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锦峰(孝义市中医院山西孝义032300)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1-0262-02
“出汗”是机体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活动或病理现象,但是,不同的出汗方式对机体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所造成的后果,也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临床价值。为此,本文试图对出汗的生理性、病理性、诊断性以及治疗性作一浅析。
1生理性
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之液体《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吴瑭也说:“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二出者也。”汗液的排泄,还有赖与卫气对腠理的开合作用,腠理开,则汗液排泄,腠理闭,则无汗。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有同出一源,因此有“血汗同源:之说,而且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素问·宣明五气篇》也说:“五藏化液,心为汗”。出汗是人体的一种胜利现象,正常情况下,出汗并不显觉,只有在天热、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时,汗量增多。如《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生理性出汗,具有排泄废物,调和营卫,滋润皮肤,发散阳气,调节体温及调节呼吸等生理功能和生理意义。
1.1排泄废物正常人体的汗液,其营养部分被机体吸收利用,其代谢产物等部分则由汗液带出。《中医学基础》说:“津液生成之后,依靠脾的传输,肺的宣降和肾的气化,升清降浊的作用,借三焦为通道,输布于全身。经人体利用后,化为汗液从皮毛排泄,或化为尿液,经膀胱而排出体外。”
1.2调和营卫,滋润皮肤肺的宣发,将津液输布于全身体表,以发挥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最后排出体外。同时,卫气随之固护于外,使津液不致大量外泄。《中医诊断学》亦说:“正常的出汗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等作用”。
1.3发散阳气,调节体温当机体阳热充斥旺盛(如夏天炎热,渴饮热粥等)时,就散达肌表,随汗液而外越,使体温不致升高。当阳气减少(如寒冬天冷等)则腠理闭塞,阳气内守,以维持正常体温。
1.4调节呼吸肺司呼吸,而皮肤之汗孔也有散气以调节呼吸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称汗孔为“气孔”,后世医家也有“遍身七窍俱暗随呼吸之气以为鼓伏”的说法,所以皮毛出汗调节呼吸的作用与肺司呼吸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2病理性
出汗量多异常,均为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功能失调等所致。
2.1营卫失和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感受风邪,风属阳邪,其性开池。风邪袭表,以致营卫失和,卫外失司,腠理玄府张,津液外泄而出汗。如《伤寒论》说:“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即是卫不固外,营不内守,营卫不相协调所致。
2.2肺气不足肺主气,外合皮毛,主司腠理的开合,汗液的发泄。若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使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表卫不固,腠理开泄而致汗出,尤其活动时,机体阳气微张,津液随阳气外泄,出汗更加明显。
2.3邪热郁蒸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食积化热或素体偏盛等以致肝火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2.4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不能自藏而外泄出汗。
2.5里热炽盛,伤寒表邪不解,外邪入里化热,里热炽盛,蒸腾津液外出。如《伤寒论》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2.6正气欲脱阳不敛阴,即阳气暴脱于外,不能固密津液,津无所依,而随阳气外泄。
2.7阳虚汗漏“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即太阳病发汗太过,致表阳虚弱,卫外不固而致汗漏不止。
2.8正邪交争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正气复来,正邪相争剧烈,而致汗出。
2.9热邪袭表热为阳邪,其性升散,热邪外袭,则可使腠理开,津液外邪而出汗。
2.10瘀血内阻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周而致汗。《医林改错》“醒后出汗……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一两副而汗止。”
3诊断性
了解病人的有汗、无汗、出汗的时间,多少、部位以及主要兼症等项是有一定意义的。外感表证病人,根据出汗情况,可辨别外感表邪的性质。了解机体营卫是否正常;对里证病人,根据出汗情况,可了解病情的寒热和机体阴阳的盛衰。张景岳《景岳全书。问汗》说:“问汗者,亦以察表里也。凡表邪盛者必无汗,而有汗者,邪随汗去,已无表邪,此理之自然。故有邪尽而汗者,身凉热退,此邪去也。”
表证无汗:兼见恶寒重,发热轻,头项强痛脉浮紧,是外感寒邪所致,属表寒证。
表证有汗:兼见发热恶风,脉浮缓者,是外感风邪所致。
自汗:即病人日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者,属阳虚、气虚。
盗汗:病人睡时出汗,醒则汗止,兼见潮热颧红,属阴虚。
大汗:即汗出量多,津液大泄。口渴冷饮,脉洪大者,属实热;若病人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属脱阳证。
战汗:病人先恶寒颤栗,而后汗出者。多见于正邪相争剧烈,是疾病转折点。汗出而熱退,邪去正安;汗出热不退,则是邪盛正衰。
4治疗性
即使病人出汗,治疗疾病。
4.1发汗解表即通过发汗,可去除表邪,解除表证。
4.2发汗透疹通过发汗,可透发疹毒,故用于麻疹。
4.3发汗消肿可用于水肿实证而兼有表证者。
4.4根据现代分析,汗法有如下作用:①促进汗腺分泌功能及血管舒张反应,从而排泄毒素抑制细菌。②通过发汗,扩张血管,以发散体温而退热。③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促进代谢。
5结语
出汗既是人体一种正常生理活动现象,有可是人体由于各种病理变化而出现的一种异常现象。生理性出汗,是阳气蒸腾阴液,从汗孔排出体外,它具有排泄废物,发散阳气,调节呼吸,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等功效。病理性出汗,是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营不内守,卫外失司,或机体邪热炽盛,热迫津液外出所致。出汗具有诊断性,根据出汗的有无、多少、时间、部位以及主要兼证,辨别外邪性质,了解机体营卫的正常与否,以及病情的寒热和机体阴阳的盛衰。出汗具有治疗性;利用机体出汗可鼓发阳气,驱散外邪,透发疹毒,宣肺利水等。因此,认识生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掌握出汗的诊断性、治疗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