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PC离子通道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的神经元轴突转向过程中的作用

TRPC离子通道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的神经元轴突转向过程中的作用

论文题目: TRPC离子通道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的神经元轴突转向过程中的作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神经生物学

作者: 李艳

导师: 蒲慕明,袁小兵

关键词: 轴突转向,通道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实验首次报道了TRPC 离子通道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介导的神经元轴突生长锥转向反应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药理学方法阻断TRPC 离子通道的活性以及通过电转染的方法在小脑颗粒细胞中表达干扰型小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或表达失活突变型(dominant negative, DN)TRPC 以降低内源性的TRPC 离子通道的活性均可阻断BDNF 的浓度梯度对小脑颗粒细胞轴突生长锥的吸引反应。BDNF 介导的神经元轴突生长锥的转向反应依赖于细胞内的钙离子(Ca2+)信号。通过药理学方法和表达siRNA 降低TRPC 离子通道的活性均可降低BDNF 在小脑颗粒细胞轴突生长锥内引起的Ca2+信号,从而发现TRPC 离子通道是BDNF 介导的小脑颗粒细胞轴突转向过程中Ca2+进入的主要通道,揭示了TRPC 离子通道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目录

1. 引言

1.1 神经元轴突导向与神经网络的形成

1.2 导向因子

1.3 Ca~(2+)信号介导的轴突导向

1.4 TRP 离子通道

2. 材料与方法

2.1 药品

2.2 仪器

2.3 动物

2.4 溶液

2.4.1 细胞培养液

2.4.2 CMF-PBS(Ca~(2+) and Mg~(2+) free PBS)

2.4.3 5X 电泳缓冲液

2.4.4 10X 转膜缓冲液

2.4.5 10X 洗脱缓冲液

2.4.6 10XTBS

2.5 生长锥转向分析

2.6 细胞培养及电转染

2.7 Western Blotting 检测蛋白质的表达

2.8 RT-PCR 检测RNA 的表达

3. 结果

3.1 BDNF 对小脑颗粒细胞生长锥的吸引反应

3.2 BDNF 对小脑颗粒细胞生长锥的吸引反应依赖于Ca2+

3.3 阻断TRPC 离子通道抑制BDNF 对小脑颗粒细胞生长锥的吸引反应

3.4 阻断TRPC 离子通道降低了BDNF 在小脑颗粒细胞生长锥内引起的 Ca~(2+)信号

3.5 TRPC 离子通道蛋白在小脑颗粒细胞中的表达

3.6 TRPC 离子通道干扰型小RNA 在小脑颗粒细胞中的表达

3.7 TRPC3/6 离子通道介导了 BDNF 对小脑颗粒细胞生长锥的吸引反应

3.8 PLC-IP_3信号通路介导了BDNF 对小脑颗粒细胞生长锥的吸引反应

4. 讨论

4.1 TRPC3/6 离子通道介导了 BDNF 对小脑颗粒细胞生长锥的吸引反应

4.2 PLC-IP3信号通路介导了BDNF 对小脑颗粒细胞生长锥的吸引反应

4.3 Ca~(2+)信号的传递在BDNF 介导的小脑颗粒细胞生长锥的吸引反应中的作用

4.4 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P/cGMP 对 TRPC 离子通道的调节及其在轴突转向中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6. 文献综述

6.1 前言

6.2 TRP 离子通道的基本结构

6.3 TRP 离子通道的门控机制

6.3.1 ThermoTRPs 离子通道的门控机制

6.3.2 TRPC 离子通道的门控机制

6.4 TRP 离子通道的功能

6.4.1 TRP 离子通道在外周感觉系统中的作用

6.4.1.1 视觉

6.4.1.2 温度感觉

6.4.1.3 机械压力感觉

6.4.1.4 化学感觉

6.4.1.5 信息素(pheromone) 的感觉

6.4.2 TRP 离子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6.4.2.1 TRP 离子通道在生理情况中的作用

6.4.2.1 TRP 离子通道在病理情况中的作用

6.4.3 TRP 离子通道在其它系统中的功能

6.5 结论

6.6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9-09

参考文献

  • [1].双层类脂膜与离子通道分子自组装性质的研究[D]. 张彦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2
  • [2].从神经元到神经网络:随机动力学研究[D]. 杨利建.华中师范大学2007
  • [3].虎纹捕鸟蛛毒素组学分析与几种蜘蛛多肽毒素的结构功能关系研究[D]. 袁春华.湖南师范大学2007
  • [4].基于机械敏感离子通道的超声调控神经元活性的研究[D]. 叶佳.浙江大学2017
  • [5].温度敏感TRP离子通道的异源组装和功能研究[D]. 程为.大连理工大学2012
  • [6].肥大细胞膜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研究[D]. 汪丽娜.复旦大学2009
  • [7].大鼠P2X4受体侧窗区氨基酸残基对受体功能的作用[D]. 高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 [8].可兴奋性生物细胞的若干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研究[D]. 俞连春.兰州大学2009
  • [9].大鼠下丘神经元上酸敏感离子通道功能特性的研究[D]. 张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 [10].突触可塑性及行为学相关的离子通道和信号传导通路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D]. 刘晔.南开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长时程突触增强或抑制所伴随的树突空间整合特性的双向变化[D]. 王智如.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
  • [2].1、MuSK和Rac介导agrin诱导的神经生长和轴突导向 2、Rho GTPases之间的对话介导神经轴突导向[D]. 徐孝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
  • [3].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神经生长锥导向[D]. 相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
  • [4].胶质细胞释放ATP对突触传递的调控作用[D]. 张景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
  • [5].伴随活动时序依赖突触可塑性的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性的双向调控[D]. 李澄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
  • [6].钙离子通过调节Rho家族的鸟苷三磷酸酶触发神经元生长锥转向[D]. 金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
  • [7].海马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及其可塑性的研究[D]. 戈鹉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
  • [8].TRPC通道促进小脑颗粒细胞存活并参与BDNF介导的神经元轴突导向[D]. 贾怡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
  • [9].从生长锥到胞体的长距离钙离子信号介导Slit-2引起的神经细胞迁移的翻转[D]. 管沉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
  • [10].Cdc42和RhoA可介导细胞外因子对轴突的吸引及排斥作用[D]. 袁小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脑研究所)2001

标签:;  ;  

TRPC离子通道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介导的神经元轴突转向过程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