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画分疏密二体”是中国绘画的独特现象。追溯中国画的发展历程,“疏密”两条发展道路明显。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开始摆脱政治和功利性的束缚,审美成为主要目的。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老庄思想、佛教思想在精神上的渗入,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使玄学兴盛,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在绘画从“粗”到“细”的发展过程中,一种吸取书法用笔传承汉代粗疏画风、契合当时言简意赅、意犹未尽的审美追求的“疏体画”,尽管“笔不周”,但“意周”,这使绘画分出疏密二体,并行发展。唐代,随着绘画的成熟,绘画创作上,以吴道子画风为代表的“疏体画”继续与密体画并行不悖的发展。绘画理论在唐代得到高度发展,对“自然”的追求和“顿悟”的体会方式,使“写意”精神已现雏形。从六朝开始,对个体本质的体悟使“逸”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追求,从品人之“逸”到品画之“逸”,“笔简形具,得之自然”的“逸品”观和“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逸气”说,最能传达出中国画独特的美学意味,“笔不周而意周”的疏体画是其最好的诠释。由于大量文人阶层参与绘画的创作,山水作为抒发性情的最佳载体使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所追求的目的及呈现形式——写意画兴盛,疏体画至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疏体画这一名称也就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第一章 “画分二体”1.1 汉代粗放简略的绘画风格1.2 六朝简淡玄远的美学思想1.2.1 玄学对六朝美学的影响1.2.2 佛学对六朝美学的影响1.3 绘画的自觉与魏晋精神1.3.1 魏晋绘画和品评的新特点1.3.2 魏晋画评标准的来源及影响1.4 张僧繇与“疏体画”第二章 “疏密并茂”2.1 唐代灿烂求备的绘画风格2.1.1 唐代绘画的新风貌2.1.2 吴道子与“吴家样”2.2 唐代“集大成”的绘画理论2.2.1 《历代名画记》的思想来源2.2.2 张彦远的“自然”与“顿悟”第三章 “疏”易达“逸”3.1 “逸”的产生3.1.1 “逸”的探源3.1.2 “逸品”的提出3.2 疏体与逸品的相交点3.2.1 “逸格”的定位3.2.2 “逸格”的内涵3.3 疏体与逸气的相交点3.3.1 “逸品”的发展与变化3.3.2 “逸气”的内涵第四章 “疏”以“写意”4.1 疏体画与写意画的关系4.1.1 写意画的“简”与“疏”4.1.2 “写”与“意”的探源4.2 山水画的“写意”目的4.2.1 山水画的兴起与发展4.2.2 山水画旨趣的“形似之外”4.3 “山水之变”的影响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致谢部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疏体论文; 疏密并行论文; 写意论文; 山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