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通信铁塔基础常见施工问题及处理

探讨通信铁塔基础常见施工问题及处理

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510000

摘要:通信系统建设日益完善,施工时经常会遇到各类地质地形以及气候环境,面对的实际情况不同,所适用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一切均需要从实际施工需求出发,做好施工技术控制,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施工综合效果。其中,铁塔基础施工时遇到的干扰因素较多,产生的施工问题也比较多,对其进行分析,确定不同问题发生原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进行管理,保证技术工艺应用的科学性,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本文基于通信铁塔基础施工特点,对常见问题以及管理措施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通信铁塔;基础施工;问题处理

引言

通信铁塔作为移动天线的主要支撑物,为保证其稳定性与可靠性,需要在施工阶段加强对铁塔基础的施工管理,避免其在后期出现倾斜、桩位偏移、连梁变形、基础覆土沉陷等问题。就通信铁塔基础来看,工程体量比较小,并且工程地点分散性大,很容易受现场环境、机械设备以及人为操作等因素干扰,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为提高其施工综合效果,需要总结以往经验,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其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管理优化。

1通信铁塔常用塔型及基础型式

通信铁塔常用塔型有单管塔、多管塔、角钢塔、拉线塔、景观塔。基站工程中一般综合考虑基站场地环境、道路交通、城市规划、业主要求、基础造价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塔型。

铁塔基础一般采用桩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等形式,具体应由设计单位依据基站建设场地的地址勘察报告,并结合场地环境、地形地貌等因素,在多方面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选择。

2通信铁塔基础常见质量问题

2.1桩心偏位

因施工工艺和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成孔施工允许有一定的施工偏差,当满足规范要求时,可不做处理,当桩心偏位较大时,仍须采取加强处理。以某基站铁塔为例,拟建51m四边形角钢塔,塔脚根开8m,干作业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0m,桩长llm,以勃土层为桩端持力层。工程桩浇筑完成后,发现其中一根桩形心在对角线方向外偏210mm,致使塔脚预埋件形心严重偏位,后续工序施工受阻。

成因分析:其一,施工放线失误,定位偏差。一般四边形角钢塔桩位确定时,要求以塔脚根开的对角线长度控制桩基形心位置,并校核成正方形。其二,桩基成孔设备固定不稳,施工中钻点及钻杆晃动较大,致使桩孔孔心偏位。一般要求桩位放线核准后,将桩基成孔机械可靠固定在桩位,钻头正对桩位中点,钻孔过程中应保持钻杆竖直,不发生倾斜和移动。

处理方案:根据现场勘查收集的数据分析计算,提出在该偏位桩顶部增设转换承台,在转换承台上部设置与偏位桩相同直径的短桩头,桩头位置满足塔脚根开四边形对角线要求。设计中,转换承台的厚度除满足桩头传递过来的塔脚下压力抗冲切外,还需满足预埋件锚固长度要求。同时,将转换承台在桩基对角线方向偏心布置,转换桩头处塔脚下压力对承台下偏位桩产生的不利弯矩可由承台自重来平衡。

2.2基础梁变形

基础连梁是三管塔、四管塔、角钢塔等空间析架类通信铁塔基础的重要构件,具有增强基础整体刚度、协调基础变形、分担塔脚水平剪力、抵抗塔脚对基础的次生不平衡弯矩等作用,其施工质量不容忽视。以某基站为例拟建40m三管塔,根开3m,单脚桩径0.8m,3根桩之间设300mm×500m。截而连梁,连梁顶而距离桩顶0.5m。基础初验时发现3根连梁轴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平弯曲变形,观感很差,建设方要求整改。

成因分析:第一,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连梁定位误差较大。第二,连梁模板固定不牢靠,基础混凝土浇筑中发生模板外鼓、偏移。

