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频率补偿论文-颜子恒,周寿桓,眭晓林,刘波,曹昌东

动态频率补偿论文-颜子恒,周寿桓,眭晓林,刘波,曹昌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频率补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干雷达,多普勒,激光扫频,锁频

动态频率补偿论文文献综述

颜子恒,周寿桓,眭晓林,刘波,曹昌东[1](2019)在《相干激光测距中的多普勒频率动态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相干体制的激光雷达相较传统直接探测激光雷达的优点,阐述了在相干激光测距中进行光频率多普勒动态补偿的必要性,给出了进行频率补偿的系统模型和工作流程。文中基于1550 nm激光搭建了试验系统,通过搭建的实验平台对方案进行了验证。验证了在相干激光雷达中使用光频率补偿技术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06期)

牛刚刚,李威,刘文韬,翟亚红[2](2019)在《基于动态频率补偿的LDO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频率补偿技术的LDO电路。通过添加电压缓冲器,提高了LDO的环路增益和瞬态响应特性。该电路通过电流镜采样调整管电流,使主极点频率与第叁极点频率随负载电流的改变而产生相同倍数的变化,克服了LDO零极点随负载变化而导致环路稳定性变差的问题。文中设计采用中电二十四所HC12. BJT工艺,利用Spectre仿真工具进行仿真,研究了不同负载电流下该LDO的频率特性及其稳定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在10μA~100 m A负载电流的变化范围内,LDO环路的相位裕度保持在50°~70°之间,证明提出的LDO调整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尚磊[3](2017)在《用于改善电网频率和电压动态的惯量—刚度补偿器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以风电、光伏发电、直流输电为代表的电力电子装备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这些电力电子装备控制结构与动态特性不同于传统同步发电机;一方面典型控制结构和参数下这些电力电子装备等效惯量低,大规模接入电网并取代电网中的传统电源,导致电网等效惯量降低,频率变化速度升高,恶化了电网频率动态,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传统电力系统对电压动态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较少,针对电压的控制方法都以电压偏差(△U)作为输入量控制电压水平,而对电压变化速度(d△U/dt)缺乏认识和有效控制手段;传统电力系统中,过快的电压变化速度和有限的电压控制响应速度会导致电压闪变、凹陷等电能问题以及过电压问题;当前这些电力电子装备大多采用电流控制技术,在交流电压控制器起作用前,这些装备表现为电流源特性,对电网电压动态支撑弱,导致扰动发生到电压控制起作用前这段时间内电网电压变化速度更快,更容易引起低电压、过电压问题,进一步恶化了电压动态;而且电力电子器件耐受过电压、过电流能力弱,对电压动态和电压水平的要求更加苛刻。本文以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为例在深入理解电网电压、频率动态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力电子补偿装备——惯量-刚度补偿器;利用惯量-刚度补偿器内电势旋转惯量特性实现的惯量补偿可降低电网频率变化速度,改善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利用惯量-刚度补偿器内电势幅值刚度特性实现的刚度补偿可降低风电并网点电压的变化速度,改善电网电压动态。所述惯量-刚度补偿器不仅适用于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也适用于改善含多直流输电馈入、大规模光伏发电电力系统及偏远地区小容量电力系统的频率和电压动态。本文将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相结合,围绕惯量-刚度补偿器装备自身的控制保护方法、动态特性及其对电网频率、电压动态的影响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研究了基于有功、无功功率偏差的内电势幅值、相位直接控制方法,用于实现惯量-刚度补偿器旋转惯量特性和幅值刚度特性;并利用内电势幅相运动方程分析了惯量-刚度补偿器装备自身的惯量特性和刚度特性。2.提出了适用于含惯量-刚度补偿器的电网频率、电压动态的分析模型和方法,研究了惯量-刚度补偿器惯量特性和刚度特性对电网频率、电压动态影响;并以风电场为例,研究了惯量-刚度补偿器改善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和风电集中并网点电压动态的作用和工程价值。3.分析了电网对称、不对称短路故障时惯量-刚度补偿器的动态特性及故障穿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适用于惯量-刚度补偿器的故障穿越策略和电压静态不对称时惯量-刚度补偿器的不间断运行控制策略,提高了惯量-刚度补偿器的故障穿越能力和电网适应能力,是惯量-刚度补偿器实现其工程应用的重要保障。4.设计、研制了惯量-刚度补偿器实验样机,验证了惯量-刚度补偿器控制方法、运行性能和改善电网频率、电压动态的基本功能以及电网故障时的控制保护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彭振宇,吕长志,郭敏,杨娟[4](2012)在《一种动态频率补偿LDO的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动态频率补偿、高稳定性的LDO电路.针对具有Buffer缓冲器的LDO环路稳定特性随负载变化而变化的特点,给出一种新型的LDO频率补偿结构.这种补偿结构能很好地根据负载电流的变化,动态地改变环路次级极点的位置,进而提高环路稳定性.设计采用TSMC 0.35μm标准CMOS工艺,利用Spectre工具对电路的性能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此电路结构在整个负载变化范围内相位裕度均大于88°,系统具有高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2年08期)

