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生成论——文学启蒙与现代文学思潮生成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生成论——文学启蒙与现代文学思潮生成

论文题目: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生成论——文学启蒙与现代文学思潮生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 郝明工

导师: 赵毅衡,毛迅

关键词: 文学启蒙,现代文学思潮,生成

文献来源: 四川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现有研究来看,通常是将文学运动的兴起视为文学思潮的肇起,致使现代文学思潮的中国生成没有能够引起研究者的应有关注。这种关注不够的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中国文学启蒙对于现代文学思潮生成的影响与制约。事实上,如果承认中国启蒙的文化性质,并且呈现出从经学启蒙到文学启蒙的形态演变,那么,也就应该看到中国文学启蒙的思想影响,促发了现代文学思潮的涌动,而现代文学思潮的涌动促成了现代文学运动的兴起;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文学启蒙的意识形态重建诉求,通过现代文学思潮的中介作用,制约了文学运动的全面兴起。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的兴起,既需要理论倡导的率先进行,又难以避免理论倡导优先于文学创作的运动偏至。 从现有关于文学启蒙与现代文学思潮的研究来看,通常表现为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进行近代与现代之分的断代研究,第二个特点是将本土文化的传统影响与外来文化的现代影响割裂开来进行单一研究;第一个特点引发了第二个特点,而第二个特点正好强化了第一个特点,从而导致断代的单一研究成为颇具影响的研究范式。不过,就中国文学启蒙与现代文学思潮的研究趋势而言,同样也出现了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进行历史分期的长时段研究,第二个特点是进行现代转型的综合研究;第一个特点促成了第二个特点,而第二个特点推进了第一个特点,从而使得基于长时段的综合研究成为影响越来越大的一种研究方法。这样,在拓展研究视野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学启蒙与现代文学思潮生成才有可能展开较为深入的讨论,以期能够把握两者之间的多重联系。 中国文学启蒙的缘起与中国启蒙是分不开的。首先,中国启蒙是具有历史

论文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中国文学启蒙的缘起

一、中国启蒙的文化性质

二、从经学启蒙到文学启蒙

三、启蒙即救亡的文化传统

第二章 现代文学思潮的肇起

一、中国现代化与文学启蒙

二、文学启蒙与文学思潮

三、文学思潮的现代启蒙

第三章 中国文学的整体革命

一、清末文学各界革命的发端

二、从小说界革命到文学革命

三、文学的语言革命

第四章 文学启蒙的个人先觉

一、教育体制的现代转化

二、留学生的文化传播

三、先觉者的文学反思

第五章 思潮主流的“人的文学”

一、从“民本”到“人本”

二、鼓吹“新民”的文学

三、倡导“人的文学”

余论

参考书目

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5-12

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论[D]. 马春花.山东师范大学2006
  • [2].《现代》与三十年代文学思潮[D]. 周宁.山东大学2007
  • [3].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思潮分析[D]. 叶虎.南京师范大学2003
  • [4].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D]. 孙虹.苏州大学2003
  • [5].海上唯美风:上海唯美主义思潮研究[D]. 赵鹏.上海师范大学2010
  • [6].明末清初越中文人及文学研究[D]. 李灿朝.浙江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D]. 刘绍峰.湖南师范大学2014
  • [2].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思潮分析[D]. 叶虎.南京师范大学2003
  • [3].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D]. 方贤绪.苏州大学2003
  • [4].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 周海波.山东师范大学2004
  • [5].身体的解放与规训[D]. 黄晓华.武汉大学2005
  • [6].唯美的选择与转换[D]. 孙德高.武汉大学2005
  • [7].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D]. 李蓉.华中师范大学2006
  • [8].国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D]. 易前良.南京大学2004
  • [9].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D]. 汪树东.武汉大学2004
  • [10].现代性与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D]. 林朝霞.厦门大学2007

标签:;  ;  ;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生成论——文学启蒙与现代文学思潮生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