作
        4.3.3 参照点操作
    4.4 翻译中视角操作的影响因素
        4.4.1 文化因素
        4.4.2 文体因素
        4.4.3 译者志趣因素
    4.5 小结
第5章 选择与翻译
    5.1 引言
    5.2 选择的界定
        5.2.1 详略度
        5.2.2 隐喻和转喻
    5.3 翻译中的选择操作
        5.3.1 详略度操作
        5.3.2 隐喻与转喻操作
    5.4 翻译中选择操作的影响因素
        5.4.1 社会因素
        5.4.2 译者志趣因素
    5.5 小结
第6章 突显与翻译
    6.1 引言
    6.2 突显的界定
        6.2.1 侧显与基体
        6.2.2 射体-界标关系
    6.3 翻译中的突显操作
        6.3.1 侧显操作
        6.3.2 射体-界标关系操作
    6.4 翻译中突显操作的影响因素
        6.4.1 文体因素
        6.4.2 译者志趣因素
        6.4.3 思维方式因素
    6.5 小结
第7章 动态性与翻译
    7.1 引言
    7.2 动态性的界定
        7.2.1 时间维度心理扫描
        7.2.2 空间维度心理扫描
    7.3 翻译中的动态性操作
        7.3.1 时间维度的心理扫描操作
        7.3.2 空间维度的心理扫描操作
    7.4 翻译中动态性操作的影响因素
        7.4.1 文化因素
        7.4.2 译者志趣因素
    7.5 小结
第8章 想象性与翻译
    8.1 引言
    8.2 想象性的界定
    8.3 翻译中的想象性操作
        8.3.1 引申操作(抽象化,具体化)
        8.3.2 整合操作
        8.3.3 分离操作
        8.3.4 抽象操作
    8.4 翻译中想象性操作的影响因素
        8.4.1 语言因素
        8.4.2 文化因素
        8.4.3 修辞因素
        8.4.4 译者志趣因素
    8.5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研究发现与启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论文的框架及简要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定义
        2.1.1 习语
        2.1.2 习语的凝固性及变异性
    2.2 习语研究概述
        2.2.1 习语的总体研究
        2.2.2 习语的变异性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认知社会语言学概述
        3.1.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定义与理论特征
        3.1.2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3.1.3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核心问题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问题
        3.2.2 具体方案
第四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基础
    4.1 习语的生成
        4.1.1 符号单位与语言语义
        4.1.2 从概念到语法构式
        4.1.3 习语的认知固化
        4.1.4 作为认知微模型的习语
    4.2 习语的原型
        4.2.1 习语原型的定义
        4.2.2 习语原型的句法性质和特征
        4.2.2.1 结构的固化性
        4.2.2.2 结构的开放性
        4.2.3 习语原型的语义性质和特征
        4.2.3.1 意义的完整性
        4.2.3.2 概念的双层性
        4.2.3.3 内涵的丰富性
    4.3 习语的理解
        4.3.1 习语的加工
        4.3.1.1 传统观
        4.3.1.2 组构观
        4.3.1.3 对习语变异研究的启示
        4.3.2 习语的理据
        4.3.2.1 隐喻理据
        4.3.2.2 转喻理据
        4.3.2.3 象征理据
        4.3.2.4 整合理据
第五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分类
    5.1 习语变异类型的分析维度
    5.2 习语变异的技术分类
        5.2.1 形式变异
        5.2.1.1 词汇变异
        5.2.1.2 语法变异
        5.2.2 语义变异
        5.2.2.1 一词多义
        5.2.2.2 歧义
        5.2.2.3 意义改编
    5.3 习语变异的规则
        5.3.1 结构改编
        5.3.2 字面场景操控
        5.3.3 主题指示
        5.3.4 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
        5.3.5 歧义和双关
    5.4 习语变异的类型
        5.4.1 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
        5.4.2 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
        5.4.3 有意变异与无意变异
第六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动因
    6.1 习语变异的生成
        6.1.1 语言生成过程论
        6.1.2 创造使用过程论
    6.2 句法动因
        6.2.1 习语句法的组构性
        6.2.2 习语句法的非组构性
    6.3 语义动因
        6.3.1 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
        6.3.2 习语语义的透明度
        6.3.3 习语语义的关联性
        6.3.3.1 横向关联
        6.3.3.2 纵向关联
    6.4 语用动因
        6.4.1 交际需求
        6.4.2 基于使用
    6.5 整合动因
第七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制约
    7.1 习语变异的认知制约
        7.1.1 可识别性
        7.1.1.1 激活概率
        7.1.1.2 突显的习语次结构
        7.1.1.3 概念启动
        7.1.2 功能性
        7.1.3 兼容性
        7.1.4 语法性
        7.1.5 非歧义和非突显
    7.2 习语变异的社会文化制约
        7.2.1 言语社区
        7.2.2 文化层次
        7.2.3 共享知识
    7.3 习语变异性和凝固性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
    8.1 习语的社会图式
        8.1.1 语言定势
        8.1.2 社会定势
    8.2 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
        8.2.1 图式要素
        8.2.2 图式解读
    8.3 习语变异的模式
        8.3.1 一个假说
        8.3.2 双向动力
        8.3.3 三个阶段
        8.3.4 两条原则
        8.3.4.1 认知优化原则
        8.3.4.2 社会认同原则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9.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9.2.1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9.2.2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9.3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和应用价值
        9.3.1 对习语教学的启示
        9.3.2 对词典编撰的启示
        9.3.3 对语料库应用的启示
        9.3.4 对文化符号学研究的启示
    9.4 本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第四时代:智能机器人、有意识的计算机以及人类的未来》(第九章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翻译材料来源
    1.2 原文作者简介
    1.3 翻译材料简介
    1.4 选题意义
2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原文阅读和分析
        2.1.2 翻译方法选择
        2.1.3 翻译辅助工具选择
    2.2 初译及修改过程中的难点
    2.3 审读、润色、定稿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语翻译
        3.1.1 词义延伸
        3.1.2 习语译法
        3.1.3 回指词译法
        3.1.4 增词法
    3.2 句子翻译
        3.2.1 疑问句译法
        3.2.2 被动句译法
        3.2.3 同位语从句译法
        3.2.4 定语从句译法
    3.3 修辞格翻译
        3.3.1 突降修辞译法
        3.3.2 拟人修辞格译法
        3.3.3 隐喻修辞格译法
4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英文原文
附录 B 汉语译文
附录 C 术语表
致谢
作者简介

(6)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文献法
        三、实验研究法
        四、访谈法
    第五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隐喻的定义与本质
    第二节 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
    第三节 概念隐喻的分类
        一、结构隐喻
        二、方位隐喻
        三、本体隐喻
    第四节 概念隐喻的特点
        一、通用性
        二、系统性
