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状回波论文-罗爱文,朱科锋,方茸,金龙,赵坤

弓状回波论文-罗爱文,朱科锋,方茸,金龙,赵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弓状回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弓状回波,雷暴大风,强对流

弓状回波论文文献综述

罗爱文,朱科锋,方茸,金龙,赵坤[1](2015)在《江淮地区弓状回波的分布和环境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探空、地面、再分析资料和强对流重要天气报文资料,分析江淮地区(30°~36°N、115°~122°E)弓状回波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和灾害性雷暴大风特征,重点利用我国2009—2012年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弓状回波时空分布和叁维结构及其成灾机制。统计结果表明:弓状回波常发生在傍晚(17—20时),分布在安徽西北部到江苏东南部、山东东南部到江苏的西南部,以及安徽南部的两山地间的平原地区。其产生的极端大风(≥10级)占该地区极端大风的30%。产生弓状回波的天气背景主要是东北冷涡和高空槽,中等的对流不稳定度[平均对流有效位能(CAPE)为1780 J·kg~(-1)]和垂直风切变(平均1000~700 hPa风切变为11.6 m·s~(-1)),中层存在明显的干层。东北冷涡环境下的弓状回波系统具有较大的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和地面的强冷池。根据雷达观测的结构,江淮地区弓状回波可分为叁类:典型弓状回波(BE)类型、弓状回波复合体(BEC)类型和飑线型弓状回波(SLBE)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8.6%、14.3%和57.1%。(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5年05期)

金龙[2](2013)在《江淮地区弓状回波时空分布和叁维结构特征的雷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弓状回波是引发地面极端灾害性大风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认识其内部精细结构及其发生的环境条件,对于提高其预报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江淮地区(115-122。E,30-36。N)也是灾害性雷暴大风频发的区域,本文结合探空、地面、再分析资料和强对流重要天气报文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弓状回波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和地面灾害性雷暴大风特征,并重点利用我国2009-2012年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江淮地区弓状回波时空分布和叁维精细结构特征及其成灾机制。由统计结果表明:江淮地区弓状回波常发生在傍晚(17-20时),分布在安徽西北部到江苏东南部、山东东南部到江苏的西南部,以及安徽南部的两山地之间的平原地区。其产生的极端大风(≥10级)占江淮地区所有引发极端大风系统的30%。影响弓状回波发生的天气背景主要是东北冷涡和高空槽,环境具有中等的对流不稳定度(平均CAPE为1780Jkg-1)和垂直风切变(平均1000hPa到700hPa风切为11.6ms-1),中层存在明显的干层。东北冷涡环境下的弓状回波系统具有较大的DCAPE和地面的强冷池。根据雷达观测的结构,江淮地区弓状回波可分为叁类:典型弓状回波(BE)类型、弓状回波复合体(BEC)类型和飑线型弓状回波(SLBE)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8.6%、14.3%和57.1%。依据统计结果,选取2009年6月3日冷涡(个例1)和6月19日(个例2)高空槽影响下两次典型弓形个例,通过双多普勒雷达和单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结果,进一步研究两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弓状回波的结构和演变特征,以及差异。分析显示,个例1为一次典型弓状回波(BE型)过程,是从超级单体开始发展,经过风暴合并发展而成的经典弓状回波结构,生命史约3h。在超级单体阶段,具有中纬度典型超级单体的低层钩状回波、中层有界弱回波区和中气旋结构。超级单体减弱后,因强降水拖曳和降水蒸发冷却,引起云内强的下沉运动,将云外干冷空气带到云内,形成中层后方入流,并在地面形成强冷池,触发干冷后向入流,回波逐渐演化成为弓形。至弓状回波成熟阶段,风暴相对后向入流急流在对流区后部2km高度加速下沉,至系统前沿增强至20ms-1。在中层,系统后侧南北两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涡旋对,其中反气旋涡旋发展至5km,高于气旋式涡旋高度(4km)。此中层涡旋对对后向入流强度贡献约20%。在系统前缘低层(1.5km)、出流边界附近,存在一气旋式涡旋。受后向入流急流和此低层涡旋的共同作用,在顶点附近产生超过32ms-1的最大地面相对风速。至减弱期,低层出流扩展至系统前方20km,截断了低层暖湿入流,使其快速减弱;个例2为一次SLBE型过程,没有产生极端大风。其主要是通过几个单体合并,发展成线状系统。在其成熟期,系统后侧入流强度约为12ms-1,其南侧中低层存在一强的反气旋式涡旋,但北方的气旋式涡旋不明显。同个例1相比,该个例地面冷池较弱,地面最大风发生在此反气旋北侧和后向入流共同作用的区域。(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3-05-01)

