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简称金葡菌)及肠毒素B(SEB)对海产品的严重污染一直困扰着海产品加工企业。本研究建立S.aureus及SEB免疫磁快速检测法,并评价两种制剂(芽孢杆菌抗菌肽和蛹虫草制剂)控制效果。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化学键法制备免疫磁珠(IMB)。人IgG与磁珠偶联制备金葡菌免疫磁珠(IMBS.aureus); SEB标准品免疫家兔制备SEB抗体(效价为1:16)与磁珠偶联制备SEB免疫磁珠(IMBSEB);两种IMB通过优化活化剂浓度(均为5mg/mL)、磁珠对抗体的偶联时间(24h和27h)、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93.27μg和318.56μg)来提高偶联率;根据免疫磁分离技术原理,结合常规细菌计数法建立IMBS.aureus快速检测法,结合间接竞争ELISA建立IMBSEB快速检测法(IMBSEB-ELISA)。IMBS.aureus快速检测法:通过优化抗体加入量(结合人IgG250μg)、IMBS.aureus对金葡菌孵育温度(37℃)、时间(60min)获得最大捕捉率,确定最低检测限为26cfu/10mL,准确度为92.81%,变异系数均小于15%。与国标法相比,IMBS.aureus法在虾肉中的应用具有高灵敏度,高效率(26.5h)的特点;IMBSEB-ELISA快速检测法:通过优化IMBSEB对SEB孵育时间(75min)获得最高捕捉量,优化最佳检测条件(包被浓度0.625μg/mL,抗体稀释度1:3000,碳酸盐缓冲液于4℃包被20h,BSA为封阻液,竞争抗原和抗体比例为7:3),明确检测范围(5-500ng/mL)和IC50(31.04ng/mL),确定其交叉反应<0.01%,最高阻断率为71.92%,最低检测限为3.99ng/mL,最低定量限为5ng/10mL,平均回收率为95.13%,变异系数均小于15%;IMBSEB-ELISA在虾肉中的应用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准确性(平均回收率为101.66%)和精确性(变异系数为12.06%)均良好。两种制剂在S.aureus不同生长时期加入,利用两种免疫磁法检测菌及毒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芽孢杆菌抗菌肽和蛹虫草制剂MIC值分别为0.675mg/mL和25mg/mL。两种制剂均可有效控制金葡菌前20h的生长,芽孢杆菌抗菌肽可控制毒素含量;蛹虫草制剂在低菌浓度时可控制毒素含量。综上所述,免疫磁快速检测法为食源性致病菌及毒素的痕量检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有效评价生物制剂对海产品的绿色安全控制提供了保障。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研究进展1.1.1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生物学特性1.1.3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致病性1.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毒素的流行特点1.1.5 海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毒素污染海产品现状1.1.6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1.1.6.1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1.1.6.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1.2 免疫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1.2.2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简介1.2.3 免疫磁珠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1.3 两种微生物制剂研究进展1.3.2 芽孢杆菌抗菌肽研究进展1.3.3 蛹虫草研究进展1.4 研究意义与目的1.5 研究内容第二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B免疫磁珠的制备2.1 材料与方法2.1.1 实验材料2.1.1.2 原料2.1.1.3 试剂2.1.1.4 仪器2.1.1.5 溶液配制方法S.aureus)的制备'>2.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磁珠(IMBS.aureus)的制备2.1.1.2 原理2.1.1.3 人IgG与磁珠偶联的基本步骤2.1.1.4 活化剂对磁珠的活化效果2.1.1.5 人IgG与磁珠偶联效果评价SEB)的制备'>2.1.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免疫磁珠(IMBSEB)的制备2.1.2.2 原理2.1.2.3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抗血清的制备2.1.2.4 SEB抗血清与磁珠偶联基本步骤2.1.2.5 SEB抗血清与磁珠偶联效果评价2.2 结果与分析S.aureus制备效果'>2.2.1 IMBS.aureus制备效果2.2.1.2 活化剂对磁珠分离效果2.2.1.3 人IgG与磁珠偶联效果评价2.2.