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滚塑成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洋工程,滚塑成型,防腐
滚塑成型论文文献综述
赵小兵,徐彪,黄新磊[1](2019)在《滚塑成型技术在近海工程装备防腐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海工程装备结构腐蚀问题一直困扰着设计人员,特别是近海地带使用的装备,由于处于潮差带,海流流速大,水深变换频率快,腐蚀更为严重。本文初探了滚塑成型技术在某钢制浮箱外表面复合的问题,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及使用特点,选择合理的滚塑成型工艺方法,为近海工程装备防腐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韩晓宏,何育生[2](2018)在《滚塑成型原料中密度聚乙烯的生产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国内某炼化公司中密度聚乙烯滚塑成型原料(简称滚塑料)8060的生产过程及其应用,并就所开发的聚乙烯产品的熔体流动指数、密度及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等指标的控制及下游厂家加工工艺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目前行业内对滚塑料产品没有统一质量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亟需建立统一的滚塑料性能指标检测方法,为下游客户产品的优化和改进奠定基础。滚塑料产品的成功开发,还有赖于下游厂家对聚乙烯粉末颗粒形态、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及冷却速率等加工工艺的协同优化及对产品的精准定向。(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8年12期)
刘学军,江辉[3](2018)在《滚塑成型托盘模内冷却过程的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Fluent软件对滚塑成型托盘的模内冷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目的是为了研究托盘上进气孔和出气孔的间距、个数、布置方式以及出气孔的直径对模内冷却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进、出气孔的间距可以缩短模内冷却时间;为得到较好的模内冷却效果,进气孔的总面积不能小于出气孔的总面积;在只有1个进气孔和1个出气孔的情形,当出气孔直径减小到进气孔直径的79%时,模内冷却时间最短,如果继续减小出气孔直径,模内冷却时间反而急剧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8年11期)
江星莹,林有希,黄盛湘,邹勇胜[4](2017)在《燃油箱滚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塑料燃油箱在受到摩擦、冲击时不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且可实现燃油箱的轻量化,因而其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某型号燃油箱滚塑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燃油箱滚塑成型模具,并通过对滚塑成型加热及冷却条件的分析,探讨了滚塑成型温度、时间及旋转比等工艺参数对塑料燃油箱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材料,设备主副轴旋转速度比2∶1,烘箱加热温度260~270℃,加热24 min,先自然冷却5 min再风冷15 min后脱模,可获得合格的燃油箱制品。(本文来源于《塑料》期刊2017年06期)
邵明贤[5](2017)在《连续进料滚塑成型工艺及制品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滚塑成型是生产大中型中空复杂制品的一种常用成型加工方式,其特征在于能够生产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和不同尺寸的单壁或双壁模制品,且所得模制品几乎无残余应力,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然而,滚塑成型技术并不像其他塑料加工方式一样发展迅速,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限制:成型过程控制困难,适用的成型原料范围狭窄,成型循环周期长,模制品表面光洁度差等不足。本文基于液态反应性聚合物成型时间短,可操作温度较低,具有更宽的材料选择范围等优势,将其应用于滚塑成型;并通过实验的手段得到合适的成型工艺参数。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了一种连续进料装置。以单轴绕水平线旋转的模具为基础,通过使用旋转接头单元,能够在模具持续旋转的情况下以不同时间间隔添加预定体积的材料,用于分析确定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己内酰胺树脂的成型性能,为该成型方法运用于工业生产中提供了结构参考依据。(2)分析模制品内、外表面的表面质量,确定合适的加工参数。反复进行实验,通过改变成型过程中进料量、模具温度、模具转速等工艺条件,得到不同质量的模制品。通过对得到的制品的表面、组分、热性能的分析,确定较优制品的加工参数,为该成型方法运用于工业生产提供加工工艺的参考依据。理论和实验的结果表明,液态反应性聚合物在滚塑成型的生产中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6-01)
国朝聘,江财明,王腾霄,朱国才[6](2016)在《大型军用包装箱滚塑成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现有军用包装箱的成型技术,利用烘箱式摇摆滚塑设备、无线模内测温装置及二次加料装置,通过对PE发泡技术和滚塑成型工艺参数的研究,实现了大型军用包装箱内层(PE发泡),外层(LLDPE)一次滚塑成型,满足了其密封性,静、动态承载能力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6年12期)
