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从20世纪末开始,世界各国都将超高温陶瓷尤其是ZrB2基超高温陶瓷作为研究的重点,但其韧性一直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短板。为提高其韧性,本课题采用层状的结构设计,以ZrB2粉,SiC粉和h-BN粉等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工艺(1950℃、30MPa、60min)成功制备出以ZrB2-SiC为基体层,BN为弱界面层的仿生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并采用XRD、SEM、三点弯曲试验等分析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该材料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抗热震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等。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的基体层与界面层的厚度分别为270μm和22μm左右,厚度均匀,界面平直,成分精确控制为ZrB2-19vol%SiC-7.5vol%BN;其体积密度4.89g/cm3,相对密度92.96%;力学性能具有方向性,在垂直和平行层面方向,维氏硬度分别为18.87GPa和14.02GPa,洛氏硬度HRA分别达到82.88和78.83,弯曲强度分别达到427MPa和325MPa,断裂韧性分别达到15.5MPa.m1/2(约3倍于ZrB2-SiC 陶瓷的 4.8MPa·m1/2)和 4.5MPa·m1/2。虽然层状(ZrB2-SiC)/BN 超高温陶瓷的硬度和弯曲强度有所降低,但断裂韧性显著提高。增韧机制主要是弱界面层使裂纹尖端的应力松弛,削弱了裂纹扩展驱动力;裂纹频繁的分叉、偏转,大大增加了裂纹的扩展路径,成倍增加了断裂功。热震试验表明,随着热震温差ΔT的增大,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的残余弯曲强度降低,临界热震温差ΔTc为364℃,热震机理分析表明层状(ZrB2-SiC)/BN陶瓷临界热温差有所降低,但抗热震损伤能力显著提高。氧化试验表明,氧化层厚度和单位面积氧化增重正相关于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1500℃氧化时,层状(ZrB2-SiC)/BN陶瓷与ZrB2-SiC陶瓷氧化增重曲线非常一致,长时间(10h)氧化后,层状陶瓷弯曲强度达到613MPa,较常温下强度提高了 43.6%;表层和靠近BN层的基体层氧化较重,氧化层分为三层,即硼硅酸盐玻璃相、玻璃相与氧化锆共存区、碳化硅耗尽层。氧化机制分析表明,高温氧化初期,氧化主要是由界面反应控制,当玻璃相达到一定厚度后,转为扩散与界面反应共同控制,此时,SiC氧化所需的氧分压比BN更低,表现为基体层较界面层氧化严重。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1.2 超高温材料与超高温陶瓷的研究现状1.2.1 超高温材料概述1.2.2 超高温陶瓷概述2-SiC超高温陶瓷的研究现状'>1.3 ZrB2-SiC超高温陶瓷的研究现状2-SiC超高温陶瓷制备工艺的研究'>1.3.1 ZrB2-SiC超高温陶瓷制备工艺的研究2-SiC超高温陶瓷性能研究与优化'>1.3.2 ZrB2-SiC超高温陶瓷性能研究与优化1.3.3 材料结构与行为的数值模拟2-SiC超高温陶瓷的研究现状'>1.4 层状ZrB2-SiC超高温陶瓷的研究现状1.4.1 层状陶瓷的优势2-SiC超高温陶瓷的制备工艺'>1.4.2 层状ZrB2-SiC超高温陶瓷的制备工艺2-SiC超高温陶瓷的性能研究'>1.4.3 层状ZrB2-SiC超高温陶瓷的性能研究2-SiC)/BN超高温陶瓷原料基本性质'>1.5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原料基本性质1.5.1 硼化锆的基本性质1.5.2 碳化硅的基本性质1.5.3 六方氮化硼的基本性质1.6 本课题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2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2.1 试验原料与设备2.1.1 试验原料2.1.2 试验设备2-SiC)/BN超高温陶瓷的制备'>2.2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的制备2.2.1 料浆的制备2.2.2 流延片的制备2-SiC)/BN超高温陶瓷的成型与烧结'>2.2.3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的成型与烧结2.3 材料组织结构分析方法2.3.1 密度的测试2.3.2 XRD物相分析2.3.3 微观结构观察2.4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2.4.1 硬度的测试2.4.2 弯曲强度的测试2.4.3 断裂韧性的测试2.5 热震试验2.6 氧化试验2-SiC)/BN超高温陶瓷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第3章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2-SiC)/BN超高温陶瓷组织结构分析'>3.1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组织结构分析2-SiC)/BN超高温陶瓷层厚度分析'>3.1.1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层厚度分析2-SiC)/BN超高温陶瓷显微结构分析'>3.1.2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显微结构分析2-SiC)/BN超高温陶瓷密度与致密性分析'>3.1.3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密度与致密性分析2-SiC)/BN超高温陶瓷力学性能研究'>3.2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力学性能研究2-SiC)/BN超高温陶瓷硬度分析'>3.2.1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硬度分析2-SiC)/BN超高温陶瓷弯曲强度与断裂韧性分析'>3.2.2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弯曲强度与断裂韧性分析3.3 层状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3.4 小结2-SiC)/BN超高温陶瓷抗热震性能研究'>第4章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抗热震性能研究2-SiC)/BN超高温陶瓷线膨胀系数'>4.1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线膨胀系数2-SiC)/BN超高温陶瓷热震残余强度'>4.2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热震残余强度2-SiC)/BN超高温陶瓷抗热震机理'>4.3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抗热震机理4.4 小结2-SiC)/BN超高温陶瓷抗氧化性能研究'>第5章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抗氧化性能研究2-SiC)/BN超高温陶瓷氧化层的物相与形貌分析'>5.1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氧化层的物相与形貌分析2-SiC)/BN超高温陶瓷氧化增重分析'>5.2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氧化增重分析2-SiC)/BN超高温陶瓷强度的影响'>5.3 氧化对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强度的影响2-SiC)/BN超高温陶瓷的氧化机理初步分析'>5.4 层状(ZrB2-SiC)/BN超高温陶瓷的氧化机理初步分析5.5 小结结论与展望结论展望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超高温陶瓷论文; 层状论文; 流延成型论文; 断裂韧性论文; 抗热震性能论文; 抗氧化性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