王俊,龚佃利,刁秀广,盛日锋,陈西利[3](2011)在《一次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济南CINRAD/SA雷达的探测资料,结合卫星、自动站和其它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了一次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的发生、发展,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合并形成新弓状回波以及再演变成逗点回波的过程。主要结果为:(1)强对流过程发生在东北低涡横槽转竖过程,大气环境具有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和中等强度的低层垂直风切变。FY-2C卫星的红外云图显示产生弓状回波的云团是在邻近云团的出流边界影响下发展加强的,而地面自动站资料清楚地显示出弓状回波影响区域温、压、湿等在20分钟内发生的强烈变化。(2)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分析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弓状回波过程,系统演变经历了典型弓状回波演变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高大对流回波、弓形和矛状阶段、逗点回波阶段。(3)强对流风暴出现在弓状回波前沿约75km的暖区中,具有普通超级单体的一些特征,移动缓慢。(4)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合并阶段,弓状回波已处于逗点云系的后期。超级单体逐渐靠近弓状回波的颈部,在短时减弱后又快速发展并填补了弓状回波减弱部分。在弓状回波强后侧入流作用下,超级单体发展成弓状回波,并很快演变成逗点云系,其旋转的头部发展的很强并产生灾害性大风。(本文来源于《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期刊2011-11-01)

王俊,龚佃利,刁秀广,盛日锋,陈西利[4](2011)在《一次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研究Ⅰ:以单多普勒雷达资料为主的综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济南CINRAD/SA雷达探测资料,结合卫星、自动站和其他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了一次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的发生、发展,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合并形成新弓状回波后又演变成逗点回波的过程。结果表明:(1)强对流过程发生在东北低涡横槽转竖过程,大气环境具有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和中等强度的低层垂直风切变。FY-2C卫星的红外云图显示,产生弓状回波的云团是在邻近云团的出流边界影响下发展、加强的,而地面自动站资料清楚地显示出弓状回波影响区域温、压、湿等在20min内发生的剧烈变化。(2)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分析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弓状回波过程,系统演变经历了典型弓状回波演变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高大对流回波、弓形和矛状阶段及逗点回波阶段。(3)强对流风暴出现在弓状回波前沿约75km的暖区中,具有普通超级单体的一些特征,移动缓慢。(4)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合并阶段,弓状回波已处于逗点云系的后期。超级单体逐渐靠近弓状回波的颈部,在短时减弱后又快速发展并填补了弓状回波减弱部分。在弓状回波后侧强入流作用下,超级单体发展成弓状回波,并很快演变成逗点云系,其旋转头部发展很强并产生灾害性大风。(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1年04期)

王俊,盛日锋,陈西利[5](2011)在《一次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研究Ⅱ:双多普勒雷达反演叁维风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济南和滨州两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反演的叁维风场,分析了发展成熟和减弱阶段的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的叁维风场结构,以及两者合并过程的风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弓状回波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对应气旋性和反气旋性环流,气旋性环流较强。在逗点云系阶段,回波强度、主上升气流,以及气旋和反气旋性环流开始减弱。(2)强对流风暴靠近处于消散期的旧对流风暴时产生了较强的下沉气流,促使强对流风暴的产生和发展。强对流风暴的强回波区在低层为风场辐合中心,而高层则对应辐散流场。(3)强对流风暴和弓状回波合并过程显示,弓状回波处于逗点云系阶段的后期,前沿只有弱的上升气流,而强对流风暴处于成熟、减弱阶段,靠近弓状回波一侧有较强的下沉气流,两者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弓状回波前沿的弱上升气流与较强的下沉气流汇合,导致弓状回波迅速减弱,强对流风暴也短时减弱。随着弓状回波后部有组织的后侧入流的侵入,强对流风暴中的暖湿气流被剧烈抬升,促使风暴发展的更加强盛。(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1年04期)