处理方案:通信塔基础连梁变形的处理,宜视构件变形类别和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

考虑到本工程连梁水平变形较小,经多方讨论,采取将变形连梁四周混凝土保护层凿除20~30mm,界面刷毛,冲洗干净,干燥充分后,重新支模,采用同标号混凝土二次浇筑。

倘若连梁水平变形较大,则二次浇筑的梁截而保护层将大于50mm,此时,宜考虑在梁侧较厚保护层内配置防开裂、防剥落的焊接钢筋网片。

若连梁外观在轴线方向呈扭转变形时,其工作性能将与规则矩形存在较大差异。此时,宜将变形连梁视为“芯”梁。在其截而外重新配置纵横向钢筋,浇筑规则矩形截而连梁。

2.3桩身缺陷

通信塔桩缺陷发生在地下的泥质土中,存在着砂和其他土的流动,浆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检测桩的完整性要求用低应改革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对于桩身夹泥,常见缺陷桩的断桩、缩颈、属于Ⅲ或IV类桩和钢筋加固处理的需要。

基站提出40m单管塔、四桩基础设计的,单桩桩径800mm,桩长19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桩试验过程中在10.6m的深度下发现了一堆明显缺陷,需要加固。分析:①工程结合位点的土壤条件和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差,桩混凝土桩孔壁部分塌陷,导致局部缺陷抗冻混凝土结构破坏;②桩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浮浆的厚度难以精确估计,提高导管太快。

解决方案:考虑工程桩与泥浆缺陷位置深、地下土壤条件、土地限制等因素,采用外挖桩连接桩加固是不可行的,经过一次论证确定的高压灌浆加固处理。利用缺陷桩钻芯取样检测时钻成的3个孔,高压水与25MPa的泥浆缺陷下的O.5m范围内切割喷嘴清洗,提高旋转速度,气举反循环差,采用高压旋喷孔,联合灌浆,灌浆过程完成加固处理。经过测试,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3通信铁塔基础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3.1落实前期准备工作

为保证通信铁塔基础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必须要做好前期准

备工作,检查确定所有材料均达到施工标准,以免材料对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材料进场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检查各项资料文件是否齐全,并对照采购单核对材料数量、型号、质量,并检查拼接是否达标,采用专业技术进行性能检测,确定是否存在变形以及其他质量隐患,在确定无误后才可进场使用。对于未达标的材料,需要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进行更换,以免耽误工期。

3.2安装过程技术要点

(1)基础验收

在正式对通信铁塔进行安装前,需要对基础进行验收,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各项施工材料以及技术检验文件。包括地低阻测试记录、土建基础复测记录、基础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隐蔽工程施工记录、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报告等,作为质量验收依据。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变更的项目,还需要提供变更签证以及批准文件,保证工程验收顺利进行,以免基础存在施工问题。

(2)地脚螺栓

在对通信铁塔基础施工时,还需要做好地脚螺栓施工管理。基础测量与混凝土构型是影响地脚螺栓安装质量的主要因素,如果前期工序控制不当,将会直接影响到螺栓安装组装规格。需要按照设计方案来确定地脚螺栓长度、尺寸以及直径,保证其各项参数均满足施工要求。另外,对于转角塔和终端塔基础的施工,所选地脚螺栓需要根据其所需承受的作用力来确定规格,应结合设计图纸来进行仔细核算,根据不同规格受拉退与受压腿要求,确定安装技术,按照标准做好要点控制。

4结束语

通信工程建设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因为地理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

影响,导致铁塔基础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为保证基础可以为通信铁塔提供有效保障,需要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控制,减少各类常见问题的发生,提高工程施工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基础工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等编,2003.

[2]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J].吴凯东.电子世界.2014(08).

[3]通讯铁塔基础设计方案探析[J].罗杰.通讯世界.2017(06).

[4]关于通信铁塔的定期检测、维护与防护[J].林静.中国新通信.2016(20).

标签:;  ;  ;  

探讨通信铁塔基础常见施工问题及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