蔡敏,孙君颖[5](2009)在《LDO线性稳压器中动态频率补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LDO稳定性的问题,在分析LDO的环路频率特性及其与负载电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跟踪负载电流变化的LDO频率补偿的新结构,使LDO的稳定性不受负载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和负载电流的影响.采用SMIC0.5μm工艺进行仿真后表明,此款电路在整个负载范围内能显着提高LDO的频率稳定性和瞬态响应特性.(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09年07期)

杨小峰,宁红英[6](2008)在《一种用于LDO的动态频率补偿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广泛应用于各种供电系统中,但对于不同的负载电流,系统的极点将有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进行补偿,系统有可能不稳定。设计一种新颖的动态密勒补偿电路,使系统在不同负载时选择不同的主极点,电路可以更加稳定。该电路不需要外接ESR进行频率补偿,并且增加了系统带宽。此方法设计的LDO具有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节省空间等优点,并且具有更高的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08年18期)

王松林,罗莉,来新泉,李磊[7](2008)在《一种适用于LDO的动态频率补偿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中的新型误差放大电路,其核心部分采用对称性的差分运算跨导(OTA)结构;通过动态零点频率补偿技术,显着改善了其性能指标;采用Hynix0.5μm CMOS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载电流由1mA变化至300mA时,系统环路增益的0dB带宽保持在70kHz到100kHz之间,相位裕度保持在60o以上,保证了LDO稳压器在全负载范围内均能稳定工作。(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08年04期)

田锦明,王经卓,曹双贵,胡全斌,董自健[8](2008)在《LDO线性稳压器动态频率补偿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LDO线性稳压器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LDO稳压器的稳定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频率补偿电路,利用MOS管的开关电阻、寄生电容等构成的电阻电容网络,通过采样负载电流而改变MOS开关管的工作点或工作状态,即改变开关电阻、寄生电容的值,从而实现动态的频率补偿。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电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瞬态响应性能。(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王晓娟,王炜,刘涛[9](2007)在《LDO稳压器中动态频率补偿和限流保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LDO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内部动态频率补偿电路,使LDO线性稳压器的稳定性不受负载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的影响,其单位增益带宽也不随负载电流变化而改变,大大提高了瞬态响应特性;采用Hynix 0.5μm CMOS工艺模型对电路进行仿真;此外,该电路在实现动态频率补偿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系统的过流保护功能,当负载电流大于限制电流时,LDO不能正常工作;当负载电流小于限制电流时,又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刘鸿雁,来新泉,黄涛涛[10](2006)在《一种LDO稳压器内部动态频率补偿电路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LDO稳压器需要进行频率补偿的特点,本文在分析了LDO稳压器利用输出电容等效串联电阻(ESR)进行频率补偿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LDO稳压器动态频率补偿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应用》期刊2006年02期)

动态频率补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频率补偿技术的LDO电路。通过添加电压缓冲器,提高了LDO的环路增益和瞬态响应特性。该电路通过电流镜采样调整管电流,使主极点频率与第叁极点频率随负载电流的改变而产生相同倍数的变化,克服了LDO零极点随负载变化而导致环路稳定性变差的问题。文中设计采用中电二十四所HC12. BJT工艺,利用Spectre仿真工具进行仿真,研究了不同负载电流下该LDO的频率特性及其稳定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在10μA~100 m A负载电流的变化范围内,LDO环路的相位裕度保持在50°~70°之间,证明提出的LDO调整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频率补偿论文参考文献

[1].颜子恒,周寿桓,眭晓林,刘波,曹昌东.相干激光测距中的多普勒频率动态补偿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9

[2].牛刚刚,李威,刘文韬,翟亚红.基于动态频率补偿的LDO电路设计[J].电子科技.2019

[3].尚磊.用于改善电网频率和电压动态的惯量—刚度补偿器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4].彭振宇,吕长志,郭敏,杨娟.一种动态频率补偿LDO的电路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2

[5].蔡敏,孙君颖.LDO线性稳压器中动态频率补偿的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9

[6].杨小峰,宁红英.一种用于LDO的动态频率补偿技术[J].现代电子技术.2008

[7].王松林,罗莉,来新泉,李磊.一种适用于LDO的动态频率补偿方案[J].电子器件.2008

[8].田锦明,王经卓,曹双贵,胡全斌,董自健.LDO线性稳压器动态频率补偿电路设计[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9].王晓娟,王炜,刘涛.LDO稳压器中动态频率补偿和限流保护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0].刘鸿雁,来新泉,黄涛涛.一种LDO稳压器内部动态频率补偿电路的设计[J].电子设计应用.2006

标签:;  ;  ;  ;  

动态频率补偿论文-颜子恒,周寿桓,眭晓林,刘波,曹昌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