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免疫磁珠的制备效果2.2.2.2 anti-SEB效价结果2.2.2.3 anti-SEB与磁珠偶联效果评价2.3 结论2.3.1 抗体与磁珠偶联一般步骤2.3.2 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磁珠的制备2.3.3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免疫磁珠的制备2.4 讨论第三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B免疫磁法的建立3.1 材料与方法3.1.1 材料3.1.1.2 原料3.1.1.3 试剂3.1.1.4 仪器3.1.1.5 溶液系统3.1.2 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磁快速检测的建立S.aureus法检测S.aureus的基本步骤'>3.1.2.2 IMBS.aureus法检测S.aureus的基本步骤S.aureus分离S.aureus的条件优化'>3.1.2.3 IMBS.aureus分离S.aureus的条件优化S.aureus快速检测法分离S.aureus的效果评价'>3.1.2.4 IMBS.aureus快速检测法分离S.aureus的效果评价S.aureus快速检测法在对虾中的应用'>3.1.2.5 IMBS.aureus快速检测法在对虾中的应用SEB-ELISA)的建立'>3.1.3 肠毒素B免疫磁快速检测法(IMBSEB-ELISA)的建立SEB-ELISA检测SEB的基本步骤'>3.1.3.2 IMBSEB-ELISA检测SEB的基本步骤SEB-ELISA检测SEB条件优化'>3.1.3.3 IMBSEB-ELISA检测SEB条件优化SEB-ELISA检测SEB的标准曲线'>3.1.3.4 制备IMBSEB-ELISA检测SEB的标准曲线SEB-ELISA检测SEB的效果评价'>3.1.3.5 IMBSEB-ELISA检测SEB的效果评价SEB-ELISA快速检测法在对虾中的应用'>3.1.3.6 IMBSEB-ELISA快速检测法在对虾中的应用3.2 结果与分析S.aureus免疫磁快速检测法的建立'>3.2.1 IMBS.aureus免疫磁快速检测法的建立S.aureus分离S.aureus的条件优化'>3.2.1.2 IMBS.aureus分离S.aureus的条件优化S.aureus分离S.aureus的效果评价'>3.2.1.3 IMBS.aureus分离S.aureus的效果评价S.aureus快速检测法在对虾中的应用'>3.2.1.4 IMBS.aureus快速检测法在对虾中的应用SEB-ELISA快速检测法的建立'>3.2.2 IMBSEB-ELISA快速检测法的建立SEB-ELISA对SEB检测条件的优化'>3.2.2.2 IMBSEB-ELISA对SEB检测条件的优化SEB-ELISA检测SEB标准曲线的制备'>3.2.2.3 IMBSEB-ELISA检测SEB标准曲线的制备SEB-ELISA检测SEB的效果评价'>3.2.2.4 IMBSEB-ELISA检测SEB的效果评价SEB-ELISA在对虾中的应用'>3.2.2.5 IMBSEB-ELISA在对虾中的应用3.3 结论S.aureus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建立'>3.3.1 IMBS.aureus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建立S.aureus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优条件及步骤'>3.3.1.2 IMBS.aureus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优条件及步骤S.aureus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评价'>3.3.1.3 IMBS.aureus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评价S.aureus法检测对虾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应用'>3.3.1.4 IMBS.aureus法检测对虾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应用SEB-ELISA法检测SEB方法的建立'>3.3.2 IMBSEB-ELISA法检测SEB方法的建立SEB-ELISA法检测SEB的最优条件及步骤'>3.3.2.2 IMBSEB-ELISA法检测SEB的最优条件及步骤SEB-ELISA法检测SEB的效果评价'>3.3.2.3 IMBSEB-ELISA法检测SEB的效果评价SEB-ELISA法检测对虾中SEB的应用'>3.3.2.4 IMBSEB-ELISA法检测对虾中SEB的应用3.4 讨论S.aureus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建立'>3.4.1 IMBS.aureus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建立SEB-ELISA法检测SEB方法的建立'>3.4.2 IMBSEB-ELISA法检测SEB方法的建立第四章 免疫磁法评价两种制剂抑制效果4.1 材料与方法4.1.1 材料4.1.1.2 原料4.1.1.3 试剂4.1.1.4 培养基4.1.2 芽孢杆菌抗菌肽的制备4.1.2.2 芽孢杆菌抗菌肽发酵方法4.1.2.3 芽孢杆菌抗菌肽提纯方法4.1.3 蛹虫草制剂的制备4.1.4 两种微生物制剂对凡纳滨对虾中金葡菌及毒素的控制效应4.1.4.2 两种微生物制剂MIC值的测定4.1.4.3 两种生物制剂对虾肉中金葡菌及肠毒素B的控制效应4.2 结果与分析4.2.1 两种微生物制剂对金葡菌的MIC值4.2.1.2 芽孢杆菌抗菌肽MIC值测定4.2.1.3 蛹虫草制剂MIC值测定4.2.2 两种生物制剂对虾肉中金葡菌及肠毒素B的控制效应4.3 结论4.3.1 抗菌肽制剂对虾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毒素控制效果4.3.2 蛹虫草制剂对虾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毒素控制效果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细菌性阴道病四联快速检测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价值[J]. 医学综述 2017(03)
