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华南晚二叠世末期阿尔拜虫目放射虫分类学与生物地层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作者: 金雨溪
导师: 冯庆来
关键词: 晚二叠世,界线,放射虫组合带,阿尔拜虫,桂南,柳桥
文献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阿尔拜虫目放射虫是古生代特有的深水放射虫,最早出现于志留纪,从晚泥盆世开始繁盛,于二叠纪末期绝灭。它演化迅速,在全球古海洋中广泛分布,对全球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划分、对比具有重大意义。近三十年来,大量关于阿尔拜虫目放射虫的分类学方面的资料在全球范围内陆续积累起来。丰富的分类学研究成果促进了二叠纪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的发展。1980年,Holdsworth and Jones基于阿尔拜类放射虫资料,首次提出了二叠纪放射虫组合。随后,二叠纪放射虫带在日本、欧洲特提斯洋地区、北美、中国华南、泰国等地纷纷建立起来。同时,二叠纪阿尔拜类放射虫的分类学与生物地层学工作也推动了二叠纪—三叠纪(P-T)转折期的放射虫演化模式研究。 然而,前人研究中较少专门涉及晚二叠世末期,特别是接近P-T界限处的阿尔拜虫目放射虫。本文对桂南东攀剖面和黔南四大寨剖面所做的工作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新资料。 2002年至2004年,我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柳桥地区进行了多次野外工作。该地区在二叠纪末期为一裂陷槽,深水沉积发育。研究选定的东攀剖面从上二叠统大隆组到下三叠统罗楼组地层连续,含有一个保存十分完好的二叠纪末期放射虫动物群。剖面下部以硅质岩、硅质泥岩为主,上部以泥质硅质岩为主,分别夹有粘土层。我们共发现并描述两属十五种阿尔拜虫科放射虫,全部产于该剖面下部,其中包括三个新种和一个新亚种,分别为Neoalbaillella miniscuta new species, Albaillella flabellata new species, Albaillella fida new species及Albaillella yaoi longa new subspecies. 在东攀剖面阿尔拜类放射虫中,A. triangularis和N. optima分别为各自属的优势种。然而,5层以上层位Neoalbaillella属全部消失,6-3层之上Albaillella属全部消失。此层位距P-T界限仍有244cm。同时,在阿尔拜类放射虫消失后的层位中,我们找到Entactinaria,Spumellaria和Latentifistularia.的分子,因而我们认为阿尔拜类放射虫先于其它二叠纪放射虫绝灭。 在广泛与世界各地发现的晚二叠世放射虫带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在东攀剖面识别出两个放射虫带,由下至上为:Neoalbaillella optima带和Non-Albaillellaria带(本文暂未定义该组合)。 鉴于Neoalbaillella optima和Albaillella triangularis这两个Neoalbaillella optima带的特征分子在东攀剖面下部1-6层的大量出现,可以肯定东攀剖面下部的放射虫动物群属于N.optima组合带。另外,在东攀剖面发现的丰富的Albaillella属分子展现出独特的组合面貌,有助于详细对比东攀剖面Neoalbaillella optima带与其它地区尤其是日本Gujo-hachiman剖面N. optima带的对应关系。对比后得出结论:东攀剖面产出的N. optima组合带代表了Neoalbaillella optima组合带上部至顶部,其时代对应于晚长兴期。鉴于四大寨剖面顶部N.optima带Albaillella属分子的组合面貌与东攀剖面相似,故认为四大寨剖面N. optima带的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划分及剖面描述
2.1.1 广西扶绥东攀剖面
2.1.2 贵州紫云四大寨剖面
2.2 工作区大地构造背景
2.2.1 广西扶绥柳桥地区
2.2.2 贵州紫云四大寨地区
第三章 桂南晚二叠世阿尔拜虫目放射虫分类学研究
3.1 放射虫分类概述
3.1.1 放射虫分类系统的建立
3.1.2 阿尔拜虫目放射虫(Albaillellaria)的分类位置
3.1.3 晚二叠世阿尔拜虫目放射虫研究概况
3.2 东攀剖面晚二叠世阿尔拜虫目放射虫分类学研究
3.2.1 组成与分布
3.2.2 系统古生物学
3.3 星座图法在晚二叠世阿尔拜虫属放射虫分类中的应用
3.2.1 分类指标的选取
3.2.2 星座图法原理
3.2.3 星座图分析结果
3.2.4 星座图法的适用范围
第四章 华南晚二叠世末期放射虫生物地层研究
4.1 晚二叠世放射虫生物地层研究概况
4.2 桂南及黔南晚二叠世放射虫生物地层
4.2.1 东攀剖面放射虫生物地层
4.2.2 对四大寨剖面放射虫生物地层的补充说明
第五章 结束语
5.1 结论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发布时间: 2007-01-12
参考文献
- [1].阿尔凹陷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张世超.东北石油大学2017
- [2].滇东富源地区晚二叠世栉羊齿属研究[D]. 周煜.昆明理工大学2017
- [3].阿尔山火山熔岩台地上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D]. 吕林海.东北师范大学2007
- [4].华北北缘中段中晚二叠世花岗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D]. 郭春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 [5].阿尔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湖泊浮游植物研究[D]. 房勇.上海师范大学2014
- [6].内蒙古哈尔扎盖晚二叠世花岗闪长岩岩石特征与构造环境探讨[D]. 刘治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 [7].南华北地区中晚二叠世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研究[D]. 尹玉静.山东科技大学2010
- [8].青藏高原羌北—昌都地块晚二叠世那益雄组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古地磁学研究[D]. 张锦.西北大学2017
- [9].阿尔凹陷阿尔3区块腾一段岩性油藏储量计算[D]. 孙守刚.东北石油大学2017
- [10].阿尔凹陷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对开发影响研究[D]. 李辉.长江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贵州南部早、中三叠世台缘斜坡—盆地相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D]. 季文婷.中国地质大学2012
- [2].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深水相古生产力的演化[D]. 沈俊.中国地质大学2011
- [3].湖北崇阳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介形虫化石及古环境研究[D]. 刘浩.中国地质大学2010
- [4].华南二叠纪末硅质海绵骨针分类、演化及灭绝原因[D]. 刘桂春.中国地质大学2009
- [5].新生代放射虫软泥与古老硅质岩的沉积环境对比研究[D]. 王俊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 [6].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虫及其古海洋学意义[D]. 常凤鸣.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
- [7].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D]. 王金宝.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
- [8].滇西南耿马地区弄巴剖面的晚古生代放射虫动物群及地层学研究[D]. 张凡.中国地质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