杨成芳,朱君鉴[6](2008)在《一次弓状回波和超级单体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济南CINRAD/SA雷达的探测资料对2005年7月12日发生在山东境内的一次弓状回波和超级单体过程分析表明,这次弓状回波和超级单体产生在东北低涡横槽转竖及真潜在不稳定的天气形势下。雷达本站的风廓线清楚揭示了横槽转竖前后的高空风场变化,对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具有指示意义。横槽转竖时弓状回波产生,反射率因子图上后侧入流槽口的出现是弓状回波即将形成的前兆信号。一个典型超级单体产生在弓状回波头部前方的暖区中,二者相互作用合并后强度加强。弓状回波具有持续产生中气旋的能力。中气旋多出现在其头部和颈部的前沿,绝大部分中气旋产生冰雹和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08年04期)

王俊[7](2007)在《一次弓状回波和超级单体过程的综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单、双多普勒雷达的探测资料,结合卫星、自动站和其它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了一次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叁维风场结构,以及两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主要结果为:(1)弓状回波发生在东北低涡横槽转竖过程,大气环境具有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和中等强度的低层垂直风切变。(2)弓状回波是由弱回波发展起来的,东西向的高大对流回波短带的西侧出现强的后侧入流中心,在回波短带产生反时针的转动过程中,后侧入流中心高度降低到达地面,标志着弓状回波的形成。成熟阶段的回波和径向速度结构具有典型弓状回波的特征,反射率因子最大梯度位于回波前沿,回波向左前方悬垂,弓状回波的北端中低层是气旋性环流,而南段则是反气旋性环流。垂直于弓状回波的垂直剖面结构表明,径向速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叁股气流特征,强后侧入流(正径向速度)位于6.0km以下高度,最强中心在前沿位于强反射率因子的下方。而从前至后的入流起源于弓状回波的前沿5.0km以下,它沿后侧入流的上方倾斜向后流出,其中一小部分在高层向前流出。(3)强对流风暴出现在弓状回波前沿约75km的暖区中,初始的对流风暴发展不强,但在其上风方新生的风暴发展成强对流风暴。(4)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合并阶段,弓状回波已处于逗点云系的后期,与下击暴流(DB)相对应区域的回波强度在低层明显减弱,出现弱回波通道。强对流风暴逐渐靠近弓状回波的颈部,在短时减弱后又快速发展并填补了弓状回波减弱部分。在弓状回波强后侧入流作用下,强对流风暴又发展成小的弓状回波,并很快发展成逗点云系,其旋转的头部发展得很强并产生灾害性大风。(5)利用双多普勒雷达反演的叁维风场,分析了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的叁维风场结构,并分析了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弓状回波发展前期,其北部中低层(5.0km以下)前侧的东南风入流在弓状回波头部的强回波区反时针旋转成西北风,弓状回波的南部,后侧入流穿过强回波区在弓状回波的前沿与前侧入流会合后转成东北气流流出,与南侧弱回波中的东南气流形成弱的反气旋式环流。中层(5.0km),前侧东南风入流加强并穿到强对流回波(大于50dBz)区的后侧,后侧的西风如流明显减弱,只有弱的偏北风。弓状回波的北部仍存在气旋性环流,而南侧的反气旋性环流已经不明显。高层(大于7.0km),云种基本为一致的东南风;穿过弓状回波的东西向垂直剖面表明,发展前期强劲的前侧入流与后侧入流相遇后沿强回波区的前侧向后倾斜上升,在8.0km高度附近其主流向后侧层状云区下沉流出,还有一股弱的气流向上、向前侧的砧状云区流出。而在逗点云系阶段,主上升气流减弱,但上升气流区变的宽广,即后侧的层状云区也存在弱的上升速度,这使得高层的后向出流基本没有下沉;强对流风暴结构分析,初始风暴仅为普通对流风暴,云中相对风暴流场为东北和偏东风,上升和下沉气流都不强,但冷的下沉气流有助于促使新对流单体的发展。强对流风暴中低层的偏东和东南风明显增强,高增为西南气流,高层对应强回波区是辐散流场,而低层为辐合中心。同时靠近其西北侧、处于消散期的旧对流风暴中产生较强的下沉辐散气流,这也有助于对流风暴发展得更强;弓状回波处于逗点云系阶段的后期,前沿只有弱的上升气流,而强对流风暴处于成熟减弱阶段,靠近弓状回波一侧有较强的下沉气流。两者靠近过程导致上升和下沉气流的减弱,使系统有短时的减弱。随着弓状回波后部有组织的后侧入流的侵入,强对流风暴东侧强的暖湿气流被强烈抬升,促使风暴发展的更加强盛。(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综合探测技术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7-11-01)