        三、文化一致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概念隐喻研究现状
        一、概念隐喻的国外研究
        二、概念隐喻的国内研究
    第二节 国内外词汇教学研究现状
        一、国外词汇教学现状研究
        二、国内词汇教学现状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概念隐喻理论词汇教学研究
        一、概念隐喻理论词汇教学的国外研究
        二、概念隐喻理论词汇教学的国内研究
    第四节 综述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实验假设
    第四节 实验方法
        一、问卷
        二、实验研究法
        三、访谈法
    第五节 实验过程
        一、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访谈提纲,实施词汇前测与后测
        二、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实验设计
        三、概念隐喻词汇教学原则
        四、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四、必修五课后单词概念隐喻词汇统计
        五、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安排
        六、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的英语词汇教案
第四章 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第一节 前后测成绩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平均分数
        二、描述性分析
        三、两班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纵向对比)
        四、两班前后测独立样本T检验(横向对比)
    第二节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第三节 访谈内容分析与结果讨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
        二、有效提高记忆英语单词的效率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运用词汇的灵活性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五、可将概念隐喻词汇教学与传统词汇教学结合,取长补短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局限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的结构
    1.4 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文化意识
        2.1.2 跨文化交际能力
        2.1.3 英语词汇
    2.2 理论基础
        2.2.1 文化适应理论
        2.2.2 语言迁移理论
    2.3 外语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研究综述
        2.3.1 外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2.3.2 文化教学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词汇教学实施
    3.1 词汇教学及文化导入的原则
    3.2 词汇教学中导入的文化知识
    3.3 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3.4 词汇教学案例(见附录V)
    3.5 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工具
    4.5 研究程序
    4.6 数据统计和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结果分析和讨论
    5.1 学生测试分析
    5.2 调查问卷分析
    5.3 访谈分析讨论
    5.4 讨论
        5.4.1 实验前测结果讨论
        5.4.2 实验后测结果讨论
        5.4.3 问卷结果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的主要发现
    6.2 对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6.3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的展望
        6.3.1 研究的局限性
        6.3.2 对未来的展望
    6.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英语词汇文化知识测试卷(前测)
附录Ⅱ 英语词汇文化知识测试卷(后测)
附录Ⅲ 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Ⅳ 访谈提纲
附录Ⅴ 词汇教学案例
致谢

(8)《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译者风格研究现状
    第二节 《尚书》研究概述
    第三节 《尚书》翻译传播及英译研究综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尚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第一节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范式
    第二节 《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步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语言特征分析
    第一节 《尚书》英译本词汇特征分析
    第二节 《尚书》英译本句法特征分析
    第三节 《尚书》英译本语篇特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第一节 《尚书》中的成语及其翻译
    第二节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第三节 周公人物形象对比
    第四节 《尚书》文化高频词英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尚书》译者风格及成因探究
    第一节 《尚书》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
    第二节 译者风格的成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尚书》原型结构成语出处及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附录二: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附录三: 周公动词描写及其译文平行语料检索统计
    附录四: 《尚书》汉字高频词统计(前100个)
    附录五: 《尚书》文化高频词“帝”与“德”的意义分布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归化异化法视角下习语翻译探析 ——以小说A Death in the Family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修改
第三章 主要理论依据
    3.1 归化法理论指导
    3.2 异化法理论指导
第四章 小说A Death in the Family的习语案例分析
    4.1 习语的概念及分类
    4.2 纯习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4.2.1 套译法
        4.2.2 释义法
    4.3 半习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4.3.1 套译法
        4.3.2 转译法
        4.3.3 分译法
    4.4 准习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4.4.1 减译法
        4.4.2 直译法
    4.5 三类习语翻译策略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翻译中的困难
    5.2 翻译收获心得
附录:原文及译文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英语习语的引申意义以及如何正确翻译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英“鼠”文化对比研究[D]. 王露.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2]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D]. 董典. 西南大学, 2021(01)
  • [3]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D]. 范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与逾越——基于《老友记》习语的研究[J]. 王晓叶,孙玉洁. 文教资料, 2020(28)
  • [5]《第四时代:智能机器人、有意识的计算机以及人类的未来》(第九章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赵莉颖. 郑州大学, 2020(03)
  • [6]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D]. 秦少璇.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7]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D]. 朱秀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9]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D]. 葛厚伟. 扬州大学, 2020(01)
  • [10]归化异化法视角下习语翻译探析 ——以小说A Death in the Family为例[D]. 张默. 山西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英语习语的外延意义及正确翻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