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工业内迁与重庆城市化进程研究

战时工业内迁与重庆城市化进程研究

论文摘要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开始全面抗战。随着上海、南京的陷落,10月南京国民政府被迫战略转移到重庆。与此同时,东部沿海沿江地带的工业为了发展战时生产、支持抗战,也纷纷迁往大后方,这一事件被称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战时工业内迁,主要迁往地以四川为主,而又以重庆为中心,因而对西南地区的开发、西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内迁到重庆的工业,作为中国经济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陪都的持久抗战,乃至全国的持久抗战,也有很强的支撑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战时内迁工业在重庆的分布格局,加速了重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城市化进程,为新时期重庆工业的布局和发展提供了参考,并对战后的重庆城市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对战时内迁到渝的工业进行总体分析,梳理、总结它们在重庆的独特发展历程,并以重庆两江新区的形成和发展为例,阐述战时内迁到渝工业对重庆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全文主要分成前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前言部分,概括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城市化等相关概念的解释。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抗战时期工业内迁的相关情况,包括工业内迁的时代背景、重庆所具有的西部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和内迁工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战时内迁工业对重庆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包括重庆工业的快速发展、重庆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等方面。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战时内迁到重庆的工业对重庆两江经济带的发展、以及两江新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提纲挈领的概括,梳理文章的脉络,总结重庆战时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创新
  • (四)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五) 对"城市化"的界定和解释
  • 一、抗战时期工业内迁的基本情况
  • (一) 工业内迁的时代背景
  • (二) 重庆的区位优势
  • (三) 内迁到重庆的工业概况
  • (四) 战时内迁工业的历史作用
  • 二、战时工业内迁对重庆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 (一) 重庆城市人口的增加
  • (二) 重庆城区面积的扩大
  • (三) 重庆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
  • (四) 重庆工商业的跳跃式发展
  • 三、战时工业内迁与重庆两江经济带的雏形
  • (一) 重庆两江经济带的形成
  • (二) 从两江经济带到两江新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抗战文化视域下的桂林美术教育研究[J]. 艺术品鉴 2017(01)
    • [2].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政治凝聚力来源浅析[J]. 青春岁月 2017(03)
    • [3].抗战时期贵阳市民众教化问题探析[J].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16(Z1)
    • [4].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对国际音乐的传播[J]. 文教资料 2017(21)
    • [5].抗战时期上海民营电台的播音员[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20)
    • [6].试论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军纪问题[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3)
    • [7].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推行的边疆教育[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5)
    • [8].浅述抗战时期任弼时的群众工作思想[J]. 党史文苑 2015(06)
    • [9].抗战时期成都民间难民救济机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0)
    • [10].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扫盲教育及其启示[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 [11].抗战时期毛泽东对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探索[J]. 衡水学院学报 2009(06)
    • [12].论抗战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意义[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8(02)
    • [13].浅析抗战时期的延安木刻版画[J]. 大众文艺 2015(09)
    • [14].抗战时期中共民众团体建设思想与实践——以陕甘宁边区为考察对象[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1)
    • [15].抗战时期桂林《救亡日报》的舆论宣传特色及其启示[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5(03)
    • [16].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10)
    • [17].试析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J]. 理论观察 2008(01)
    • [18].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教育的发展——以延安《解放日报》为主体资料[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 [19].抗战时期重庆劳军募捐运动的主要作用[J]. 学理论 2010(24)
    • [20].抗战时期延安科技人才的培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11)
    • [21].抗战时期香港救亡赈难团体(1935-1941)介绍[J]. 抗战文化研究 2018(00)
    • [22].抗战时期的陕西非银行金融机构[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19)
    • [23].浅谈战时儿童保育会四川分会的儿童保育工作[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4].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特征[J]. 黑龙江史志 2009(23)
    • [25].抗战时期旅桂文化人笔名辑录[J]. 抗战文化研究 2013(00)
    • [26].试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及其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启示[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 [27].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8].抗战时期教授政治参与评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9].试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教育[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12)
    • [30].抗战时期西安的移民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J]. 大众文艺 2019(04)

    标签:;  ;  ;  ;  ;  

    战时工业内迁与重庆城市化进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