黄海波,汪德,杨松福[8](2005)在《滇南一次弓状回波带过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滇东南文山州的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雷达资料,对2004 年4月13日17:30~22时发生在滇南的一次典型的弓状回波带风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2004年4月13日下午17:30至22时,一条由飑线生成发展的弓状回波带自西向东横扫了滇东南的文山州与红河州,造成文山州四县数个乡镇及红河州两县数个乡镇的冰雹,雷雨大风天气,财产损失较大。事后分析表明,这次伴有地面大风、冰雹的弓状回波,其在低仰角的PPI图上开始近似为一条直线。后明显表现为一条向前进方凸出的弓状(或弧状)强对流回波短带,长约为 90~200Km,宽约为10—40Km回波排列紧密,狭窄的强回波带位于回波突出前沿附近,强度大干55dBz以上,其移速较快,达70Km/h以上,在速度图上已产生明显速度模糊,在RHI速度图上其回波突出前沿有冰雹云回波特征:如旁瓣假回波, 速度乱流等。在新一代雷达应用软件上也有明显反映:如冰雹指数特征已有提示且指出冰雹直径大于1 cm,整条回波带在其东南移过程中不断与前方对流单体合并并使得自身不断发展加强,其间产生了强烈的雷雨大风、冰雹天气,给地面造成很强的破坏。(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05-05-01)

黄海波,汪德,杨松福[9](2004)在《滇南一次弓状回波带过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滇东南文山州的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雷达资料,对2004年4月13日17:30~21时发生在滇南的一次典型的弓状回波带风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弓状回波带由飑线发展而成,在东移过程中不断有大小对流单体向其合并发展,使其生产很强的雷雨大风、冰雹天气,给滇南文山州5县数个乡镇及红河州两县数个乡镇带来了严重的风灾与雹灾,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财产损失较大。(本文来源于《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期刊2004年S1期)

黄海波,汪德,杨松福[10](2004)在《滇南一次弓状回波带过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滇东南文山州的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雷达资料,对2004年4月13日17:30-21时发生在滇南的一次典型的弓状回波带风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弓状回波带由飑线发展而成,在东移过程中不断有大小对流单体向其合并发展,使其生产很强的雷雨大风、冰雹天气,给滇南文山州5县数个乡镇及红河州两县数个乡镇带来了严重的风灾与雹灾,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财产损失较大。(本文来源于《2004年滇桂黔叁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特刊论文集》期刊2004-11-01)

