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值掩蔽和感知小波包变换的语音增强研究

基于二值掩蔽和感知小波包变换的语音增强研究

论文摘要

在现实生活中,语音的传输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环境和传输媒介的影响。受干扰的语音信号不但会使人耳容易产生听觉疲劳,而且会严重降低语音编码、语音识别等语音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为了消除噪声的影响,对语音增强技术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对谱减类语音增强算法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值掩蔽和感知小波包变换的语音增强系统。主要工作包括:针对目前听觉掩蔽效应算法只考虑同时掩蔽效应的问题,将同时掩蔽效应和短时掩蔽效应相结合并提出了一种瞬时掩蔽因子,更符合人耳的听觉感知特性。将初步增强的语音信号与纯净语音信号之差表示为语音失真和残留噪声的叠加,定义代价函数将二者结合起来。根据残留噪声能量应低于掩蔽阈值的约束条件,将语音失真降至最低来优化增益函数,从而得到能够根据听觉掩蔽阈值自适应调整的最优谱减参数,进而实现语音增强。针对语音增强算法容易损失清音部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值掩蔽的清音增强方法。根据计算听觉场景分析,将带噪清音信号划分为若干时频单元,用训练好的二值掩蔽模型判断每个时频单元是语音主导还是噪声干扰主导,语音主导的时频单元将被保留,噪声干扰主导的时频单元将被去除。最后将增强后的清音部分与基于感知小波包变换增强的浊音部分合成,就得到了完整的增强语音。对本文方法进行了实验仿真,分别用主客观评价标准对增强语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常用算法相比,可以更好地去除背景噪声,抑制残留噪声,同时语音失真最小,有效地保护了清音。最后指出了本文方法中存在的缺点,并给出了解决的思路。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语音增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语音增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3 语音增强研究的难点分析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语音增强的理论基础
  • 2.1 语音信号的产生模型及特性
  • 2.1.1 语音信号的产生模型
  • 2.1.2 语音的特性
  • 2.2 噪声的特性
  • 2.3 人耳听觉特性
  • 2.4 语音增强的主客观评价
  • 2.4.1 客观评价标准
  • 2.4.2 主观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谱减类语音增强算法
  • 3.1 功率谱减法
  • 3.2 非线性谱减法
  • 3.3 多带谱减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感知小波包变换的语音增强方法
  • 4.1 引言
  • 4.2 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 4.2.1 小波理论的提出
  • 4.2.2 连续小波变换
  • 4.2.3 离散小波变换
  • 4.2.4 小波包变换
  • 4.3 小波阈值去噪法
  • 4.4 基于感知小波包变换的语音增强方法
  • 4.4.1 感知小波包变换
  • 4.4.2 听觉掩蔽阈值的计算
  • 4.4.3 基于谱减参数最优化的时频感知语音增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二值掩蔽和感知小波包变换的语音增强研究
  • 5.1 引言
  • 5.2 二值掩蔽的理论及模型
  • 5.2.1 最优二值掩蔽的理论基础
  • 5.2.2 时频单元分割
  • 5.2.3 特征向量提取
  • 5.2.4 二值掩蔽模型
  • 5.3 基于二值掩蔽和感知小波包变换的语音增强研究
  • 5.3.1 二值掩蔽模型匹配
  • 5.3.2 清音信号子带重构
  • 5.3.3 清浊音合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1 实验结果
  • 6.2 语音增强效果的主客观评价
  • 6.2.1 客观评价
  • 6.2.2 主观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波包变换和加权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通信应用对比分析[J].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01)
    • [2].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包变换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降噪方法[J]. 测试技术学报 2016(05)
    • [3].提升小波包变换及在振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15)
    • [4].最大重叠离散小波包变换边际谱特征在齿轮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0(02)
    • [5].二代小波包变换在爆破振动信号去噪分析中的应用[J]. 工程爆破 2011(03)
    • [6].基于卷积小波包变换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J]. 舰船电子对抗 2009(04)
    • [7].离散余弦小波包变换及语音信号压缩感知[J]. 声学技术 2014(01)
    • [8].基于卷积型小波包变换的频谱感知方法研究[J].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11(04)
    • [9].利用小波包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时小波基函数的选取[J]. 地震研究 2010(04)
    • [10].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法[J]. 电测与仪表 2017(24)
    • [11].复小波包变换域混合统计模型图像降噪算法[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0(03)
    • [12].卷积小波包变换在多址干扰消除中的应用[J]. 舰船电子工程 2010(08)
    • [13].基于改进小波包变换的遥感图像分类[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0(10)
    • [14].提升小波包变换技术在工程爆破远程测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爆破 2015(03)
    • [15].小波与小波包变换在船舶电网滤波中的仿真应用[J]. 电气技术 2008(03)
    • [16].基于多小波包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15)
    • [17].基于小波包变换和极限学习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7(06)
    • [18].小波包变换和相关性分析用于轴承故障诊断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15(05)
    • [19].基于小波包变换的薄互层识别方法应用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26)
    • [20].基于谐波小波包变换的脑电波基本节律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 [21].基于小波包变换方法的超声回波信号去噪研究[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0(08)
    • [22].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分数阶光学加密技术研究[J]. 光电子.激光 2013(02)
    • [23].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爆破震动信号能量分析方法[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S2)
    • [24].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0(03)
    • [25].基于改进小波包变换的光伏集群系统谐振检测[J]. 东北电力技术 2018(12)
    • [26].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爆破信号能量衰减特征研究[J]. 矿业科学学报 2018(02)
    • [27].基于非抽取小波包变换的信号滤波算法[J].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14(03)
    • [28].基于声波信号小波包变换的煤矸界面识别研究[J]. 煤矿机械 2010(05)
    • [29].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分形编码方法[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09)
    • [30].基于改进小波包变换的纹理图像检索方法[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标签:;  ;  ;  ;  ;  

    基于二值掩蔽和感知小波包变换的语音增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