- [2].毛呢织物耐干洗色牢度的快速检测法[J]. 针织工业 2016(10)
- [3].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重金属快速检测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的比较[J]. 食品界 2020(09)
- [4].试论快速检测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2)
- [5].原子吸收法与快速检测法测定饲料中镉含量的比对研究[J]. 现代畜牧科技 2017(09)
- [6].食品中大肠菌群半固体培养基快速检测法的研究[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7].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法的应用[J]. 食品安全导刊 2016(03)
- [8].油性食品中脂溶性抗氧化剂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30)
- [9].快速检测法在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中的应用[J]. 现代食品 2016(22)
- [10].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快速检测法的应用[J]. 饮食科学 2018(12)
- [11].干皂含量快速检测法[J]. 品牌与标准化 2009(10)
- [12].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重金属快速检测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的比较[J]. 粮油食品科技 2016(03)
- [13].快速检测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比较[J].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1(02)
- [14].快速检测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疗中的价值评价[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13)
- [15].德国推出鸡肉产品细菌快速检测法[J]. 北方牧业 2012(03)
- [16].德国推出鸡肉产品细菌快速检测法[J]. 湖北畜牧兽医 2012(03)
- [17].阴道分泌物检验对诊断阴道炎的价值研究[J]. 人人健康 2020(14)
- [18].水中总余氯分光光度法与电化学快速检测法对比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11)
- [19].应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法和GC-MS联合检测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样品[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5(06)
- [20].德国研究人员发明鸡肉细菌快速检测法[J]. 中国家禽 2012(02)
- [21].HIV抗体快速检测法在急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评估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07)
- [22].染厂各类活性染料实用快速检测法[J]. 轻工科技 2015(12)
- [23].快速检测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28)
- [24].快速检测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农业 2014(03)
- [25].食用植物油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度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06)
- [26].霍乱弧菌快速检测法研究概况[J]. 哈尔滨医药 2012(03)
- [27].细菌性阴道病速蓝~(TM)快速检测法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24)
- [28].浅谈快速检测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 农业与技术 2017(13)
- [29].使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法[J]. 新疆农业科技 2013(01)
- [30].200例细菌性阴道病的检验方法比较[J]. 中国卫生产业 2013(27)
标签:免疫磁珠论文; 芽孢杆菌抗菌肽论文; 蛹虫草制剂论文;
对虾中金葡菌及肠毒素B免疫磁快速检测法的建立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