王晓乐[7](2016)在《交联聚乙烯滚塑成型工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聚乙烯交联改性后可以显着提高其滚塑制品的抗冲击、耐高温等性能。但是聚乙烯交联使成型工艺复杂;目前对交联影响结晶等问题理解还不系统,阻碍了工程广泛应用。本论文基于热学、流变学和显微观察系统研究了交联聚乙烯(XLPE)的交联行为、结晶行为及交联对结晶的影响;通过改变加热和冷却规程进行滚塑试验,优化了成型工艺。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应用DSC测得滚塑用XLPE的热学参数,定量分析了XLPE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得到Avrami指数为3-4,晶体是近叁维生长,半结晶时间随降温速率增大而减小;利用旋转流变仪测试滚塑用XLPE的复数黏度等参数,通过与仅加入DCP的HDPE的复数黏度对比,说明了XLPE的开始交联温度提高10℃左右,拓宽了加工窗口;增大升温速率和交联温度可缩短交联反应时间,提高制品的交联度,当升温速率大于7℃/min,交联温度在190℃以上时可以得到较高交联度的制品。2、利用偏光显微镜、DSC对XLPE和凝胶(gel)的结晶行为进行研究。定量分析得到XLPE交联后提高了分子链的表面折迭自由能,晶核减少、晶体粒径增大,结晶速率和结晶度降低;gel和HDPE的混合物结晶DSC曲线会出现双结晶峰,说明结晶过程HDPE的分子链不能穿插到gel的网络中;同一交联度下,gel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均低于XLPE;定量测算了XLPE的微晶尺寸和交联网络密度,增大交联度,晶面间距减小;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测XLPE片晶结构,交联使片晶从有序排列变得无序,缺陷增多;应用超声测试分析表明,增大压力可以促进结晶,提高XLPE的结晶起始温度和结晶结束温度。3、以模具内部空气温度为指标将XLPE滚塑成型分为物料预热、物料熔融、排除气泡密实、交联、冷却结晶和凝固等阶段;得到加热温度270℃~290℃、加热时间28min~32min为较优XLPE滚塑成型工艺。在一定的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范围,加热温度升高10℃和加热时间延长1min存在时温等效关系;定量了XLPE滚塑制品沿厚度方向交联度、结晶度及晶体粒径的分布,发现制品最内层交联度最低;由外层到内层制品的晶体粒径逐渐增大;结晶度与交联度呈负相关关系分布。4、分析了XLPE制品力学性能与交联度、结晶度、晶体粒径的关系。结晶度对制品的弯曲模量和拉伸模量的影响最大;调整交联度可以明显改变制品的冲击强度;制品的拉伸强度与拉伸应变则由交联度与晶体粒径共同起决定性作用;聚乙烯交联后明显提高了耐高温性能,交联度越大,在高温下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本论文加深理解了聚合物交联-结晶相互影响机理,优化工艺对其工程应用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6-06-01)
于飞[8](2015)在《汽车挡泥板滚塑成型材料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传统塑料中滚塑成型工艺的不断发展,利用滚塑成型工艺技术在汽车挡泥板滚塑成型中完成材料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具有高冲击性的、能够满足当前汽车行业中汽车挡泥板滚塑成型要求的材料。本文就滚塑成型施工工艺技术应用、发展方向以及试验材料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5年24期)
[9](2015)在《大型异型塑料制品滚塑成型技术通过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温岭市旭日滚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和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大型异型塑料制品滚塑成型先进制造技术"项目成果,已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鉴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并主持召开了鉴定会。会上,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研究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用户使用和查新报告并审阅了相关鉴定资料,考察了生产现场,经质询讨论后认为:该项目成果针对大型异型滚(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5年10期)
[10](2015)在《大型异型塑料制品滚塑成型与先进制造技术成果通过行专家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7月29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在浙江温岭龙庭国际酒店五层会议室组织并主持召开了"大型异型塑料制品滚塑成型与先进制造技术"项目技术鉴定会,会上针对由温岭市旭日滚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和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大型异型塑料制品成型先进制造技术"项目进行了鉴定。该项目主要是针对大型异型滚塑成型关键技术问(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5年16期)
滚塑成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简要介绍了国内某炼化公司中密度聚乙烯滚塑成型原料(简称滚塑料)8060的生产过程及其应用,并就所开发的聚乙烯产品的熔体流动指数、密度及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等指标的控制及下游厂家加工工艺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目前行业内对滚塑料产品没有统一质量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亟需建立统一的滚塑料性能指标检测方法,为下游客户产品的优化和改进奠定基础。滚塑料产品的成功开发,还有赖于下游厂家对聚乙烯粉末颗粒形态、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及冷却速率等加工工艺的协同优化及对产品的精准定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滚塑成型论文参考文献
[1].赵小兵,徐彪,黄新磊.滚塑成型技术在近海工程装备防腐上的应用[J].塑料科技.2019
[2].韩晓宏,何育生.滚塑成型原料中密度聚乙烯的生产及应用[J].石油化工.2018
[3].刘学军,江辉.滚塑成型托盘模内冷却过程的模拟分析[J].中国塑料.2018
[4].江星莹,林有希,黄盛湘,邹勇胜.燃油箱滚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J].塑料.2017
[5].邵明贤.连续进料滚塑成型工艺及制品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6].国朝聘,江财明,王腾霄,朱国才.大型军用包装箱滚塑成型技术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6
[7].王晓乐.交联聚乙烯滚塑成型工艺优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8].于飞.汽车挡泥板滚塑成型材料试验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
[9]..大型异型塑料制品滚塑成型技术通过鉴定[J].塑料工业.2015
[10]..大型异型塑料制品滚塑成型与先进制造技术成果通过行专家鉴定[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