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值煤层气燃烧器结构设计及优化的研究

低热值煤层气燃烧器结构设计及优化的研究

论文摘要

甲烷体积浓度在30%左右的煤层气由于热值低,利用难度较大,在循环流化床中和煤矸石混烧或者直接应用于蒸汽锅炉时,采用常规燃烧器常表现出煤层气燃烧不稳定、火焰穿透性不够等情况,造成了燃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因此,研究和开发适合低热值煤层气的燃烧器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在总结直流燃烧器和旋流燃烧器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低热值煤层气的特点,设计了适合低热值煤层气的燃烧器。参阅燃气燃烧器设计手册以及相关参考文献对燃烧器进行结构尺寸设计,借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燃烧器进行结构优化,得到最佳的旋流风量与直流风量的搭配比例以及燃气管中导流叶片的最佳倾角和叶片数目,并进一步分析对比了改进前和改进后两种燃烧器的优缺点;将优化设计后的燃烧器制作加工,实验研究了低热值煤层气燃烧器的冷态流动和热态燃烧特性,考察了燃烧器阻力损失随负荷的变化情况、旋流强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关系、燃烧器火焰特性以及温度场的分布情况等。采用通用有限速率模型、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P-1辐射换热模型对燃烧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直流风量与旋流风量搭配比例以及导流叶片倾角、数目对流场、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风所占比例为20%、直流风为80%为最佳配比工况。此工况下气流不仅具有很强的喷射强度,能改善射流后期火焰刚度,而且具有很强的旋流强度,能提高喷口出口燃气和助燃空气的混合度,对燃气的稳燃和燃尽非常有利;燃气管中导流叶片倾角为60度,叶片数目为6时,不仅有利于燃烧器喷口的保护,而且甲烷质量分数沿中心轴线下降快,燃烧完全。优化设计后的燃烧器温度沿中心轴线比改进前的燃烧器上升快,温度峰值离喷口更近,稳燃效果优于原燃烧器。冷态流动实验研究表明:随着负荷的增加,燃气管、直流空气管、旋流空气管压力损失不断增大,燃烧器喷口出口中心处旋流强度也随着增加。在相同负荷下,旋流强度不随过量空气系数的改变而变化。热态燃烧实验研究表明:优化设计后的燃烧器在20%、60%、80%、100%热负荷下均能稳定燃烧,不脱火、不回火;在相同热负荷下,优化设计后的燃烧器温度沿中心轴线比原燃烧器上升快,温度峰值更高,在喷口附近高温区域沿径向方向分布更广。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基本吻合,最大误差为9%,说明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的结果都是可信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
  • 1.3 气体燃烧器研究和利用现状
  • 1.3.1 燃气燃烧的方法
  • 1.3.2 气体燃烧器的种类及特性
  • 1.3.3 目前气体燃烧器的研究现状
  • 1.4 目前气体燃烧器的研究还存在的问题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 2 低热值煤层气燃烧器结构设计
  • 2.1 原始设计参数
  • 2.2 燃气和空气流量计算
  • 2.3 燃烧器结构尺寸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低热值煤层气燃烧器结构优化的数值模拟
  • 3.1 物理模型
  • 3.2 数学模型
  • 3.2.1 基本的控制方程
  • 3.2.2 湍流模型
  • 3.2.3 辐射模型
  • 3.2.4 燃烧模型
  • 3.3 边界条件以及求解方法
  • 3.3.1 边界条件
  • 3.3.2 网格划分
  • 3.3.3 求解方法
  • 3.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1 速度场分布情况
  • 3.4.2 温度场分布情况
  • 3.4.3 浓度场分布情况
  • 3.4.4 导流叶片倾角以及叶片数目的优化
  • 3.4.5 原燃烧器与优化后的燃烧器性能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低热值煤层气燃烧器冷态实验研究
  • 4.1 燃烧器结构参数
  • 4.2 实验装置
  • 4.3 燃烧器流动阻力测试
  • 4.3.1 实验方案以及实验工况
  • 4.3.2 实验步骤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燃烧器喷口出口旋流强度的测试
  • 4.4.1 实验方案以及实验工况
  • 4.4.2 实验步骤
  • 4.4.3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低热值煤层气燃烧器热态实验研究
  • 5.1 热态实验装置
  • 5.2 实验工况及实验方案
  • 5.3 实验步骤
  • 5.4 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
  • 5.4.1 实验现象分析
  • 5.4.2 火焰长度分析
  • 5.4.3 温度沿中心轴线分布情况
  • 5.4.4 温度沿径向方向分布情况
  • 5.5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下一步研究建议
  • 6.1 文章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下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20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J]. 中国煤层气 2019(05)
    • [2].我国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现状及对其发展的思考[J]. 山西煤炭 2019(04)
    • [3].不同泄漏半径的煤层气泄漏事故安全评价的研究[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9(06)
    • [4].2020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J]. 中国煤层气 2019(06)
    • [5].煤层气发电中固定式燃气发动机润滑特性分析[J]. 中国煤层气 2019(06)
    • [6].煤层气水平井钻井装备选型及优化[J]. 煤矿安全 2020(02)
    • [7].煤层气精准排采监控系统[J]. 工矿自动化 2020(03)
    • [8].典型矿区煤层气与煤炭协调开发动态模拟研究[J]. 工矿自动化 2020(03)
    • [9].第十九届国际煤层气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 中国煤层气 2020(01)
    • [10].2020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J]. 中国煤层气 2020(01)
    • [11].低浓度煤层气资源利用现状及效益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22)
    • [12].沁水盆地南部斜坡地带煤层气老井挖潜技术实例研究[J]. 煤炭科技 2020(02)
    • [13].如何更好开发利用关闭废弃矿井残存煤层气[J]. 中国煤炭工业 2020(02)
    • [14].煤层气生物工程研究进展[J]. 煤炭科学技术 2020(06)
    • [15].生物煤层气的文献计量与发展综述[J]. 煤矿安全 2020(08)
    • [16].新格局 新蓝焰 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记奋进中的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J]. 华北自然资源 2020(05)
    • [17].基于灰色系统与测井方法的煤层气含量预测及应用[J]. 物探与化探 2020(05)
    • [18].煤层气测试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 冶金管理 2020(17)
    • [19].中国煤层气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08)
    • [20].超1000米深,日产超2万方 煤层气新突破[J]. 国企管理 2020(19)
    • [21].煤矿井下煤层气开采[J]. 黑龙江科学 2019(02)
    • [22].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J]. 天然气工业 2018(S1)
    • [23].煤层气管理“山西模式”领先全国 22家企业竞标山西10个煤层气区块 3年将投入10.73亿[J]. 华北国土资源 2017(06)
    • [24].天然气掺混工艺技术研究[J]. 化工管理 2018(12)
    • [25].山西:10个煤层气区块今后3年拟投入10.73亿元[J]. 城市燃气 2018(01)
    • [26].《中国煤炭地质》征稿简则[J]. 中国煤炭地质 2018(06)
    • [27].煤层气测井评价方法探讨[J]. 化工管理 2016(33)
    • [28].2017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J]. 中国煤层气 2016(06)
    • [29].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土地复垦问题探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02)
    • [30].浅谈煤层气发电技术及应用前景[J]. 能源与环保 2017(01)

    标签:;  ;  ;  ;  ;  

    低热值煤层气燃烧器结构设计及优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