弓状回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弓状回波是引发地面极端灾害性大风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认识其内部精细结构及其发生的环境条件,对于提高其预报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江淮地区(115-122。E,30-36。N)也是灾害性雷暴大风频发的区域,本文结合探空、地面、再分析资料和强对流重要天气报文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弓状回波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和地面灾害性雷暴大风特征,并重点利用我国2009-2012年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江淮地区弓状回波时空分布和叁维精细结构特征及其成灾机制。由统计结果表明:江淮地区弓状回波常发生在傍晚(17-20时),分布在安徽西北部到江苏东南部、山东东南部到江苏的西南部,以及安徽南部的两山地之间的平原地区。其产生的极端大风(≥10级)占江淮地区所有引发极端大风系统的30%。影响弓状回波发生的天气背景主要是东北冷涡和高空槽,环境具有中等的对流不稳定度(平均CAPE为1780Jkg-1)和垂直风切变(平均1000hPa到700hPa风切为11.6ms-1),中层存在明显的干层。东北冷涡环境下的弓状回波系统具有较大的DCAPE和地面的强冷池。根据雷达观测的结构,江淮地区弓状回波可分为叁类:典型弓状回波(BE)类型、弓状回波复合体(BEC)类型和飑线型弓状回波(SLBE)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8.6%、14.3%和57.1%。依据统计结果,选取2009年6月3日冷涡(个例1)和6月19日(个例2)高空槽影响下两次典型弓形个例,通过双多普勒雷达和单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结果,进一步研究两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弓状回波的结构和演变特征,以及差异。分析显示,个例1为一次典型弓状回波(BE型)过程,是从超级单体开始发展,经过风暴合并发展而成的经典弓状回波结构,生命史约3h。在超级单体阶段,具有中纬度典型超级单体的低层钩状回波、中层有界弱回波区和中气旋结构。超级单体减弱后,因强降水拖曳和降水蒸发冷却,引起云内强的下沉运动,将云外干冷空气带到云内,形成中层后方入流,并在地面形成强冷池,触发干冷后向入流,回波逐渐演化成为弓形。至弓状回波成熟阶段,风暴相对后向入流急流在对流区后部2km高度加速下沉,至系统前沿增强至20ms-1。在中层,系统后侧南北两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涡旋对,其中反气旋涡旋发展至5km,高于气旋式涡旋高度(4km)。此中层涡旋对对后向入流强度贡献约20%。在系统前缘低层(1.5km)、出流边界附近,存在一气旋式涡旋。受后向入流急流和此低层涡旋的共同作用,在顶点附近产生超过32ms-1的最大地面相对风速。至减弱期,低层出流扩展至系统前方20km,截断了低层暖湿入流,使其快速减弱;个例2为一次SLBE型过程,没有产生极端大风。其主要是通过几个单体合并,发展成线状系统。在其成熟期,系统后侧入流强度约为12ms-1,其南侧中低层存在一强的反气旋式涡旋,但北方的气旋式涡旋不明显。同个例1相比,该个例地面冷池较弱,地面最大风发生在此反气旋北侧和后向入流共同作用的区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弓状回波论文参考文献

[1].罗爱文,朱科锋,方茸,金龙,赵坤.江淮地区弓状回波的分布和环境特征分析[J].气象.2015

[2].金龙.江淮地区弓状回波时空分布和叁维结构特征的雷达分析[D].南京大学.2013

[3].王俊,龚佃利,刁秀广,盛日锋,陈西利.一次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分析研究[C].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011

[4].王俊,龚佃利,刁秀广,盛日锋,陈西利.一次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研究Ⅰ:以单多普勒雷达资料为主的综合分析[J].高原气象.2011

[5].王俊,盛日锋,陈西利.一次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研究Ⅱ:双多普勒雷达反演叁维风场分析[J].高原气象.2011

[6].杨成芳,朱君鉴.一次弓状回波和超级单体过程分析[J].气象科学.2008

[7].王俊.一次弓状回波和超级单体过程的综合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综合探测技术分会场论文集.2007

[8].黄海波,汪德,杨松福.滇南一次弓状回波带过程的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05

[9].黄海波,汪德,杨松福.滇南一次弓状回波带过程的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

[10].黄海波,汪德,杨松福.滇南一次弓状回波带过程的分析[C].2004年滇桂黔叁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特刊论文集.2004

标签:;  ;  ;  

弓状回波论文-罗爱文,朱科锋,方茸,金龙,赵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